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加热器,包括外壳、PTC加热器、PCB板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外壳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PTC加热器、PCB板和控制器自下而上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PTC加热器包括S型弯曲管和设置在S型弯曲管两两水管间的PTC发热体,S型弯曲管的进水口、出水口经通孔分别与外壳外侧的进水管、出水管相连接;所述PCB板分别与PTC发热体和控制器电性相连,控制器通过PCB板上电路通断来控制PTC发热元件的开关,进而调整加热输出功率。本汽车用加热器以电为能源,以PTC加热元件为发热体,能根据实时温度可变频调节,既保证加热取暖效果,也能节能省电。
A New Energy Heater for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加热器
本技术涉及车用加热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用加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客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除少数炎热地区外,采暖系统已经成为客车的基本配置。而目前汽车的加热采暖系统都需要依赖汽车发动机,但现在新能源车辆已经非常普及,传统燃油加热器已经不适用于新能源车辆,在新能源汽车中如何进行加热采暖,是汽车生产商普遍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因此开发一款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加热器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的新能源汽车用加热器,能根据实时温度可变频调节,既保证加热取暖效果,也能节能省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加热器,包括外壳、PTC加热器、PCB板和控制器,在外壳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PTC加热器、PCB板和控制器自下而上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PTC加热器包括S型弯曲管和设置在S型弯曲管水管间的PTC发热体,S型弯曲管的进水口、出水口经通孔分别与外壳外侧的进水管、出水管相连接;所述PCB板分别与PTC发热体和控制器电性相连,控制器通过PCB板上电路通断来控制PTC发热体的开关,进而调整加热输出功率。作为优选的,所述新能源汽车用加热器还包括设置在进水口、出水口处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温度,实时调整加热器输出功率。作为优选的,在外壳顶部侧边设有电源接口和通讯接口,所述电源接口和通讯接口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作为优选的,所述外壳由上壳体、下壳体组合而成,上壳体、下壳体均为带边沿的类长方体结构,在上壳体边沿设有若干活动卡扣,下壳体对应位置设有凹槽,上、下壳体之间通过活动卡扣锁紧。作为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呈两端不对称阶梯下降状结构,在上壳体两侧边开设有散热孔。作为优选的,所述PTC发热体外部套设有盒状加热铝座。作为优选的,所述述进水管、出水管与PTC加热器进水口、出水口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汽车用加热器以电为能源,以PTC加热元件为发热体,通过加热防冻液来构建热源,完善新能源汽车采暖系统。外观采用具有防腐性能的ABS塑料,上壳体设计成阶梯下降状结构,具有外观优美、耐高温、高强度、行车风阻小等优点,加热水路采用S型弯曲管逐次加热,相比直通式加热制热速度快,换热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析图。图3为PTC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PTC加热器;4、PCB板;5、控制器;6、进水管;7、出水管;8、电源接口;9、通讯接口;11、活动卡扣;12、散热孔;31、S型弯曲管;32、PTC发热体;33、加热铝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来解释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用加热器,属于液体加热器,使用时与车辆散热器件配套相连,向车厢内提供稳定的热量,由司机台上的主控台控制,共同构成车辆采暖系统,达到制暖的目的,为驾乘人员提供舒适环境,适用于各类电动车辆。根据图1、图2、图3所示,本新能源汽车用加热器包括ABS塑料外壳、自下而上设置在ABS塑料外壳内的PTC加热器3、PCB板4和控制器5等。为了拆卸方便,ABS塑料外壳由上壳体1、下壳体2通过卡扣组合固定而成,在本结构中,上壳体1、下壳体2均设计成带边沿的类长方体结构,在上壳体边沿间隔设有若干活动卡扣11,下壳体对应位置设有凹槽,上、下壳体之间通过活动卡扣锁紧。PTC加热器3位于下壳体内部,PCB板4和控制器5位于上壳体内部,为了配合位于上壳体顶部的控制器结构,同时减少行车风阻,上壳体的顶部设计成以控制器位置中心,向左、右两端非对称阶梯下降,同时在上壳体控制器位置的前、后侧开设有散热孔12,用于PCB板和控制器散热使用。在本实施例中,PTC加热器由S型弯曲管31和PTC发热体32组成,S型弯曲管31由一根水管循环弯曲而成,相比直通式水管,制热速度快,其进水口、出水口经外壳左右两侧通孔分别与外壳外侧的进水管6、出水管7相连接,在S型弯曲管的两两水管间和水管外壁填充有PTC发热体32;在本结构中,PTC发热体购自市场,由PTC热敏陶瓷发热组件为发热源,采用波纹铝条经高温胶粘、焊、模压组成,加热温度在300摄氏度以下,任何情况使用下均不会产生如“发红”“燃烧”现象,从而引起的烧伤,火灾等安全隐患。各PTC发热体的线束统一连接到PCB板上,PCB板4分别与PTC发热体32和控制器5电性相连,PCB板上集成有IGBT模块,控制器通过PCB板上IGBT的接通及断开来实现PTC发热体是否进行加热,进而调整加热输出功率。具体的,本新能源汽车用加热器还包括设置在PTC加热器进水口、出水口处的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画出),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温度,通过控制用于驱动IGBT的PWM输出信号的占空比,进而控制加热器输出功率。伴随着加热过程,系统通过各处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信息,不断调节以达到用户要求的温度,类似变频空调一样自动调节输出的功率情况,更加节能。在外壳顶部侧边设有电源接口8和通讯接口9,电源接口和通讯接口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电源接口用来连接整车电源,提供加热器工作动力,通讯接口用来连接整车控制器,使得司机在主控台即可完成加热器的控制。在本实施例中,PTC发热体外部套设有盒状加热铝座33,加热铝座33的上部左右两端通过螺丝固定在下壳体内边沿,下部填充在S型弯曲管的水管之间及水管外部,方便后期PTC发热体的检修和替换。PTC加热器的进水口、出水口与外壳外部的进水管、出水管螺纹连接,方便组装和后期替换。本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开启加热器,冷却液从进水管进入PTC加热器,PTC发热体发热传递热量给水管内的冷却液,冷却液加热后出水管流出,温度传感器采集水温信号,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控制用于驱动IGBT的PWM输出信号的占空比,进而控制加热器输出功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加热器,包括外壳、PTC加热器、PCB板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外壳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PTC加热器、PCB板和控制器自下而上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PTC加热器包括S型弯曲管和设置在S型弯曲管水管间的PTC发热体,S型弯曲管的进水口、出水口经通孔分别与外壳外侧的进水管、出水管相连接;所述PCB板分别与PTC发热体和控制器电性相连,控制器通过PCB板上电路通断来控制PTC发热体的开关,进而调整加热输出功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加热器,包括外壳、PTC加热器、PCB板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外壳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PTC加热器、PCB板和控制器自下而上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PTC加热器包括S型弯曲管和设置在S型弯曲管水管间的PTC发热体,S型弯曲管的进水口、出水口经通孔分别与外壳外侧的进水管、出水管相连接;所述PCB板分别与PTC发热体和控制器电性相连,控制器通过PCB板上电路通断来控制PTC发热体的开关,进而调整加热输出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进水口、出水口处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器根据传感器采集温度,实时调整加热器输出功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科之杰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