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施工用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7721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井施工用提升装置,包括操作平台和油压千斤顶,油压千斤顶包括缸体和设置在缸体内的活塞杆,活塞杆上连接有支撑杆,缸体和操作平台相连接,操作平台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组合模板,组合模板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形成容纳电梯井的井筒的空腔,操作平台上连接有液压控制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于提升电梯井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能够适用于多种电梯井的施工,提升适应范围。

A Lifting Device for Elevator Shaft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井施工用提升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电梯井施工用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煤筒仓电梯井施工方法可采用支模搭设脚手架的方法和滑模施工方法。支模搭设脚手架的施工方法施工效率低,脚手架搭设不便,而且当电梯井高度较高时,电梯井筒的垂直度和中心不宜控制,导致井筒施工质量差;滑模施工方法不适用于矩形筒体,使得矩形筒体阴阳角部位容易造成拉裂,影响施工质量。因此,现有的电梯井施工方法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差,适应范围较小,无法满足施工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井施工用提升装置,利于提升电梯井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能够适用于多种电梯井的施工,提升适应范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梯井施工用提升装置,包括操作平台和油压千斤顶,所述油压千斤顶包括缸体和设置在缸体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缸体和所述操作平台相连接,所述操作平台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组合模板,所述组合模板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形成容纳所述电梯井的井筒的空腔,所述操作平台上还连接有液压控制台。所述操作平台包括第一操作平台,所述第一操作平台的上表面连接有液压控制台,所述第一操作平台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操作平台,所述第二操作平台位于所述电梯井的井筒外部。所述第一操作平台和第二操作平台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第一操作平台和第二操作平台上均设置护栏。所述操作平台和组合模板通过手拉葫芦相连接。所述空腔的宽度等于所述电梯井的井筒厚度。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均采用钢模板。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电梯井施工用提升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大大提升了电梯井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便于控制电梯井筒的垂直度和中心,提高了施工精度,该装置对井筒形状无限制,适应范围较广;加工成本低、拆装方便、安全可靠且可重复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操作平台,11、第一操作平台,12、第二操作平台,2、油压千斤顶,3、支撑杆,4、手拉葫芦,5、井筒,6、第一模板,7、第二模板,8、液压控制台,9、梯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梯井施工用提升装置,包括操作平台1和油压千斤顶2,油压千斤顶2包括缸体和设置在缸体内的活塞杆,活塞杆上连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用于插接在电梯井的井筒5中,缸体和操作平台1通过螺栓相连接,操作平台1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组合模板,组合模板包括第一模板6和第二模板7,第一模板6和第二模板7均和操作平台1可拆卸连接,第一模板6和第二模板7之间形成容纳电梯井的井筒5的空腔,操作平台上还连接有液压控制台8,液压控制台8用于控制油压千斤顶2,使得缸体相对活塞杆运动,可直接采用现有的液压控制装置。可以理解的,液压控制台8和油压千斤顶2通过液压管道相连接。空腔的宽度等于电梯井的井筒5厚度,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后形成部分井筒。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操作平台1由型钢组装而成。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操作平台1包括第一操作平台11,第一操作平台11的上表面连接有液压控制台8,第一操作平台11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操作平台122,第二操作平台12环绕在电梯井的井筒5外部,以便于组合模板的安装和拆卸。其中,第一操作平台11用于绑扎钢筋和浇注混凝土,第二操作平台12用于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进行组合模板安装和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组合模板和混凝土脱离。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平台11和第二操作平台12通过螺栓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操作平台11和第二操作平台12上均设置护栏。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操作平台1和组合模板通过手拉葫芦4相连接,具体地,手拉葫芦4的一端挂接在操作平台1上,另一端挂接在组合模板上。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模板6和第二模板7均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利于提高井筒5浇筑质量。本实施例的电梯井施工用提升装置的使用方法为:首先将组合模板的第一模板6和第二模板7安装到位,然后在第一模板6和第二模板7的空腔内浇筑混凝土,以形成首层井筒段,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支撑杆3插入混凝土中(也可在混凝土浇筑前先将支撑杆3预埋在其中),并将油压千斤顶2的缸体和操作平台1相连接,并将操作平台1、液压控制台8和组合模板相连接形成上述提升装置,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操作人员站在操作平台1上将组合模板拆除使其脱离混凝土面,然后由液压控制台8控制缸体相对活塞杆运动,此时活塞杆不动,缸体带动操作平台1一起提升,此时组合模板也随之一起提升,当操作平台1提升至上一层模板安装高度时,停止提升,此时再进行组合模板的定位安装,然后再重复上述过程进行混凝土浇筑而形成上一层井筒段,之后再按照上述过程逐渐提升操作平台、从而逐渐浇筑形成上部井筒段,直至达到井筒设计标高,从而最终完成井筒5的浇筑。上述过程中支撑杆3可不断接长,以适用浇筑高度的要求。为方便操作操作人员攀爬至操作平台1,井筒5内可设置梯子9,以供操作人员上下。本实施例的电梯井施工用提升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大大提升了电梯井的井筒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便于控制电梯井筒的垂直度和中心,提高了施工精度,该装置对井筒形状无限制,适应范围较广,可适用于圆形、矩形或其他形状的井筒施工,能够较好的控制井筒阴阳角质量;加工成本低、拆装方便、安全可靠且可重复利用。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井施工用提升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操作平台和油压千斤顶,所述油压千斤顶包括缸体和设置在缸体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缸体和所述操作平台相连接,所述操作平台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组合模板,所述组合模板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形成容纳所述电梯井的井筒的空腔,所述操作平台上连接有液压控制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施工用提升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操作平台和油压千斤顶,所述油压千斤顶包括缸体和设置在缸体内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缸体和所述操作平台相连接,所述操作平台上可拆卸地连接有组合模板,所述组合模板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形成容纳所述电梯井的井筒的空腔,所述操作平台上连接有液压控制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施工用提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操作平台包括第一操作平台,所述第一操作平台的上表面连接有液压控制台,所述第一操作平台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操作平台,所述第二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林涛高义明程延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冶金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