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德民专利>正文

一种自锁式胀紧联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5218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锁式胀紧联接件,后端为带有内螺纹的套管,而套管中没有内螺纹的前端设有内圆锥形孔,锥孔部分的管壁上开有胀槽(1),套管内装有与锥孔锥度相同的全浮锁芯(2),如果将胀槽(1)顶端加工成数个锥尖状的结构,其紧固效果更佳。它用于物体与混凝土预制件或砖石等松散基础之间的联接,具有膨胀量大、紧固件不外露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建筑安装、装璜、装修等行业。(*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安装行业,是一种基体与物体的联接装置。目前,建筑、安装、装饰等行业对基体(如墙、地面、天花板)与物体之间的紧固联接,一般是通过螺纹旋出式胀紧螺栓,射入式螺栓或予埋式紧固联接件实现。旋出式胀紧螺栓采用予打孔安装,其膨胀量约1-1.2mm,而依靠射钉枪高速射入基体的射入式螺栓不具备扩张功能。由于上述两种紧固件受本身结构的限制作用,在混凝土基体上效果较好,而对于组织松散,容让性较大的砖石结构效果不甚理想。如采用基体打孔予埋式紧固件虽然提高了抗拉力,但又因操作工艺繁琐,劳动强度大,使工作效率降低。另外,这三种联接件均为外露式,螺栓凸露于基体表面,用于墙、地面的装饰其联接不甚美观。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作用于基体膨胀量较大、紧固件且不外露的自锁式胀紧联接件。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见图1):它包括一个后端带有内螺纹的套管,在没有内螺纹的前端设有内圆锥形孔,锥孔部分的管壁上开有胀槽(1),套管内装有与锥孔锥度相同的全浮锁芯(2)。如果将胀槽(1)顶端加工成数个锥尖(3)状的结构,其使用效果更佳。-->此联接件以其锥度的大小分为多个系列产品:锥度范围可在1-12度,最佳锁定锥度选择为4-9度。现以图1为例将本技术的紧固原理加以说明:首先将本联接件放入基体已打好的孔内,利用外力产生的冲击推动全浮锁芯(2),使其相对胀槽(1)产生位移。同时迫使胀槽(1)向基体扩张,当全浮锁芯(2)位移终止后,利用膨胀端压入基体产生的较大压强和两者较大的摩擦力,使联接件与基体形成紧密地过盈配合,同样锥形结构的胀槽内壁与全浮锁芯又借助于摩擦力使两者自然锁定。如需固定物体,即可用螺栓或异型螺栓加以联接(见图3、图4)。而前部有内圆锥形和开口胀槽(1),其顶端有数个锥尖中空结构的联接件(图2)是依靠外力冲击及此件顶端加工的数个锥尖来实现直接射入基体的,射入时由于锥尖部各面压力差,使之自然胀开形成锁紧(这种结构的联接中可不用予先在基体上打孔,也可省去全浮锁芯(2))。附图说明:图1、装有全浮锁芯的自锁式胀紧联接件示意图。图2、胀槽顶端为锥尖的自锁式胀紧联接件示意图。图3、此件不凸露物体表面的联接示意图。图4、旋入具有挂钩螺栓的联接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胀槽(1),全浮锁芯(2),锥尖(3)。本技术适用于各种混凝土予制件,砖石结构的墙、地面以及金属、塑料、木板等。作为水暖、电气的安装,室内外装饰、装璜、装修的紧固件其优点更为显著。归结起来,本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联接件可不高于基体平面,故而适用于高级建筑、装饰、装璜等装修业,解决了以前装修工艺复杂、安装繁琐的问题。2、胀紧能力及膨胀角度均能根据基体材料的差异而自行调整锁定,使之达到最佳胀紧力,以M8系列装有全浮锁芯的联接件为例,可承受1.5吨以上的静拉力。3、用电解、热处理及其它化学方法进行工艺处理的联接件,适用于有防腐要求的环境。4、联接件因不露于基体平面,装后如不使用,可将此件堵平,而不露加工痕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锁式胀紧联接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锁式胀紧联接件,包括一个后端带有内螺纹的套管,其特征在于套管中没有内螺纹的前端设有内圆锥形孔,锥孔部分的管壁上开有胀槽(1),套管内装有与锥孔锥度相同的全浮锁芯(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式胀紧联接件,包括一个后端带有内螺纹的套管,其特征在于套管中没有内螺纹的前端设有内圆锥形孔,锥孔部分的管壁上开有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民厚福利何盛先
申请(专利权)人:王德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