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发夹式绕组的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5656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发夹式绕组的装置和方法,具体为用于发夹式绕组的发夹(6)的接触端部(6.1)的定向的装置以及方法,发夹式绕组的接触端部以沿周向方向伸延的双层(DL)和与槽口数量相应的数量的沿径向伸延的排列(R)的方式布置,装置包括可相对彼此运动的定向元件(1、2、3),其至少一部分具有开口(7.1、7.2、7.3),开口相对彼此如此定向,以便能够实现接触端部的穿过,设置有用于接触端部的切向定向的多个第一定向元件(1),设置有用于接触端部的径向定向的多个第二定向元件(2)和第三定向元件(3),其分别至少具有与双层的数量相应的、用于容纳一排列的接触端部的开口(7.2、7.3),并且可在径向方向上不同地运动。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hairpin win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造发夹式绕组的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制造用于电机的发夹式绕组时使待彼此连接的发夹端部定向的装置以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由文献WO2012/119691A1已知,在其中发夹端部的定向通过两个可相对彼此转动的并且具有凹处的盘片来进行,其中,将发夹的接触端部推到一起以形成块,由此进行接触端部的定位。现有技术的问题尤其是接触端部的块状定位,因为由此使得发夹式绕组的不同的线路相对彼此的绝缘变得困难,并且可出现在发夹式绕组的不同线路之间的导电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其同样能够实现接触端部的精确定位、可简单地制造以及提供高的工艺可靠性。该目的通过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装置和方法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发夹式绕组的发夹的接触端部的定向的装置,其中,发夹式绕组的接触端部以沿周向方向伸延的双层和与槽口数量相应数量的沿径向伸延的排列的方式来布置,其中,装置包括可相对彼此运动的定向元件,其中,定向元件中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开口,并且其中,开口相对彼此如此定向,以便能够实现接触端部的穿过,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于接触端部的切向定向的多个第一定向元件,设置有用于接触端部的径向定向的多个第二定向元件和第三定向元件,第二定向元件和第三定向元件相应至少具有与双层的数量相应的开口,以用于容纳一排列的接触端部,并且第二定向元件和第三定向元件可在径向方向上不同地运动。在发夹式绕组中使用U形弯曲的导体元件,其安装到电机的定子或转子的槽口中,即,导体元件的为接触端部的敞开端部布置在一轴向端,并且所有闭合的回折区域布置在另一轴向端。发夹以多层来布置,其中,U形导体元件的两个边脚相应布置在不同的层中。接触端部基本上每层与每层以不同的切向方向变形,即,所谓的扭曲,以便沿周向方向相邻的发夹的接触端部彼此靠近,由此实现导电接触并且因此实现形成由多个发夹构成的线圈。连接相应建立在不同的层的两个相邻的接触端部之间,因此该不同的层组成双层。双层优选地布置在与槽口数量相当的数量的径向排列中,其中,槽口数量相应于用于容纳定子或转子中的导体元件的槽口的数量。为了可在双层的接触端部之间建立通常通过焊接进行的导电连接,需要使接触端部相对彼此定向。为此,装置具有多个定向元件,其中的至少一部分实施成可运动的,以便实现定向元件相对彼此的相对运动。定向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开口,以便可容纳接触端部。在此,不同定向元件的开口相对彼此如此定向,即,开口使得能够实现接触端部穿过定向元件。开口在径向方向以及切向方向上具有净宽,其大于双层的接触端部的尺寸。不同的定向元件相应设置在相邻的平面中,它们垂直于电机的轴线伸延,即,在轴向方向上在接触端部的区域中与定子或转子联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具有用于切向定向的多个第一定向元件,其可布置在排列之间。为了径向定向,相应设置多个第二定向元件和第三定向元件。第二定向元件和第三定向元件沿径向方向延伸并且相应至少具有与双层的数量相应的数量的开口,以便能够实现相应容纳一排列的接触端部。第二定向元件和第三定向元件如此布置,即,在它们之间可有在径向方向上的相对运动,以便双层的接触端部相应沿径向方向定向。通过相对运动沿径向方向减小通过定向元件的开口形成的通道的净宽,由此将双层的接触端部压在一起,并且因此沿径向方向定位或定向。在此,相对运动可通过第二定向元件、第三定向元件或两个定向元件的运动实现。由此实现接触端部的可复现的精确定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第一定向元件实施为楔子,其可沿径向方向从外部运动到排列之间,或者实施为杆子,其在排列之间延伸并且可转动地支承。为了切向的定向,设置有第一定向元件,其在切向方向上与一排列的接触端部贴靠,并且接触端部一起利用沿周向方向相邻的第一定向元件来定向。在此,第一定向元件具有间隙,其使得能够实现接触端部的穿过。第一定向元件可在实施方式中例如楔形地实施。通过楔形形状,在其中第一定向元件相应于圆部段或圆环部段,可简单地通过第一定向元件沿径向方向的运动实现接触端部的均等的切向定向。由于第一定向元件的相同的楔形形状,形成排列的均匀分布在周向上的布置方案。第一定向元件的替代的实施方式可例如通过杆子形成。在此,杆子可转动地支承在沿径向布置在双层之内或双层之外的回转点处,并且在排列之间延伸,其中,至少面向接触端部的一侧优选地笔直地实施。杆子的形状以及回转点的位置如此实施,即,相邻的分配给一排列的杆子在平行定向时具有优选地最大地、与接触端部的宽度相应的间距。多个杆子还可彼此机械耦联,例如相邻的杆子可通过机械装置以曲杆或剪刀式杆的形式彼此连接并且同时进行操纵。因此,对于第一定向元件得到简单的基本形状,由此它可简单且有利地制成,以及在维护和维修时必要时可简单地更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设置有支撑板,通过支撑板在轴向方向上容纳定向元件。由于多个定向元件,该实施方式具有支撑板,在它上面将不同的定向元件布置在平面中并且必要时进行引导。通过支撑板简化并且加速将装置安装到发夹式绕组的接触端部上,以及保证定向元件的定位。为此,支撑板至少在接触端部的区域中具有凹处,其适于使接触端部穿过,并且具有至少一个与定向元件的开口相应的尺寸。支撑板优选地具有盘片或圆环的形状。凹处优选地具有进入斜面,以便使得接触端部的穿过并且因此使得装置的放置变得简单。支撑板可设置在定向元件的背对定子或转子的一侧。然而,为了更简单地放置,支撑板优选地布置在定向元件和定子或转子之间。替代地,圆环形的支撑板还可仅仅沿径向方向设置在接触端部之内和/或优选地设置在接触端部之外,由此可减少在接触端部处的所需的轴向结构空间。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中,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设置有至少一个操纵机构,其使得能够实现定向元件的运动。为了保证同时操纵第一、第二和/或第三定向元件中的至少一个,装置具有至少一个操纵机构,其同时操纵第一、第二和/或第三定向元件。由此实现接触端部的相同的定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定向元件和/或操纵机构包括呈凸轮盘的形式的无源引导元件或具有气动、液压或电气驱动器的有源致动器。通过呈凸轮盘的形式的无源引导元件,可使定向元件简单地通过操纵机构运动。在此,优选地,包围定向元件的操纵机构例如沿切向方向相对于定向元件转动,由此相互结合的销和曲面引起在定向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曲面可设置在操纵机构或定向元件处,并且与相应的安装在其他构件处的销共同作用。代替转动运动,操纵机构实施轴向运动的实施方式同样可行。代替曲面,还可设置相应作用的斜面、杆子等等。通过这种无源引导元件可简单且有利地使定向元件运动,并且可简单地实现反向的运动。替代可运动的操纵机构,其还可关于定向元件位置固定,并且通过有源致动器实现在定向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作为有源致动器,除了液压或气动的活塞之外,还可使用相应的螺纹驱动器或具有例如电驱动器的齿部。有源致动器能够实现更柔性的操控,然而,定向元件的运动因此提高了装置的制造费用。装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定向元件具有支承元件,通过支承元件引导定向元件在其运动方向上的运动。为支承元件提供尤其长孔,其具有插入其中的销。在此,长孔或销可设置在定向元件处,并且相应的配合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将发夹式绕组的发夹(6)的接触端部(6.1)定向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夹式绕组的接触端部(6.1)布置成沿周向方向伸延的双层(DL)和与槽口数量相应的数量的沿径向伸延的多个排列(R),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多个可相对彼此运动的定向元件(1、2、3),其中,所述定向元件(1、2、3)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开口(7.1、7.2、7.3),并且其中,所述开口(7.1、7.2、7.3)相对于彼此定向成,使所述接触端部(6.1)能够穿过,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接触端部(6.1)的切向地定向的多个第一定向元件(1),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接触端部(6.1)的径向地定向的多个第二定向元件(2)和多个第三定向元件(3),所述第二定向元件(2)和第三定向元件(3)分别至少具有与所述双层(DL)的数量相应的、用于容纳一个排列(R)的接触端部(6.1)的开口(7.2、7.3),并且所述第二定向元件(2)和第三定向元件(3)能在径向方向上不同地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16 DE 102018202381.61.一种用于将发夹式绕组的发夹(6)的接触端部(6.1)定向的装置,其中,所述发夹式绕组的接触端部(6.1)布置成沿周向方向伸延的双层(DL)和与槽口数量相应的数量的沿径向伸延的多个排列(R),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多个可相对彼此运动的定向元件(1、2、3),其中,所述定向元件(1、2、3)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开口(7.1、7.2、7.3),并且其中,所述开口(7.1、7.2、7.3)相对于彼此定向成,使所述接触端部(6.1)能够穿过,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接触端部(6.1)的切向地定向的多个第一定向元件(1),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接触端部(6.1)的径向地定向的多个第二定向元件(2)和多个第三定向元件(3),所述第二定向元件(2)和第三定向元件(3)分别至少具有与所述双层(DL)的数量相应的、用于容纳一个排列(R)的接触端部(6.1)的开口(7.2、7.3),并且所述第二定向元件(2)和第三定向元件(3)能在径向方向上不同地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向元件(1)为楔子,该楔子能沿径向方向从外部运动到所述排列(R)之间;或者所述第一定向元件(1)为杆子,该杆子在所述排列(R)之间延伸并且能转动地支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支撑板(5),通过该支撑板在轴向方向上容纳所述定向元件(1、2、3)。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至少一个操纵机构(4.1、4.2),该至少一个操纵机构能够使所述定向元件(1、2、3)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元件(1、2、3)和/或所述操纵机构(4.1、4.2)包括呈凸轮盘的形式的无源引导元件(8.1、8.2、8.3、8.4)或具有气动的、液压的或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格吕贝尔J·特勒斯特M·艾伯特
申请(专利权)人:ZF腓特烈斯哈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