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煤层开采的上覆岩层压力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9514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煤层开采的上覆岩层压力支架,涉及陆地采矿技术领域;支撑框架包括位于前端面和后端面的水平棱一、位于左侧面和右侧面的竖直棱以及位于顶面和底面的水平棱二;位于顶面的两条水平棱二上端面各自固定焊接一条滑轨,滑轨内侧面上开设有一条滑槽,滑槽与固定支撑板滑配;位于支撑框架右侧的滑轨外侧固定焊接一对固定座,活动支撑板靠近滑轨一侧固定焊接连接座,连接座内部开设有水平的柱形通孔,柱形通孔与转轴配套设置;活动支撑板与竖直棱之间各自通过一个液压缸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撑架不仅具有支撑功能,当煤矿发生坍塌时,还能够为井下人员和仪器提供临时避难的空间,提高井下作业安全。

A Superstructure Pressure Support Based on Coal Seam M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煤层开采的上覆岩层压力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陆地采矿
,具体是一种基于煤层开采的上覆岩层压力支架。
技术介绍
煤依旧是我国主要能源,由于煤层主要聚集在地下几十米到几千米不等,所以采煤作业均是地下作业。由于地下煤层被开采,地下形成体积巨大的空洞,地表在失去地下支撑力后,会发生坍塌,造成生产事故。因此需要煤矿进行有效支撑,以防止坍塌事故发生。现有支撑结构包括立柱、固定支撑板和底座,通过将支撑结构与煤矿洞体之间通过铆钉和水泥固定连接,一旦煤矿发生坍塌,洞体给与支撑结构的支撑和固定作用消失,支撑结构不仅不能继续支撑洞体,而且还会成为井下人员安全问题的潜在威胁。公开号为CN208204398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采煤支架的安全保护装置,该装置包括底板、固定座、防护架、卡齿、固定套筒、螺纹槽、螺杆、滑槽、滑块、卡销、固定板、螺栓、第一卡座、支撑杆、第二卡座、夹板、导轨和螺孔。该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固定座的内部设置螺纹槽,并在螺纹槽的内部卡合设置螺杆,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螺杆在螺纹槽内水平移动,将螺杆的一端紧密卡合固定设置在固定套筒内采煤支架的底部,保证采煤支架在固定套筒内不会出现滑动。通过在防护架的底部设置滑块,并将滑块卡合设置在滑槽内部,通过滑动调节滑块的位置可以改变夹板的高度,方便两个夹板固定在采煤支架上不同的位置,使得使用者能够根据采煤支架的长度调整夹板固定位置。但是,一旦洞体坍塌,该保护装置中诸多零件倒塌和坠落均会伤到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所以该专利技术并未对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煤层开采的上覆岩层压力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煤层开采的上覆岩层压力支架,包括支撑框架,所述压力支架还包括滑轨、固定支撑板和活动支撑板;所述支撑框架包括位于前端面和后端面的水平棱一、位于左侧面和右侧面的竖直棱和位于顶面和底面的水平棱二,位于顶面的两条所述水平棱二上端面各自固定焊接一条滑轨,所述滑轨内侧面上开设有一条滑槽,所述滑槽从滑轨一端延伸至距离滑轨另一端,所述滑槽与固定支撑板滑配;位于支撑框架右侧的所述滑轨外侧固定焊接一对固定座,所述活动支撑板靠近滑轨一侧固定焊接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部开设有水平的柱形通孔,所述柱形通孔内部套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各自与一个固定座固定焊接;所述活动支撑板与竖直棱之间各自通过一个液压缸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上述所述支撑框架左侧设有立板,所述立板与支撑框架之间焊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上述两条位于支撑框架底面的所述水平棱二外侧各自与一个接地板固定焊接,所述接地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定位通孔,每个所述定位通孔配套设有一个固定桩。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上述所述固定桩从上到下依次为限位头、桩杆和锥头,所述限位头与桩杆固定焊接,所述桩杆与锥头固定焊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上述液压缸底端与竖直棱转动连接,所述液压缸(10)顶端与活动支撑板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支撑框架能够平稳放置在煤矿内部,即使煤矿发生坍塌,框架结构不仅不会倒塌,而且还会为井下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躲避的空间;立板能够辅助支撑框架进行支撑,当煤矿坍塌时,立板能够阻挡泥土从支撑框架侧面灌入内部,维持支撑框架内部安全;接地板和定位桩能够防止支撑框架打滑和陷入地下。2、通过在支撑框架顶部左右两侧设置两条平行滑轨,实现固定支撑板与框架结构之间可拆卸式连接,能够减轻支撑装置重量,便于运输和煤矿内安装。3、通过在支撑框架一侧设有立板,另一侧设有一个活动支撑板,该活动支撑板通过液压缸支撑,煤矿正常工作时,立板和活动支撑板均能够协助支撑,起到支撑作用;煤矿坍塌时,启动液压缸,即可将活动支撑板收回,此时,活动支撑板和立板可以阻挡泥土从框架侧面灌入内部,防止框架内部人员和仪器被掩埋的。综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撑架不仅具有支撑功能,当煤矿发生坍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支撑架还能够为井下人员和仪器提供临时避难的空间,提高井下作业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采煤支架的安全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采煤支架的安全保护装置中支撑框架和固定支撑板滑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采煤支架的安全保护装置中活动支撑板与固定座转动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为一种采煤支架的安全保护装置中接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框架;101、水平棱一;102、竖直棱;103、水平棱二;2、滑轨;3、固定支撑板;4、活动支撑板;5、滑槽;6、固定座;7、连接座;8、柱形通孔;9、转轴;10、液压缸;11、立板;12、接地板;13、定位通孔;14、固定桩;1401、限位头;1402、桩杆;1403、锥头。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煤层开采的上覆岩层压力支架,包括支撑框架1,压力支架还包括滑轨2、固定支撑板3和活动支撑板4;支撑框架1包括位于前端面和后端面的水平棱一101、位于左侧面和右侧面的竖直棱102和位于顶面和底面的水平棱二103,位于顶面的两条水平棱二103上端面各自固定焊接一条滑轨2,滑轨2内侧面上开设有一条滑槽5,滑槽5从滑轨2一端延伸至距离滑轨2另一端,滑槽5与固定支撑板3滑配;位于支撑框架1右侧的滑轨2外侧固定焊接一对固定座6,活动支撑板4靠近滑轨2一侧固定焊接连接座7,连接座7内部开设有水平的柱形通孔8,柱形通孔内部套设有转轴9,转轴9两端各自与一个固定座6固定焊接;活动支撑板4与竖直棱102之间各自通过一个液压缸10固定连接,液压缸10底端与竖直棱102转动连接,液压缸10顶端与活动支撑板4转动连接。在图1中,支撑框架1左侧设有立板11,立板11与支撑框架1之间焊接,当开采工作正常进行时,立板11能够辅助支撑框架1进行支撑,当煤矿坍塌时,立板11能够阻挡泥土从支撑框架1侧面灌入内部。在图4中,两条位于支撑框架1底面的水平棱二103外侧各自与一个接地板12固定焊接,接地板1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定位通孔13,每个定位通孔13配套设有一个固定桩14,接地板12能够增大支撑框架1与地面接触面积,防止框架陷入地下。在图1中,固定桩14从上到下依次为限位头1401、桩杆1402和锥头1403,限位头1401与桩杆1402固定焊接,桩杆1402与锥头1403固定焊接,锥头1403便于固定桩14钉入地下,限位头1401能够牢牢卡合接地板12,使其连带支撑框架1牢牢固定在地面上,不打滑。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支撑框架1能够平稳放置在煤矿内部,煤矿发生坍塌,框架结构不会倒塌,而且还会为井下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躲避的空间;立板11和活动支撑板4均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当煤矿坍塌时,启动液压缸10,活动支撑板4围绕转轴9向支撑框架1侧面靠拢,此时,立板11和活动支撑板4能够阻挡泥土从框架侧面灌入内部,防止框架内部人员和仪器被掩埋的风险。固定支撑板3与滑轨2滑配,能够减轻支撑装置运输和安装重量;接地板12配合固定桩14使用,能够增大支撑框架1接地面积,防止支撑框架1塌陷。以上所述的,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煤层开采的上覆岩层压力支架,包括支撑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支架还包括滑轨(2)、固定支撑板(3)和活动支撑板(4);所述支撑框架(1)包括位于前端面和后端面的水平棱一(101)、位于左侧面和右侧面的竖直棱(102)以及位于顶面和底面的水平棱二(103);位于顶面的两条所述水平棱二(103)上端面各自固定焊接一条滑轨(2),所述滑轨(2)内侧面上开设有一条滑槽(5),所述滑槽(5)从滑轨(2)一端延伸至距离滑轨(2)另一端,所述滑槽(5)与固定支撑板(3)滑配;位于支撑框架(1)右侧的所述滑轨(2)外侧固定焊接一对固定座(6),所述活动支撑板(4)靠近滑轨(2)一侧固定焊接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内部开设有水平的柱形通孔(8),所述柱形通孔(8)内部套设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两端各自与一个固定座(6)固定焊接;所述活动支撑板(4)与竖直棱(102)之间各自通过一个液压缸(10)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煤层开采的上覆岩层压力支架,包括支撑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支架还包括滑轨(2)、固定支撑板(3)和活动支撑板(4);所述支撑框架(1)包括位于前端面和后端面的水平棱一(101)、位于左侧面和右侧面的竖直棱(102)以及位于顶面和底面的水平棱二(103);位于顶面的两条所述水平棱二(103)上端面各自固定焊接一条滑轨(2),所述滑轨(2)内侧面上开设有一条滑槽(5),所述滑槽(5)从滑轨(2)一端延伸至距离滑轨(2)另一端,所述滑槽(5)与固定支撑板(3)滑配;位于支撑框架(1)右侧的所述滑轨(2)外侧固定焊接一对固定座(6),所述活动支撑板(4)靠近滑轨(2)一侧固定焊接连接座(7),所述连接座(7)内部开设有水平的柱形通孔(8),所述柱形通孔(8)内部套设有转轴(9),所述转轴(9)两端各自与一个固定座(6)固定焊接;所述活动支撑板(4)与竖直棱(102)之间各自通过一个液压缸(10)固定连接。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善阳孙威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