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形束CT头部可调式三点固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6273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7 23:55
一种锥形束CT头部可调式三点固位装置,包括安装座、下巴固定座、支撑柱、定位孔、滑动头部固定装置、插销、两侧固定座,所述滑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壳体、软垫、固定环、转轴、绑带、圆柱杆、转盘,所述两侧固定座包括座体、侧固定板、滑块、夹紧螺栓、触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对病人的头部进行三点式固定,特别是幼年龄的儿童,可以防止由于细微的运动造成运动伪影而需要重新拍摄,降低医用成本,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辐射,适合普遍推广。

An adjustable three-point retention device for conical beam CT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锥形束CT头部可调式三点固位装置
本技术属于锥形束CT辅助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锥形束CT头部可调式三点固位装置。
技术介绍
锥形束CT(ConebeamCT,CBCT)是近十来新出现的一种牙科专用CT,CBCT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传统口腔科成像的技术手段,对口腔颌面医学影像的发展起着巨大的革命性的推动作用。不同于传统医疗CT的扇形放射源,CBCT的X线放射源呈锥形,对应的探测器呈二维矩阵排列,投照时X线放射源和探测器围绕支点在兴趣区转动,多张连续的观察区域的投照图像以360°旋转形式获取。这样,通过对整个兴趣区的一次环形投照就可以获得扫描区域内的容积数据,并可以进行多层面三维重建,并且成像质量稳定,分辨率极高。同时,锥形束CT检查时间短、患者照射剂量明显减小,仅为大型高分辨CT检查放射剂量的1/40。锥形束CT扫描的图像具有亚毫米的空间分辨率,图像的清晰度非常高,同时也对拍摄过程中患者的配合度要求非常高,患者不能有移动,吞咽等运动伪影。然而,目前的CBCT机由于设备设计的种种原因,在固位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在临床拍摄过程中,经常有患者由于细微的运动造成运动伪影而需要重新拍摄,特别是对年龄较小的患者而言,运动伪影发生的频率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锥形束CT头部可调式三点固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实际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锥形束CT头部可调式三点固位装置,包括安装座、下巴固定座、支撑柱、定位孔、滑动头部固定装置、插销、两侧固定座,所述滑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壳体、软垫、固定环、转轴、绑带、圆柱杆、转盘,所述两侧固定座包括座体、侧固定板、滑块、夹紧螺栓、触头,所述下巴固定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上方,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且处于所述下巴固定座的前方,所述定位孔均匀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滑动头部固定装置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插销依次穿过所述固定环和所述定位孔,所述软垫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前端,所述固定环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方,所述绑带的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圆柱杆连接,所述转盘设置于所述转轴的上方,所述侧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座体的左右两侧,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侧固定板内部并与所述侧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夹紧螺栓穿透所述滑块并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触头通过轴承与所述夹紧螺栓转动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夹紧螺栓的顶端。优选的,两侧的所述绑带之间设有互相配合使用的魔术贴。优选的,所述壳体设有3个与所述绑带配合使用的导向滚轮。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四角位置上设有安装孔。优选的,所述座体设有与所述支撑柱配合使用的通孔。(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锥形束CT头部可调式三点固位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对病人的头部进行三点式固定,特别是幼年龄的儿童,可以防止由于细微的运动造成运动伪影而需要重新拍摄,降低医用成本,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辐射,适合普遍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滑动头部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滑动头部固定装置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两侧固定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安装座、2-下巴固定座、3-支撑柱、4-定位孔、5-滑动头部固定装置、6-插销、7-两侧固定座,501-壳体、502-软垫、503-固定环、504-转轴、505-绑带、506-圆柱杆、507-转盘,701-座体、702-侧固定板、703-滑块、704-夹紧螺栓、705-触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锥形束CT头部可调式三点固位装置,包括安装座1、下巴固定座2、支撑柱3、定位孔4、滑动头部固定装置5、插销6、两侧固定座7,滑动头部固定装置5包括壳体501、软垫502、固定环503、转轴504、绑带505、圆柱杆506、转盘507,两侧固定座7包括座体701、侧固定板702、滑块703、夹紧螺栓704、触头705,下巴固定座2设置于安装座1的上方,支撑柱3竖直设置于安装座1上且处于下巴固定座2的前方,定位孔4均匀设置于支撑柱3上,滑动头部固定装置5套设在支撑柱3上,插销6依次穿过固定环503和定位孔4,软垫502设置于壳体501的前端,固定环503设置于壳体501上方,绑带505的一端与转轴504连接,另一端与圆柱杆506连接,转盘507设置于转轴504的上方,侧固定板702设置于座体701的左右两侧,滑块703设置于侧固定板702内部并与侧固定板702滑动连接,夹紧螺栓704穿透滑块703并与滑块703螺纹连接,触头705通过轴承与夹紧螺栓704转动连接并设置于夹紧螺栓704的顶端;两侧的绑带505之间设有互相配合使用的魔术贴;壳体501设有3个与绑带505配合使用的导向滚轮;安装座1的四角位置上设有安装孔;座体701设有与支撑柱3配合使用的通孔。本技术在使用时,先将病人的下巴放入到下巴固定座2上,再根据头部形状和大小来调节滑动头部固定装置5,调节时,先将插销6拔出再上下滑动头部固定装置5,对准定位孔后再将插销6插入进行固定,再拉出圆柱杆506将两根绑带505绕过病人头部通过魔术贴进行粘连,这样就能对病人头部的两侧以及下巴进行三点固定,使用完后可以通过转动转盘507对绑带505进行收纳,节省空间,而且本技术都可以被X线穿透,不影响CT拍摄图像质量。当被拍摄人员为幼龄儿童时,可以在滑动头部固定装置5装上之前,先装上两侧固定座7,通过插销固定在支撑柱3上后,再装上滑动头部固定装置5通过插销固定后,将幼龄儿童头部下巴放置在下巴固定座2上,在滑动头部固定装置5对头部进行初步绑定,再根据头型确定好滑块703的位置后再分别拧紧夹紧螺栓704加紧头部两侧,直至头部不会轻易松动,保障幼龄儿童在拍摄时头部不会乱动,避免再次拍摄。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对病人的头部进行三点式固定,特别是幼年龄的儿童,可以防止由于细微的运动造成运动伪影而需要重新拍摄,降低医用成本,适合普遍推广。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锥形束CT头部可调式三点固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下巴固定座(2)、支撑柱(3)、定位孔(4)、滑动头部固定装置(5)、插销(6)、两侧固定座(7),所述滑动头部固定装置(5)包括壳体(501)、软垫(502)、固定环(503)、转轴(504)、绑带(505)、圆柱杆(506)、转盘(507),所述两侧固定座(7)包括座体(701)、侧固定板(702)、滑块(703)、夹紧螺栓(704)、触头(705),所述下巴固定座(2)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的上方,所述支撑柱(3)竖直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上且处于所述下巴固定座(2)的前方,所述定位孔(4)均匀设置于所述支撑柱(3)上,所述滑动头部固定装置(5)套设在所述支撑柱(3)上,所述插销(6)依次穿过所述固定环(503)和所述定位孔(4),所述软垫(502)设置于所述壳体(501)的前端,所述固定环(503)设置于所述壳体(501)上方,所述绑带(505)的一端与所述转轴(50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圆柱杆(506)连接,所述转盘(507)设置于所述转轴(504)的上方,所述侧固定板(702)设置于所述座体(701)的左右两侧,所述滑块(703)设置于所述侧固定板(702)内部并与所述侧固定板(702)滑动连接,所述夹紧螺栓(704)穿透所述滑块(703)并与所述滑块(703)螺纹连接,所述触头(705)通过轴承与所述夹紧螺栓(704)转动连接并设置于所述夹紧螺栓(704)的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锥形束CT头部可调式三点固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下巴固定座(2)、支撑柱(3)、定位孔(4)、滑动头部固定装置(5)、插销(6)、两侧固定座(7),所述滑动头部固定装置(5)包括壳体(501)、软垫(502)、固定环(503)、转轴(504)、绑带(505)、圆柱杆(506)、转盘(507),所述两侧固定座(7)包括座体(701)、侧固定板(702)、滑块(703)、夹紧螺栓(704)、触头(705),所述下巴固定座(2)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的上方,所述支撑柱(3)竖直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上且处于所述下巴固定座(2)的前方,所述定位孔(4)均匀设置于所述支撑柱(3)上,所述滑动头部固定装置(5)套设在所述支撑柱(3)上,所述插销(6)依次穿过所述固定环(503)和所述定位孔(4),所述软垫(502)设置于所述壳体(501)的前端,所述固定环(503)设置于所述壳体(501)上方,所述绑带(505)的一端与所述转轴(50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圆柱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梓桐王铁梅高安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口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