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间歇式冷再生搅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939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间歇式冷再生搅拌系统,间歇式冷再生搅拌系统包括若干个原料存储料斗、称重皮带、斗式提升装置、原料称重装置、螺旋输送装置、粉料仓、搅拌框架、搅拌缸、卸料斗、装载车、控制室、以及扶梯;有效实现沥青原料、水泥原料、矿粉原料、及水的独立计量,在达到预设配比重量后再投入搅拌缸内进行搅拌,从而保证配比准确,搅拌完全;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整个系统的拆装运送便捷,减少相应的时间成本、人工成本及吊装成本;搅拌缸选用无轴搅拌装置,有效避免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黏合中心轴上结块的状况,增大内部搅拌空间,通过拱形搅拌螺旋增大搅拌强度,搅拌过程顺畅,骨料混合剧烈,效率更高,对投料无特殊影响,便于进料。

A Modular Intermittent Cold Regeneration Mix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间歇式冷再生搅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搅拌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间歇式冷再生搅拌系统。
技术介绍
沥青冷再生搅拌设备是用于将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铣刨后运回工厂,通过破碎、筛分作为骨料,加入水泥或矿粉、乳化沥青等一种或多种稳定剂和新料(必要时)进行搅拌,然后作为铺筑于高速公路的上基层或下面层,主要适用于高速公路扩建、翻修。将再生层应用于上基层,实现了半刚性基层向柔性基层的转变,能有效地解决半刚性基层路面最常见和最易发生的反射性裂缝、车辙等通病,能大幅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冷再生施工工艺简单、施工进度快、开放交通早、可以不封闭交通进行施工,保证道路的畅通。旧沥青混凝土利用率高,避免了旧油石废弃以及污染,符合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现有的连续式冷再生搅拌设备固然生产效率比较高,但相应面对的问题也是比较显著的,由于连续式的计量是线性计量,计量精度达不到冷再生物料需要的精度,一旦出现个别故障点就很容易出现花白料的现象,就算及时停机,也会出现大量废料;同时由于采用连续式搅拌方式,混合料即入即出,沥青混合料的搅拌很难实现完全裹附均匀,容错性比较低,搅拌不完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间歇式冷再生搅拌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间歇式冷再生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式冷再生搅拌系统包括若干个原料存储料斗、称重皮带、斗式提升装置、原料称重装置、螺旋输送装置、粉料仓、搅拌框架、搅拌缸、卸料斗、装载车、控制室、以及扶梯;其中,所述原料存储料斗与称重皮带连接将沥青原料通过称重皮带送入斗式提升装置的进料口中,斗式提升装置的出料口与原料称重装置连接,所述粉料仓通过所述螺旋输送装置连接原料称重装置,在所述原料称重装置的下方通过搅拌框架支撑设置有搅拌缸,所述原料称重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搅拌缸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搅拌缸的出料口连通卸料斗,在所述卸料斗的下方停靠有装载车用于接收搅拌成品料,所述原料称重装置包括有沥青计量装置、水计量装置、水泥计量装置、及矿粉计量装置,所述水计量装置设置于所述沥青计量装置的下方,所述水泥计量装置、矿粉计量装置分别设置于沥青计量装置、水计量装置的两侧位置,在所述搅拌框架的外侧设置有扶梯,在所述扶梯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控制原料称重装置的控制室。进一步地,所述原料存储料斗根据沥青原料粒径的不同设置有4个,原始沥青回收料经过破碎机破碎后,经筛分机进行筛分并最终根据沥青原料粒径的不同被送入第一存储料斗、第二存储料斗、第三存储料斗、及第四存储料斗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存储料斗、第二存储料斗、第三存储料斗、及第四存储料斗分别对应设置有计量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称重皮带包括位于第一存储料斗、第二存储料斗、第三存储料斗、及第四存储料斗下方的水平皮带段、实现原料上升输送的第一称重皮带段和实现原料下降输送的第二称重皮带段,水平皮带段第一称重皮带段连接,第一称重皮带段与第二称重皮带段,第二称重皮带段与斗式提升装置的进料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斗式提升装置的出料口位于所述斗式提升装置的进料口的上方,且所述斗式提升装置的出料口倾斜向下并与原料称重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原料称重装置的进料口包括沥青原料进料口、水泥原料进料口以及矿粉原料进料口,其中沥青原料进料口的开口直径最大,水泥原料进料口以及矿粉原料进料口相互间隔设置于所述沥青原料进料口的同一侧。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输送装置的下方进料口连接所述粉料仓的下方出料口,所述螺旋输送装置的上方出料口竖直向下并与原料称重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螺旋输送装置及所述粉料仓设置有两组以分别实现矿粉和水泥原料的输送,且两组螺旋输送装置在越靠近原料称重装置的位置间距越小。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缸选用无轴搅拌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粉料仓中设置有相应的计量装置和电控出料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有效实现沥青原料、水泥原料、矿粉原料、及水的独立计量,在达到预设配比重量后再投入搅拌缸内进行搅拌,从而保证配比准确,搅拌完全。(2)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整个系统的拆装运送便捷,减少相应的时间成本、人工成本及吊装成本。(3)搅拌缸选用无轴搅拌装置,有效避免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黏合中心轴上结块的状况,增大内部搅拌空间,通过拱形搅拌螺旋增大搅拌强度,搅拌过程顺畅,骨料混合剧烈,效率更高,对投料无特殊影响,便于进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模块化间歇式冷再生搅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模块化间歇式冷再生搅拌系统的原料称重装置及搅拌缸位置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模块化间歇式冷再生搅拌系统的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3所示,一种模块化间歇式冷再生搅拌系统,间歇式冷再生搅拌系统包括若干个原料存储料斗1、称重皮带2、斗式提升装置3、原料称重装置4、螺旋输送装置5、粉料仓6、搅拌框架7、搅拌缸8、卸料斗9、装载车10、控制室11、以及扶梯12;其中,原料存储料斗与称重皮带2连接将沥青原料通过称重皮带2送入斗式提升装置3的进料口中,斗式提升装置3的出料口与原料称重装置4连接,粉料仓6通过螺旋输送装置5连接原料称重装置4,在原料称重装置4的下方通过搅拌框架7支撑设置有搅拌缸8,原料称重装置4的出料口与搅拌缸8的进料口连通,搅拌缸8的出料口连通卸料斗9,在卸料斗9的下方停靠有装载车10用于接收搅拌成品料,原料称重装置4包括有沥青计量装置4-1、水计量装置4-2、水泥计量装置4-3、及矿粉计量装置4-4,水计量装置4-2设置于沥青计量装置4-1的下方以实现水与沥青的先一步混合再实现沥青与水的混合料与水泥原料、矿粉原料的混合,从而保证沥青混合的完全避免沥青混合不完全可能导致的搅拌过程僵硬损耗设备等缺陷,水泥计量装置4-3、矿粉计量装置4-4分别设置于沥青计量装置4-1、水计量装置4-2的两侧位置,在搅拌框架7的外侧设置有扶梯12以便于人工检修,在扶梯1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控制原料称重装置4的控制室11,通过该控制室能够实现各原料的预设配比的调节,若干个原料存储料斗1的出料口打开时机调节,称重皮带2、斗式提升装置3、螺旋输送装置5的输送速度调节,粉料仓6的出料口的打开时机调节,搅拌缸8的搅拌速度以及出料口出料时机调节等。有效实现沥青原料、水泥原料、矿粉原料、及水的独立计量,在达到预设配比重量后再投入搅拌缸内进行搅拌,从而保证配比准确,搅拌完全。具体地,原料存储料斗1根据沥青原料粒径的不同设置有4个,原始沥青回收料经过破碎机破碎后,经筛分机进行筛分并最终根据沥青原料粒径的不同被送入第一存储料斗1-1、第二存储料斗1-2、第三存储料斗1-3、及第四存储料斗1-4中,从而便于根据预设配比实现不同粒径的沥青原料的配比及输送。具体地,第一存储料斗1-1、第二存储料斗1-2、第三存储料斗1-3、及第四存储料斗1-4分别对应设置有计量装置,从而保证沥青原料按照粗粒、中粒、及细粒的预设配比混合完全。具体地,称重皮带2包括位于第一存储料斗1-1、第二存储料斗1-2、第三存储料斗1-3、及第四存储料斗1-4下方的水平皮带段2-1、实现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间歇式冷再生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式冷再生搅拌系统包括若干个原料存储料斗(1)、称重皮带(2)、斗式提升装置(3)、原料称重装置(4)、螺旋输送装置(5)、粉料仓(6)、搅拌框架(7)、搅拌缸(8)、卸料斗(9)、装载车(10)、控制室(11)、以及扶梯(12);其中,所述原料存储料斗与称重皮带(2)连接将沥青原料通过称重皮带(2)送入斗式提升装置(3)的进料口中,斗式提升装置(3)的出料口与原料称重装置(4)连接,所述粉料仓(6)通过所述螺旋输送装置(5)连接原料称重装置(4),在所述原料称重装置(4)的下方通过搅拌框架(7)支撑设置有搅拌缸(8),所述原料称重装置(4)的出料口与所述搅拌缸(8)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搅拌缸(8)的出料口连通卸料斗(9),在所述卸料斗(9)的下方停靠有装载车(10)用于接收搅拌成品料,所述原料称重装置(4)包括有沥青计量装置(4‑1)、水计量装置(4‑2)、水泥计量装置(4‑3)、及矿粉计量装置(4‑4),所述水计量装置(4‑2)设置于所述沥青计量装置(4‑1)的下方,所述水泥计量装置(4‑3)、矿粉计量装置(4‑4)分别设置于沥青计量装置(4‑1)、水计量装置(4‑2)的两侧位置,在所述搅拌框架(7)的外侧设置有扶梯(12),在所述扶梯(1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控制原料称重装置(4)的控制室(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间歇式冷再生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式冷再生搅拌系统包括若干个原料存储料斗(1)、称重皮带(2)、斗式提升装置(3)、原料称重装置(4)、螺旋输送装置(5)、粉料仓(6)、搅拌框架(7)、搅拌缸(8)、卸料斗(9)、装载车(10)、控制室(11)、以及扶梯(12);其中,所述原料存储料斗与称重皮带(2)连接将沥青原料通过称重皮带(2)送入斗式提升装置(3)的进料口中,斗式提升装置(3)的出料口与原料称重装置(4)连接,所述粉料仓(6)通过所述螺旋输送装置(5)连接原料称重装置(4),在所述原料称重装置(4)的下方通过搅拌框架(7)支撑设置有搅拌缸(8),所述原料称重装置(4)的出料口与所述搅拌缸(8)的进料口连通,所述搅拌缸(8)的出料口连通卸料斗(9),在所述卸料斗(9)的下方停靠有装载车(10)用于接收搅拌成品料,所述原料称重装置(4)包括有沥青计量装置(4-1)、水计量装置(4-2)、水泥计量装置(4-3)、及矿粉计量装置(4-4),所述水计量装置(4-2)设置于所述沥青计量装置(4-1)的下方,所述水泥计量装置(4-3)、矿粉计量装置(4-4)分别设置于沥青计量装置(4-1)、水计量装置(4-2)的两侧位置,在所述搅拌框架(7)的外侧设置有扶梯(12),在所述扶梯(1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控制原料称重装置(4)的控制室(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间歇式冷再生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存储料斗(1)根据沥青原料粒径的不同设置有4个,原始沥青回收料经过破碎机破碎后,经筛分机进行筛分并最终根据沥青原料粒径的不同被送入第一存储料斗(1-1)、第二存储料斗(1-2)、第三存储料斗(1-3)、及第四存储料斗(1-4)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间歇式冷再生搅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料斗(1-1)、第二存储料斗(1-2)、第三存储料斗(1-3)、及第四存储料斗(1-4)分别对应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新季军于怀义华斌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盛广拓再生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