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组合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4830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木制家具的板组合元件,包括公板和母板,该公板上设置一可供埋头螺丝头与内螺母进入且不穿透的公槽,槽缘边设置一长条状的燕尾槽,且以一燕尾形套片套入其中,而于母板结合边另面配合处,亦设置一与公槽相应的母槽,该母槽中垂直结合边的圆弧处,由结合边向母槽设一暗穿孔及一套管;该埋头螺丝的螺杆,穿过所述套管,该螺杆的尾端与外螺母锁合固定在所述母槽中。(*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用于家俱的板组合元件。现在一般所常见的木质家俱,其板与板间组合元件的种类与设置方式极为繁多,如以铁钉直接于结合处钉牢,或以木螺钉于板块的钻孔处锁牢结合,或以胶质粘着剂贴合附加扣钉等等方式,可谓多的不胜枚举,虽然组合过程极为简易,但在结构强度与稳定性上则不甚理想,稍经时日或位移振动,即产生松脱裂开的现象,且于整体结构外观上,亦留有钉头或孔状痕迹,影响观瞻甚大,故而又发展出一种隐藏式组合元件,如附附图说明图1及2所示,是于组合板的母板1处,挖设一母槽11,槽中嵌置一螺母110,而公板的结合边另面,则钻设一较大且不穿透的圆型公槽21,槽中垂直结合边的圆弧处,钻设一暗沟式的穿孔22,衔接穿通于公槽21与结合边,利用一根半牙型附拉头230的螺丝23,经公槽21通过穿孔22锁合于母板1的螺母110,但难以锁紧只是近乎锁紧的状态,再利用一组附圆型盖板241的弯月型扣件24,以半月型薄肉边开口242端,套合螺丝23的细长颈部231,经旋转弯月型扣件24后,使拉头230由开口242端位移至扣件24的厚肉边扣合点243,以厚肉边的距离差异,使螺丝23产生纵向后移的拉引力,而令公板2与母板1的组合状态更为紧密,同时也令盖板241于拉引力产生时,向内靠合而覆盖于公槽21上,因此,不仅达到组合公板2与母板1的目的,且令外观除了圆型盖板241外,毫无其他痕迹留存,不致影响整体的美观,但以此种组合元件的构造设置方式,于消费者之使用心态上,却仍具有数点缺欠未获改进,以致难以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在此予以将其归纳分述如下其1,往昔的组合构造方式,是以挖孔钻洞方式达到事后的隐藏性效果,故于公板与母板上的孔洞设置配合必须十分准确,才能保持其组合的顺利与完成后的美观,因此在技术与工作上必定极为耗费,无端地增加产品成本负担,且造成技术人员的浪费,失去创作原有的本意。其2,往昔隐藏式组合元件的母板锁合,是利用该母槽中嵌设的螺母,作为与公板螺丝的锁合构造,而该螺母仅以强力方式硬嵌于母槽中,虽可达到暂时性的锁合受力作用,但如经长久时日或受到位移振动时,将使螺母的嵌合状态产生变质,或旋空转、或移动脱出等等,皆可能造成组合状态的失败。其3,该类产品经弯月型扣件以拉长距离增加牵引力量,作为组合公、母板的主要拉引构造,但并无其他设置以为固定,仅为扣件旋转扣合而已,如此设置表面上尚属合理,但在实际上却无法合乎实用,因扣件仅经旋转即能拉引扣合,亦可能因该拉引力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使其产生倒转以致松脱或掉落,造成构造上的不稳定,虽可经维修保固,但已对使用者产生诸多不便与无奈感。本创作人针对上述各种缺欠情形,创作出一种板组合元件,可取代旧有产品并克服上述各项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板组合元件,以其精简的结构设置方式,发挥板组合的美观与稳固效能,增进并提升产品的质量,使其能符合消费者的使用心理需求。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板组合元件,利用燕尾型套片设置,可轻易咬合埋头螺丝及内螺母的头部,于锁合紧固后,更不必担心脱落的情形发生,令板的组合达到更为紧密且有效的境界。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板组合元件,令板与板的组合状态,可有一活动式的调整空间,增加其组合的灵活特性,减少往昔产品不易对孔或钻孔位置不准的种种困扰,且令组合后的成品,更具有工整美观的外表,进而提高消费者的使用意愿。本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达到的一种板组合元件,包括公板和母板,其特征在于该公板上设置一可供埋头螺丝头与内螺母进入且不穿透的公槽,槽缘边设置一长条状的燕尾槽,且以一燕尾型套片套入其中,而于母板结合边另面配合处,亦设置一与公槽相应的母槽,该母槽中垂直结合边的圆弧处,由结合边向母槽设一穿通的暗穿孔,该暗穿孔中设一等长的套管;该埋头螺丝头部和内螺母卡撑于所述燕尾型套片的出口端内侧,该埋头螺丝的螺杆,穿过所述套管,该螺杆的尾端与外螺母锁合固定在所述母槽中。本技术的效果在于利用一燕尾槽与燕尾型套片设置,可轻易套合埋头螺丝的头部,于锁合后更是紧密咬合而不必担心脱离掉落的情形发生,且其套片属活动组合式,令组合状态可有一活动调整的空间,以增加板组合的灵活特性,不仅由外表看不出组合元件的痕迹,且能达到稳固组合与提高结构强度的效果。为对本创作的构造与功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现列举一较佳的实施例,配合下列诸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式简要说明图1为往昔板组合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往昔板组合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组合状态示意图。请参阅附图3及4、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板组合元件,是于板组合的公板3的适当位置处,钻设一孔径较大且不穿透的公槽31,于槽缘边设置一长条状的燕尾槽32,并以一燕尾型硬质套片33,由公槽31中滑伸套入于燕尾槽32中,其尺寸是以配合埋头螺丝5头部及一内螺母50横套入并能移动为准,而于板组合的母板4结合边另面,亦钻设一与公槽31相同的母槽41,母槽41中垂直结合边的圆弧处,由结合边向母槽41钻设一穿通的暗穿孔42,孔中预先置放一圆型等长的套管43,可供埋头螺丝5的螺杆通过;整体结构设置组合时,于公槽31的燕尾槽32中,滑套入一燕尾型套片33,并将埋头螺丝5的头部与内螺母50,顺着燕尾槽32由公槽31中穿入于套片33内,旋转螺杆使埋头螺丝5的平头顶于套片33内的内缘壁,而内螺母50则卡撑于套片33的出口端,令其保持于套片33中的暂时稳定与受微力时可移动的状态,但该头部与内螺母50却不致由套片33的缺口处脱出,而可以埋头螺丝5的螺杆,对合母板4的暗穿孔42,并伸入穿透于母槽41的暗穿孔42内,再以止滑垫片51及外螺母52锁合螺杆的尾端,一旦锁合紧密后,埋头螺丝5的头部与内螺母50,因外螺母52的锁固拉紧,必紧迫于套片33与燕尾槽32,达到紧密撑顶的状态,不必担心松脱掉的情形发生,且于组合状态不平整时,尚可以微力调整埋头螺丝5与内螺母50之处于套片33中的位置,使其组合能够平整对齐,而燕尾槽32虽为木质沟槽,但可因硬质套片33的保护,亦不必担心材质柔弱毁损的情形,而能利用外螺母52将组合板的公板3与母板4紧密而稳固地组合完成,另再以二块配合公母槽尺寸的盖板6,分别套盖于公槽31与母槽41外,令整体构物由外表看不出组合元件的痕迹所在,如附图6所示,即能完成组合的程序,不似往昔般地虽能达到美观的目的,但却无法作到紧密稳固的效果,不仅降低构件的复杂性与装配组合的工时,且能改善昔用产品的缺点,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综上所述,本技术在构造上,虽然极为简单,但却能针对往昔产品的缺点,提出解决的办法,更进一步地增加其稳固组合的特性,有效地扩展其使用的年限与范围,而可符合消费大众的使用心理需求。权利要求1.一种板组合元件,包括公板和母板,其特征在于该公板上设置一可供埋头螺丝头与内螺母进入且不穿透的公槽,槽缘边设置一长条状的燕尾槽,且以一燕尾型套片套入其中,而于母板结合边另面配合处,亦设置一与公槽相应的母槽,该母槽中垂直结合边的圆弧处,由结合边向母槽设一穿通的暗穿孔,该暗穿孔中设一等长的套管;该埋头螺丝头部和内螺母卡撑于所述燕尾型套片的出口端内侧,该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组合元件,包括公板和母板,其特征在于:该公板上设置一可供埋头螺丝头与内螺母进入且不穿透的公槽,槽缘边设置一长条状的燕尾槽,且以一燕尾型套片套入其中,而于母板结合边另面配合处,亦设置一与公槽相应的母槽,该母槽中垂直结合边的圆弧处,由结合边向母槽设一穿通的暗穿孔,该暗穿孔中设一等长的套管;该埋头螺丝头部和内螺母卡撑于所述燕尾型套片的出口端内侧,该埋头螺丝的螺杆,穿过所述套管,该螺杆的尾端与外螺母锁合固定在所述母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尚民
申请(专利权)人:民芳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