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947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磨刀器,其中,该磨刀器包括有:底座、控制开关、散热腔、横梁、减震杆、磨刀单元、磨盘、转轴、避震器、固定板、连接杆、支撑座、电源板、固定柱和散热网,所述底座的上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磨刀器结构设计稳定可靠,且可在摒弃磨刀器构件的情况下,用手将刀可直接架在磨刀单元上的两个磨盘之间,以此可在实际磨刀时,均衡的移动刀具本身,以达到对刀均衡、全方位的磨刀效果。

A Knife Gr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刀器
本技术涉及日常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磨刀器。
技术介绍
磨刀器是一种日常用具,其适用于各种厨房刀具、户外刀具、剪刀及大马士革刀和陶瓷刀,现有的磨刀器多为一个稳定的长方形结构,且磨刀器的磨刀材质是用特殊材料加工精制而成,使用寿命特别长。现有技术中,有众多研究和探讨磨刀器的期刊、专利和文献资料,如申请号为:CN201610731069.0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磨刀器刀固定口件,有刀固定口件,刀固定口件有刀固定口件前端,刀固定口件前端有刀固定口,刀固定口件有刀固定口件后端,刀固定口件后端与磨刀器连接,刀固定口中有多个刀背固定腔,刀背固定腔由刀背固定腔坡面和刀背固定腔立面构成,本技术通过刀背固定腔坡面与刀固定口夹刀水平面的夹角较小,刀背固定腔立面与刀固定口夹刀水平面的夹角较大,刀背固定腔立面可挡住固定住刀背,并可使刀背的不同位置均位于同一刀背固定腔中,使磨刀器刀固定口件可实现对刀平行居中的良好夹持,有利于磨刀器对刀的良好磨制。再如申请号为:CN201610395798.3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动磨刀器,包括机体、底盘、支撑部、砂轮、电机、开关、抛光轮、砂轮主轴、刀架座、刀架和刀具夹头,所述底盘设置在机体下方,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机体内部,所述砂轮主轴穿设在支撑部上,所述抛光轮和砂轮设置在所述砂轮主轴上,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砂轮主轴;所述刀架座设置在机体上方,所述刀架设置在刀架座上,所述刀具夹头设置在所述刀架上,所述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开闭,以此使该电动磨刀器实现了刀具的自动磨削,提高了效率。基于上述检索发现,仔细研究上述技术专利在使用时均存在以下问题:1.虽然上述技术对刀具具备可靠的夹持,但在实际运作时无法灵活的移动刀具本身,无法进一步对刀具本身实现良好的全方位磨刀;2.结构设计复杂,不具备经济实用性,且随着磨刀次数的增加,易使磨盘磨损,不利于长久使用。于是,技术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对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磨刀器,以期达到更具实用价值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刀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实际运作时无法灵活的移动刀具本身,无法进一步对刀具本身实现良好的全方位磨刀和随着磨刀次数的增加,易使磨盘磨损,不利于长久使用的问题。本技术磨刀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磨刀器,其中,该磨刀器包括有:底座、控制开关、散热腔、横梁、减震杆、磨刀单元、磨盘、转轴、避震器、固定板、连接杆、支撑座、电源板、固定柱和散热网;所述底座的上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底座的一端底部设有两个散热腔,所述底座的前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上端均匀分布有减震杆,且减震杆的顶部均与支撑座固定设置,所述支撑座上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磨刀单元,所述磨刀单元的一侧通过卡位卡接的方式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底部与支撑座固定设置,并且连接杆的一端与固定板卡接设置,所述支撑座内部的一端均匀设有电源板,且电源板均通过螺钉与支撑座连接,所述电源板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柱,所述支撑座内部的一侧设有散热网,且散热网通过小型螺钉与支撑座连接,所述磨刀单元包括磨盘、转轴和避震器,所述磨刀单元的一侧均转动设有磨盘,所述磨盘的下端中部设有转轴,且转轴与磨盘卡接设置,所述转轴的底部设有避震器,且避震器与转轴为固定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磨盘的外沿均呈“拱形”状。进一步的,所述转轴和控制开关均与电源板保持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磨盘为高锰钢磨盘。进一步的,所述避震器呈“长方形圆柱”状。进一步的,所述磨刀单元的上端呈“向下凹陷”设计。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开关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源板的信号接收端呈信号连接。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磨刀器结构设计稳定可靠,且可在摒弃磨刀器构件的情况下,用手将刀可直接架在磨刀单元上的两个磨盘之间,以此可在实际磨刀时,均衡的移动刀具本身,以达到对刀均衡、全方位的磨刀效果。2.本技术提供的磨刀器使用质量长久耐用,且不会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而使磨盘外表磨损,进一步增强了使用质量。3.本技术提供的磨刀器在避震器和减震杆的使用下可进一步降低磨刀时产生的震动力,以保持磨刀时的整体相对平稳性。4.本技术提供的磨刀器散热性优良,可避免使热量积聚在磨刀器内部,进一步保障了使用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撑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磨刀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磨盘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控制开关;3-散热腔;4-横梁;5-减震杆;6-磨刀单元;601-磨盘;602-转轴;603-避震器;7-固定板;8-连接杆;9-支撑座;901-电源板;902-固定柱;903-散热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技术,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技术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技术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参见图1至图4,一种磨刀器,包括有:底座1、控制开关2、散热腔3、横梁4、减震杆5、磨刀单元6、磨盘601、转轴602、避震器603、固定板7、连接杆8、支撑座9、电源板901、固定柱902和散热网903;底座1的上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支撑座9,底座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控制开关2,底座1的一端底部设有两个散热腔3,底座1的前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横梁4,横梁4的上端均匀分布有减震杆5,且减震杆5的顶部均与支撑座9固定设置,支撑座9上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磨刀单元6,磨刀单元6的一侧通过卡位卡接的方式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一侧设有固定板7,且固定板7的底部与支撑座9固定设置,并且连接杆8的一端与固定板7卡接设置,支撑座9内部的一端均匀设有电源板901,且电源板901均通过螺钉与支撑座9连接,电源板901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柱902,支撑座9内部的一侧设有散热网903,且散热网903通过小型螺钉与支撑座9连接,磨刀单元6包括磨盘601、转轴602和避震器603,磨刀单元6的一侧均转动设有磨盘601,磨盘601的下端中部设有转轴602,且转轴602与磨盘601卡接设置,转轴602的底部设有避震器603,且避震器603与转轴602为固定设置。进一步的,磨盘601的外沿均呈“拱形”状,通过磨盘601的外沿均呈“拱形”状的特性可避免磨盘601对刀具单一压力的磨刀,辅助性的保护了刀具。进一步的,转轴602和控制开关2均与电源板901保持电性连接。进一步的,磨盘601为高锰钢磨盘601,通过高锰钢磨盘601可避免在磨刀过程中使磨盘601发生磨损。进一步的,避震器603呈“长方形圆柱”状,通过避震器603呈“长方形圆柱”状的特性可进一步辅助性提升磨盘601运作的稳定性。进一步的,磨刀单元6的上端呈“向下凹陷”设计,通过磨刀单元6的上端呈“向下凹陷”设计可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刀器包括有:底座(1)、控制开关(2)、散热腔(3)、横梁(4)、减震杆(5)、磨刀单元(6)、磨盘(601)、转轴(602)、避震器(603)、固定板(7)、连接杆(8)、支撑座(9)、电源板(901)、固定柱(902)和散热网(903),所述底座(1)的上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支撑座(9),所述底座(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控制开关(2),所述底座(1)的一端底部设有两个散热腔(3),所述底座(1)的前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横梁(4),所述横梁(4)的上端均匀分布有减震杆(5),且减震杆(5)的顶部均与支撑座(9)固定设置,所述支撑座(9)上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磨刀单元(6),所述磨刀单元(6)的一侧通过卡位卡接的方式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一侧设有固定板(7),且固定板(7)的底部与支撑座(9)固定设置,并且连接杆(8)的一端与固定板(7)卡接设置,所述支撑座(9)内部的一端均匀设有电源板(901),且电源板(901)均通过螺钉与支撑座(9)连接,所述电源板(901)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柱(902),所述支撑座(9)内部的一侧设有散热网(903),且散热网(903)通过小型螺钉与支撑座(9)连接,所述磨刀单元(6)包括磨盘(601)、转轴(602)和避震器(603),所述磨刀单元(6)的一侧均转动设有磨盘(601),所述磨盘(601)的下端中部设有转轴(602),且转轴(602)与磨盘(601)卡接设置,所述转轴(602)的底部设有避震器(603),且避震器(603)与转轴(602)为固定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磨刀器包括有:底座(1)、控制开关(2)、散热腔(3)、横梁(4)、减震杆(5)、磨刀单元(6)、磨盘(601)、转轴(602)、避震器(603)、固定板(7)、连接杆(8)、支撑座(9)、电源板(901)、固定柱(902)和散热网(903),所述底座(1)的上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支撑座(9),所述底座(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控制开关(2),所述底座(1)的一端底部设有两个散热腔(3),所述底座(1)的前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横梁(4),所述横梁(4)的上端均匀分布有减震杆(5),且减震杆(5)的顶部均与支撑座(9)固定设置,所述支撑座(9)上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磨刀单元(6),所述磨刀单元(6)的一侧通过卡位卡接的方式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一侧设有固定板(7),且固定板(7)的底部与支撑座(9)固定设置,并且连接杆(8)的一端与固定板(7)卡接设置,所述支撑座(9)内部的一端均匀设有电源板(901),且电源板(901)均通过螺钉与支撑座(9)连接,所述电源板(901)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柱(902),所述支撑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燕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环欣诺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