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39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机,包括装置机身,所述装置机身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的前方设置有上料机构,所述装置机身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初压紧装置,所述装置机身的前端外表面靠近初压紧装置的一侧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装置机身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PLC面板,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侧边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折叠机相比于传统塑料薄膜或无纺布的折叠机,不易发生破损的现象,具有在折叠过程中防止塑料薄膜或无纺布的位置发生偏移的作用,对于经过折叠的塑料薄膜或无纺布可以使其得到初步压紧,在传送机构输送的过程中可以对塑料薄膜或无纺布进行进一步的压紧,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 Fol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机
本技术涉及塑料薄膜或无纺布加工
,具体为一种折叠机。
技术介绍
塑料薄膜或无纺布通常加工成袋状,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塑料薄膜或无纺布加工成袋子以后,由于尺寸较大,需要将其进行折叠,使其体积减小。现有的折叠机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折叠机易造成塑料薄膜或无纺布的损坏,其次,在对于折叠过程中塑料薄膜或无纺布的位置容易发生偏移,造成折叠完的塑料薄膜或无纺布不整齐的现象发生,还有,对于折叠完的塑料薄膜或无纺布不具备初步压紧的功能,为后续塑料薄膜或无纺布的输送产生不利,最后,在折叠完由传送机构送出的过程中,塑料薄膜或无纺布不能被进一步压紧,送出的塑料薄膜或无纺布容易松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折叠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折叠过程易造成塑料薄膜或无纺布的损坏,在对于折叠过程中塑料薄膜或无纺布的位置容易发生偏移,对于折叠完的塑料薄膜或无纺布不具备初步压紧的功能,对折叠的塑料薄膜或无纺布不能进一步压紧,造成送出的塑料薄膜或无纺布容易松散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折叠机,包括装置机身,所述装置机身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的前方设置有上料机构,所述装置机身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初压紧装置,所述装置机身的前端外表面靠近初压紧装置的一侧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装置机身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PLC面板,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侧边支架,所述侧边支架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上端处设置有转动辊,所述侧边支架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折叠装置,所述侧边支架的前端外表面靠近折叠装置的上方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第四输送带、第五输送带与第六输送带。优选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转辊架,所述转辊架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上料辊,所述上料辊与转辊架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转辊架的内侧外表面靠近上料辊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牵引辊,所述第一牵引辊与转辊架之间为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侧边支架的一侧外表面与装置机身的一侧外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的后端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转动辊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入端口与PLC面板的输出端口电性链接,所述PLC面板的输入端口与装置机身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所述PLC面板与装置机身之间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初压紧装置包括转动压辊,所述转动压辊与装置机身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转动压辊的输入端口与PLC面板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所述转动压辊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软圈,所述橡胶软圈与转动压辊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压辊与橡胶软圈的数量为两组,所述转动压辊与橡胶软圈呈对称排布。优选的,所述折叠装置包括折叠支架,所述折叠支架与侧边支架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折叠支架的外表面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折叠支架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牵引折棍,所述牵引折棍与连接块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牵引折棍的数量为若干组,所述连接块与牵引折棍呈阵列排布。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与侧边支架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支架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一端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贯穿于调节支架的前端外表面,所述丝杆与活动块以及调节支架之间均为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侧边支架的前端为外表面靠近下端处设置有底边支架,所述底边支架与侧边支架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底边支架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牵引辊,所述第二牵引辊与底边支架之间为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输送带位于第一输送带的左侧与第三输送带的上方,所述第五输送带位于第四输送带的左侧与第六输送带的上方,所述第四输送带位于第三输送带的一侧,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第四输送带、第五输送带与第六输送带的输入端口与PLC面板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折叠装置的作用,配合牵引折棍呈两排排布,当塑料薄膜或无纺布穿过于两排牵引折棍之间时,在牵引折棍的作用下,使面状的塑料薄膜或无纺布产生折痕,再配合转动辊的收紧作用,使得塑料薄膜或无纺布沿折痕进行折叠,相比于传统塑料薄膜或无纺布的折叠机,不易发生破损的现象,提高折叠的品质。2、通过调节装置的作用,配合丝杆与活动块,在塑料薄膜或无纺布沿牵引折棍移动过程中,活动块起到限制塑料薄膜或无纺布位置的作用,防止转动辊在收紧的过程中塑料薄膜或无纺布位置发生偏移,转动丝杆使活动块沿调节支架滑动以调节活动块的位置,具有在折叠过程中防止塑料薄膜或无纺布的位置发生偏移的作用。3、通过初压紧装置的作用,配合转动压辊与橡胶软圈,在经过转动辊折叠收紧的塑料薄膜或无纺布经过初压紧装置时,经过两组转动压辊时,橡胶软圈可以发生形变,确保塑料薄膜或无纺布可以通过,使塑料薄膜或无纺布得到初步压紧,避免在输送过程中发生散开的现象。4、通过传送机构的作用,由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第四输送带、第五输送带与第六输送带的紧凑排布,使得在塑料薄膜或无纺布输送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压紧,在最后从第五输送带与第六输送带之间送出的塑料薄膜或无纺布不易发生松散的现象,提升了折叠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上料结构与折叠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图3中A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图3中B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结构初压紧装置示意图。图中:1、装置机身;2、上料机构;3、折叠机构;4、初压紧装置;41、转动压辊;42、橡胶软圈;5、传送机构;6、PLC面板;7、转辊架;8、上料辊;9、第一牵引辊;10、侧边支架;11、转动辊;12、伺服电机;13、折叠装置;131、折叠支架;132、连接块;133、牵引折棍;14、调节装置;141、调节支架;142、活动块;143、丝杆;15、底边支架;16、第二牵引辊;17、第一输送带;18、第二输送带;19、第三输送带;20、第四输送带;21、第五输送带;22、第六输送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一种折叠机,包括装置机身1,装置机身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折叠机构3,折叠机构3的前方设置有上料机构2,装置机身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初压紧装置4,装置机身1的前端外表面靠近初压紧装置4的一侧设置有传送机构5,装置机身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PLC面板6,折叠机构3包括侧边支架10,侧边支架10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上端处设置有转动辊11,侧边支架10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折叠装置13,侧边支架10的前端外表面靠近折叠装置13的上方设置有调节装置14,传送机构5包括第一输送带17、第二输送带18、第三输送带19、第四输送带20、第五输送带21与第六输送带22。上料机构2包括转辊架7,转辊架7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上料辊8,上料辊8与转辊架7之间为活动连接,转辊架7的内侧外表面靠近上料辊8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牵引辊9,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机,包括装置机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机身(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折叠机构(3),所述折叠机构(3)的前方设置有上料机构(2),所述装置机身(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初压紧装置(4),所述装置机身(1)的前端外表面靠近初压紧装置(4)的一侧设置有传送机构(5),所述装置机身(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PLC面板(6),所述折叠机构(3)包括侧边支架(10),所述侧边支架(10)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上端处设置有转动辊(11),所述侧边支架(10)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折叠装置(13),所述侧边支架(10)的前端外表面靠近折叠装置(13)的上方设置有调节装置(14),所述传送机构(5)包括第一输送带(17)、第二输送带(18)、第三输送带(19)、第四输送带(20)、第五输送带(21)与第六输送带(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机,包括装置机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机身(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折叠机构(3),所述折叠机构(3)的前方设置有上料机构(2),所述装置机身(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初压紧装置(4),所述装置机身(1)的前端外表面靠近初压紧装置(4)的一侧设置有传送机构(5),所述装置机身(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PLC面板(6),所述折叠机构(3)包括侧边支架(10),所述侧边支架(10)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上端处设置有转动辊(11),所述侧边支架(10)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折叠装置(13),所述侧边支架(10)的前端外表面靠近折叠装置(13)的上方设置有调节装置(14),所述传送机构(5)包括第一输送带(17)、第二输送带(18)、第三输送带(19)、第四输送带(20)、第五输送带(21)与第六输送带(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转辊架(7),所述转辊架(7)的内侧外表面设置有上料辊(8),所述上料辊(8)与转辊架(7)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转辊架(7)的内侧外表面靠近上料辊(8)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牵引辊(9),所述第一牵引辊(9)与转辊架(7)之间为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支架(10)的一侧外表面与装置机身(1)的一侧外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11)的后端设置有伺服电机(12),所述转动辊(11)与伺服电机(12)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所述伺服电机(12)的输入端口与PLC面板(6)的输出端口电性链接,所述PLC面板(6)的输入端口与装置机身(1)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所述PLC面板(6)与装置机身(1)之间为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压紧装置(4)包括转动压辊(41),所述转动压辊(41)与装置机身(1)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转动压辊(41)的输入端口与PLC面板(6)的输出端口电性连接,所述转动压辊(41)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软圈(42),所述橡胶软圈(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祖忠
申请(专利权)人:桐城市众之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