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养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4123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培养皿,属于生物实验领域,包括:承载部(2)、过滤件(3)和与所述承载部(2)配合的盖体(1);所述盖体(1)盖于所述承载部(2)以形成容纳腔(4);所述过滤件(3)将所述容纳腔(4)分隔成至少两个容纳室(4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作为植物材料消毒容器时,只需将承载部(2)向一侧倾斜,倾倒出液体即可,而植物材料被过滤件(3)挡住。从而使操作变得简单,减少了植物材料的浪费,节省操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A Petri di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培养皿
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领域,特别是一种培养皿。
技术介绍
培养皿是细胞培养及微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器材,也经常作为植物材料消毒容器,在对植物材料消毒时,需要将植物材料与消毒液(如75%酒精)装入培养皿,轻摇一定时间,若消毒时间不足,细菌无法被完全杀死,若超过一定时间植物材料会脱水过多死亡,一般酒精消毒不能超过45秒。批量消毒植物植物材料通常由于消毒量比较大,较难同时用镊子从培养皿中的酒精中在既定的时间内捞出所有材料,从而造成脱水死亡。后续还需要多次无菌水洗涤植物材料上的残余消毒液。准确的把握消毒时间目前完全靠操作人员的实验技能,在消毒完成后使用镊子将植物材料迅速从培养皿中的液体中夹出,或倾斜培养皿倒出其中的液体。因为操作人员技能之间的差异,有些操作人员不能很好地把握消毒时间,在消毒完成后使用镊子夹出植物材料时手忙脚乱,无法及时夹出植物材料,造成植物材料死亡从而浪费了资源,或倾斜培养皿倒出其中的液体会同时倒出植物材料。而且需要多次无菌水洗涤植物材料上的残余消毒液,每次都需要夹取植物材料,或倾倒无菌水。在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学生中这种现象极为普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会造成浪费植物材料,消耗大量时间,还会对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植物组织培养中给植物材料消毒后不能及时使植物材料与消毒液分离而造成浪费植物材料、浪费时间、分离不充分的问题,还能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信心。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培养皿,包括:承载部、过滤件和与所述承载部配合的盖体;所述盖体盖于所述承载部以形成容纳腔;所述过滤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至少两个容纳室。进一步的,所述承载部包括一底和沿所述底周向并以与底所在平面成第一预定角度延伸而成的第一侧壁;所述盖体包括一顶和沿所述顶周向并以与顶所在平面成第二预定角度延伸而成的第二侧壁。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设置在所述承载部内,与所述承载部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的内侧沿所述底的周向上设置有向内的支撑档,支撑所述过滤件;所述过滤件的边缘与所述支撑档的上表面抵接。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设置为条形片状,并以预定角度连接于所述底所在平面,相对的两端与所述第一侧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设置于所述承载部的内表面,与所述承载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件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盖体盖于所述承载部的顶与底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设置在所述圆形底的直径方向的一端,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1/4-1/3处,将该直径分割为长段和短段。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所在平面与所述底所在平面垂直或向所述直径长段的一侧倾斜,使所述过滤件所在平面与所述底所在平面的预设角度为45-90°。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高度低于第一侧壁高度1-2mm。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与承载部的底面和侧壁固定或可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网孔大小为1-2mm。使用本技术的培养皿作为植物材料消毒容器时,在消毒计时结束时只需将承载部向一侧倾斜,倾倒出液体即可,而植物材料于过滤件处挡住。从而减少了植物材料的浪费,节省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承载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盖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安装支撑档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A-A截面图;图7是本技术的承载部另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承载部;2-过滤件;3-过滤件;4-容纳腔;41-容纳室;11-顶;12-第二侧壁;21-底;22-第一侧壁;5-支撑档;6-倾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层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在下文中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例如器件的结构、材料、尺寸、处理工艺和技术,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现本专利技术。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培养皿,包括:承载部2、过滤件3和与承载部2配合的盖体1;盖体1盖于承载部2以形成容纳腔4;过滤件3将容纳腔4分隔成至少两个容纳室41。其中优选为两个容纳室41。当本实施例的培养皿作为植物材料消毒容器时,当消毒计时结束时只需将培养皿向没有植物材料的容纳室一侧倾斜,倾倒出消毒液,而过滤件3将植物材料挡住。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承载部2包括一底21和沿底21周向并以与底21所在平面成第一预定角度延伸而成的第一侧壁22;盖体1包括一顶11和沿顶11周向并以与顶11所在平面成第二预定角度延伸而成的第二侧壁12。其中底21可以为圆形、方形、椭圆形等形状,顶11的形状也相应与底配合。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过滤件3设置在承载部2内,与承载部2可拆卸连接。其中过滤件3可以是方形、圆形等形状,过滤件边缘3与承载部2连接,可以是部分连接或全部连接。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2的内侧沿底21的周向上设置有向内的支撑档5,支撑过滤件3;过滤件3的边缘与支撑档5的上表面抵接。当本实施例的培养皿作为植物材料消毒容器时,向一侧倾倒消毒液时,过滤件3被支撑档5和第一侧壁22固定,不会移动。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过滤件3设置为条形片状,并以预定角度连接于底21所在平面,相对的两端与第一侧壁22连接。当本实施例的培养皿作为植物材料消毒容器时,过滤件3向装有植物材料一侧倾斜,倾倒消毒液时,过滤件3能更有效的挡住植物材料。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22的内侧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件,与所述过滤件3相对的两端抵触连接。限位件的数量还可以2、4、6、8个,但不限于上述举例。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过滤件3设置于承载部2的内表面,与承载部2固定连接;过滤件3的高度小于或等于盖体1盖于承载部2的顶11与底21之间的距离。具体可以为过滤件3与承载部2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接或螺接。当本实施例的培养皿作为植物材料消毒容器时,当消毒计时结束时只需将培养皿倒置,将消毒液倾倒在盖体1内,过滤件3挡住植物材料,再将过滤件3取出,得到消毒后的植物材料。在一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部(2)、过滤件(3)和与所述承载部(2)配合的盖体(1);所述盖体(1)盖于所述承载部(2)以形成容纳腔(4);所述过滤件(3)将所述容纳腔(4)分隔成至少两个容纳室(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培养皿,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部(2)、过滤件(3)和与所述承载部(2)配合的盖体(1);所述盖体(1)盖于所述承载部(2)以形成容纳腔(4);所述过滤件(3)将所述容纳腔(4)分隔成至少两个容纳室(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2)包括一底(21)和沿所述底(21)周向并以与底(21)所在平面成第一预定角度延伸而成的第一侧壁(22);所述盖体(1)包括一顶(11)和沿所述顶(11)周向并以与顶(11)所在平面成第二预定角度延伸而成的第二侧壁(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3)设置在所述承载部(2)内,与所述承载部(2)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22)的内侧沿所述底(21)的周向上设置有向内的支撑档(5),支撑所述过滤件(3);所述过滤件(3)的边缘与所述支撑档(5)的上表面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3)设置为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田蓝增全邹瑞贾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