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电压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4946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击电压发生器,其点火球组件包括全封闭的壳体,所述壳体将所述点火球组件与周围环境隔离,避免空气中的水分子及外界温度直接影响球隙气体的介电系数,而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充电电容之间的断路器为气动开关,使得不同充电电压分布平衡,不同级别放电单元组件的同步性较好,放电效率高。

An Impulse Voltage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电压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冲击耐压发生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冲击电压发生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可靠的电力供应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许多高压电气设备在出厂试验、型式试验或大修后都必须进行冲击耐压试验。冲击耐压试验用来检验各种高压电气设备在雷电过高压、操作过高压等冲击电压作用下的绝缘性能和保护性能,试验电压要比设备绝缘正常运行时承受的电压高出很多。冲击电压发生装置是高压实验室的基本设备之一,随着输电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和电缆等大容量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和能量也不断提高。一般的冲击电压发生装置存在以下不足:(1)球隙都裸露在外面,击穿电压受外界空气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击穿电压波动较大;(2)一般都使用充电电阻,使得充电电压存在不平衡的问题;(3)冲击开关选择充电和放电级数时,需由工作人员采用爬梯到发生器本体上方手动短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冲击电压发生器,其不仅可以克服现有冲击电压发生器击穿电压不稳定、充电电压不平衡、实验效率低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获得等级高、范围广的冲击电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内容具体如下:一种冲击电压发生器,包括绝缘支撑柱,所述绝缘支撑柱的侧部设置有十级放电单元组件,每级放电组件包括点火球组件、充电电容、波头电阻、波尾电阻、线槽、输气管、以及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充电电容之间的断路器,所述点火球组件包括全封闭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输气管相连通的进气管以及球隙调节组件。进一步地,所述球隙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的驱动气缸、与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动端相连接的第一点火球、以及设置所述壳体底部的第二点火球,所述驱动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点火球在所述壳体内作上下运动。进一步地,所述断路器为气动开关。优选地,所述绝缘支撑柱的顶部还设置有均压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冲击电压发生器的点火球组件包括全封闭的壳体,其将点火球组件与周围环境隔离,避免空气中的水分子及外界温度直接影响球隙气体的介电系数,而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充电电容之间的断路器为气动开关,使得不同充电电压分布平衡,不同级别放电单元组件的同步性较好,放电效率高。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冲击电压发生器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冲击电压发生器的侧视图;图3为点火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图3中的附图标记为:1、绝缘支撑柱;2、输气管;3、充电电容;4、波头电阻;5、波尾电阻;6、线槽;7、驱动气缸;8、第一点火球;9、第二点火球;10、均压环;11、气动开关;12、壳体;13、进气管;14、球隙。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和图2所示的是本技术公开的冲击电压发生器,其包括绝缘支撑柱1,所述绝缘支撑柱1的侧部设置有十级放电单元组件,每级放电组件包括点火球组件、充电电容3、波头电阻4、波尾电阻5、线槽6、输气管2以及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充电电容3之间的断路器,所述点火球组件包括全封闭的壳体12,所述壳体12内设置有与所述输气管2相连通的进气管13以及球隙调节组件,通过所述壳体12可以将所述点火球组件与周围的环境隔开,避免空气中的水分及外界温度直接影响球隙气体的介电系数。如图3所示,所述球隙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12顶部的驱动气缸7、与所述驱动气缸7的活动端相连接的第一点火球8、以及设置所述壳体12底部的第二点火球9,所述驱动气缸7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点火球8在所述壳体12内作上下运动,从而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点火球8的上下移动就可以调节所述第一点火球8与所述第二点火球9之间的球隙14,具体工作时,压缩机输出的空气被输送至所述输气管2,然后进入所述输气管2的压缩空气通过所述进气管13进入所述壳体12内,使得所述壳体12内的压力发生变化,然后所述驱动气缸7开始工作,从而通过所述驱动气缸7就可以驱动所述第一点火球8在所述壳体12内作上下运动,进而达到调整球隙14的目的。而且,通过所述驱动气缸7可以连续调节球隙14,进而实现击穿电压的连续调节,使得击穿电压在20kV~210kV的数值范围内连续变化。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断路器为气动开关11,使得所述冲击电压发生器通过PLC模块控制所述气动开关11就可以实现电路的断开,无需工作人员采用爬梯到充电发生器本体上方手动短接,降低了劳动强度。为了确保各级充电电压基本相同,所述绝缘支撑柱1的顶部还设置有均压环10。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电压发生器,包括绝缘支撑柱,所述绝缘支撑柱的侧部设置有十级放电单元组件,每级放电组件包括点火球组件、充电电容、波头电阻、波尾电阻、线槽、输气管、以及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充电电容之间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球组件包括全封闭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输气管相连通的进气管以及球隙调节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电压发生器,包括绝缘支撑柱,所述绝缘支撑柱的侧部设置有十级放电单元组件,每级放电组件包括点火球组件、充电电容、波头电阻、波尾电阻、线槽、输气管、以及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充电电容之间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球组件包括全封闭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输气管相连通的进气管以及球隙调节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电压发生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飞陈威王蔚戴迎宏闫培渊汤国龙胡华锋周际何应齐董旺孙万士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