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独立进风结构的集装箱预制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5441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独立进风结构的集装箱预制舱,包括舱体;安装于舱体上的风机单元,所述风机单元用于抽取舱体内的气流并排出;设置于舱体内的散热单元布置舱室,用于安装散热单元,散热单元用于对舱体内的元器件进行散热;设置于舱体内的、位于散热单元布置舱室旁侧的进风舱室,进风舱室的出风口通过一气流通道与安装于散热单元布置舱室中的散热单元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进风舱室作为散热单元的进风结构,进风舱室位于散热单元布置舱室的一侧,进风舱室的出风口通过一气流通道与安装于散热单元布置舱室中的散热单元连通,增加从进风舱室的出风口与散热单里元之间的距离,对散热单元的元器件进行防护。

A Container Prefabricated Cabin with Independent Intak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独立进风结构的集装箱预制舱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独立进风结构的集装箱预制舱,属于预制舱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风冷箱式预制舱,均采用直接进风形式,风机将风从散热器件的正前方或底部将风吸入,长期负压、粉尘堆积、雨水湿润导致滤棉过滤面积减少,导致元器件长期运行后容易被雨水打湿,造成用电事故。底部进风的装置能一定程度上起到防雨水的问题,但是检修却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独立进风结构的集装箱预制舱,以解决散热单元易进水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独立进风结构的集装箱预制舱,包括舱体;安装于舱体上的风机单元,所述风机单元用于抽取舱体内的气流并排出;设置于舱体内的散热单元布置舱室,用于安装散热单元,散热单元用于对舱体内的元器件进行散热;设置于舱体内的、位于散热单元布置舱室旁侧的进风舱室,进风舱室的出风口通过一气流通道与安装于散热单元布置舱室中的散热单元连通。进一步,所述进风舱室的出风口为设置在气流通道中的滤网装置,进风舱室内的气流经过滤网装置进入气流通道。进一步,所述进风舱室还包括进风口,进风口为设置在舱体侧壁上的滤棉百叶窗。进一步,所述进风舱室还包括连接在滤网装置和滤棉百叶窗之间的、用于与散热单元布置舱室隔离的隔离板,隔离板、滤网装置以及滤棉百叶窗将进风舱室围成一个独立的区域。进一步,在所述进风舱室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装置。进一步,所述排水装置为设置于进风舱室底部的网孔板或安装于进风舱底部的地漏。进一步,所述舱体的侧壁上还安装有若干个密封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散热单元布置舱室的旁侧设置了一块独立的进风舱室,作为散热单元的进风结构,进风舱室位于散热单元布置舱室的一侧,进风舱室的出风口通过一气流通道与安装于散热单元布置舱室中的散热单元连通,增加从进风舱室的出风口与散热单里元之间的距离,对散热单元的元器件进行防护。另外,在进风舱室的出风口与散热单元之间增设气流通道,而非将进风舱室的出风口正对散热单元,利用气流流动过程中流动方向的转变防止雨水直接进入散热单元布置舱室,避免散热单元被打湿。2)进风舱室由滤网装置、滤棉百叶窗、隔离板围成一个独立的区域,使进风舱室对进水有一定的容忍度。滤网装置和滤棉百叶窗又对雨水有冷凝收集作用,使雨水自然沉降,达到散热单元防水的目的,而且进入进风舱室内的积水还可通过排水装置尽快排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具有独立进风结构的集装箱预制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省略了舱体的顶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除非别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专利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独立进风结构的集装箱预制舱,包括舱体9、风机单元6、散热单元布置舱室8、进风舱室3。舱体9的侧壁上安装有若干个密封门5,操作人员可经密封门5进入舱体9内。安装于舱体9上的风机单元6,所述风机单元6用于抽取舱体9内的气流并排出。设置于舱体9内的散热单元布置舱室8,用于安装散热单元,散热单元用于对舱体9内的元器件进行散热。设置于舱体9内的、位于散热单元布置舱室8旁侧的进风舱室3,进风舱室3的出风口通过一气流通道7与安装于散热单元布置舱室8中的散热单元连通。本技术中,采用进风舱室3取代现有技术中的直接设置于散热单元正面或底部的进风口,避免水从进风口直接进入散热单元,本技术在散热单元布置舱室8的旁侧设置了一块独立的进风舱室3,作为散热单元的进风结构,进风舱室3位于散热单元布置舱室8的一侧,进风舱室3的出风口通过一气流通道7与安装于散热单元布置舱室8中的散热单元连通,增加从进风舱室3的出风口与散热单里元之间的距离,对散热单元的元器件进行防护。进风舱室3的出风口优选朝着舱体9的空间的区域,将舱体9内的空间区域作为气流通道7,图1中箭头代表气流通道7中的气流的流向。当然,还可以在舱体9内设置专门的出风风道作为气流通道7。无论气流道7采用何种形式与结构,其作用都是为了增加进风舱室3与散热单元之间的进风通道的距离。另外,在进风舱室3的出风口与散热单元之间增设气流通道,而非将进风舱室3的出风口正对散热单元,利用气流流动过程中流动方向的转变防止雨水直接进入散热单元布置舱室8,避免散热单元被打湿。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风舱室3的出风口为设置在气流通道7中的滤网装置4,进风舱室3内的气流经过滤网装置4进入气流通道,对气流起到过滤作用,而且,进入进风舱室3的雨水或水汽可在滤网装置4上进行冷凝与自然沉降,避免雨水或水汽进入气流通道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风舱室3还包括进风口,进风口为设置在舱体9侧壁上的滤棉百叶窗1。滤棉百叶窗1内的滤棉滤网可以进行不停电检修,不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本实施例中,进风舱室3设置在舱体9的一角,舱体9的两个侧壁上均安装有滤棉百叶窗1。当然,进风舱室3还可以设置在舱体9的一侧靠近其中一个侧壁的位置处,具体设置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所述进风舱室3还包括连接在滤网装置4和滤棉百叶窗1之间的、用于与散热单元布置舱室8隔离的隔离板10,隔离板10、滤网装置4以及滤棉百叶窗1将进风舱室3围成一个独立的区域。隔离板10用于将进风舱室3与舱体内的其他区域,尤其是散热单元布置舱室8隔开,进风舱室3内的雨水被限制在进风舱室3内,无法通过隔离板10进入舱体内的其他区域。同时,进风舱室3对进水有一定的容忍度,进风舱室3进水后,水被隔离在隔离板10一侧,滤网装置4对水进行冷凝收集、沉降,使水仅存在于进风舱室3,不会对舱体9内的其他区域造成影响。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进风舱室3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装置。排水装置可以为设置于进风舱室3底部的网孔板,也可以为安装于进风舱室3底部的地漏。虽然进风舱室3对进水有一定的容忍度,但是,进风舱室3内的积水也要尽快排出。本实施例中进风舱室3的底部设置排水装置,进水后,水在滤棉百叶窗1及滤网装置4的冷凝、收集作用下,水会自动沉降,汇流到排水装置并排除舱体9。本技术通过改变进风口位置,将进风口替换为进风舱室3,将进风舱室3的出风口,并增设一气流通道7作为散热单元的进风口,使进风位置远离散热单元。通过在进风舱室3内设置滤网装置4和滤棉百叶窗,使雨水自然沉降,使雨水被隔离在进风舱室3内,达到散热单元防水的目的,且现场土建及日常维护方便,有效解决了现有风冷箱式预制舱的雨水防护,特别是在较大进风量要求下的雨水防护问题。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独立进风结构的集装箱预制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9);安装于舱体(9)上的风机单元(6),所述风机单元(6)用于抽取舱体(9)内的气流并排出;设置于舱体(9)内的散热单元布置舱室(8),用于安装散热单元,散热单元用于对舱体(9)内的元器件进行散热;设置于舱体(9)内的、位于散热单元布置舱室(8)旁侧的进风舱室(3),进风舱室(3)的出风口通过一气流通道(7)与安装于散热单元布置舱室(8)中的散热单元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独立进风结构的集装箱预制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9);安装于舱体(9)上的风机单元(6),所述风机单元(6)用于抽取舱体(9)内的气流并排出;设置于舱体(9)内的散热单元布置舱室(8),用于安装散热单元,散热单元用于对舱体(9)内的元器件进行散热;设置于舱体(9)内的、位于散热单元布置舱室(8)旁侧的进风舱室(3),进风舱室(3)的出风口通过一气流通道(7)与安装于散热单元布置舱室(8)中的散热单元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独立进风结构的集装箱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舱室(3)的出风口为设置在气流通道(7)中的滤网装置(4),进风舱室(3)内的气流经过滤网装置(4)进入气流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独立进风结构的集装箱预制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舱室(3)还包括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阳文曹利伟和帅孟佳高飞戴伟徐国良孙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