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客车的驱动电机液冷端盖,包括端盖本体、散热水槽、液冷腔体以及密封盖板,所述端盖本体包括相连的侧壁和端板,所述液冷腔体开设在所述端盖本体的侧壁内,所述散热水槽开设在所述端盖本体的端板上,所述密封盖板通过若干连接件与所述盖板本体的端板相连以封闭所述散热水槽,所述盖板本体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液冷腔体、散热水槽以及出水孔依次串联以形成一条具有预定流向的散热水道。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散热效果理想的优点。
A Hydraulic-cooled End Cover of Driving Motor for Electric B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客车的驱动电机液冷端盖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客车的驱动电机液冷端盖。
技术介绍
为了减少城市汽车的污染排量,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零排放的电动大巴就成为了城市中新能源汽车的主力军,采用电机作为驱动电机组成的驱动系统有非常高的性价比和可靠性。电机在持续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需通过电机本体上的液体冷却装置将热量带走。液冷机座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发电机的冷却和散热,对电机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传统电机采用液体冷却机座,可有效的降低电机的温升值,在一定范围内保证了电机在一个稳定的热循环平衡中安全可靠运行,但散热能力有限。传统电机采用的冷却机座结构为机壳+端盖结构,加工过程中机壳与端盖分别加工,装配时配合使用,但零件数量多,加工量比较大,且仅采用机壳进行散热,机壳也仅针对和铁心外圈的配合面进行散热,热传导效率不高。端盖不进行液冷散热,仅通过热传导、热辐射将热量传导至机壳进行散热。如果端盖与机壳通过橡胶件进行密封连接,热传导效率更低。电动客车使用时,装配空间有限,电机后端甚至被封死,无空气对流,形成对流盲区,造成端盖温度较其他部位要高很多,散热效果不理想,端盖上的轴承、传感器无法进行冷却,温度升高,缩短了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电动客车的驱动电机液冷端盖,其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散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客车的驱动电机液冷端盖,包括端盖本体、散热水槽、液冷腔体以及密封盖板,所述端盖本体包括相连的侧壁和端板,所述液冷腔体开设在所述端盖本体的侧壁内,所述散热水槽开设在所述端盖本体的端板上,所述密封盖板通过若干连接件与所述盖板本体的端板相连以封闭所述散热水槽,所述盖板本体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液冷腔体、散热水槽以及出水孔依次串联以形成一条具有预定流向的散热水道。优选的,所述散热水槽围绕所述端板的截面圆心设置,并以穿过所述截面圆心的一条直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散热水槽分布在端盖本体的轴面上,其为连续的螺栓腔体。优选的,所述若干连接件均为紧固螺栓,且若干所述紧固螺栓位于所述散热水槽的内侧和外侧。优选的,所述液冷腔体沿端盖本体的侧壁周向设置。优选的,所述进水孔和出水孔均为螺栓孔。优选的,所述端盖本体采用铝合金整体铸造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动客车的驱动电机液冷端盖在端盖本体的侧壁内开设液冷腔体,在端盖本体的端板上开设散热水槽,在盖板本体的侧壁上开设进水孔和出水孔,进水孔、液冷腔体、散热水槽以及出水孔依次串联以形成一条具有预定流向的散热水道。这样液体从进水孔进入,流经液冷腔体的过程中会对装在端盖本体的铁心档内的定子铁心径向上进行散热,然后经过散热水槽与密封盖板组成的密闭腔体的过程中,对定子铁心轴向上进行散热,在此密闭腔体内流过的液体也对轴承、传感器进行散热,液体最终经过出水孔流出,将电机热量带出。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散热效果理想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拆掉密封盖板4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端盖本体1内部散热水道的示意图。图中:1—端盖本体,2—散热水槽,3—液冷腔体,4—密封盖板,5—连接件,6—进水孔,7—出水孔,11—侧壁,12—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拆掉密封盖板4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端盖本体1内部散热水道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动客车的驱动电机液冷端盖,包括端盖本体1、散热水槽2、液冷腔体3以及密封盖板4,本实施例中,端盖本体1采用铝合金整体铸造而成。既有很高的强度而且散热效果也好。解决了在传统的用机座和端盖分开加工等制作繁琐、浪费严重的问题,达到节约电机成本的目的。如图1所示,端盖本体1包括相连的侧壁11和端板12,液冷腔体3开设在端盖本体1的侧壁11内,液冷腔体3沿端盖本体1的侧壁周向设置。这样方便液体在液冷腔体3流动的过程中更充分的对定子铁心径向上进行散热。如图3和图4所示,散热水槽2开设在端盖本体1的端板12上,散热水槽2围绕端板12的截面圆心设置,并以穿过截面圆心的一条直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散热水槽2分布在端盖本体1的轴面上,其为连续的螺栓腔体。这样液体在散热水槽2中流动的过程中更均匀、更充分的对定子铁心轴向上进行散热。如图2和图3所示,密封盖板4通过若干连接件5与盖板本体1的端板12相连以封闭散热水槽2,若干连接件5均为紧固螺栓,且若干紧固螺栓位于散热水槽2的内侧和外侧。这样密封效果更好,散热水槽2中各个相邻的水槽相互独立,液体在散热水槽2中沿预定方向流动,会更快的带走热量。如图1和图3所示,盖板本体1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水孔6和出水孔7,进水孔6、液冷腔体3、散热水槽2以及出水孔7依次串联以形成一条具有预定流向的散热水道。此处的预定流向即是从进水孔6流进液冷腔体3的一端,从液冷腔体3的另一端流进散热水槽2,最后从散热水槽2经出水孔7流出。进水孔6和出水孔7均为螺栓孔。这样方便通过与该螺栓孔配合的螺栓堵住进水孔6和出水孔7。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液体从进水孔6进入,流经液冷腔体3的过程中会对装在端盖本体1的铁心档内的定子铁心径向上进行散热,然后经过散热水槽2与密封盖板4组成的密闭腔体的过程中,对定子铁心轴向上进行散热,在此密闭腔体内流过的液体也对轴承、传感器进行散热,液体最终经过出水孔7流出,将电机热量带出。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客车的驱动电机液冷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本体、散热水槽、液冷腔体以及密封盖板,所述端盖本体包括相连的侧壁和端板,所述液冷腔体开设在所述端盖本体的侧壁内,所述散热水槽开设在所述端盖本体的端板上,所述密封盖板通过若干连接件与所述盖板本体的端板相连以封闭所述散热水槽,所述盖板本体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液冷腔体、散热水槽以及出水孔依次串联以形成一条具有预定流向的散热水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客车的驱动电机液冷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本体、散热水槽、液冷腔体以及密封盖板,所述端盖本体包括相连的侧壁和端板,所述液冷腔体开设在所述端盖本体的侧壁内,所述散热水槽开设在所述端盖本体的端板上,所述密封盖板通过若干连接件与所述盖板本体的端板相连以封闭所述散热水槽,所述盖板本体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进水孔、液冷腔体、散热水槽以及出水孔依次串联以形成一条具有预定流向的散热水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客车的驱动电机液冷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水槽围绕所述端板的截面圆心设置,并以穿过所述截面圆心的一条直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磊,姜声应,姜鸿,陈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磁高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