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复健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732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多功能复健轮椅包括轮椅主梁,轮椅主梁的前方底部设有三个万向轮,轮椅主梁的后方底部设有两个主轮,多功能复健轮椅还包括可90°转动的设置在轮椅主梁上座垫、设置在座垫上方的侧扶手、可90°转动的设置在侧扶手上的挡板、可90°转动的设置在轮椅主梁前端的内侧面上的脚踏板、位于侧扶手上方后侧且与轮椅主梁连接的运动把手、设置在两个主轮之间且通过连接件与主轮和轮椅主梁连接的骑行康复器、设置在运动把手侧面上的显示屏以及设置在运动把手的后方且与轮椅主梁连接的推行把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户能快捷地从坐姿被动推行状态转变为站姿主动助行状态并自主行走,同时附加了下肢康复训练装置,方便用户坐在轮椅上进行下肢康复训练。

A Multi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Wheelch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复健轮椅
本技术涉及康复用轮椅,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健轮椅。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医疗健康产业迅速发展,对医疗康复器械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其功能与质量的要求也逐步增高。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现有的医疗轮椅功能单一,腿脚不便的使用者上下轮椅替换康复器材十分不便。国产鱼跃牌轮椅,以坐姿使用为主,腿脚不便的使用者较难独自完成从坐姿起身到自主推行的过程,且无法坐在轮椅上进行下肢康复训练。现有轮椅存在如下缺陷:1、用户在使用现有轮椅时难以独自完成从坐姿起身到自主推行的过程。2、现有轮椅替换康复器材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简便、用户可坐在轮椅上进行下肢康复训练以及用户可从坐姿被动推行状态转变为站姿主动助行状态的一种多功能复健轮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复健轮椅,包括轮椅主梁,轮椅主梁的前方底部设有三个万向轮,轮椅主梁的后方底部设有两个主轮,多功能复健轮椅还包括:一座垫,所述座垫可90°转动的设置在轮椅主梁上;一设置在座垫上方的侧扶手,侧扶手的一端与轮椅主梁连接;一挡板,所述挡板可90°转动的设置在侧扶手的另一端上;一脚踏板,所述脚踏板可90°转动的设置在轮椅主梁前端的内侧面上;一运动把手,所述运动把手位于侧扶手上方后侧且与轮椅主梁连接;一骑行康复器,骑行康复器设置在两个主轮之间且通过连接件与主轮和轮椅主梁连接,骑行康复器包括一骑行踏板,脚踩骑行踏板可使双脚做圆周往复运动;一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运动把手侧面上,用于显示骑行康复器的运动数据;一推行把手,所述推行把手设置在运动把手的后方且与轮椅主梁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复健轮椅还包括一置物台,置物台位于运动把手后方且与轮椅主梁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复健轮椅还包括一储物筐,储物筐位于置物台下方且与轮椅主梁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复健轮椅还包括一刹车把手,刹车把手设置在侧扶手底面上,且用于对运动时的主轮进行制动处理。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复健轮椅还包括一手刹把手,手刹把手设置在侧扶手下方的轮椅主梁,且用于对静止时的主轮进行制动处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用简便,用户能快捷地从坐姿被动推行状态转变为站姿主动助行状态并自主行走,同时附加了下肢康复训练装置,方便用户坐在轮椅上进行下肢康复训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1;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2;10、轮椅主梁20、万向轮30、主轮31、轴40、座垫50、侧扶手60、挡板70、脚踏板80、运动把手90、骑行康复器91、连接件92、骑行踏板100、显示屏110、推行把手120、置物台130、储物筐140、刹车把手150、手刹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复健轮椅,包括轮椅主梁10,轮椅主梁10的前方底部设有三个万向轮20,三个万向轮成三角布置,提高了稳定性,三个万向轮用于转向以及整车的部分承重;轮椅主梁10的后方底部设有两个主轮30,两个主轮30通过轴31与轮椅主梁10连接,用于连接固定骑行康复器90以及整车的部分承重。本技术多功能复健轮椅还包括座垫40、侧扶手50、挡板60、脚踏板70、运动把手80、骑行康复器90、显示屏100、推行把手110、置物台120、储物筐130、刹车把手140以及手刹把手150。座垫40为左右两个,两个座垫40可90°转动的设置在轮椅主梁10上,座垫40在使用时为打开状态,适用于被动推行模式和康复训练模式,以上两种状态下用户为坐姿;座垫40在不使用时则折叠起来,适用于主动助行模式,该状态下用户为站姿。侧扶手50为左右两个,两个侧扶手50分别设置在座垫40的上方,每个侧扶手50的一端均与轮椅主梁10连接,侧扶手50可以采用可拆卸方式安装,也可以采用固定方式安装,此处不加赘述。挡板60为左右两个,每个挡板60可90°转动的设置在侧扶手50的另一端上,挡板60作为前置护栏,挡板60在使用时为打开状态,适用于被动推行模式和康复训练模式,以上两种状态下用户为坐姿;挡板60在不使用时则折叠起来,适用于主动助行模式,该状态下用户为站姿。脚踏板70为左右两个,每个脚踏板70可90°转动的设置在轮椅主梁10前端的内侧面上,脚踏板70打开时用于供用户踏脚。运动把手80位于侧扶手上方后侧且与轮椅主梁10连接,运动把手供主动助行模式时用户使用。骑行康复器90为可改变阻力的康复器,为现有产品,此处不对骑行康复器的结构做具体描述,骑行康复器90设置在两个主轮10之间且通过连接件91与主轮和轮椅主梁10连接,骑行康复器90包括一骑行踏板92,脚踩骑行踏板可使双脚做圆周往复运动,进行腿部康复锻炼。显示屏100为LED显示屏,内置电源,显示屏设置在运动把手侧面上且与骑行康复器电连接,用于显示骑行康复器的运动数据,显示屏100与骑行康复器90的数据传输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加赘述。推行把手110设置在运动把手的后方且与轮椅主梁10连接,推行把手供被动推行模式时护工使用。本技术多功能复健轮椅还包括一置物台120和储物筐130,置物台120位于运动把手80后方且与轮椅主梁10连接,储物筐130位于置物台120下方且与轮椅主梁10连接,置物台120和储物筐130用于放置用户的随身物品。本技术多功能复健轮椅还包括一刹车把手140和手刹把手150,刹车把手140设置在侧扶手50底面上,手刹把手150设置在侧扶手50下方的轮椅主梁10,刹车把手140用于对运动时的主轮30进行制动处理,手刹把手150用于对静止时的主轮30进行制动处理,刹车把手140和手刹把手150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制动装置,此处不对刹车把手和手刹把手的制动原理相信说明,其只能到达到制动效果即可。本技术可以任意转换三种使用模式;1、在被动推行模式下,两侧坐垫40和挡板60均处于打开状态,使用者坐在坐垫40上,背对显示屏100,挡板60作为前置护栏,将脚踏板70向外翻折90°并固定,此打开状态用于踏脚,护工使用推行把手推动轮椅移动,储物筐用于放置用户相关物品。2、从被动推行模式转换为康复训练模式时,挡板60要先旋转90°置于闭合状态,用户应手握侧扶手50变为站姿,再把两侧坐垫40旋转90°置于闭合状态,180°转身面朝显示屏,再把两侧坐垫40和挡板60分别旋转90°置于打开状态。此时,用户可变为坐姿,并脚踩骑行踏板92,通过可改变阻力的骑行康复器90做双脚圆周往复运动,进行腿部康复锻炼。此时使用者双手握在运动把手80处并可在显示屏100中观察各类运动数据,置物台120可用于放置用户相关物品。3、从康复训练模式转换为主动助行模式时,用户应先手握侧扶手50变为站姿,然后将坐垫40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复健轮椅,包括轮椅主梁,轮椅主梁的前方底部设有三个万向轮,轮椅主梁的后方底部设有两个主轮,其特征在于,多功能复健轮椅还包括:一座垫,所述座垫可90°转动的设置在轮椅主梁上;一设置在座垫上方的侧扶手,侧扶手的一端与轮椅主梁连接;一挡板,所述挡板可90°转动的设置在侧扶手的另一端上;一脚踏板,所述脚踏板可90°转动的设置在轮椅主梁前端的内侧面上;一运动把手,所述运动把手位于侧扶手上方后侧且与轮椅主梁连接;一骑行康复器,骑行康复器设置在两个主轮之间且通过连接件与主轮和轮椅主梁连接,骑行康复器包括一骑行踏板,脚踩骑行踏板可使双脚做圆周往复运动;一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运动把手侧面上,用于显示骑行康复器的运动数据;一推行把手,所述推行把手设置在运动把手的后方且与轮椅主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复健轮椅,包括轮椅主梁,轮椅主梁的前方底部设有三个万向轮,轮椅主梁的后方底部设有两个主轮,其特征在于,多功能复健轮椅还包括:一座垫,所述座垫可90°转动的设置在轮椅主梁上;一设置在座垫上方的侧扶手,侧扶手的一端与轮椅主梁连接;一挡板,所述挡板可90°转动的设置在侧扶手的另一端上;一脚踏板,所述脚踏板可90°转动的设置在轮椅主梁前端的内侧面上;一运动把手,所述运动把手位于侧扶手上方后侧且与轮椅主梁连接;一骑行康复器,骑行康复器设置在两个主轮之间且通过连接件与主轮和轮椅主梁连接,骑行康复器包括一骑行踏板,脚踩骑行踏板可使双脚做圆周往复运动;一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在运动把手侧面上,用于显示骑行康复器的运动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超刘哲徐鸿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