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针式车用超声波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495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针式车用超声波传感器,包括金属外壳,金属外壳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压电元件的第一腔体、用于安装连接外部线路的插针的第二腔体。插针包括第一插针和第二插针,第一插针、第二插针的同一端均设置在针座上,插针通过针座设置在第二腔体内。压电元件安装在第一腔体内并线路连接第一插针;第二插针线路连接金属外壳。通过将于外部线路连接的功能集成在插针上,采用插针代替传统的导线和端子接头的结构,使得该插针式车用超声波传感器在安装的时候不需要人工对端子接头进行摆放,能够实现自动化安装,从而极大地节省了人力,减少失误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效率。

Plug-in Needle Type Vehicle Ultrasound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针式车用超声波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插针式车用超声波传感器。
技术介绍
车用超声波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距、感应的汽车零部件,为中央处理器提供数据收集支持的敏感电子元器件。市面上常见的车用超声波传感器多采用导线与端子接头结构,用于与配套的部件及电路安装连接在一起,由于采用的是导线和端子接头配合的结构,导线细而软,在安装时需要人工将导线的位置摆放好,便于与外壳以及外部电路准确地进行安装连接。这样的安装模式极大地增加了安装人员的工作量且效率低,同时还容易造成失误,即没能把端子接头准确地安装到相应的部位。此外,用于车用超声波传感器的端子接头由于是专利产品,价格也相对昂贵,极大地增加了生产的成本。在全球倡导智能化、自动化制造的今天,迫切需要一种具有固定位置接头,能够直接进行自动化安装的车用超声波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自动化安装的车用超声波传感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插针式车用超声波传感器,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压电元件的第一腔体、用于安装连接外部线路的插针的第二腔体;所述插针包括第一插针和第二插针,所述第一插针、第二插针的同一端均设置在针座上,所述插针通过所述针座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压电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并线路连接所述第一插针;所述第二插针线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进一步地,所述针座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用于辅助排气的凹口。进一步地,所述针座上相互独立设置有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插针、第二插针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上。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外壳为铝合金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还设置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内设有铆钉孔,所述铆钉孔内过盈安装有铆钉,所述第二插针线路连接所述铆钉以连接所述金属外壳。进一步地,所述铆钉为铜制铆钉,所述铆钉的侧面设置有槽型滚花。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针通过所述导电片用导线与压电元件相连接,所述第二插针通过所述导电片用导线与所述铆钉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及所述第三腔体之间相互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体设置在金属外壳的中部,所述第二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一侧靠近边缘的位置,所述第三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另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压电元件为压电陶瓷片。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填充并封闭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第三腔体的填充材料。进一步地,所述填充材料包括用于消除杂音的发泡硅胶,用于密封的硅酮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插针式车用超声波传感器,通过将传统的导线和端子接头的结构,改为用集成了与外部线路连接功能的细长管状的插针代替,再进行下一步安装生产的时候不需要人工再去摆放导线和端子接头的位置,能够实现持续地进行自动化安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还能够节省了人力而且降低了人为操作时的失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插针式车用超声波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金属外壳其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金属外壳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插针与针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铆钉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金属外壳;11-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3-第三腔体;14-铆钉孔;2-压电元件;3-铆钉;4-发泡硅胶;5-针座;51-凹口;6-导电片;61-第一导电片;62-第二导电片;7-插针;71-第一插针;72-第二插针;8-密封材料;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插针式车用超声波传感器,包括金属外壳1,压电元件2,铆钉3,发泡硅胶4,针座5,导电片6,插针7,密封材料8。金属外壳1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压电元件的第一腔体11、用于安装连接外部线路的插针7的第二腔体11。插针7包括第一插针71和第二插针72,第一插针71、第二插针72的同一端均设置在针座5上,插针7通过针座5设置在第二腔体12内。压电元件2安装在第一腔体11内并线路连接第一插针71;第二插针72线路连接金属外壳1。所采用的压电元件2为压电陶瓷片,压电陶瓷片设置在第一腔体11内,发泡硅胶4紧贴填充在压电陶瓷片的上方,用于消除杂音,保持超声波信号的稳定。针座5及插针7设置在靠近金属外壳1边缘的第二腔体12内,使得所述插针7的位置位于所述金属外壳1靠边缘的位置,这样的设计使得插针7不会影响外部线路的布线以及其他元件的集成。待元件安装完成,再用填充密封材料8对第一腔体11、第二腔体12及第三腔体13进行填充密封,常用的填充材料8为弹性粘结性强的密封材料,如硅酮材料,能够有效保护内部元件不轻易受到撞击而被破坏,防水防尘。如图2、3所示,金属外壳1为铝合金金属外壳,第三腔体内设有铆钉孔14,铆钉孔14内过盈安装有铆钉3,第二插针72线路连接铆钉3以连接金属外壳1。压电元件2安装在第一腔体11内并线路连接第一插针71。如图4所示,针座5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用于辅助排气的凹口51,在利用密封材料8对传感器进行最后封装时,凹口51的设计能够有效地排挤掉空气,使得填充材料8能够充分地填满整个金属外壳1。针座5上设置有导电片6,插针7通过所述导电片6与针座5相连,导电片6包括第一导电片61和第二导电片62。压电元件2连接的是正极,第一插针71通过第一导电片61线连接压电元件2;铆钉3连接的是负极,第二插针72通过第二导电片62线连接铆钉3。如图5所示,铆钉3为铜制滚花铆钉,过盈安装在铆钉孔14中,通过第二导电片62与第二插针72线连接,铆钉3采用滚花工艺,侧面设置有槽型滚花,能够提高铆钉的抗拉拔能力在本实施方案中,铆钉3能够到达的抗拉拔力为50~80N,有效提升产品可靠性。通过上述的设计,本技术所提供的插针式车用超声波传感器,采用集成了与外部线路连接功能的插针代替传统的导线和端子接头的结构,再进行下一步安装生产时能够轻易地进行自动化的加工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同时还能降低因人工操作而产生的失误。同时,将插针设置在边缘的位置,使得插针不会影响到外部线路的布线以及其他其他元件的集成,给外部线路的生产和设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构思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根据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在由本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针式车用超声波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压电元件的第一腔体、用于安装连接外部线路的插针的第二腔体;所述插针包括第一插针和第二插针,所述第一插针、第二插针的同一端均设置在针座上,所述插针通过所述针座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压电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并线路连接所述第一插针;所述第二插针线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针式车用超声波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压电元件的第一腔体、用于安装连接外部线路的插针的第二腔体;所述插针包括第一插针和第二插针,所述第一插针、第二插针的同一端均设置在针座上,所述插针通过所述针座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压电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并线路连接所述第一插针;所述第二插针线路连接所述金属外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针式车用超声波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用于辅助排气的凹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针式车用超声波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上相互独立设置有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插针、第二插针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针式车用超声波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为铝合金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外壳还设置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内设有铆钉孔,所述铆钉孔内过盈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楚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奥心通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