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丝,其主要在于杆体上螺旋环设第一、第二牙段,且该第一、第二牙段相连接,同时该第一牙段系呈连续螺旋的态样,至于该第二牙段则系呈不连续螺旋的态样;故锁合时,藉由第一牙段钻设进入,因此可节省钻设的施力,而后再配合第二牙段上所形成的不连续螺牙,以使钻设产生的切屑积存于该第二牙段间相互串联,故锁设后更加能稳固定位。(*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螺丝,特别是一种省力且能稳固地锁设的螺丝。
技术介绍
参阅图1,习知螺丝1包含有一螺头11,一由该螺头11向外延伸的杆体12,以及一螺旋环设于该杆体12上的第一螺牙13及第二螺牙14;其中,该杆体12相反于该螺头11的一端形成有一钻锁部122;其中,该第一螺牙13及该第二螺牙14系螺旋环设于该杆体12上,且沿同方向呈交错设置,同时该第一螺牙13的牙高高于该第二螺牙14的牙高,以使该第一、第二螺牙13、14形成有较大节距P1;参阅图2,该习知螺丝1锁设水泥2时,利用该第一、第二螺牙13、14针对该水泥2进行切削,且切削后所产生的切屑15积存于该第一、第二螺牙13、14间,俾达固锁定位。然,实际使用后发现有以下的缺失,兹详述如下:1、鉴于该第一、第二螺牙13、14交错设置呈一双螺纹态样,故锁设时,主要仍以该第一螺牙13钻锁,却因为求得较高的容屑空间,而节距P1较大,致使该第一螺牙13的旋入角度势必增大,相对地锁合扭力随之增加,因此施力上更为费力;更甚者,若该第一螺牙13的坚硬度不足以抵制旋入扭力时,极易造成该第一螺牙13崩损,影响锁合作业进行。2、前述双螺纹态样需以较大旋入角度钻入,使用者锁设时不易稳定握持与施力,在该钻锁部121锁合时会有该螺丝1空转情事出现,导致该第一、第二螺牙13、14因钻锁空转产生扩孔现象,影响后续锁设后的固结效果。3、该螺丝1锁设后的固结力,完全系利用该第一、第二螺牙13、14牙高差距所形成的较大节距P1效果,以供切屑容置达到增加锁合固结效果,然此固着效果却因前述锁设时易有扩孔问题在先,故锁设后仍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螺丝,其于锁设时可较为省力,-->同时锁设过程中可避免扩孔现象,并达稳固锁合定位。于是,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螺丝,其包含有一螺头,一由该螺头向外延伸的杆体,以及一螺旋环设于该杆体上的第一、第二牙段;该杆体相反于该螺头的一端形成有一钻锁部;另,该第一、第二牙段皆系由复数的螺牙所构成,同时前述各相邻的螺牙间形成有牙谷,其中:该第一牙段设置于近该自由端位置,而第二牙段则设置于近该螺头位置,且该第一、第二牙段为相连接,而形成单一螺旋牙距,另该第一牙段呈连续螺旋的态样,而第二牙段则呈不连续螺旋的态样,且该第二牙段的每一螺牙皆具有凸伸区及低于该凸伸区的凹陷区呈交错设置,同时任二相邻的牙谷皆藉由前述的凹陷区而相互连通。该第二牙段的各螺牙同位置的凹陷区相互连结所形成的假想线,其与杆体中心呈平行设置。该第二牙段的各螺牙同位置的凹陷区相互连结所形成的假想线,其与杆体中心呈倾斜设置。该第一、第二牙段的两侧各分别开设有一沟槽,而该二沟槽螺旋环设于该杆体上且相互连接。该任一凸伸区与相邻的凹陷区相连接的端面形成有一倾斜面。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螺丝于锁设时,鉴于该第一、第二牙段为单一螺旋牙距,故锁设时仅需施予较小力量,即可达到快速锁设进入效果,同时锁设过程中可避免不易稳定握持与施力因素,以使钻设产生的切屑可积存于该第二牙段间形成串联,故锁设后更加稳固定位。附图说明图1是习知螺丝的立体图;图2是该习知螺丝的锁合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锁合状态示意图;及图6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主要组件代表符号说明3螺丝 31螺头 32杆体321钻设部 322锥形面 33第一牙段34第二牙段 331、341螺牙 332、342牙谷-->3411凸伸区 3412凹陷区 3413倾斜面333、343沟槽 4水泥 α假想线P2节距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参阅图3,本技术螺丝3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螺丝3包含有一螺头31,一由该螺头31向外延伸的杆体32,以及一螺旋环设于该杆体32上之第一、第二牙段33、34;其中,该杆体32相反于该螺头31的一端形成有一钻锁部321,而图中该钻锁部可呈一钻尾、尖锥或渐梭杆状等,本实施例中系以渐缩杆状为例加以说明。仍续前述,该第一、第二牙段33、34皆分别由复数的螺牙331、341所构成,且前述各相邻的螺牙331、341间形成有牙谷332、342,且该任二牙谷332、342的间距即为一节距P2;而前述该第一牙段33设置于近该自由端321位置,且呈连续螺旋的态样设置,至于该第二牙段34则设置于近该螺头31位置,且该第一、第二牙段33、34为相连接,而形成单一螺旋牙距,致使该第一、第二牙段33、34所成形的螺牙331、341可呈较为平整的倾斜角环设于该杆体12上,另该第二牙段34则呈不连续螺旋态样,亦即该第二牙段34的每一螺牙341具有交错设置的凸伸区3411及低于该凸伸区3411高度的凹陷区3412,同时前述任二相邻的牙谷342间并藉由该凹陷区3412设置而呈相互连通状态,再者,该任一凸伸区3411与相邻的凹陷区3412相连接的端面间形成为一倾斜面3413,同时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牙段34的各螺牙341同一位置的凹陷区3412相互连结形成有一假想线α,且其与杆体中心β呈平行设置;或者如图4所示,该假想线α亦可与杆体中心β呈倾斜设置,而本实施例以平行设置为例加以说明。参阅图5,锁设水泥4时,首先利用该第一牙段33的连续螺牙331进行切削,再配合该第一牙段33的螺牙331的设置呈较为平缓且倾斜角度不大,再加上切屑后产生的切屑,可利用该等凹陷区3412而使该等切屑顺利排出,故锁设上的施力较为节省,而能轻易带动该螺丝3进入该水泥4中,相对地,锁设时更能稳定握持与垂直地向下施力,所以锁设时不会产生扩孔现象,而后该第二牙段34亦循着该第一牙段33切削轨迹进入,此时该第一、第二牙段33、34切削过程产生的切屑,即可积存于该牙谷332、342中,又鉴于该第二牙段34属不连续螺牙,因此该切屑可透过该凹陷区3412而充填于该第二牙段34间产生串联,以达稳固锁合于该水泥4上。-->参阅图6,图为本技术螺丝3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其仍具有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要件,特别在于:该第一、第二牙段33、34的两侧各分别开设有一沟槽333、343,而该二沟槽333、343螺旋环设于该杆体32上且相互连接;于锁合时,该等沟槽333、343即可发挥其排屑的功能,使得受该第一牙段33及该第二牙段34的切削而产生的切屑得以沿着该等沟槽333、343顺利向外排出,因而有助于锁合时的动作,并进而确保本技术螺丝3得以稳固地锁合于水泥4上。由上述的说明,而将本技术与习知作一比较,当可得知本技术确实具有以下所列的优点与功效:1、鉴于本技术螺丝的第一牙段的螺牙较为平缓且倾斜角度较小,且各螺牙间的节距皆小于习知螺丝的螺牙节距,故该等螺牙的设置当不必如同习知螺丝的螺牙般之较大角度倾斜外,再配合第二牙段不连续螺牙可供切屑快速排除,而不会产生积存,因而使用者锁设时便能省力锁设,以增加使用的方便性。2、仍续前述,鉴于本技术螺丝于锁合时,使用者所施的力量小于锁合习知螺丝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丝,其包含有一螺头,一由该螺头向外延伸的杆体,以及一螺旋环设于该杆体上的第一、第二牙段;其中,该杆体相反于该螺头的一端形成有一钻锁部;另,该第一、第二牙段皆系由复数的螺牙所构成,同时前述各相邻的螺牙间形成有牙谷,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牙段设置于近该自由端位置,而第二牙段则设置于近该螺头位置,且该第一、第二牙段为相连接,而形成单一螺旋牙距,另该第一牙段呈连续螺旋的态样,而第二牙段则呈不连续螺旋的态样,且该第二牙段的每一螺牙皆具有凸伸区及低于该凸伸区的凹陷区呈交错设置,同时任二相邻的牙谷皆藉由前述的凹陷区而相互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丝,其包含有一螺头,一由该螺头向外延伸的杆体,以及一螺旋环设于该杆体上的第一、第二牙段;其中,该杆体相反于该螺头的一端形成有一钻锁部;另,该第一、第二牙段皆系由复数的螺牙所构成,同时前述各相邻的螺牙间形成有牙谷,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牙段设置于近该自由端位置,而第二牙段则设置于近该螺头位置,且该第一、第二牙段为相连接,而形成单一螺旋牙距,另该第一牙段呈连续螺旋的态样,而第二牙段则呈不连续螺旋的态样,且该第二牙段的每一螺牙皆具有凸伸区及低于该凸伸区的凹陷区呈交错设置,同时任二相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泰平,
申请(专利权)人:许泰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