一种功能型多层结构PVB中间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965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功能型多层结构PVB中间膜,包括PVB上层,通过PVB上层和PVB下层中设有PVB增塑剂,提高柔软性、光热稳定及耐低温性,具有良好的色度和透明性,通过PVB上层和PVB下层之间所有整体内复合有复配型增塑剂,提高整体的紫外线吸收性能,通过防火上层和防火下层采用三聚氰胺树脂材料,提高了耐热性能和防火性能,通过玻璃纤维上层和玻璃纤维下层提高了绝缘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玻璃纤维上层和玻璃纤维下层均为网状结构便于石墨烯层对太阳照射进内部的紫外线进行吸收,PVB上层和PVB下层的外部涂覆有高粘PVB便于与其他不同材料有着更好的粘结性,整体功能型齐全,不仅具有传统PVB中间膜的基础,更加优化了PVB中间膜其他性能,可应用于更多领域等优点。

A Functional Multilayer PVB Intermediate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能型多层结构PVB中间膜
本技术涉及一种PVB中间膜,特别涉及一种功能型多层结构PVB中间膜,属于PVB中间膜制作

技术介绍
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中间膜是当今建筑夹层玻璃、汽车夹层风挡玻璃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粘结性、韧性和光学性能,PVB中间膜可以将外层的两片玻璃牢固地粘结在一起,使夹层玻璃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能力和吸能缓冲作用,为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提供了保障,而国内大部分厂家依旧沿袭着最原始的制造技术,争夺着份额有限的低端市场,进行着恶性竞争这样不仅危害到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而且限制了中国本土PVB制造业的发展升级,致使现今大部分PVB中间膜功能稀缺,只具有本体的抗冲击能力和吸能缓冲作用,却忽略了耐火性能,同时也忽略了在太阳照射时,紫外线对人体所带来的伤害,常规的PVB中间膜的粘结性能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功能型多层结构PVB中间膜,通过设有PVB上层、PVB下层、防火上层、防火下层和石墨烯层等有效的解决了现今大部分PVB中间膜功能稀缺,只具有本体的抗冲击能力和吸能缓冲作用,却忽略了耐火性能,同时也忽略了在太阳照射时,紫外线对人体所带来的伤害,常规的PVB中间膜的粘结性能差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功能型多层结构PVB中间膜,包括PVB上层,所述PVB上层的下端设有防火上层,所述防火上层的下端设有玻璃纤维上层,所述玻璃纤维上层的下端设有石墨烯层,所述石墨烯层的下端设有玻璃纤维下层,所述玻璃纤维下层的下端设有防火下层,所述防火下层的下端设有PVB下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功能型多层结构PVB中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VB上层和PVB下层中设有PVB增塑剂,PVB增塑剂主要成分为三甘醇二异辛酸酯,所述PVB上层和PVB下层厚度均为0.2mm,所述PVB上层和PVB下层之间所有整体内复合有复配型增塑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火上层和防火下层采用三聚氰胺树脂材料,所述防火上层和防火下层的厚度均为0.1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玻璃纤维上层和玻璃纤维下层均为网状结构,所述玻璃纤维上层和玻璃纤维下层与石墨烯层接触处设有粘接层且粘接层材质为碳化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玻璃纤维上层和玻璃纤维下层的网孔为孔径为0.8mm且粘接层的厚度为0.05mm,所述石墨烯层的厚度为0.3mm,所述PVB上层和PVB下层的外部涂覆有高粘PVB。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PVB上层和PVB下层中设有PVB增塑剂,提高柔软性、光热稳定及耐低温性,具有良好的色度和透明性,通过PVB上层和PVB下层之间所有整体内复合有复配型增塑剂,提高整体的紫外线吸收性能,通过设有防火上层和防火下层,防火上层和防火下层采用三聚氰胺树脂材料,提高了耐热性能和防火性能,通过玻璃纤维上层和玻璃纤维下层提高了绝缘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玻璃纤维上层和玻璃纤维下层均为网状结构便于石墨烯层对太阳照射进内部的紫外线进行吸收,PVB上层和PVB下层的外部涂覆有高粘PVB便于与其他不同材料有着更好的粘结性,整体功能型齐全,结构合理,不仅具有传统PVB中间膜的基础,更加优化了PVB中间膜其他性能,实用性高,可应用于更多领域等优点。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玻璃纤维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PVB上层;2、PVB下层;3、防火上层;4、防火下层;5、玻璃纤维上层;6、玻璃纤维下层;7、石墨烯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功能型多层结构PVB中间膜,包括PVB上层1,PVB上层1的下端设有防火上层3,防火上层3的下端设有玻璃纤维上层5,玻璃纤维上层5的下端设有石墨烯层7,石墨烯层7的下端设有玻璃纤维下层6,玻璃纤维下层6的下端设有防火下层4,防火下层4的下端设有PVB下层2。PVB上层1和PVB下层2中设有PVB增塑剂,PVB增塑剂主要成分为三甘醇二异辛酸酯,PVB上层1和PVB下层2厚度均为0.2mm,PVB上层1和PVB下层2之间所有整体内复合有复配型增塑剂,防火上层3和防火下层4采用三聚氰胺树脂材料,防火上层3和防火下层4的厚度均为0.1mm,玻璃纤维上层5和玻璃纤维下层6均为网状结构,玻璃纤维上层5和玻璃纤维下层6与石墨烯层7接触处设有粘接层且粘接层材质为碳化硅,玻璃纤维上层5和玻璃纤维下层6的网孔为孔径为0.8mm且粘接层的厚度为0.05mm,石墨烯层7的厚度为0.3mm,PVB上层1和PVB下层2的外部涂覆有高粘PVB。具体的,通过设有PVB上层1、PVB下层2、防火上层3、防火下层4、玻璃纤维上层5和玻璃纤维下层6实现正反两面均可受到保护,本PVB中间膜应用于玻璃中,当受到火灾时,可通过防火上层3和防火下层4进行更好的防护,防火上层3和防火下层4采用三聚氰胺树脂材料,三聚氰胺本身熔点高,故热稳定性好,三聚氰胺树脂的耐污染性、耐火学药品性和电绝缘性能也较好,不管是在屋内还是屋外受到火烧都可进行保护,不会使玻璃因为火的烧烤而破碎,当阳光照射玻璃时,石墨烯层7可吸收紫外线,玻璃纤维上层5和玻璃纤维下层6均为网状结构是便于石墨烯层7更好的吸收紫外线,更好保护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因为PVB只与玻璃和本身相同材质具有粘结能力,并同时保证相同的光学折射率和相态,故PVB上层1的上表面和PVB下层2的表面都需均匀涂覆高粘PVB,使其PVB上层1的上表面和PVB下层2与玻璃之间提高粘结性,玻璃纤维上层5和玻璃纤维下层6与石墨烯层7之间需通过粘接剂进行粘结,PVB上层1和PVB下层2之间所有整体内复合有复配型增塑剂可提高整体的韧性和可塑性,以玻璃纤维上层5和玻璃纤维下层6的高强度结构可保证与防火上层3和防火下层4接触连接,避免在急冷急热条件下由于热胀冷缩所发生开裂或脱落,本产品具有安全、节能环保、光学性能好的特点,用于制作夹层安全玻璃,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前后挡风玻璃、建筑幕墙等领域。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能型多层结构PVB中间膜,包括PVB上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PVB上层(1)的下端设有防火上层(3),所述防火上层(3)的下端设有玻璃纤维上层(5),所述玻璃纤维上层(5)的下端设有石墨烯层(7),所述石墨烯层(7)的下端设有玻璃纤维下层(6),所述玻璃纤维下层(6)的下端设有防火下层(4),所述防火下层(4)的下端设有PVB下层(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型多层结构PVB中间膜,包括PVB上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PVB上层(1)的下端设有防火上层(3),所述防火上层(3)的下端设有玻璃纤维上层(5),所述玻璃纤维上层(5)的下端设有石墨烯层(7),所述石墨烯层(7)的下端设有玻璃纤维下层(6),所述玻璃纤维下层(6)的下端设有防火下层(4),所述防火下层(4)的下端设有PVB下层(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型多层结构PVB中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VB上层(1)和PVB下层(2)中设有PVB增塑剂,PVB增塑剂主要成分为三甘醇二异辛酸酯,所述PVB上层(1)和PVB下层(2)厚度均为0.2mm,所述PVB上层(1)和PVB下层(2)之间所有整体内复合有复配型增塑剂。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日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奥天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