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机后梁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4166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织机后梁改进结构,包括织机后梁,织机后梁向前延伸有延伸部,经轴与延伸部转动连接。该织机后梁改进结构改造成本小,使得经面张力较为稳定。

An improved structure of back beam of l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机后梁改进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织机,具体讲是一种织机后梁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在织机启动时,如果引纬和打纬已经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而机械送经还处于缓冲状态,没有达到正常运转速度,或者织轴(盘头)直径变小出现抖动,就会导致织物横档疵点的出现;现在业内用户都安装电送系统,认可其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也在承受着不小的成本压力。所谓电送系统是指新型式电子送机装置,其以独立交流伺服电机作为动力源,使用传感器检测张力,电送控制板,光电编码器来控制,设定好目标张力值,当张力值有变动时自动补偿张力,织造过程中保持张力恒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成本改进的织机后梁改进结构,使得经面张力较为稳定,当织轴直径变小时,减少经线抖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织机后梁改进结构,包括织机后梁,织机后梁向前延伸有延伸部,经轴与延伸部转动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延伸后梁长度,使得经轴与经纱开口的水平间距增大,从而使得经面的张力波动小,更为稳定,本改造成本低,织造的产品质量与加装电送系统的效果差别不大,可有效提升企业的利润水平。作为优选,延伸部上设有多个与轴承座连接的螺孔,延伸部上还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与后梁连接的调节孔。对不同的纱线种类作为经纱,可调节不同的经轴与经纱开口的间距,利于生产更为稳定的产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延伸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2所示,一种织机后梁改进结构,包括织机后梁1,织机后梁1向前延伸有延伸部2,经轴3通过带座轴承与延伸部2转动连接。延伸部2为一长条形结构的钢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织机后梁1的前端,从而增大经轴与经纱开口4的间距,这样在送经时经面张力可以相比原来更为稳定,减少张力波动,同时,当织轴直径逐渐变小时,虽然织轴上的纱线放线时抖动会加大,但由于经纱开口与经轴的间隔增大,可以缓冲抖动,减小抖动影响,虽然无法做到电送系统那样可以自动调节张力的效果,但可以减少张力波动,提高织造产品的质量,相比加装电送系统,本技术改造成本低,可有效提升企业利润。另外,为了适应不同纱线作为经纱,延伸部2上设有多个与轴承座连接的螺孔,通过螺孔与带座轴承固定,用于与经轴两端连接,延伸部2上还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与后梁连接的调节孔21,通过调节孔可以调整经轴与经纱开口的间距,以适应不同纱线的张力要求。以上仅就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织机后梁改进结构,包括织机后梁,其特征在于:织机后梁向前延伸有延伸部,经轴与延伸部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机后梁改进结构,包括织机后梁,其特征在于:织机后梁向前延伸有延伸部,经轴与延伸部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景丰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