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分离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7488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膜分离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包括处理仓体,所述处理仓体的一端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摇把,所述控制箱的另一端安装有污泥储存仓,所述污泥储存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清理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污水会依次穿过三个过滤格栅,可对污水中含有的过大杂物进行过滤阻挡,且通过翻转第二清理盖,可将掉落在过滤仓底端的杂物进行清理,便于对污水中含有的杂物进行过滤清理,通过摇动摇把,可带动转动轴上安装的挡板转动,可将挡板转动至分离膜上方,可使分离膜和备用分离膜交替使用,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分离膜,导致分离膜寿命降低,甚至是分离膜提前损坏,间接增加了分离膜的使用寿命。

A Membrane Separation Activated Sludge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分离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膜分离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按污水来源分类,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生产污水包括工业污水、农业污水以及医疗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是指各种形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复杂混合物,处理污水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常用的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膜分离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使用时,对进入处理系统的污水难以进行较好的过滤,过滤效果较差,污水中含有的漂浮物难以进行清理,导致污水后期处理中含有多大的杂物,影响污水处理效果,且现有的膜分离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使用时,分离膜通常是长期使用,分离膜容易因长期使用,导致分离膜使用寿命降低,导致分离膜的损耗增加,从而增加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对进入处理系统的污水难以进行较好的过滤,过滤效果较差,污水中含有的漂浮物难以进行清理,导致污水后期处理中含有多大的杂物,影响污水处理效果,且现有的膜分离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使用时,分离膜通常是长期使用,分离膜容易因长期使用,导致分离膜使用寿命降低,导致分离膜的损耗增加,从而增加了污水处理的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膜分离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包括处理仓体,所述处理仓体的一端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摇把,所述控制箱的另一端安装有污泥储存仓,所述污泥储存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清理盖,所述污泥储存仓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清理盖,所述处理仓体的一端内壁安装有过滤仓,所述过滤仓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过滤仓的内壁均匀设置有过滤格栅,所述过滤仓的一侧设置有生物反应仓,所述生物反应仓的一端设置有膜分离仓,所述生物反应仓的底端内壁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一侧安装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膜分离箱,所述膜分离箱的一端内壁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顶端连接有挡板。优选的,所述膜分离箱的另一端内壁均匀连接有分离膜,所述分离膜的一侧设置有备用分离膜,所述膜分离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输送管,所述膜分离仓的一侧设置有沉淀仓,所述控制箱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市电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箱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潜水泵的输入端。优选的,所述过滤格栅的数量为三个,且过滤格栅的孔径从下至上逐渐减小。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密封垫。优选的,所述第一清理盖和第二清理盖与处理仓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的孔径为0.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污水从进水管输送至过滤仓内,污水会依次穿过三个过滤格栅,从而对污水中含有的过大杂物进行过滤阻挡,且过滤阻挡后的杂物会在使用后掉落在过滤仓的底端,通过翻转第二清理盖,可将掉落在过滤仓底端的杂物进行清理,便于对污水中含有的杂物进行过滤清理。2、通过污泥储存仓输送至生物反应仓内的活性污泥,可对污水进行生物处理,处理后的水分会通过潜水泵的运行,通过第一输送管的输送,输送至膜分离箱内,通过膜分离箱内的分离膜,可对生物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膜分离,膜分离后的水分会通过潜水泵的运行,通过第二输送管输送至沉淀仓内,进行沉淀,水分会满溢至出水管排出,污水处理效果好,且处理后的水分中不会含有残留药剂,更加环保。3、通过摇动摇把,可带动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上安装的挡板转动,可将挡板转动至分离膜上方,可使分离膜和备用分离膜交替使用,避免长时间使用同一分离膜,导致分离膜寿命降低,甚至是分离膜提前损坏,间接增加了分离膜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污泥储存仓与处理仓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标号:1、处理仓体;2、控制箱;3、摇把;4、出水管;5、第一清理盖;6、污泥储存仓;7、第二清理盖;8、进水管;9、过滤格栅;10、过滤网;11、第一输送管;12、挡板;13、转动轴;14、第二输送管;15、过滤仓;16、生物反应仓;17、潜水泵;18、膜分离箱;19、分离膜;20、备用分离膜;21、膜分离仓;22、沉淀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膜分离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包括处理仓体1,处理仓体1的一端安装有控制箱2,控制箱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摇把3,控制箱2的另一端安装有污泥储存仓6,污泥储存仓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清理盖5,污泥储存仓6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清理盖7,为了避免第一清理盖5和第二清理盖7与处理仓体1的连接处渗出水分,第一清理盖5和第二清理盖7与处理仓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处理仓体1的一端内壁安装有过滤仓15,过滤仓15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8,过滤仓15的内壁均匀设置有过滤格栅9,为了便于对进入过滤仓15内的污水中含有的过大杂物进行分级过滤,过滤格栅9的数量为三个,且过滤格栅9的孔径从下至上逐渐减小,过滤仓15的一侧设置有生物反应仓16,生物反应仓16的一端设置有膜分离仓21,生物反应仓16的底端内壁安装有过滤网10,为了避免活性污泥从过滤网10处漏出,进入过滤仓15内,过滤网10的孔径为0.5mm,过滤网10的一侧安装有潜水泵17,潜水泵17的型号为50WQP7-15-1.1KW,潜水泵17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输送管11,第一输送管11的另一端连接有膜分离箱18,膜分离箱18的一端内壁安装有转动轴13,转动轴13的顶端连接有挡板12,为了避免挡板12与膜分离箱18之间含有缝隙,挡板12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密封垫。膜分离箱18的另一端内壁均匀连接有分离膜19,分离膜19的一侧设置有备用分离膜20,膜分离箱18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输送管14,膜分离仓21的一侧设置有沉淀仓22,控制箱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市电的输出端,控制箱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潜水泵17的输入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膜分离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使用时,污水从进水管8输送至过滤仓15内,污水会依次穿过三个过滤格栅9,从而对污水中含有的过大杂物进行过滤阻挡,且过滤阻挡后的杂物会在使用后掉落在过滤仓15的底端,通过翻转第二清理盖7,可将掉落在过滤仓15底端的杂物进行清理,便于对污水中含有的杂物进行过滤清理;随后水分会通过过滤网10进入生物反应仓16内,通过污泥储存仓6输送至生物反应仓16内的活性污泥,可对污水进行生物处理,处理后的水分会通过潜水泵17的运行,通过第一输送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分离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包括处理仓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仓体(1)的一端安装有控制箱(2),所述控制箱(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摇把(3),所述控制箱(2)的另一端安装有污泥储存仓(6),所述污泥储存仓(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清理盖(5),所述污泥储存仓(6)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清理盖(7),所述处理仓体(1)的一端内壁安装有过滤仓(15),所述过滤仓(15)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8),所述过滤仓(15)的内壁均匀设置有过滤格栅(9),所述过滤仓(15)的一侧设置有生物反应仓(16),所述生物反应仓(16)的一端设置有膜分离仓(21),所述生物反应仓(16)的底端内壁安装有过滤网(10),所述过滤网(10)的一侧安装有潜水泵(17),所述潜水泵(17)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输送管(11),所述第一输送管(11)的另一端连接有膜分离箱(18),所述膜分离箱(18)的一端内壁安装有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的顶端连接有挡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分离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包括处理仓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仓体(1)的一端安装有控制箱(2),所述控制箱(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摇把(3),所述控制箱(2)的另一端安装有污泥储存仓(6),所述污泥储存仓(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清理盖(5),所述污泥储存仓(6)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清理盖(7),所述处理仓体(1)的一端内壁安装有过滤仓(15),所述过滤仓(15)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8),所述过滤仓(15)的内壁均匀设置有过滤格栅(9),所述过滤仓(15)的一侧设置有生物反应仓(16),所述生物反应仓(16)的一端设置有膜分离仓(21),所述生物反应仓(16)的底端内壁安装有过滤网(10),所述过滤网(10)的一侧安装有潜水泵(17),所述潜水泵(17)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输送管(11),所述第一输送管(11)的另一端连接有膜分离箱(18),所述膜分离箱(18)的一端内壁安装有转动轴(13),所述转动轴(13)的顶端连接有挡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市康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