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精准控制流量的球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826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精准控制流量的球阀,包括阀体和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竖向安装在阀体上端中心处上壁上,通过在该球阀的调节杆上端增加了一个防误操作装置,且该防误操作装置把传统的整根式的调节杆分解改进为两段式的上杆和下杆,其中下杆与球阀腔圆周内部的阀球固定连接,且上杆和下杆均通过防误操作装置上的上连杆和下螺纹杆固定连接,而防误操作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该球阀在不使用时被外人随意操作而造成球阀关闭和打开,因为当打开防误操作装置后,外人在不知道其使用方法时就算再怎么随意的旋转球阀上的操作杆都不会控制得了球阀而使得球阀打开或者关闭,这样就能够使得该球阀在增加了防误操作装置后使用起来更加安全方便。

A Ball Valve with Precision Flow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精准控制流量的球阀
本技术属于球阀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可精准控制流量的球阀。
技术介绍
球阀(ballvalve),启闭件(球体)由阀杆带动,并绕球阀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亦可用于流体的调节与控制,其中硬密封V型球阀其V型球芯与堆焊硬质合金的金属阀座之间具有很强的剪切力,特别适用于含纤维、微小固体颗料等的介质,而多通球阀在管道上不仅可灵活控制介质的合流、分流、及流向的切换,同时也可关闭任一通道而使另外两个通道相连。本类阀门在管道中一般应当水平安装。球阀按照驱动方式分为:气动球阀,电动球阀,手动球阀。现有的球阀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球阀在使用调节完成之后,因为没有一个阻挡外人随意操作的装置,这样当外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来随意操作该球阀时,因为没有一个阻挡的设备或者装置来组装外人操作该球阀,这样就很容易使得外人操作球阀而改变该球阀的开合状态,从而影响球阀的正常工作状态和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精准控制流量的球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当外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来随意操作该球阀时,因为没有一个阻挡的设备或者装置来组装外人操作该球阀,这样就很容易使得外人操作球阀而改变该球阀的开合状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精准控制流量的球阀,包括阀体和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竖向安装在阀体上端中心处上壁上,所述调节座和阀体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座的圆周内部设置有竖向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上端设置在调节座的上端外部,所述调节杆的最下端设置在阀体的内部,所述调节杆的最上端圆周外部套接有横向的操作杆,所述调节杆的最上端连接有竖向安装的防误操作装置,所述阀体的左端连接有横向的进水通管,所述进水通管的右端圆周外壁上套接有对接圈,所述进水通管和对接圈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进水通管通过对接圈与阀体固定连接,所述进水通管的最左端圆周外壁上套接有外接圈,所述阀体的右端连接有横向的出水通管,所述出水通管的左端通过另外一个对接圈与阀体固定连接,所述出水通管的最右端圆周外壁上套接有另外一个外接圈,所述外接圈和出水通管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阀体的周长内部设置有球阀腔,所述球阀腔左右两端对向处的对接圈圆周内壁上连接有圆环形的弹性密封圈,所述球阀腔的圆周内部设置有阀球,所述调节杆的最下端穿过调节座和球阀腔并与阀球的最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阀球的横向内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分别与进水通管和出水通管圆周内部保持连通状态。优选的,所述调节座和其下端连接的阀体中心点圆周内部均连接有竖向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座圆周内部的调节孔靠近下端处连接有横向的限位转孔,所述限位转孔的圆周内部设置有限位挡片,所述限位转孔上侧的调节座圆周内部连接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圆周内部设置有密封垫,所述调节杆的最下端分别穿过密封槽圆周内部的密封垫和限位转孔圆周内部的限位挡片以及限位转孔下侧连接的调节孔并与阀球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防误操作装置把调节杆拆解为两大部件分别为上杆和下杆,所述上杆的上端设置在调节座的上端外部,所述上杆的下端设置在调节孔靠近上端的圆周内部,所述下杆的下端与阀球固定连接,所述下杆的最上端在调节孔圆周内部设置在上杆的正下侧,所述上杆的底部左端设置有向下伸出的固定插杆,所述固定插杆正下侧的下杆上侧左端上壁内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固定插孔,所述上杆的圆周内部设置有竖向的活动孔,所述活动孔下侧的下杆圆周内部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调节螺纹孔,所述活动孔的圆周内部设置有上连杆,所述上连杆的最上端设置在上杆的上端外部,所述上连杆的最上端设置有通过焊接固定的调节帽,所述上连杆的最下端设置在上杆的下端外壁外部,所述上连杆最下端圆周外壁上套接有挡圈,所述上连杆的最下端连接有向下伸出的下螺纹杆,所述下螺纹杆设置在调节螺纹孔的圆周内部。优选的,所述固定插杆的长度与固定插孔的深度相等,所述固定插杆的圆周直径要略小于固定插孔的圆周直径,所述固定插杆刚好能够完整的插入到固定插孔的圆周内部。优选的,所述挡圈和上连杆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挡圈的横向最大直径是活动孔直径的两倍。优选的,所述固定插杆只设置有一个,且一个固定插杆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上杆的底部左端外壁上,所述固定插孔共设置有六个,且六个固定插孔分别等距安装在下杆上端靠外端的圆周上壁内部且固定插孔开口向上。优选的,所述进水通管和出水通管的形状大小和结构组成均相同,所述进水通管和出水通管保持对向平行状态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精准控制流量的球阀,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该球阀的调节杆上端增加了一个防误操作装置,且该防误操作装置把传统的整根式的调节杆分解改进为两段式的上杆和下杆,其中下杆与球阀腔圆周内部的阀球固定连接,而上杆的上端则与操作杆连接,且上杆和下杆均通过防误操作装置上的上连杆和下螺纹杆固定连接,而防误操作装置能够有效的防止该球阀在不使用时被外人随意操作而造成球阀关闭和打开,因为当打开防误操作装置后,外人在不知道其使用方法时就算再怎么随意的旋转球阀上的操作杆都不会控制得了球阀而使得球阀打开或者关闭,这样就能够使得该球阀在增加了防误操作装置后使用起来更加安全方便,该防误操作装置的具体使用方式如下,当通过旋转调节杆来关闭或者开启球阀后而不再进行操作后,此时只需要用手抓住该防误操作装置的上杆上端的调节帽并逆时针旋转,此时逆时针旋转的调节帽则会带动其下端连接的上连杆和下螺纹杆逆时针旋转,而因为下螺纹杆设置在下杆上的调节螺纹孔的圆周内部,而在下螺纹杆逆时针旋转时则会通过外壁上的螺纹与调节螺纹孔内壁上的螺纹相互作用而把下螺纹杆向下推动,而下螺纹杆因为与上连杆固定连接的所以就会把上连接杆向上推动,而因为下杆下端的上连杆圆周外壁上因为固定有挡圈,所述下螺纹杆在带动上连杆向上运动时则会由挡圈进行限制而使得挡圈带动上杆向上运动,从而使得向上运动时的上杆会带动其底部外端下壁上的固定插杆从下杆上端的固定插孔内部脱离出去,这样就会使得上杆和下杆被分隔开且旋转时两者不会相互带动旋转,这样就行时外人在旋转操作杆俩调节球阀时,因为操作杆上的上杆则旋转时不能够带动下杆旋转,这样就会使得旋转的操作杆不能够对球阀腔内部的阀球进行操控,从而使得外人就算再怎么旋转操作杆都不能够操控该球阀,而当需要操控该球阀时,此时只需要抓住调节帽并顺时针旋转,这样就会使得下螺纹杆在调节螺纹孔内部向下运动而带动上杆底部的固定插杆插入到下杆顶部的固定插孔内部,这样就能够使得上杆和下杆通过固定插杆与固定插孔的作用而形成为一个整体,这样当旋转操作杆时就能够使得上杆带动下杆一起旋转,从而能够控制住球阀腔内部的阀球而控制整个的球阀,这样就能够通过防误操作装置来有效的防止外人随意操作该球阀而改变该球阀的工作状态,从而使得球阀使用的更加安全且更加方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精准控制流量的球阀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精准控制流量的球阀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调节座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防误操作装置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精准控制流量的球阀,包括阀体(4)和调节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5)竖向安装在阀体(4)上端中心处上壁上,所述调节座(5)和阀体(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座(5)的圆周内部设置有竖向的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的上端设置在调节座(5)的上端外部,所述调节杆(7)的最下端设置在阀体(4)的内部,所述调节杆(7)的最上端圆周外部套接有横向的操作杆(6),所述调节杆(7)的最上端连接有竖向安装的防误操作装置(8),所述阀体(4)的左端连接有横向的进水通管(2),所述进水通管(2)的右端圆周外壁上套接有对接圈(3),所述进水通管(2)和对接圈(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进水通管(2)通过对接圈(3)与阀体(4)固定连接,所述进水通管(2)的最左端圆周外壁上套接有外接圈(1),所述阀体(4)的右端连接有横向的出水通管(9),所述出水通管(9)的左端通过另外一个对接圈(3)与阀体(4)固定连接,所述出水通管(9)的最右端圆周外壁上套接有另外一个外接圈(1),所述外接圈(1)和出水通管(9)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精准控制流量的球阀,包括阀体(4)和调节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5)竖向安装在阀体(4)上端中心处上壁上,所述调节座(5)和阀体(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座(5)的圆周内部设置有竖向的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的上端设置在调节座(5)的上端外部,所述调节杆(7)的最下端设置在阀体(4)的内部,所述调节杆(7)的最上端圆周外部套接有横向的操作杆(6),所述调节杆(7)的最上端连接有竖向安装的防误操作装置(8),所述阀体(4)的左端连接有横向的进水通管(2),所述进水通管(2)的右端圆周外壁上套接有对接圈(3),所述进水通管(2)和对接圈(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进水通管(2)通过对接圈(3)与阀体(4)固定连接,所述进水通管(2)的最左端圆周外壁上套接有外接圈(1),所述阀体(4)的右端连接有横向的出水通管(9),所述出水通管(9)的左端通过另外一个对接圈(3)与阀体(4)固定连接,所述出水通管(9)的最右端圆周外壁上套接有另外一个外接圈(1),所述外接圈(1)和出水通管(9)通过焊接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精准控制流量的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4)的周长内部设置有球阀腔(11),所述球阀腔(11)左右两端对向处的对接圈(3)圆周内壁上连接有圆环形的弹性密封圈(10),所述球阀腔(11)的圆周内部设置有阀球(12),所述调节杆(7)的最下端穿过调节座(5)和球阀腔(11)并与阀球(12)的最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阀球(12)的横向内部设置有通孔(13),所述通孔(13)分别与进水通管(2)和出水通管(9)圆周内部保持连通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精准控制流量的球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5)和其下端连接的阀体(4)中心点圆周内部均连接有竖向的调节孔(14),所述调节座(5)圆周内部的调节孔(14)靠近下端处连接有横向的限位转孔(15),所述限位转孔(15)的圆周内部设置有限位挡片(16),所述限位转孔(15)上侧的调节座(5)圆周内部连接有密封槽(17),所述密封槽(17)的圆周内部设置有密封垫(18),所述调节杆(7)的最下端分别穿过密封槽(17)圆周内部的密封垫(18)和限位转孔(15)圆周内部的限位挡片(16)以及限位转孔(15)下侧连接的调节孔(14)并与阀球(12)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式南
申请(专利权)人:阜宁圣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