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通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双层辅助过滤除淤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857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双层辅助过滤除淤泥装置,包括污泥贮存池、螺旋叶片装置和污水过滤装置,所述螺旋叶片装置内装有所述流量传感器,所述污水过滤装置包含两层不同目数滤网和自动淤渣清除装置,所述自动淤渣清除装置包含导轨、推板及计时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双层辅助过滤除淤泥装置可实现自动清淤,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生产效率,绿色环保。

A Double-Layer Auxiliary Filtration and Mud Removal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Waste Recycled Aggreg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双层辅助过滤除淤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垃圾再利用领域,涉及一种自动除淤渣的污水净化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双层辅助过滤除淤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出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人们在享受城市文明的同时也在遭受城市垃圾带来的烦恼,城市垃圾之中建筑垃圾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目前国内外的建筑垃圾再利用仅仅是把不同的破碎天然石料的破碎、筛分、输送等设备尽可能合理地组合在一起,以及在适当环节上设置人工或机械设备去除杂质。因此,生产工艺存在很多不足。再生骨料经破碎机破碎后,经过水选机会产生大量淤泥淤渣等杂质,现有的除淤设备在两到三个工作日内必须关停设备进行人工除淤,同时水选机用水无法得到循环利用,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资源严重浪费。因此,急需研发一种能够自动除淤,并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其工作性能的应用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双层辅助过滤除淤泥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除淤,并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其工作性能的应用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双层辅助过滤除淤泥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双层辅助过滤除淤泥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污泥贮存池、螺旋叶片装置和污水过滤装置,所述污泥贮存池包括一贮存本体,所述贮存本体的底端面设为开口结构;所述螺旋叶片装置连通设置在污泥贮存池的下端,螺旋叶片装置包括上端面设为开口结构的箱体A,所述箱体A的上端面与贮存本体的底端面连通设置;所述箱体A的一侧端开有与箱体A连通的淤渣出口,且所述箱体A内设置有螺旋叶片输送装置;所述螺旋叶片输送装置包括转轴和螺旋输送叶片,螺旋输送叶片均匀固定在转轴外周;所述转轴沿箱体A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转轴的两端设置在淤渣出口下方的箱体A上;所述转轴远离淤渣出口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机,在靠近淤渣出口处的转轴上还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所述污水过滤装置设置在螺旋叶片装置的侧端,污水过滤装置包括封闭的箱体B,所述箱体B的一侧端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与箱体B连通的淤渣入口和出水口,且淤渣入口与淤渣出口连通设置;在淤渣入口和出水口之间的箱体B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与箱体B内壁固定的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且下过滤网的目数小于上过滤网的目数;所述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上还分别设置有自动清淤渣装置,所述自动清淤渣装置包括推板、设置在上过滤网或下过滤网上方箱体B内壁两侧的导轨及计时传感器,所述推板的底部与其对应的滤网贴合,且推板的两侧分别安装在导轨上;在靠近淤渣入口的推板上还连接设置有计时传感器,通过计时传感器控制推板沿导轨的水平方向作往复运动;在远离淤渣入口的上过滤网或下过滤网侧端的箱体B上设有与箱体B连通的开口,且所述开口通过开口插板锁紧。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的螺旋输送叶片外径自远离淤渣出口方向至靠近淤渣出口方向逐渐减小。进一步地,所述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上还分别安装有振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双层辅助过滤除淤泥装置,通过转轴上的流量传感器记录螺旋输送叶片的淤渣输送量,当螺旋输送叶片输送至污水过滤装置的淤渣量到达预定值时,关闭淤渣出口;送至污水过滤装置的淤渣依次通过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清水通过出水口重新进入水选机清洗骨料,并通过计时器监测时间,时间达到预定值,打开开口插板,推板通过导轨把过滤网上残留的淤渣推出,可实现自动清淤,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生产效率,绿色环保;(2)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双层辅助过滤除淤泥装置,其中,转轴上的螺旋输送叶片外径自远离淤渣出口方向至靠近淤渣出口方向逐渐减小,方便淤渣出料,可有效避免远离淤渣出口的淤渣一直堆积在下面;(3)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双层辅助过滤除淤泥装置,其中,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上还分别安装有振动装置,防止滤网被淤渣堵塞,无法正常工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应用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双层辅助过滤除淤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自动清淤渣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实施例本实施例应用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双层辅助过滤除淤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污泥贮存池1、螺旋叶片装置2和污水过滤装置3。污泥贮存池1包括一贮存本体11,贮存本体11的底端面设为开口结构。螺旋叶片装置2连通设置在污泥贮存池1的下端,螺旋叶片装置2包括上端面设为开口结构的箱体21A,箱体21A的上端面与贮存本体11的底端面连通设置;箱体21A的一侧端开有与箱体21A连通的淤渣出口22,且箱体21A内设置有螺旋叶片输送装置23。螺旋叶片输送装置23包括转轴231和螺旋输送叶片232,螺旋输送叶片232均匀固定在转轴231外周;转轴231沿箱体21A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转轴231的两端设置在淤渣出口22下方的箱体21A上;转轴231远离淤渣出口22231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机,在靠近淤渣出口22处的转轴231上还设置有流量传感器24。作为实施例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为转轴231上的螺旋输送叶片232外径自远离淤渣出口22方向至靠近淤渣出口22方向逐渐减小,方便淤渣出料,可有效避免远离淤渣出口22的淤渣一直堆积在下面。污水过滤装置3设置在螺旋叶片装置2的侧端,污水过滤装置3包括封闭的箱体31B,箱体31B的一侧端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与箱体31B连通的淤渣入口和出水口32,且淤渣入口与淤渣出口2231连通设置;在淤渣入口和出水口32之间的箱体31B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与箱体31B内壁固定的上过滤网33和下过滤网34,且下过滤网34的目数小于上过滤网33的目数。上过滤网33和下过滤网34上还分别设置有自动清淤渣装置35,自动清淤渣装置35包括推板351、设置在上过滤网33或下过滤网34上方箱体31B内壁两侧的导轨352及计时传感器,推板351的底部与其对应的滤网贴合,且推板351的两侧分别安装在导轨352上;在靠近淤渣入口的推板351上还连接设置有计时传感器,通过计时传感器控制推板351沿导轨352的水平方向作往复运动;在远离淤渣入口的上过滤网33或下过滤网34侧端的箱体31B上设有与箱体31B连通的开口,且开口通过开口插板锁紧。在实施过程中,上过滤网33和下过滤网34上还分别安装有振动装置,防止滤网被淤渣堵塞,无法正常工作。本实施例应用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双层辅助过滤除淤泥装置,通过转轴231上的流量传感器24记录螺旋输送叶片232的淤渣输送量,当螺旋输送叶片232输送至污水过滤装置3的淤渣量到达预定值时,关闭淤渣出口22;送至污水过滤装置3的淤渣依次通过上过滤网33和下过滤网34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清水通过出水口32重新进入水选机清洗骨料,并通过计时器监测时间,时间达到预定值,打开开口插板,推板351通过导轨352把过滤网上残留的淤渣推出,可实现自动清淤,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生产效率,绿色环保。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双层辅助过滤除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贮存池、螺旋叶片装置和污水过滤装置,所述污泥贮存池包括一贮存本体,所述贮存本体的底端面设为开口结构;所述螺旋叶片装置连通设置在污泥贮存池的下端,螺旋叶片装置包括上端面设为开口结构的箱体A,所述箱体A的上端面与贮存本体的底端面连通设置;所述箱体A的一侧端开有与箱体A连通的淤渣出口,且所述箱体A内设置有螺旋叶片输送装置;所述螺旋叶片输送装置包括转轴和螺旋输送叶片,螺旋输送叶片均匀固定在转轴外周;所述转轴沿箱体A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转轴的两端设置在淤渣出口下方的箱体A上;所述转轴远离淤渣出口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机,在靠近淤渣出口处的转轴上还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所述污水过滤装置设置在螺旋叶片装置的侧端,污水过滤装置包括封闭的箱体B,所述箱体B 的一侧端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与箱体B 连通的淤渣入口和出水口,且淤渣入口与淤渣出口连通设置;在淤渣入口和出水口之间的箱体B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与箱体B内壁固定的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且下过滤网的目数小于上过滤网的目数;所述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上还分别设置有自动清淤渣装置,所述自动清淤渣装置包括推板、设置在上过滤网或下过滤网上方箱体B内壁两侧的导轨及计时传感器,所述推板的底部与其对应的滤网贴合,且推板的两侧分别安装在导轨上;在靠近淤渣入口的推板上还连接设置有计时传感器,通过计时传感器控制推板沿导轨的水平方向作往复运动;在远离淤渣入口的上过滤网或下过滤网侧端的箱体B上设有与箱体B连通的开口,且所述开口通过开口插板锁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双层辅助过滤除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贮存池、螺旋叶片装置和污水过滤装置,所述污泥贮存池包括一贮存本体,所述贮存本体的底端面设为开口结构;所述螺旋叶片装置连通设置在污泥贮存池的下端,螺旋叶片装置包括上端面设为开口结构的箱体A,所述箱体A的上端面与贮存本体的底端面连通设置;所述箱体A的一侧端开有与箱体A连通的淤渣出口,且所述箱体A内设置有螺旋叶片输送装置;所述螺旋叶片输送装置包括转轴和螺旋输送叶片,螺旋输送叶片均匀固定在转轴外周;所述转轴沿箱体A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转轴的两端设置在淤渣出口下方的箱体A上;所述转轴远离淤渣出口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机,在靠近淤渣出口处的转轴上还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所述污水过滤装置设置在螺旋叶片装置的侧端,污水过滤装置包括封闭的箱体B,所述箱体B的一侧端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与箱体B连通的淤渣入口和出水口,且淤渣入口与淤渣出口连通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梅艾文博李欢欢吕帅帅倪红军许茜汪兴兴朱爱东朱昱李志杨张福豹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