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径向和轴承双向高承受力的汽车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滚子和保持架,所述轴承内圈的外层套接所述轴承外圈,所述保持架设在所述轴承内圈和所述轴承外圈之间,所述滚子包括横向柱形滚子和纵向柱形滚子,所述保持架之间连接所述横向柱形滚子,所述横向柱形滚子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轴承外圈和所述轴承内圈抵触,所述轴承内圈连接轴向受力结构,所述轴向受力结构包括横向连接块和竖向连接块,所述轴承外圈的一侧端面向内凹陷设左沟槽,所述竖向连接块的上端一侧向内凹陷设右沟槽,所述纵向柱形滚子连接在所述左沟槽和所述右沟槽之间。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显著增强汽车轴承在轴向和径向双方面的承受力。
Automotive bearings with high bi-directional bearing capacity for radial and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径向和轴承双向高承受力的汽车轴承
本技术涉及汽车轴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径向和轴承双向高承受力的汽车轴承。
技术介绍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汽车轴承主要作用是承重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它既承受轴向载荷又承受径向载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零部件,如果汽车轴承在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承受力均不达标,就会在成轴承双方向的受力过大而导致扭曲,严重损坏轴承,进而破坏整个运动系统的正常运转,所以汽车轴承需要在设计的时候兼顾径向受力性能和轴向受力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径向和轴承双向高承受力的汽车轴承,能够显著增强汽车轴承在轴向和径向双方面的承受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径向和轴承双向高承受力的汽车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滚子和保持架,所述轴承内圈的外层套接所述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内圈和所述轴承外圈留有一层间隙,所述保持架设在所述轴承内圈和所述轴承外圈之间,所述滚子包括横向柱形滚子和纵向柱形滚子,所述保持架之间连接所述横向柱形滚子,所述横向柱形滚子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轴承外圈和所述轴承内圈抵触,所述轴承内圈的一侧端面水平向外连接轴向受力结构,所述轴向受力结构包括横向连接块和竖向连接块,所述轴承外圈的一侧端面向内凹陷设左沟槽,所述竖向连接块的上端一侧向内凹陷设右沟槽,所述纵向柱形滚子连接在所述左沟槽和所述右沟槽之间。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连接块的厚度与所述轴承内圈的厚度尺寸相同,所述轴承内圈的内周边缘与所述横向连接块的底端面平整过渡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保持架由两侧的圆形框架和横向连接杆组成。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连接块与所述轴承内圈以及所述横向连接块与所述竖向连接块均为一体浇铸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下的轴承兼顾了其在径向的荷载和轴向的荷载,一般来说普通轴承均具有径向的荷载性能,关键在于轴承如果只单方面考虑其径向荷载,那么轴向荷载往往是无法达标的,本设计在保证了径向荷载的前提下在轴承内圈的一侧连接有轴向荷载机构,沿纵向设立的滚子能够有效的承受轴向的荷载,使得轴承同时具有径向和轴向双向的超高荷载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径向和轴承双向高承受力的汽车轴承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轴承内圈;2、轴承外圈;3、滚子;4、保持架;5、轴向受力结构;6、左沟槽;7、右沟槽;301、横向柱形滚子;302、纵向柱形滚子;501、横向连接块;502、竖向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径向和轴承双向高承受力的汽车轴承,包括轴承内圈1、轴承外圈2、滚子3和保持架4,所述轴承内圈1的外层套接所述轴承外圈2,所述轴承内圈1和所述轴承外圈2留有一层间隙,所述保持架4设在所述轴承内圈1和所述轴承外圈2之间,所述滚子3包括横向柱形滚子301和纵向柱形滚子302,所述保持架4之间连接所述横向柱形滚子301,所述横向柱形滚子301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轴承外圈2和所述轴承内圈1抵触,所述轴承内圈1的一侧端面水平向外连接轴向受力结构5,所述轴向受力结构5包括横向连接块501和竖向连接块502,所述轴承外圈2的一侧端面向内凹陷设左沟槽6,所述竖向连接块502的上端一侧向内凹陷设右沟槽7,所述纵向柱形滚子302连接在所述左沟槽6和所述右沟槽7之间。另外,所述横向连接块501的厚度与所述轴承内圈1的厚度尺寸相同,所述轴承内圈1的内周边缘与所述横向连接块501的底端面平整过渡连接。另外,所述保持架4由两侧的圆形框架和横向连接杆组成。另外,所述横向连接块501与所述轴承内圈1以及所述横向连接块501与所述竖向连接块502均为一体浇铸成型。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轴承内圈1的外层套接轴承外圈2,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留有一层间隙,保持架4设在轴承内圈1和轴承外圈2之间,滚子3包括横向柱形滚子301和纵向柱形滚子302,保持架4之间连接横向柱形滚子301,横向柱形滚子301的上下端分别与轴承外圈2和轴承内圈1抵触,保持架4由两侧的圆形框架和横向连接杆组成,保持架4的作用便是固定滚子3在轴承内部的位置保持固定,避免其发生错位而严重影响受力。轴承内圈1的一侧端面水平向外连接轴向受力结构5,轴向受力结构5包括横向连接块501和竖向连接块502,横向连接块501的厚度与轴承内圈1的厚度尺寸相同,轴承内圈1的内周边缘与横向连接块501的底端面平整过渡连接,横向连接块501与轴承内圈1以及横向连接块501与竖向连接块502均为一体浇铸成型。轴承外圈2的一侧端面向内凹陷设左沟槽6,竖向连接块502的上端一侧向内凹陷设右沟槽7,纵向柱形滚子302连接在左沟槽6和右沟槽7之间,纵向柱形滚子302能够很好的承受水平方向的压力,也就是轴向的压力,而径向的荷载压力则由横向柱形滚子301来承受,也是一般轴承均具有的荷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径向和轴承双向高承受力的汽车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滚子和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圈的外层套接所述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内圈和所述轴承外圈留有一层间隙,所述保持架设在所述轴承内圈和所述轴承外圈之间,所述滚子包括横向柱形滚子和纵向柱形滚子,所述保持架之间连接所述横向柱形滚子,所述横向柱形滚子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轴承外圈和所述轴承内圈抵触,所述轴承内圈的一侧端面水平向外连接轴向受力结构,所述轴向受力结构包括横向连接块和竖向连接块,所述轴承外圈的一侧端面向内凹陷设左沟槽,所述竖向连接块的上端一侧向内凹陷设右沟槽,所述纵向柱形滚子连接在所述左沟槽和所述右沟槽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径向和轴承双向高承受力的汽车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滚子和保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内圈的外层套接所述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内圈和所述轴承外圈留有一层间隙,所述保持架设在所述轴承内圈和所述轴承外圈之间,所述滚子包括横向柱形滚子和纵向柱形滚子,所述保持架之间连接所述横向柱形滚子,所述横向柱形滚子的上下端分别与所述轴承外圈和所述轴承内圈抵触,所述轴承内圈的一侧端面水平向外连接轴向受力结构,所述轴向受力结构包括横向连接块和竖向连接块,所述轴承外圈的一侧端面向内凹陷设左沟槽,所述竖向连接块的上端一侧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中,孙惠勇,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民联轴承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