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印RFID标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06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丝印RFID标签,涉及产品包装领域,包括本体,本体一侧压印设置有第一墨层,第一墨层远离本体的侧面设置有图案槽,图案槽底部设置有第二墨层,本体与第一墨层之间固定有RFID电子标签。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立体感不足、承载产品信息受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油墨呈上压印第二油墨层,提高标签的立体效果,再通过在本体与第一墨层之间设置RFID电子标签,增加标签所能承载的产品信息量。

A Screen Printed RFID T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印RFID标签
本技术涉及产品包装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丝印RFID标签。
技术介绍
产品在售卖时,其自身的包装必不可少,包装上必不可少的标签,更是品牌和质量的证明。对于现有的标签结构,通常包括标签本体,标签本体多采用纸质,其一侧附着有不干胶,便于贴附标签,标签的另一侧通过水墨印刷相应的图样和文字。现有技术使用中,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平面印刷水墨厚度薄,图标或文字的立体感差,不够醒目;其二,由于标签的纸张幅度有限,难以承载足够多的产品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立体感不足、承载产品信息受限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丝印RFID标签,不仅能提高标签的立体感还能增加标签所能承载的产品信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丝印RFID标签,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一侧压印设置有第一墨层,所述第一墨层远离所述本体的侧面设置有图案槽,所述图案槽底部设置有第二墨层,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一墨层之间固定有RFID电子标签。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墨层上设置图案槽,增强标签图案的立体感,再通过在图案槽底部设置第二墨层,增强图案的识别强度;此外,由于本体与第一墨层之间设置有RFID电子标签,从而大大增加标签所能承载的产品信息量。进一步的,所述本体靠近所述第一墨层的侧面设置有压槽,所述RFID电子标签设置于所述压槽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开设压槽用于放置RFID电子标签,避免RFID电子标签固定在本体表面造成第一墨层凸起,影响标签的图案美观,还能一定程度将RFID电子标签的位置固定。进一步的,所述RFID电子标签靠近所述第一墨层的侧面附着有粘性缓冲层,所述粘性缓冲层靠近所述第一墨层的侧面固定有吸墨膜,所述吸墨膜完全将所述压槽开口闭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粘性缓冲层和吸墨膜作为过渡层,将RFID电子标签与第一墨层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压槽底部附着有用于将所述RFID电子标签固定在所述压槽内的胶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胶层将RFID电子标签贴附在压槽底部,进一步提高RFID电子标签的固定强度。进一步的,所述本体靠近所述第一墨层的侧面于所述压槽周侧设置为粗糙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粗糙面用于增强第一墨层与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的,所述本体远离所述第一墨层的侧面附着有粘性层,所述粘性层远离所述本体的侧面设置有离型纸。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体通过粘性层贴附在离型纸上,便于携带和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本体一侧一体设置有撕带,所述撕带与所述本体的连接处开设有便于将所述撕带撕断的蚂蚁线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撕带可方便将本体从离型纸上撕下取用;开设蚂蚁线槽方便在将本体贴附使用后,将撕带扯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墨层和所述第二墨层的表面附着有防水保护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水保护层用于增强本技术的防水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第一墨层上设置图案槽,并在图案槽底部设置第二墨层,增强标签图案的立体感和识别度;(2)通过在本体与第一墨层之间设置有RFID电子标签,大大增加标签所能承载的产品信息量;(3)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撕带和蚂蚁线槽,方便将本体撕下取用,并在贴附使用后,将撕带扯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本体;2、第一墨层;3、图案槽;4、第二墨层;5、RFID电子标签;6、压槽;7、粘性缓冲层;8、吸墨膜;9、胶层;10、粗糙面;11、粘性层;12、离型纸;13、撕带;14、蚂蚁线槽;15、防水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如图1所示,一种丝印RFID标签,包括本体1,本体1可采用纸浆制成,本体1一侧经压印加工形成第一墨层2,第一墨层2远离本体1的侧面经辊压加工形成图案槽3,提高标签图案的立体效果,图案槽3底部涂覆有第二墨层4,第二墨层4与第一墨层2的颜色不同,从而使丝印图案更为醒目。第二墨层4和第一墨层2的表面附着有防水保护层15,防水保护层15的材质为光油,将涂覆的光油在干燥后形成光滑薄膜,产生防水保护层15。本体1远离第一墨层2的侧面附着有粘性层11,粘性层11采用现有技术中水性胶水制成,粘性层11远离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离型纸12,离型纸12的油面贴附有多个本体1,便于取用和存放。本体1一侧一体固定有撕带13,撕带13与本体1的连接处开设有便于将撕带13撕断的蚂蚁线槽14,撕带13朝向离型纸12的侧面不与离型纸12贴附,使用时,便于通过撕带13将标签撕下使用;在将标签贴附后,再通过蚂蚁线槽14便于将撕带13扯断,从而确保标签的正常使用。本体1靠近第一墨层2的侧面经辊压形成压槽6,压槽6内固定有RFID电子标签5,RFID电子标签5呈片状,且其表面与压槽6底面相同,有效避免RFID电子标签5在压槽6内晃动。RFID电子标签5靠近第一墨层2的侧面附着有粘性缓冲层7,粘性缓冲层7采用现有技术的粘性胶制成,粘性缓冲层7靠近第一墨层2的侧面固定有吸墨膜8,吸墨膜8完全将压槽6开口闭合,从而避免墨层在粘性缓冲层7上附着强度不足的问题。压槽6底部附着有用于将RFID电子标签5固定在压槽6内的胶层9,用于进一步提高RFID电子标签5的固定强度,本体1靠近第一墨层2的侧面于压槽6周侧经滚花处理,形成粗糙面10,提高第一墨层2与本体1之间的附着强度。综上所述:本技术使用时,第一墨层2压制有图案槽3,并在图案槽3底部设置第二墨层4,增强标签图案的立体感和识别度;通过在本体1与第一墨层2之间设置有RFID电子标签5,大大增加标签所能承载的产品信息量;通过设置撕带13和蚂蚁线槽14,方便将本体1撕下取用,并在贴附使用后,将撕带13扯断。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印RFID标签,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一侧压印设置有第一墨层(2),所述第一墨层(2)远离所述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图案槽(3),所述图案槽(3)底部设置有第二墨层(4),所述本体(1)与所述第一墨层(2)之间固定有RFID电子标签(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印RFID标签,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一侧压印设置有第一墨层(2),所述第一墨层(2)远离所述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图案槽(3),所述图案槽(3)底部设置有第二墨层(4),所述本体(1)与所述第一墨层(2)之间固定有RFID电子标签(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印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靠近所述第一墨层(2)的侧面设置有压槽(6),所述RFID电子标签(5)设置于所述压槽(6)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丝印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电子标签(5)靠近所述第一墨层(2)的侧面附着有粘性缓冲层(7),所述粘性缓冲层(7)靠近所述第一墨层(2)的侧面固定有吸墨膜(8),所述吸墨膜(8)完全将所述压槽(6)开口闭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丝印RFID标签,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红文潘馨瑶刘远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太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