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引导可运动地支承的家具部件的引导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761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导系统(1),用于引导可运动地支承的家具部件(3)、尤其是折叠门或折叠移门,所述引导系统包括:纵向导轨(9);至少一个引导装置(10),所述家具部件(3)能经由引导装置在纵向方向(L)上沿着纵向导轨(9)运动;至少一个支座(11),所述家具部件(3)在支座上铰接地支承,所述至少一个支座(11)能在与纵向导轨(9)的纵向方向(L)成横向地延伸的方向(Z)上运动;所述至少一个支座(11)具有用于接纳引导装置(10)的接纳装置(11a),并且所述支座(11)在装配位置中能运动到转移位置中,在所述转移位置中接纳装置(11a)与纵向导轨(9)相邻地设置,并且补偿装置(99)设置用于补偿在接纳装置(11a)与纵向导轨(9)之间的高度差(X)。

Guidance System for Guiding Furniture Components with Movable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引导可运动地支承的家具部件的引导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特征的引导系统。另外应提供一种具有按本专利技术的引导系统的家具。
技术介绍
开头所提类型的引导系统已经属于现有技术,并且例如显示于EP2740870A1中。这种引导系统能够,使得设置于引导系统上的家具部件例如以折叠门或者折叠移门的形式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并且补偿在家具部件运动时出现的高度间隙。这种高度间隙作为在可运动的家具部件与家具本体之间的高度差起作用,一旦其从关闭位置移位到打开位置中的话。这种高度间隙例如对于以下目的是需要的:能够调整例如门或移门或铰接门(它们可运动地设置在家具本体或类似物上)或者实现用于使可运动的家具部件运动的较高的自由度。例如可运动的家具部件在关闭位置中需要能够无碰撞地移入到家具本体中,和/或也具有与其它的可运动的家具部件或家具本体的均匀的缝隙图。因此,可运动的家具部件在家具部件的关闭位置中(例如当所有的门、折叠门或折叠移门都关闭时)需要具有正确的定位,这在现有技术中通过定心装置直接地在铰链中实现。可以这样说,在关闭位置中,可运动的家具部件通过铰链经由这些定心装置进入到期望的位置中。在此,设置在铰链中的铰链罐具有倾斜的定心面,它们在关闭运动期间接触铰链臂并且因此使得铰链臂定心或者使得铰链臂在没有高度间隙的情况下进入到期望的位置中。然而在此,所述定心通过在铰链臂与铰链罐之间的直接接触在相对小的定心面上实现。可运动的家具部件的整个重量作用到这些面上。因此,在频繁打开和关闭家具部件之后可能出现,由于小的定心面以及由此相对高的作用到这些小面上的单位面积压力,可能出现问题。这些问题例如是在定心面上的表面损害,这些表面损害例如可以仅仅通过在臂与定心面之间的摩擦而出现,以及也可以通过摩擦与污物例如灰尘或金属碎屑相结合而出现。这些表面损害可以继而导致在铰链的可运动性或者灵活性方面的限制,并且也继而导致,例如在铰链在运动中被卡住时,对整个家具的损害。另外,由于定心面的摩擦接触,可能产生干扰性的噪声。随着这些面的磨损的上升,间隙尺寸的调整也变得越来越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避免上述缺陷并且提出一种相对于现有技术改进的引导系统和一种具有这样的引导系统的家具。这在按本专利技术的引导系统中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达到以及在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引导系统的家具中通过权利要求13的特征达到。如果所述至少一个支座具有用于接纳引导装置的接纳装置并且所述支座在装配位置中能运动到转移位置中,在所述转移位置中接纳装置与纵向导轨相邻地设置,并且补偿装置设置用于补偿在接纳装置与纵向导轨之间的高度差,那么高度差或者高度间隙通过结实的部件来补偿,而不是通过在铰链罐上的小尺寸的定心面来补偿。可运动的家具部件的重力分布到较大的面上,并且此外不必经由斜面转向,如这在定心面时是这种情况。因此,在按本专利技术的引导系统中,主载荷传导到已经非常结实地加工的元件上,这些元件具有承载功能并且不是为如下任务而设置的:在两个位置之间摆动所述可运动的家具部件,如这在罐状铰链时是这种情况。换言之,抬起或者高度差的补偿直接地经由引导系统的承载部件实现,而不是间接地经由在铰链上的运动实现。这些引导系统通过轨道或型材构成,这些轨道或型材由于它们的任务而在它们的尺寸方面构造得例如强于铰链。另外,引导装置在这些轨道上移位,所述引导装置例如支承在滚子上,并且可以比罐状铰链更结实地构成。通过整个引导系统的这种结构方式,实现较长的寿命、较高的稳定性、较高的可靠性以及灵活的并且低噪声的运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其它细节和优点借助于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说明。附图说明下面,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其它细节和优点在参考描述于附图中的实施例的情况下借助于对附图的说明来更详细地解释。附图如下:图1a~1c显示可运动的家具部件在家具本体上的不同位置;图2显示在转移位置之前不久具有打开的门扇的家具;图3显示图2的详图;图4显示简化地描述的引导系统;图5显示在纵向导轨上的引导装置;图6显示引导系统和可运动的家具部件的示意图;图7显示具有释放的家具部件的引导系统;以及图8显示图7的详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a显示引导系统1,用于引导可运动地支承的家具部件3、尤其是折叠门或折叠移门,该引导系统包括设置在家具的上部区域中的纵向导轨9、至少一个引导装置10,所述家具部件3能经由所述引导装置在纵向方向L上沿着纵向导轨9运动。另外,引导系统1具有支座11,所述支座用于接纳引导装置10,一旦引导装置进入到门扇3a、3b的打开位置中(见图1b)。在支座11上或者在支座下方的区域中,家具部件3此外铰接地经由配件18支承(见图6),其中,支座11能在与纵向导轨9的纵向方向L成横向地延伸的方向Z上移动。这在图1c中显示。家具37具有在运行中固定的家具本体36和至少两个相对于家具本体36可运动地支承的家具部件3、尤其是折叠门或折叠移门的门扇3a、3b。它们在装配位置中经由竖直地延伸的转轴5a(见图2)相互铰接地连接。在此,所述至少两个家具部件3或者换言之门扇3a、3b通过引导系统1能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位置中门扇3a、3b基本上彼此共面地定向,在第二位置中门扇3a、3b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定向。在图1c中显示平行定向。图1a显示关闭位置。图1b显示打开位置,并且图1c显示移入位置,在移入位置中所述至少一个可运动的家具部件3已被移入到移入槽7a中。在图1b中,家具部件3已经在纵向方向L上沿着纵向导轨9运动并且处于移入槽7a之前,在该实施例中家具部件通过两个可彼此相对运动的门扇3a、3b构成。在此,门扇3a、3b基本上或者几乎彼此平行地设置,以便安置在移入槽7a中。门扇3b或者家具部件3在此在至少一个配件部分18上围绕转轴D可运动地安装在不可见的支柱14上。支柱14在图6中显示。第二门扇3a借助于引导装置10沿着纵向导轨9可移动地支承。家具部件3或者两个门扇3a、3b可以从在图1b中显示的打开位置移入到移入槽7a中,如图1c所示。在此,引导装置10接纳在支座11中。引导装置10因此不再与纵向导轨9接触。在图1c中显示,家具部件3或者门扇3a、3b怎样经由移入导轨13b移入到移入槽7a中。因此规定,引导系统1具有至少一个移入导轨13a、13b,所述至少一个支座11或者设置在支座上的支柱14能沿着所述移入导轨在与纵向导轨9的纵向方向L成横向地延伸的方向Z上运动。因此可能的是,节省空间地隐藏可运动的家具部件3。图2显示用于引导家具部件3(优选形式为折叠门或折叠移门的第一门扇3b)的引导系统1的可能的应用,其中,第一门扇3b在装配位置中经由竖直地延伸的轴5a与第二门扇3a连接。可选地,也可以设置至少两个另外的门扇4a、4b,它们同样经由竖直地延伸的轴5b相互可转动地连接。引导系统1例如可以用作为空间划分系统,使得在卧室中,如图2所示的家具本体6能以厨房区块、办公室、储藏室、架子等等的形式通过门扇3a、3b、4a、4b完全遮盖并且因此能与卧室的其余区域在视觉上分隔开。但是引导系统1也可以用于橱柜系统,例如可移动的橱柜。作用方式在下面借助于门扇3a和3b解释,在此,对于门扇4a、4b适用同样的阐述。门扇3a、3b能通过引导系统1在第一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导系统(1),用于引导可运动地支承的家具部件(3)、尤其是折叠门或折叠移门,所述引导系统包括:‑纵向导轨(9);‑至少一个引导装置(10),所述家具部件(3)能经由引导装置在纵向方向(L)上沿着纵向导轨(9)运动;‑至少一个支座(11),所述家具部件(3)在支座上铰接地支承,所述至少一个支座(11)能在与纵向导轨(9)的纵向方向(L)成横向地延伸的方向(Z)上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座(11)具有用于接纳引导装置(10)的接纳装置(11a),并且所述支座(11)在装配位置中能运动到转移位置中,在所述转移位置中接纳装置(11a)与纵向导轨(9)相邻地设置,并且补偿装置(99)设置用于补偿在接纳装置(11a)与纵向导轨(9)之间的高度差(X)。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1.13 AT A50024/20171.一种引导系统(1),用于引导可运动地支承的家具部件(3)、尤其是折叠门或折叠移门,所述引导系统包括:-纵向导轨(9);-至少一个引导装置(10),所述家具部件(3)能经由引导装置在纵向方向(L)上沿着纵向导轨(9)运动;-至少一个支座(11),所述家具部件(3)在支座上铰接地支承,所述至少一个支座(11)能在与纵向导轨(9)的纵向方向(L)成横向地延伸的方向(Z)上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支座(11)具有用于接纳引导装置(10)的接纳装置(11a),并且所述支座(11)在装配位置中能运动到转移位置中,在所述转移位置中接纳装置(11a)与纵向导轨(9)相邻地设置,并且补偿装置(99)设置用于补偿在接纳装置(11a)与纵向导轨(9)之间的高度差(X)。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装置(99)设置在一个处于纵向导轨(9)与支座(11)和/或接纳装置(11a)之间的区域中,并且引导装置(10)能在纵向导轨(9)与接纳装置(11a)之间经由补偿装置(99)来回转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装置(99)通过相对于沿着纵向导轨(9)延伸的型材区段(9a)倾斜地构成的工作面(99a)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装置(99)设置在支座(11)上和/或纵向导轨(9)上。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装置(99)通过接纳装置(11a)的一部分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装置(99)沿着接纳装置(11a)的长度在最大1/3上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装置(99)通过从纵向导轨(9)朝着接纳装置(11a)下降地延伸的斜坡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10)具有至少一个滑轮(15b),所述至少一个滑轮(15b)能在纵向导轨(9)与接纳装置(11a)之间经由补偿装置(9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拉普C·豪尔H·黑默勒I·加瑟
申请(专利权)人:优利思百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奥地利,A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