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崟桂专利>正文

一种防风抗倒式太阳能多形态模拟的轮廓亮灯景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461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风抗倒式太阳能多形态模拟的轮廓亮灯景观。所述防风抗倒式太阳能多形态模拟的轮廓亮灯景观包括:底板;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缠绕有轮廓灯;电源箱,所述电源箱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固定板的正面,所述电源箱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电源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防风抗倒式太阳能多形态模拟的轮廓亮灯景观,保证了轮廓双电源亮灯景观站立时的稳定,提高了轮廓双电源亮灯景观的抗风性能以及抗倒性能,节能环保,美观,夜间观赏很漂亮,而且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非常简便,大大的提高了轮廓双电源亮灯景观的使用性。

A Wind-proof and Reversible Solar Energy Multi-modality Simulated Contour Lighting Landsc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风抗倒式太阳能多形态模拟的轮廓亮灯景观
本技术涉及灯具景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风抗倒式太阳能多形态模拟的轮廓亮灯景观。
技术介绍
轮廓灯,又称护栏管,既然被称为“轮廓灯”,它更重要的作用是用来“描绘”建筑的轮廓和线条,出光效果为线性光,在公园,小区灯场所均用轮廓灯来制作景观。然而现有的轮廓亮灯景观存在了一些缺点,比如现有的轮廓亮灯景观稳定性不强,在遭受较强的大风吹拂时,轮廓亮灯景观就会发生松动现象,最终发生倾倒,损坏状态,稳定较差,并且长期使用,会造成电能的消耗,不具有节能环保的功能,而且轮廓亮灯景观的安装和拆卸都不便,以至于不能很好的更换不同形态的轮廓亮灯景观,严重的降低了轮廓亮灯景观的实用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风抗倒式太阳能多形态模拟的轮廓亮灯景观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风抗倒式太阳能多形态模拟的轮廓亮灯景观,解决了抗风性能不强,稳定较差,不具有节能环保的功能,以及不能很好的更换不同形态的轮廓亮灯景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防风抗倒式太阳能多形态模拟的轮廓亮灯景观,包括:底板;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缠绕有轮廓灯;电源箱,所述电源箱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固定板的正面,所述电源箱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电源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贯穿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槽,所述安装箱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槽,且位于所述缓冲槽的两侧,所述卡槽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底部贯穿所述安装箱并延伸至所述安装箱的内部,所述安装箱的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底部通过支撑杆滑动连接有操作杆,所述安装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圆形板和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圆形板的顶部,所述安装杆的顶端固定于所述安装箱的底部。优选的,所述缓冲槽的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底端依次贯穿所述安装箱和所述缓冲槽并延伸至所述缓冲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底部滑动连接有T型块,所述T型块的一侧贯穿所述卡槽并延伸至所述卡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操作杆的一端依次贯穿所述活动框和所述安装箱并延伸至所述安装箱的外部,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活动框并延伸至所述活动框的一侧,所述操作杆的延伸至所述活动框的一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块。优选的,所述操作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活动框的另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卡块相适配的滑槽。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防风抗倒式太阳能多形态模拟的轮廓亮灯景观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风抗倒式太阳能多形态模拟的轮廓亮灯景观,通过底板站立地面上,并且通过太阳能板吸收光能储存在蓄电池的内部,为轮廓灯提供电源,而且可以多形态模拟如人物,动物,花朵,栅栏等地方的轮廓缠灯,并且可以太阳能供电或电池供电,以及让轮廓灯的插头与家庭用户电源连接,节能环保,美观,夜间观赏很漂亮,通过T型块的运动,就会插入卡槽的内部,从而与卡槽形成卡接,间接完成了轮廓双电源亮灯景观的安装,而且操作杆运动完毕后,再对操作杆旋转度,这时卡块就会与活动框形成卡接,间接保证T型块与卡槽卡接后的稳定性,通过缓冲弹簧自身的弹性力,可以对缓冲板进行挤压,缓冲板受到挤压力时,就会向上运动,从而对顶杆施加推力,在底板失去与安装箱的卡接时,缓冲弹簧就可以将顶杆挤压出去,通过将安装结构浇注在地底下,从而保证了轮廓双电源亮灯景观站立时的稳定,提高了轮廓双电源亮灯景观的抗风性能以及抗倒性能,并且在更换不同形态的轮廓灯景观时,不需要更换所有部件,不仅提高了更换效率,而且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非常简便,大大的提高了轮廓双电源亮灯景观的使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防风抗倒式太阳能多形态模拟的轮廓亮灯景观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源箱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防风抗倒式太阳能多形态模拟的轮廓亮灯景观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所示的安装结构的结构俯视图。图中标号:1、底板,2、安装箱,3、固定板,4、轮廓灯,5、电源箱,6、缓冲槽,7、卡槽,8、推动板,9、挤压弹簧,10、限位块,11、活动框,12、操作杆,13、安装结构,131、圆形板,132、安装杆,14、蓄电池,15、太阳能板,16、缓冲板,17、缓冲弹簧,18、顶杆,19、T型块,20、顶块,21、卡块,22、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第一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防风抗倒式太阳能多形态模拟的轮廓亮灯景观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源箱的结构剖视图。防风抗倒式太阳能多形态模拟的轮廓亮灯景观包括:底板1;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所述固定板3的外表面缠绕有轮廓灯4,轮廓灯4上设置有电源线,且电源线的一端设置有插头,并且电源线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主要是可以进行可以太阳能供电或电池供电使用,在蓄电池14内部没有电能时,插头可以直接与家庭用户电源连接;电源箱5,所述电源箱5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固定板3的正面,所述电源箱5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4,所述电源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15,通过太阳能板15吸收光能储存在蓄电池14的内部,为轮廓灯4提供电能,而且电源箱5的一侧设置有插口,插口与蓄电池14连接,为轮廓灯4提供电源,可以太阳能供电或电池供电,节能环保,美观,夜间观赏很漂亮。本技术提供的防风抗倒式太阳能多形态模拟的轮廓亮灯景观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底板1站立地面上,并且通过太阳能板15吸收光能储存在蓄电池14的内部,为轮廓灯4提供电源,而且可以多形态模拟如人物,动物,花朵,栅栏等地方的轮廓缠灯,并且可以太阳能供电或电池供电,以及让轮廓灯的插头与家庭用户电源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防风抗倒式太阳能多形态模拟的轮廓亮灯景观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底板1站立地面上,并且通过太阳能板15吸收光能储存在蓄电池14的内部,为轮廓灯4提供电源,而且可以多形态模拟如人物,动物,花朵,栅栏等地方的轮廓缠灯,并且可以太阳能供电或电池供电,以及让轮廓灯的插头与家庭用户电源连接,节能环保,美观,夜间观赏很漂亮,通过T型块7的运动,就会插入卡槽7的内部,从而与卡槽7形成卡接,间接完成了轮廓双电源亮灯景观的安装,而且操作杆12运动完毕后,再对操作杆12旋转90度,这时卡块21就会与活动框11形成卡接,间接保证T型块19与卡槽7卡接后的稳定性,通过缓冲弹簧17自身的弹性力,可以对缓冲板16进行挤压,缓冲板16受到挤压力时,就会向上运动,从而对顶杆18施加推力,在底板1失去与安装箱2的卡接时,缓冲弹簧17就可以将顶杆18挤压出去,通过将安装结构13浇注在地底下,从而保证了轮廓双电源亮灯景观站立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风抗倒式太阳能多形态模拟的轮廓亮灯景观,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缠绕有轮廓灯;电源箱,所述电源箱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固定板的正面,所述电源箱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电源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风抗倒式太阳能多形态模拟的轮廓亮灯景观,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缠绕有轮廓灯;电源箱,所述电源箱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固定板的正面,所述电源箱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电源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抗倒式太阳能多形态模拟的轮廓亮灯景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贯穿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槽,所述安装箱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卡槽,且位于所述缓冲槽的两侧,所述卡槽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两个所述限位块的底部贯穿所述安装箱并延伸至所述安装箱的内部,所述安装箱的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框,所述活动框的内壁的底部通过支撑杆滑动连接有操作杆,所述安装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圆形板和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圆形板的顶部,所述安装杆的顶端固定于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崟桂
申请(专利权)人:曾崟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