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托盘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260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托盘框,由若干连接单元拼接而成,连接单元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台,相邻两组连接单元通过连接台连接;连接单元包括外框板、内框板以及肋条,外框板的内侧设有第一阶梯台,内框板的外侧设有配合第一阶梯台的第二阶梯台,内框板的背部向外垂直设置有第三阶梯台,肋条的一侧通过第四阶梯台配合第三阶梯台的方式与内框板拼接。本托盘框采用采用若干连接单元通过连接台进行首尾连接而成,采用了分体式的结构设计,便于更换和组装,适用性强;此外连接单元由外框板、内框板以及肋条的结构进行连接,也是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便于后期更换,提高整个托盘框的使用次数;而且通过阶梯台的连接方式,便于不同零部件的安装。

A split tray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托盘框
本技术涉及液晶产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辅助件。
技术介绍
在液晶半导体领域,背板一般是多层材料制成的,往往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在进行特殊处理后,往往需要进行酸洗。一般而言在对背板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将背板进行固定,这时一般采用托板框进行固定。传统的托盘框是采用铝合金一体成型的,由于铝合金相对容易加工,其它材料不具有经济性,因此成为托盘框材料选用的主流。也正是因此在酸洗的时候托盘框容易出现区域严重被腐蚀的现象,因此不得不进行整个更换托盘框,十分浪费资源,如何减少托盘框的使用成本是目前液晶背板加工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容易更换,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托盘框。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体式托盘框,由若干连接单元拼接而成,所述连接单元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台,相邻两组连接单元通过连接台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外框板、内框板以及肋条,所述外框板的内侧设有第一阶梯台,所述内框板的外侧设有配合第一阶梯台的第二阶梯台,所述内框板的背部向外垂直设置有第三阶梯台,所述肋条的一侧通过第四阶梯台配合第三阶梯台的方式与内框板拼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相邻两组连接单元连接处对应的连接台为反向设置,所述第一阶梯台与第二阶梯台为反向设置,第四阶梯台与第三阶梯台为反向设置,相邻两组连接单元连接后所有表面均齐平。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台位于内框板上设置有用于匹配定位相邻连接单元上的连接台的定位台,相邻两组连接单元连接处上的定位台反向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肋条的两端亦设有第五阶梯台,相邻两组肋条通过反向设置的第五阶梯台进行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框板由铝合金制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内框板和肋条均有钛合金制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阶梯台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二阶梯台通过螺钉穿过螺纹孔的形式固定在第一阶梯台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肋条上设置有若干安装位,所述肋条在安装位上通过螺钉与内框板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阶梯台上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第一阶梯台位于定位孔位置设置有盲孔,所述定位孔与盲孔相匹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本托盘框采用采用若干连接单元通过连接台进行首尾连接而成,采用了分体式的结构设计,便于更换和组装,匹配不同规格的背板,适用性强;此外连接单元由外框板、内框板以及肋条的结构进行连接,也是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便于后期更换,提高整个托盘框的使用次数;而且通过阶梯台的连接方式,便于不同零部件的连接安装。本托盘框结构简单,采用分体式的结构设计,便于更换,减少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的一种分体式托盘框,由若干连接单元1拼接而成,所述连接单元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台2,相邻两组连接单元1通过连接台2连接。其中连接单元1可以变换成任意结构类型,使得将多个连接单元1可以拼接成多种形状,例如规则的框型,异型,因此有些连接单元1是设置在拐角处,因而外形并不是直的,可以为存在90°的拐角或者其他角度的拐角。在本实施例中,托盘框为矩形,因此位于拐角处的连接单元1为90°的折角。此外,所述连接台2位于内框板4上设置有用于匹配定位相邻连接单元1上的连接台2的定位台21,相邻两组连接单元1连接处上的定位台21反向设置。通过定位台21,可以使得相邻两组连接单元1能够进行准确连接,保证整个后期能稳固固定背板。参见图2和图3,所述连接单元1包括外框板3、内框板4以及肋条5,所述外框板3的内侧设有第一阶梯台31,所述内框板4的外侧设有配合第一阶梯台31的第二阶梯台41,所述内框板4的背部向外垂直设置有第三阶梯台42,所述肋条5的一侧通过第四阶梯台51配合第三阶梯台42的方式与内框板4拼接。相邻两组连接单元1连接处对应的连接台2为反向设置,所述第一阶梯台31与第二阶梯台41为反向设置,第四阶梯台51与第三阶梯台42为反向设置,相邻两组连接单元1连接后所有表面均齐平。上述不同零部件间均通过阶梯台结构进行连接,使得不同部件在连接的时候能很好地定位,同时限位,便于固定。在上述的结构中,第一阶梯台31与第二阶梯台41为相互匹配的结构设计,相互互补,使得外框板3与内框板4连接后,两块板的上下表面均齐平且组成一个平面,使得便于后期的固定背板。第四阶梯台51与第三阶梯台42也是反向设置,相互匹配,作为一个整体,肋条5能增强整个框体的强度,同时所有的肋条5首尾相连亦组成了一个框体,在固定背板的时候能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所述第二阶梯台41上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第一阶梯台31位于定位孔位置设置有盲孔,所述定位孔与盲孔相匹配。可以便于在安装对位外框板3和内框板4时,只需通过定位孔与盲孔的配合即可实现定位,保证安装的精度。所述肋条5的两端亦设有第五阶梯台52,相邻两组肋条5通过反向设置的第五阶梯台52进行连接。所述第二阶梯台41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二阶梯台41通过螺钉穿过螺纹孔的形式固定在第一阶梯台31上。采用螺钉连接,使得外框板3和内框板4相对容易进行拆卸,便于后期的更换。而所述肋条5上设置有若干安装位53,所述肋条5在安装位53上通过螺钉与内框板4连接,该设计同样是为了把概念与更换和拆卸。在本申请中,所述外框板3由铝合金制成,所述内框板4和肋条5均有钛合金制成,由于在固定背板的时候是利用内框板4和肋条5,因此该区域相对容易接触到酸液,为了减少腐蚀性,内框板4和肋条5均采用钛合金进行加工成型,减少了该区域的损耗。本托盘框采用采用若干连接单元1通过连接台2进行首尾连接而成,采用了分体式的结构设计,便于更换和组装,匹配不同规格的背板,适用性强;此外连接单元1由外框板3、内框板4以及肋条5的结构进行连接,也是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便于后期更换,提高整个托盘框的使用次数;而且通过阶梯台的连接方式,便于不同零部件的连接安装。本托盘框结构简单,采用分体式的结构设计,便于更换,减少生产成本。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托盘框,其特征在于:由若干连接单元(1)拼接而成,所述连接单元(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台(2),相邻两组连接单元(1)通过连接台(2)连接;所述连接单元(1)包括外框板(3)、内框板(4)以及肋条(5),所述外框板(3)的内侧设有第一阶梯台(31),所述内框板(4)的外侧设有配合第一阶梯台(31)的第二阶梯台(41),所述内框板(4)的背部向外垂直设置有第三阶梯台(42),所述肋条(5)的一侧通过第四阶梯台(51)配合第三阶梯台(42)的方式与内框板(4)拼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托盘框,其特征在于:由若干连接单元(1)拼接而成,所述连接单元(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台(2),相邻两组连接单元(1)通过连接台(2)连接;所述连接单元(1)包括外框板(3)、内框板(4)以及肋条(5),所述外框板(3)的内侧设有第一阶梯台(31),所述内框板(4)的外侧设有配合第一阶梯台(31)的第二阶梯台(41),所述内框板(4)的背部向外垂直设置有第三阶梯台(42),所述肋条(5)的一侧通过第四阶梯台(51)配合第三阶梯台(42)的方式与内框板(4)拼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托盘框,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连接单元(1)连接处对应的连接台(2)为反向设置,所述第一阶梯台(31)与第二阶梯台(41)为反向设置,第四阶梯台(51)与第三阶梯台(42)为反向设置,相邻两组连接单元(1)连接后所有表面均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托盘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台(2)位于内框板(4)上设置有用于匹配定位相邻连接单元(1)上的连接台(2)的定位台(21),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磊张竞中段琳琳龚红辉张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和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