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6418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包括上带体和下带体,上带体和下带体平行设置;上带体的两端设有上魔术贴,下带体的两端设有下魔术贴;上带体和下带体通过弹性带连接,弹性带上设有观察窗口;上带体上设有用于固定留置针接头的固定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带体上设置固定座,可靠地将静脉留置针的接头固定在留置针保护套的固定座上;固定后的接头外露于保护套,输液时直接消毒接头后即可把输液接在留置针接头上,无需解开保护套把输液接头取出消毒后再接输液;两条带子缠绕在手臂等部位,两条带子之间的空隙可以很好的透气,而且非常便于适应缠绕部位的形状;设有观察窗口方便医护人员或病人实时观察静脉留置针的状态。

A protective cover for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套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套。
技术介绍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减轻了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但是静脉留置针容易被牵拉碰触后脱落和移位,因此我们会用一些胶布等物品予以固定,或者通过保护套来固定保护留置针,但是现有的留置针保护套,一般都是筒状结构,该种筒状结构的保护套具有不透气、不容易穿戴、静脉留置针的状态不易被实时查看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其能可靠地将静脉留置针的接头方便可靠地固定在留置针保护套的固定座上,同时保护套的佩戴舒适性也更加优于其他静脉留置针保护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包括上带体和下带体,所述上带体和下带体平行设置;所述上带体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上魔术贴,所述下带体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下魔术贴;所述上带体和下带体通过弹性带连接,所述弹性带上设有观察窗口;所述上带体上设有用于固定留置针接头的固定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带体还包括带体本身,所述上魔术贴设置在带体本身的左右两端,所述上魔术贴的宽度小于带体本身的宽度;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带体本身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带的上下端通过缝接的方式分别固定在带体本身和下带体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体本身内设有加厚护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座呈“Y”型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设有防压伤垫。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压伤垫由海绵或者棉花制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座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位于观察窗口上方的左右两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观察窗口是圆形窗口或者方形窗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上带体上设置固定座,可靠地将静脉留置针的接头固定在留置针保护套的固定座上;固定后的接头外露于保护套,输液时直接消毒接头后即可把输液接在留置针接头上,无需解开保护套把输液接头取出消毒后再接输液;两条带子缠绕在手臂等部位,两条带子之间的空隙可以很好的透气,而且非常便于适应缠绕部位的形状;设有观察窗口方便医护人员或病人实时观察静脉留置针的状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包括上带体和下带体2,所述上带体和下带体2平行设置;所述上带体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上魔术贴11,所述下带体2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下魔术贴21;所述上带体和下带体2通过弹性带3连接,所述弹性带3上设有观察窗口31;所述上带体上设有用于固定留置针接头的固定座4。留置针的针头部分通过无菌透明敷料来固定在病人身上,把留置针的接头放置在固定座4上,通过上魔术贴11与下魔术贴21把保护套固定在留置针的上、下方,上带体缠绕在固定座4的上方,对留置针的接头进行固定。上带体和下带体2通过弹性带3连接,在拉紧上带体和下带体2后,弹性带3能更好的覆盖在无菌透明敷料上;设有观察窗口31方便医护人员或病人实时观察静脉留置针的状态。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带体还包括带体本身12,所述上魔术贴11设置在带体本身12的左右两端,所述上魔术贴11的宽度小于带体本身12的宽度;所述固定座4设置在带体本身12上。上魔术贴11的宽度小于带体本身12的宽度,当上带体缠绕在固定座4的上方,对留置针的接头进行固定时,上魔术贴11不会遮挡住留置针的接头,因此不会阻碍医护人员使用留置针输液前对接头的消毒。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带3的上下端通过缝接的方式分别固定在带体本身12和下带体2上。通过缝接的方式,把弹性带3更好地固定在带体本身12和下带体2上。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带体本身12内设有加厚护层。由于上带体缠绕在固定座4的上方,对留置针的接头进行固定,接头通过带体本身12对病人的皮肤进行压迫,压迫时间过长会对皮肤造成压伤,所以带体本身12内设有加厚护层,防止病人的皮肤被压伤。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座4呈“Y”型状。留置针的接头有直型和“Y”型两种,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4呈“Y”型状,当留置针的接头为“Y”型时,“Y”型的接头直接放置在固定座4内;当留置针的接头为直型时,直型的接头也可以放置在“Y”型的固定座4内。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座4的底部设有防压伤垫。为了防止病人的皮肤被压伤,除了可以在带体本身12内设有加厚护层,还可以在固定座4的底部设置防压伤垫。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压伤垫由海绵或者棉花制成。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座4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座4位于观察窗口31上方的左右两侧。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的情况具体选择留置针的进针位置,为了配合留置针的进针位置,设置两个固定座4,医护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把接头安装在任一的固定座4上。在固定留置针时,规定留置针的针头、连接管与接头连通后呈U型管状,因此固定座4位于观察窗口31上方的左右两侧,接头安装在任一的固定座4后,留置针的针头、连接管与接头连通后即呈U型管状。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观察窗口31是圆形窗口或者方形窗口。在本实施例中,观察窗口31为方形窗口。使用本技术前,留置针的针头部分通过无菌透明敷料来固定在病人身上;使用本技术时,把留置针的接头放置在固定座4上,通过上魔术贴11与下魔术贴21把保护套固定在留置针的上方,上带体缠绕在固定座4的上方,对留置针的接头进行固定;通过观察窗口31即可实时观察静脉留置针的状态。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带体和下带体(2),所述上带体和下带体(2)平行设置;所述上带体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上魔术贴(11),所述下带体(2)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下魔术贴(21);所述上带体和下带体(2)通过弹性带(3)连接,所述弹性带(3)上设有观察窗口(31);所述上带体上设有用于固定留置针接头的固定座(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带体和下带体(2),所述上带体和下带体(2)平行设置;所述上带体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上魔术贴(11),所述下带体(2)的两端设有相互配合的下魔术贴(21);所述上带体和下带体(2)通过弹性带(3)连接,所述弹性带(3)上设有观察窗口(31);所述上带体上设有用于固定留置针接头的固定座(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带体还包括带体本身(12),所述上魔术贴(11)设置在带体本身(12)的左右两端,所述上魔术贴(11)的宽度小于带体本身(12)的宽度;所述固定座(4)设置在带体本身(1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3)的上下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雁红虞幼军卢小霞吴凤燕廖珊李阳黄淑燕杨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