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钩式钢筋笼防上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6705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倒钩式钢筋笼防上浮装置,包括管状中空结构的上部连接基座和底部连接基座,上部连接基座与钢筋笼底部主筋下端的外壁固定连接,上部连接基座和底部连接基座中贯穿有纵向支撑管,纵向支撑管的一端抵住底部连接基座的底部,每个下部斜向连接杆上连接有斜向卡筋,上部斜向连接杆和下部斜向连接杆之间通过竖向连接杆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倒勾支撑点与主筋受力更为稳定,更有效防止钢筋笼上浮。

An Anti-floating Device for Bar C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倒钩式钢筋笼防上浮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混凝土灌注施工
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倒钩式钢筋笼防上浮装置。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混凝土通过导管从中心灌入孔内,从孔的四周沿孔上升,钢筋笼受混凝土上升冲击力及浮力的作用会产生上浮,以致成桩质量差,钢筋笼移位,外漏钢筋长,钢筋浪费严重,严重时导致废桩。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导管挂住钢筋笼的加强筋上,提拔导管时,也会将钢筋笼带起。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钢筋笼上浮,一般采用人工用方木压、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等方式控制,但这些方式在未浇筑混凝土前只能下放不能提升,并且都存在防上浮效果差,浪费人工,施工速度慢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卡筋与孔壁卡住,在钢筋笼上浮力的作用下与孔侧壁卡紧,从而起到防止钢筋笼上浮的作用的倒钩式钢筋笼防上浮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倒钩式钢筋笼防上浮装置,由装置本体构成,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管状中空结构的上部连接基座和底部连接基座,所述上部连接基座与钢筋笼底部主筋下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上部连接基座和底部连接基座中贯穿有纵向支撑管,所述纵向支撑管的一端抵住所述底部连接基座的底部,所述上部连接基座活动连接有至少两个上部斜向连接杆,所述底部连接基座活动连接有与所述上部斜向杆相对应的相同数量的下部斜向连接杆,每个所述下部斜向连接杆上连接有斜向卡筋,所述上部斜向连接杆和所述下部斜向连接杆之间通过竖向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与钢筋笼底部主筋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的管状中空结构的中部连接杆,所述纵向支撑管贯穿于所述上部连接基座、所述中部连接杆和所述底部连接基座中,每个所述竖向连接杆的中部侧壁都设置有横向连接插件,所述中部连接杆侧壁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上部斜向杆相对应的中空管状构件,所述横向连接插件与所述中空管状构件相契合。所述上部斜向连接杆、下部斜向连接杆和竖向连接杆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纵向支撑管、上部连接基座、底部连接基座、竖向连接杆和横向连接插件由金属制成。所述中空管状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中空管状构件呈90°夹角,所述中部连接杆由金属制成。所述斜向卡筋由钢筋制成。所述斜向卡筋的上端套有表面粗糙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由塑料或橡胶制成。所述底部连接基座的底部密封。所述底部连接基座的底部绑扎有混凝土垫块。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可收拢可展开的倒钩式结构展开后,斜向卡筋牢牢卡住孔壁,使浇筑混凝土时,无需额外的人员和器具防止钢筋笼上浮;并且在下放钢筋笼时,该防上浮装置处于合拢状态,未展开前可以随时提升或下放钢筋笼;在钢筋笼收到上浮力时,倒勾支撑点与主筋受力更为稳定;且斜向卡筋卡住孔壁的一端套装有塑料保护套,底部连接基座处可以绑扎上混凝土垫块,可以有效防止钢筋外露。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在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钢筋笼底部主筋;2-纵向支撑管;3-上部连接基座;4-上部斜向连接杆;5-竖向连接杆;6-横向连接插件;7-保护套;8-斜向卡筋;9-下部斜向连接杆;10-中空管状构件;11-中部连接杆;12-底部连接基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如附图1-2所示的一种倒钩式钢筋笼防上浮装置,由装置本体构成,装置本体包括管状中空结构的上部连接基座3和底部连接基座12,上部连接基座3与钢筋笼底部主筋1下端的外壁焊接,上部连接基座3和底部连接基座12中贯穿有纵向支撑管2,底部连接基座12的底部密封,并绑扎有混凝土垫块,纵向支撑管2的一端抵住底部连接基座12的底部,上部连接基座3活动连接有至少两个上部斜向连接杆4,底部连接基座12活动连接有与上部斜向杆4相对应的相同数量的下部斜向连接杆9,每个下部斜向连接杆9上连接有由钢筋制成的斜向卡筋8,斜向卡筋8的上端套有有塑料或橡胶制成的表面粗糙的保护套7,上部斜向连接杆4和下部斜向连接杆9之间通过竖向连接杆5活动连接,上部斜向连接杆4、下部斜向连接杆9和竖向连接杆5的数量均为两个,纵向支撑管2、上部连接基座3、底部连接基座12和竖向连接杆5由金属制成。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钢筋笼放下的过程当中,底部连接基座12的底部先接触到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桩孔底部,底部连接基座12的底部密封并绑扎混凝土垫块,确保了该倒钩式钢筋笼防上浮装置的底部不外露混凝土,由于钢筋笼不断下放,与钢筋笼底部主筋1焊接的上部连接基座3沿着纵向支撑管2外壁不断向下移动,底部连接基座12受到桩孔底部地面反作用力,从而使上部斜向连接杆4、下部斜向连接杆9向外撑出,带动斜向卡筋8向外撑出,套在斜向卡筋8上端的保护套7抵住桩孔的侧壁并卡紧,从而防止钢筋笼上浮。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如附图3所示,装置本体还包括与钢筋笼底部主筋1的底端外壁焊接的管状中空结构的中部连接杆11,纵向支撑管2贯穿于上部连接基座3、中部连接杆11和底部连接基座12中,每个竖向连接杆5的中部侧壁都设置有横向连接插件6,中部连接杆11侧壁的中部设置有与上部斜向连接杆4相对应的中空管状构件10,横向连接插件6与中空管状构件10相契合;中空管状构件10、中部连接杆11和横向连接插件6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中空管状构件10呈90°夹角,中空管状构件10、中部连接杆11和横向连接插件6由金属制成。该倒钩式钢筋笼防上浮装置工作时,上部斜向连接杆4、下部斜向连接杆9向外撑出,使得横向连接插件6从中空管状构件10中伸出;该倒钩式钢筋笼防上浮装置闭合时,横向连接插件6插入中空管状构件10,便于搬运。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面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倒钩式钢筋笼防上浮装置,由装置本体构成,其特征是,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管状中空结构的上部连接基座(3)和底部连接基座(12),所述上部连接基座(3)与钢筋笼底部主筋(1)下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上部连接基座(3)和底部连接基座(12)中贯穿有纵向支撑管(2),所述纵向支撑管(2)的一端抵住所述底部连接基座(12)的底部,所述上部连接基座(3)活动连接有至少两个上部斜向连接杆(4),所述底部连接基座(12)活动连接有与所述上部斜向杆(4)相对应的相同数量的下部斜向连接杆(9),每个所述下部斜向连接杆(9)上连接有斜向卡筋(8),所述上部斜向连接杆(4)和所述下部斜向连接杆(9)之间通过竖向连接杆(5)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倒钩式钢筋笼防上浮装置,由装置本体构成,其特征是,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管状中空结构的上部连接基座(3)和底部连接基座(12),所述上部连接基座(3)与钢筋笼底部主筋(1)下端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上部连接基座(3)和底部连接基座(12)中贯穿有纵向支撑管(2),所述纵向支撑管(2)的一端抵住所述底部连接基座(12)的底部,所述上部连接基座(3)活动连接有至少两个上部斜向连接杆(4),所述底部连接基座(12)活动连接有与所述上部斜向杆(4)相对应的相同数量的下部斜向连接杆(9),每个所述下部斜向连接杆(9)上连接有斜向卡筋(8),所述上部斜向连接杆(4)和所述下部斜向连接杆(9)之间通过竖向连接杆(5)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倒钩式钢筋笼防上浮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与钢筋笼底部主筋(1)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的管状中空结构的中部连接杆(11),所述纵向支撑管(2)贯穿于所述上部连接基座(3)、所述中部连接杆(11)和所述底部连接基座(12)中,每个所述竖向连接杆(5)的中部侧壁都设置有横向连接插件(6),所述中部连接杆(11)侧壁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上部斜向连接杆(4)相对应的中空管状构件(10),所述横向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文帅李贵康詹凯祁丛林李长杨曾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