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新专利>正文

一种可升降的输气管道施工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9379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的输气管道施工用支撑装置,属于油气运输技术领域,其包括底部固定座、固定设置在底部固定座上的可升降支撑装置、固定在可升降支撑装置上端的滚轮装置,其中,相对固定在底板上的2个辊轮架相互配合可以可靠的支撑待焊接的输气管道,并且,由于辊轮可以相对辊轮架的中心线自由转动,进而在焊接的过程中,可以轻松的使管道转动避免操作人员焊接时绕焊缝转动的麻烦,保证了工人在同一位置边焊接边转动管道,提高输气管道的焊接质量,同时可以通过可升降支撑装置调整辊轮架相对地面的高度,轻松调节待焊接管道之间的相对高度,降低待焊接管道之间的对中难度。

A Supporting Device for Lifting Gas Pipeline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的输气管道施工用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油气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可升降的输气管道施工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管道输气是石油天然气产品最主要的输送方式之一,与同属于陆上运输方式的铁路和公路输气相比,管道输气具有运量大,密闭性好,成本低和安全系数高等特点。输气管道指主要用于输送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的管道。在长距离运输中,输气管道专指输送天然气介质,在城镇中,输气管道指输送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等介质。管道焊接是管道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不仅是管道施工质量最基本的保证,也影响着施工成型后管道的外观。现有焊接过程中的管道支架结构死板,无法根据焊接需要旋转管道,也无法改变管道固定高度,给加工带来了麻烦,影响了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当焊接部分较大管径的输气管道时,由于管径大,管壁厚,较重,且对于焊缝质量要求较高,操作人员在焊接操作时很难转动管道,或者移动管道,造成操作时难度大且不方便。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既能可靠支撑焊接管道又能轻松的使管道转动避免操作人员焊接时绕焊缝转动的麻烦,并且轻松实现轻松调节待焊接管道之间的相对高度,解决管道焊接时吊装就位麻烦且难度大的输气管道施工用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升降的输气管道施工用支撑装置,既能可靠支撑焊接管道又能轻松的使管道转动避免操作人员焊接时绕焊缝转动的麻烦,并且可以轻松调节待焊接管道之间的相对高度,降低待焊接管道之间的对中难度,提高输气管道的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本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升降的输气管道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底部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底部固定座上的可升降支撑装置、固定在所述可升降支撑装置上端的滚轮装置,其中,所述滚轮装置包括底板、相对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2个辊轮架和可转动安装在所述辊轮架上的辊轮,所述可升降支撑装置包括下支柱、上支柱和中间连接筒,所述中间连接筒的上下两端分别采用旋向相反的螺纹与所述下支柱和所述上支柱之间螺纹连接。可选的,所述辊轮架包括分别相对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左立板、右立板和分别用于支撑所述左立板和所述右立板的左加强筋板和右加强筋板,所述滚轮采用转轴安装在所述左立板和所述右立板之间。可选的,所述底部固定座包括支撑底板、底座筒体、加强筋和支撑顶板,其中,所述底座筒体安装在所述支撑底板的中心位置,所述底座筒体的外侧与所述支撑底板间均分分布有所述加强筋,所述支撑顶板固定在所述底座筒体的上端。可选的,所述支撑顶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下支柱穿过所述通孔焊接在所述支撑底板上,所述支撑顶板和所述下支柱之间焊接固定。可选的,所述中间连接筒包括多棱柱、分别固定在所述多棱柱两端的上调节筒和下调节筒,所述上调节筒和所述下调节筒内设置的内螺纹的旋向相反。可选的,所述左加强筋板和所述右加强筋板为六边形且所述左加强筋板和所述右加强筋板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所述左立板、所述右立板和所述底板的表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升降的输气管道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底部固定座、固定设置在底部固定座上的可升降支撑装置、固定在可升降支撑装置上端的滚轮装置,其中,滚轮装置包括底板、相对固定在底板上的2个辊轮架和可转动安装在辊轮架上的辊轮,进而相对固定在底板上的2个辊轮架相互配合可以可靠的支撑待焊接的输气管道,并且,由于辊轮可以相对辊轮架的中心线自由转动,进而在焊接的过程中,可以轻松的使管道转动避免操作人员焊接时绕焊缝转动的麻烦,保证了工人在同一位置边焊接边转动管道,提高输气管道的焊接质量,同时可以通过可升降支撑装置调整辊轮架相对地面的高度,轻松调节待焊接管道之间的相对高度,降低待焊接管道之间的对中难度,提高输气管道的焊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升降的输气管道施工用支撑装置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升降的输气管道施工用支撑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升降的输气管道施工用支撑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底部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升降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图1、图2、图3、图4和图5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升降的输气管道施工用支撑装置的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考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升降的输气管道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底部固定座1、固定设置在底部固定座1上的可升降支撑装置2、固定在可升降支撑装置2上端的滚轮装置3,其中,滚轮装置3包括底板301、相对固定在底板301上的2个辊轮架302和可转动安装在辊轮架302上的辊轮303,可升降支撑装置2包括下支柱201、上支柱202和中间连接筒203,中间连接筒203的上下两端分别采用旋向相反的螺纹与下支柱201和上支柱202之间螺纹连接。进一步的,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辊轮架302包括分别相对固定在底板301上的左立板304、右立板305和分别用于支撑左立板304和右立板305的左加强筋板306和右加强筋板307,并且滚轮303采用转轴安装在左立板304和右立板305之间。示例的,滚轮303可以相对左立板304和右立板305绕转轴的中心线自由转动。参考图1和图2所示,左加强筋板306和右加强筋板307为六边形且左加强筋板306和右加强筋板307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左立板304、右立板305和底板301的表面,也即左加强筋板306用于提高左立板304和底板301之间的固定强度,右加强筋板307用于提高右立板305和底板301之间的固定强度。参考图1、图2和图5所示,底部固定座1包括支撑底板101、底座筒体102、加强筋103和支撑顶板104,其中,底座筒体102安装在支撑底板101的中心位置,底座筒体102的外侧与支撑底板101之间均分分布有4个加强筋103,支撑顶板104固定在底座筒体102的上端。并且,支撑顶板104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下支柱201穿过该通孔焊接在支撑底板101上,并且支撑顶板104和下支柱201之间焊接固定,进而底座筒体102配合支撑顶板104可以提高下支柱201的固定强度。参考图4所示,中间连接筒203包括多棱柱2031、分别固定在多棱柱2031两端的上调节筒2032和下调节筒2033,上调节筒2032和下调节筒2033内设置的内螺纹的旋向相反,进而通过旋转中间连接筒203可以调整下支柱201、上支柱202分别旋入下调节筒2033和上调节筒2032中的深度,实现调整辊轮架302距离底部固定座1之间的距离。其中,多棱柱2031与上调节筒2032和下调节筒2033之间是一体成型,并且多棱柱2031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可以非常方便的采用六角扳手或者卡钳转动中间连接筒203以实现同时调整下支柱201、上支柱202分别旋入下调节筒2033和上调节筒2032中的深度。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升降的输气管道施工用支撑装置包括底部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升降的输气管道施工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部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底部固定座上的可升降支撑装置、固定在所述可升降支撑装置上端的滚轮装置,其中,所述滚轮装置包括底板、相对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2个辊轮架和可转动安装在所述辊轮架上的辊轮,所述可升降支撑装置包括下支柱、上支柱和中间连接筒,所述中间连接筒的上下两端分别采用旋向相反的螺纹与所述下支柱和所述上支柱之间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的输气管道施工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部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底部固定座上的可升降支撑装置、固定在所述可升降支撑装置上端的滚轮装置,其中,所述滚轮装置包括底板、相对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2个辊轮架和可转动安装在所述辊轮架上的辊轮,所述可升降支撑装置包括下支柱、上支柱和中间连接筒,所述中间连接筒的上下两端分别采用旋向相反的螺纹与所述下支柱和所述上支柱之间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架包括分别相对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左立板、右立板和分别用于支撑所述左立板和所述右立板的左加强筋板和右加强筋板,所述滚轮采用转轴安装在所述左立板和所述右立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固定座包括支撑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海伦黄新
申请(专利权)人:黄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