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保温涂料供给系统,包括机架、循环水箱、储料箱、抽料泵、料槽、至少一根第一保温水管和至少一根第二保温水管,循环水箱、储料箱、抽料泵和料槽分别安装在机架上,抽料泵连接在储料箱与料槽之间,料槽设有第一保温夹层,储料箱设有第二保温夹层,第一保温水管设置在第一保温夹层中,第二保温水管设置在第二保温夹层中,第一保温水管的两端伸出到第一保温夹层外面并分别与循环水箱的出水口、入水口连接,第二保温水管的两端伸出到第二保温夹层外面并分别与循环水箱的出水口、入水口连接。这种自保温涂料供给系统能对涂料进行加热保温,同时避免储料箱和料槽的槽壁直接受到高温水流冲击而变形,影响后续工序进行。
A Self-insulating Coating Suppl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保温涂料供给系统
本技术涉及保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自保温涂料供给系统。
技术介绍
涂布纸的涂料温度受气候条件、环境条件等因素制约,特别是在冬天气温较低时,容易导致温度较低的涂料流动性变差,同时温度变化会改变涂料的黏稠程度,从而改变涂层的厚薄程度。传统的解决方法会通过在储料箱和料槽内分别设置保温夹层,并直接对保温夹层通入循环的热水,从而对涂料进行加热和保温。然而采用这种方式虽然能有效对涂料进行加热保温,但是储料箱和料槽通入循环水的部位由于长时间受到高温循环水的冲击,使得该位置的槽壁容易变形,储料箱槽壁变形会导致对储料箱中涂料进行搅拌的搅拌桨叶与储料箱槽壁直接触碰造成损坏,料槽槽壁变形会导致在料槽中转动沾料的涂料辊与料槽槽壁直接触碰造成损坏,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并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保温涂料供给系统,这种自保温涂料供给系统能有效对涂料进行加热保温,同时避免储料箱和料槽的槽壁直接受到高温水流的冲击而变形,影响后续工序的进行。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保温涂料供给系统,包括机架、循环水箱、储料箱、抽料泵和料槽,循环水箱、储料箱、抽料泵和料槽分别安装在机架上,抽料泵通过送料管连接在储料箱与料槽之间,料槽设有第一保温夹层,储料箱设有第二保温夹层,第一保温夹层和第二保温夹层内分别填充有导热介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根第一保温水管和至少一根第二保温水管,第一保温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温夹层中,第二保温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温夹层中,第一保温水管的两端伸出到第一保温夹层外面并分别与循环水箱的出水口、入水口连接,第二保温水管的两端伸出到第二保温夹层外面并分别与循环水箱的出水口、入水口连接。上述导热介质可以为水或者油。上述结构中,循环水箱同时向第一保温水管和第二保温水管输送热水,第一保温水管和第二保温水管分别通过第一保温夹层和第二保温夹层内的导热介质传递热量,对处在储料箱和料槽中的涂料进行加热保温,随后第一保温水管和第二保温水管由各自的出水口重新回流到循环水箱中进行加热,以此循环。其中,循环水箱在输送热水时,由于第一保温水管设置在第一保温夹层中、第二保温水管设置在第二保温夹层中,因此在对涂料进行加热保温时,热水在第一保温水管和第二保温水管进行流动,不会直接对储料箱和料槽的槽壁造成冲击,从而有效避免槽壁变形。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保温水管呈波浪状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温夹层中。第一保温水管呈波浪状设置,能进一步避免对料槽槽壁造成冲击,同时对料槽中涂料的加热保温效果更好。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保温水管呈波浪状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温夹层中。第二保温水管呈波浪状设置,能进一步避免对储料箱槽壁造成冲击,同时对储料箱中涂料的加热保温效果更好。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一保温水管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温夹层中。第一保温水管呈螺旋状设置,能进一步避免对料槽槽壁造成冲击,同时对料槽中涂料的加热保温效果更好。优选方案中,所述第二保温水管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温夹层中。第二保温水管呈螺旋状设置,能进一步避免对储料箱槽壁造成冲击,同时对储料箱中涂料的加热保温效果更好。优选方案中,所述循环水箱中设有加热装置和温控器,加热装置与温控器电连接。上述加热装置可采用电加热器。温控器根据循环水箱内当前的水温控制加热装置进行开闭,使循环水箱内的水温能够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这种自保温涂料供给系统能有效对涂料进行加热保温,同时通过弯曲设置的料槽保温水管,避免高温水流直接对料槽的槽壁进行冲击导致槽壁变形,影响后续工序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自保温涂料供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保温涂料供给系统,包括机架1、循环水箱2、储料箱3、抽料泵4、料槽5、第一保温水管6和第二保温水管7,循环水箱2、储料箱3、抽料泵4和料槽5分别安装在机架1上,抽料泵4通过送料管8连接在储料箱3与料槽5之间,料槽5设有第一保温夹层501,储料箱3设有第二保温夹层301,第一保温夹层501和第二保温夹层301内分别填充有导热介质,第一保温水管6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温夹层501中,第二保温水管7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温夹层中301,第一保温水管6的两端伸出到第一保温夹层501外面并分别与循环水箱2的出水口、入水口连接,第二保温水管7的两端伸出到第二保温夹层301外面并分别与循环水箱2的出水口、入水口连接。上述导热介质可以为水或者油。上述结构中,循环水箱2同时向第一保温水管6和第二保温水管7输送热水,第一保温水管6和第二保温水管7分别通过第一保温夹层501和第二保温夹层301内的导热介质传递热量,对处在储料箱3和料槽5中的涂料进行加热保温,随后第一保温水管6和第二保温水管7由各自的出水口重新回流到循环水箱2中进行加热,以此循环。其中,循环水箱2在输送热水时,由于第一保温水管6设置在第一保温夹层501中、第二保温水管7设置在第二保温夹层301中,因此在对涂料进行加热保温时,热水在第一保温水管6和第二保温水管7进行流动,不会直接对储料箱3和料槽5的槽壁造成冲击,从而有效避免槽壁变形。所述第一保温水管6呈波浪状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温夹层501中,所述第二保温水管7呈波浪状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温夹层301中。,第一保温水管6和第二保温水管7呈波浪状设置,能进一步避免对槽壁造成冲击,同时对储料箱3和料槽5中涂料的加热保温效果更好。所述循环水箱2中设有加热装置201和温控器202,加热装置201与温控器202电连接。上述加热装置201可采用电加热器。温控器202根据循环水箱2内当前的水温控制加热装置201进行开闭,使循环水箱2内的水温能够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在其他部分相同的情况下,区别在于:所述第一保温水管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温夹层中。第一保温水管呈螺旋状设置,能进一步避免对料槽槽壁造成冲击,同时对料槽中涂料的加热保温效果更好。所述第二保温水管呈螺旋状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温夹层中。第二保温水管呈螺旋状设置,能进一步避免对储料箱槽壁造成冲击,同时对储料箱中涂料的加热保温效果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保温涂料供给系统,包括机架、循环水箱、储料箱、抽料泵和料槽,循环水箱、储料箱、抽料泵和料槽分别安装在机架上,抽料泵通过送料管连接在储料箱与料槽之间,料槽设有第一保温夹层,储料箱设有第二保温夹层,第一保温夹层和第二保温夹层内分别填充有导热介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根第一保温水管和至少一根第二保温水管,第一保温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温夹层中,第二保温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温夹层中,第一保温水管的两端伸出到第一保温夹层外面并分别与循环水箱的出水口、入水口连接,第二保温水管的两端伸出到第二保温夹层外面并分别与循环水箱的出水口、入水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保温涂料供给系统,包括机架、循环水箱、储料箱、抽料泵和料槽,循环水箱、储料箱、抽料泵和料槽分别安装在机架上,抽料泵通过送料管连接在储料箱与料槽之间,料槽设有第一保温夹层,储料箱设有第二保温夹层,第一保温夹层和第二保温夹层内分别填充有导热介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根第一保温水管和至少一根第二保温水管,第一保温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一保温夹层中,第二保温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温夹层中,第一保温水管的两端伸出到第一保温夹层外面并分别与循环水箱的出水口、入水口连接,第二保温水管的两端伸出到第二保温夹层外面并分别与循环水箱的出水口、入水口连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启新,喻顺东,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嘉信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