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机单总成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401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绕线机单总成传感器,包括固定座、二号电机和原料转轴,所述固定座上侧设置有所述原料转轴,所述原料转轴一端设置有所述二号电机,所述固定座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单总成传感器,所述单总成传感器一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之间设置有张力杆。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一号电机、橡皮滚轮、张力杆、张力轮和限位柱,使得产品绕制过程中恒张力的控制能力提高,避免出现铜线绕制不直打圈,通过设置的控线夹具和模具孔,使得铜线的直径可以加工到∅0.05‑∅0.055,增加了产品的种类。

A Single Assembly Sensor for Win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绕线机单总成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绕线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绕线机单总成传感器。
技术介绍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现有的绕线机为单电机带动多个齿轮转动,对于产品绕制过程中恒张力的控制能力差,张力无法单向调降,会造成铜线绕制不直出现打圈,同时,现有的传统金刚线最高精度多为线径∅0.06-∅0.065,产品的直径较粗,使得产品的种类少,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装置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绕线机单总成传感器,解决了现有的绕线机为单电机带动多个齿轮转动,对于产品绕制过程中恒张力的控制能力差,张力无法单向调降,会造成铜线绕制不直出现打圈的问题,以及现有的传统金刚线最高精度多为线径∅0.06-∅0.065,产品的直径较粗,使得产品的种类少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绕线机单总成传感器,包括固定座、二号电机和原料转轴,所述固定座上侧设置有所述原料转轴,所述原料转轴一端设置有所述二号电机,所述固定座一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单总成传感器,所述单总成传感器一侧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之间设置有张力杆,所述张力杆一端设置有张力轮,所述张力杆上侧设置有橡皮滚轮,所述橡皮滚轮一侧设置有一号电机,所述单总成传感器上侧设置有一号滑轮,所述一号滑轮的数量为五个,所述一号滑轮一侧设置有控线夹具,所述控线夹具与所述支架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控线夹具的数量为五个,所述控线夹具内设置有模具孔,所述控线夹具远离所述一号滑轮一侧设置有二号滑轮,所述二号滑轮的数量为五个,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固定座一侧设置有冷却液槽,所述冷却液槽与所述支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冷却液槽远离所述支架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控制器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型号为GOT200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原料转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二号电机与所述原料转轴通过花键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单总成传感器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单总成传感器与所述张力杆通过转动连接,所述张力杆与所述张力轮通过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单总成传感器通过卡槽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一号电机与所述单总成传感器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一号电机与所述橡皮滚轮通过花键连接,所述一号滑轮与所述支架通过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二号滑轮与所述支架通过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支架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单总成传感器的数量为五个。(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的绕线机为单电机带动多个齿轮转动,对于产品绕制过程中恒张力的控制能力差,张力无法单向调降,会造成铜线绕制不直出现打圈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一号电机、橡皮滚轮、张力杆、张力轮和限位柱,使得产品绕制过程中恒张力的控制能力提高,避免出现铜线绕制不直打圈;2、为解决现有的传统金刚线最高精度多为线径∅0.06-∅0.065,产品的直径较粗,使得产品的种类少的问题,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控线夹具和模具孔,使得铜线的直径可以加工到∅0.05-∅0.055,增加了产品的种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绕线机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绕线机中单总成传感器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绕线机中控线夹具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绕线机中控制面板的左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绕线机中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原料转轴;2、支架;3、单总成传感器;4、控线夹具;5、冷却液槽;6、控制面板;7、限位柱;8、张力杆;9、张力轮;10、橡皮滚轮;11、一号电机;12、模具孔;13、二号电机;14、固定座;15、控制器;16、一号滑轮;17、二号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5所示,绕线机单总成传感器,包括固定座14、二号电机13和原料转轴1,固定座14上侧设置有原料转轴1,原料转轴1上可以固定铜线原料,原料转轴1一端设置有二号电机13,二号电机13可以带动原料转轴1转动,固定座14一侧设置有支架2,支架2上设置有单总成传感器3,单总成传感器3一侧设置有限位柱7,限位柱7之间设置有张力杆8,限位柱7可以限制张力杆8的转动角度,张力杆8一端设置有张力轮9,张力杆8上侧设置有橡皮滚轮10,橡皮滚轮10可以固定绕制工具,橡皮滚轮10一侧设置有一号电机11,单总成传感器3上侧设置有一号滑轮16,一号滑轮16的数量为五个,一号滑轮16一侧设置有控线夹具4,控线夹具4与支架2通过卡槽连接,控线夹具4的数量为五个,控线夹具4内设置有模具孔12,控线夹具4远离一号滑轮16一侧设置有二号滑轮17,二号滑轮17的数量为五个,支架2远离固定座14一侧设置有冷却液槽5,冷却液槽5可以将加工的产品进行冷却降温,冷却液槽5与支架2通过螺栓连接,冷却液槽5远离支架2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6,控制面板6内设置有控制器15,控制面板6与控制器15通过卡槽连接,控制器15的型号为GOT2000。其中,固定座14与原料转轴1通过轴承连接,二号电机13与原料转轴1通过花键连接,支架2与单总成传感器3通过螺栓连接,单总成传感器3与张力杆8通过转动连接,张力杆8与张力轮9通过转动连接,限位柱7与单总成传感器3通过卡槽连接,一号电机11与单总成传感器3通过螺栓连接,一号电机11与橡皮滚轮10通过花键连接,一号滑轮16与支架2通过转动连接,二号滑轮17与支架2通过转动连接,控制面板6与支架2通过螺栓连接,单总成传感器3的数量为五个。本技术提到的绕线机单总成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先将需要绕制的原材料固定在原料转轴1上,然后将原料铜线绕过二号滑轮17,并穿过控线夹具4,再将原料铜线绕过一号滑轮16,绕过一号滑轮16之后将原料铜线绕过张力轮9,最后将原料铜线固定在橡皮滚轮10上的固定装置上,固定好之后,通过控制面板6调节一号电机11和二号电机13,进而使得绕制速度和恒张力得到调节,使得产品绕制过程中恒张力的控制能力提高,避免出现铜线绕制不直打圈,原料铜线经过控线夹具4的加工之后,线直径加工到∅0.05-∅0.055,使得产品的种类增加,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绕线机单总成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4)、二号电机(13)和原料转轴(1),所述固定座(14)上侧设置有所述原料转轴(1),所述原料转轴(1)一端设置有所述二号电机(13),所述固定座(14)一侧设置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单总成传感器(3),所述单总成传感器(3)一侧设置有限位柱(7),所述限位柱(7)之间设置有张力杆(8),所述张力杆(8)一端设置有张力轮(9),所述张力杆(8)上侧设置有橡皮滚轮(10),所述橡皮滚轮(10)一侧设置有一号电机(11),所述单总成传感器(3)上侧设置有一号滑轮(16),所述一号滑轮(16)的数量为五个,所述一号滑轮(16)一侧设置有控线夹具(4),所述控线夹具(4)与所述支架(2)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控线夹具(4)的数量为五个,所述控线夹具(4)内设置有模具孔(12),所述控线夹具(4)远离所述一号滑轮(16)一侧设置有二号滑轮(17),所述二号滑轮(17)的数量为五个,所述支架(2)远离所述固定座(14)一侧设置有冷却液槽(5),所述冷却液槽(5)与所述支架(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冷却液槽(5)远离所述支架(2)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6),所述控制面板(6)内设置有控制器(15),所述控制面板(6)与所述控制器(15)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控制器(15)的型号为GOT2000。...

【技术特征摘要】
1.绕线机单总成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4)、二号电机(13)和原料转轴(1),所述固定座(14)上侧设置有所述原料转轴(1),所述原料转轴(1)一端设置有所述二号电机(13),所述固定座(14)一侧设置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上设置有单总成传感器(3),所述单总成传感器(3)一侧设置有限位柱(7),所述限位柱(7)之间设置有张力杆(8),所述张力杆(8)一端设置有张力轮(9),所述张力杆(8)上侧设置有橡皮滚轮(10),所述橡皮滚轮(10)一侧设置有一号电机(11),所述单总成传感器(3)上侧设置有一号滑轮(16),所述一号滑轮(16)的数量为五个,所述一号滑轮(16)一侧设置有控线夹具(4),所述控线夹具(4)与所述支架(2)通过卡槽连接,所述控线夹具(4)的数量为五个,所述控线夹具(4)内设置有模具孔(12),所述控线夹具(4)远离所述一号滑轮(16)一侧设置有二号滑轮(17),所述二号滑轮(17)的数量为五个,所述支架(2)远离所述固定座(14)一侧设置有冷却液槽(5),所述冷却液槽(5)与所述支架(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冷却液槽(5)远离所述支架(2)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6),所述控制面板(6)内设置有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利恒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