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机推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4559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盾构机推进装置,以达到降低支座制造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包括至少两个首尾可拆卸连接的支座,形成支座组,所述盾构机置于支座组上,其中盾构推进方向为首端,所述支座组的尾端设有反力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可拆卸首尾连接的支座,实现支座的循环利用。所述盾构机置于支座上,盾构机通过反力构件实现向前推进,相对支座向首端方向移动,当盾构机移动至少一个支座的距离时,位于尾端的支座可以拆卸掉移至首端,实现支座的循环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推进装置的操作方法简单,且由于支座的拆卸和安装的方法简单,可以实现在盾构机推进过程中支座的动态循环利用,实现高效施工。

A Shield Machine Propul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机推进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盾构机推进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地铁建设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越发火热,盾构掘进施工时现在城市地铁建设采取的主要方式,但在遇到一些复杂地质时,需要采用其他施工方法施工隧道,在盾构机施工到已经开挖好的隧道时,需要空推盾构机过已经开挖好的隧道段。为确保盾构机顺利空推过已经开挖好的隧道段,使用已开挖好隧道内混凝土导台作为盾体支撑,导台上铺设的钢轨做为盾体行走轨道,通过两台液压千斤顶做为盾体推进动力与导轨上设置反力孔,配合与反力孔配套的反力架推动盾体在轨道上向前移动。中国专利CN106150511B公开了一种盾构掘进式空推过地裂缝暗挖隧道施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地裂缝暗挖隧道内混凝土导台施工;二、导轨及反力架施工;三、盾构机整体向前顶推:将盾构机向前推移并使盾构主机支撑于两道导轨上,再利用盾构机的推进油缸和反力架整体向前顶推,直至顶推到位;顶推过程中,利用盾构机的盾构管片拼装机由后向前在混凝土导台上安装多个盾构管片,盾构管片为底部管片且其位于推进油缸后侧,推进油缸通过底部管片支顶于反力架上,多个底部管片组成供盾构机的后配套台车向前平移的台车平移通道。该方法利用隧道内仰拱回填结构简便完成盾构空推过地裂缝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且施工过程安全。然而隧道工程中,盾构机未进入隧道掌子面之前通常布设盾构机推进轨道以将盾构机推到隧道开挖界面。申请号2018111103796公开了一种空推步进装置,该装置采用铺设厚度为将近一米的混凝土导台上设置导轨,并在导台上预留反力孔,将反力构件插入反力孔,盾构的水平推缸作用在反力构件沿轨道前进;上述两种装置,均需要预先铺设混凝土倒台,花费大量的劳动力和混凝土量,混凝土需要漫长养护周期达到标准强度才可推进影响工程进度,经济花费大,效率低。公布号为CN102337900A公开了一种循环铺垫式盾构机空推方法,该装置通过在盾构机底部设置托架,两侧设置两排竖向千斤顶,水平千斤顶通过反力构件与托架传力,水平千斤顶出力推动盾构机在托架上前移,然后启动竖向千斤顶将盾构机唾弃,水平千斤顶收缩,推进托架前移,收缩竖向千斤顶盾构机落在托架重复上述向前推进,上述装置由于托架与地面接触,托架前移与地面滑动摩擦对托架极易造成破坏,且盾构机一般高达上千吨,竖向千斤顶需要极大的功率,在实际工程中效率低,重复利用率低,造价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盾构机推进装置,以达到降低盾构空推步进段施工成本,促使施工高效快速推进,实现支座循环利用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盾构机推进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首尾可拆卸连接的支座,形成支座组,所述盾构机置于支座组上,其中盾构推进方向为首端,所述支座组的尾端设有反力构件。本专利技术通过可拆卸首尾连接的支座,实现支座的循环利用。所述盾构机置于支座上,盾构机通过反力构件实现向前推进,相对支座向首端方向移动,当盾构机移动至少一个支座的距离时,位于尾端的支座可以拆卸掉移至首端,实现支座的循环利用。所述支座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多样,可以是支座的侧面通过螺纹紧固连接件进行固定,也可以是支座之间相互嵌套的连接方式,只要不影响盾构机在支座组上侧移动即可。所述反力构件主要作为盾构机在支座上推动的作用力支点,反力构件可以通过螺纹固定件固定在位于尾端支座的尾端,还可以通过嵌套的方式,将反力构件嵌入位于尾端的支座的尾端,推动盾构机前进的动力装置,一端顶住反力构件,另一端安装于盾构机上,实现盾构机向前推进。进一步的,所述支座设有连接部,相邻两支座之间通过连接部实现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座通过连接部相互嵌套式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座的一端设有榫头,另一端设有与榫头匹配的卯眼,实现支座的首尾连接。本专利技术采用榫头和卯眼之间简单地咬合,便于将两个支座结合在一起,榫头和卯眼的配合能够实现两个支座的连接处实现相互嵌套,使得两个支座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具体的为,每个支座一端设有榫头,另一端设有与榫头匹配的卯眼,将一个支座的榫头插入另一个支座的卯眼,依次类推,支座之间紧密并排连接,形成支座组。优选的,每个支座的一端分别设置两个榫头,另一端分别设置与两个榫头分别实现匹配的两个卯眼。更为优选的,所述榫头处于同一水平面,位于支座的两侧位置处,同样的,所述卯眼也是同一水平面,能够实现榫头的匹配。本专利技术通过榫头和卯眼的设计,便于支座之间的快速安装和拆卸。由于盾构机重量较大,卯榫结构将各个支座相互链接在一起,当盾构推进时尾端支座所受反力构件的纵向拉力通过卯榫部位传递给前排的支座,各个支座最大静摩擦力之和大于盾构与支座的最大静摩擦力,促使推进过程中盾构机迁移,支座相对地面静止。由于盾构机重量较大,进而使得盾构机推进更加顺畅,提高推进的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中部设有避免盾构机侧向滚动的凹槽。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支座的中部设置凹槽,其两侧凸起,使得盾构机能够纵向置于凹槽中,支座两侧的凸起部位形成挡板,能够有效避免盾构机侧向滚动,使得推进过程稳定。其他形状的盾构机同样,所述凹槽的形状可以根据盾构机的形状进行设置,实现更好的贴合。进一步的,所述榫头设有第一插孔,所述支座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插孔,使得榫头插接卯眼后,所述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孔眼水平共心,还包括铆钉,利用所述铆钉穿过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进行固定。由于盾构机的推动过程中有巨大的推动力,而支座之间仅仅通过榫头和卯眼的嵌套连接,可能会在推动过程中使相连的两个支座之间分离,影响推进进程,因此,为了实现两个支座之间的进一步固定,所述支座的榫头上设有第一插孔,所述支座的另一端的卯眼的侧壁上设有能够与第一插孔水平共心的第二插孔,使得支座一端的榫头插入与其相邻的支座的卯眼中,位置对准后,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的孔眼形成水平共心的插孔,再利用铆钉将二者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反力构件包括反力座,所述支座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反力座匹配的容置空间。为了进一步保证推进装置的整体性,避免零散部件太多影响整体工作的稳定性,所述反力构件与支座的一端固定连接,也可以一体化设计,支座的另一端设有与反力座匹配的容置空间,使得两个支座连接时,一个支座的反力座能够插入至另一个支座的容置空间中,实现两个支座的紧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反力构件还包括反力座,所述反力座一端与支座固定连接,中部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上设有卡板,所述盾构机一端设有水平推缸,所述水平推缸一端顶住卡板使得盾构机向前推进。所述支座沿盾构推进方向长度小于等于盾构机水平推缸伸出的最大长度。所述反力座除了采用钢板还可用其他形状的钢板,对应的,容置空间的形状与反力座的形状相互匹配,使得反力座能够置于容置空间中。反力座的中部设有横向的卡槽,将卡板置于卡槽上,盾构机上的水平推缸一端顶住卡板,卡板也可以是矩形,在水平推缸的推动下,盾构机实现向前推动。盾构机是在水平推缸的作用下向前推进,因此需要保证水平推缸伸出的最大长度,大于等于单个支座的纵向长度,使得水平推缸推动最大距离时,盾构机能够推动至下一个支座上。按照上述方式以此类推,每次推动都能够使得盾构机移动至少一个支座的距离,当需要支座循环利用时,可以将该尾端的支座与相邻支座分离,将卡板置于相邻支座的反力座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机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首尾可拆卸连接的支座(1),形成支座组,所述盾构机(10)置于支座组上,其中盾构推进方向为首端,所述支座组的尾端设有反力构件(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机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首尾可拆卸连接的支座(1),形成支座组,所述盾构机(10)置于支座组上,其中盾构推进方向为首端,所述支座组的尾端设有反力构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设有连接部,相邻两支座(1)之间通过连接部实现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通过连接部相互嵌套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的一端设有榫头(11),另一端设有与榫头(11)匹配的卯眼(12),实现支座(1)的首尾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中部设有避免盾构机(10)侧向滚动的凹槽(13)。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头(11)设有第一插孔(14),所述支座(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插孔(15),使得榫头(11)插接卯眼(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俊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弥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