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级氢氧化铟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388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级氢氧化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向硝酸铟水溶液中通入氨气,得到前驱体浆料;b)对所述前驱体浆料洗涤后,喷雾干燥,得到氢氧化铟粉末。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减少硝酸氨母液的产生,降低洗涤难度和洗涤耗水,同时减少含氮废水的产生,降低废水处理难度;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无需分散剂即可获得纳米级别的产品,降低了制备成本、简化了操作步骤,且减少了浆液中的杂质,进而降低了洗涤难度和洗涤耗水量;而且,所得产品粒度小且均匀性较好,无需进行筛分处理,简化了制备工序。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nanometer indium hydrox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级氢氧化铟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ITO靶材
,特别涉及一种纳米级氢氧化铟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氢氧化铟(In(OH)3)属于铟的延伸产品,其是制造氧化铟或含氧化铟化合物粉末的前驱体,可用于制造形成ITO膜(以铟-锡为主成分的复合氧化物)的溅射用ITO靶材。ITO膜是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和液晶显示器为主的显示设备的透明电极膜。随着全球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今光电设备逐渐向着个人化、平面显示的超大型和异形化的方向发展,溅射靶材等透明导电膜的需求量显著增加。氢氧化铟作为形成透明导电膜用主要原料的前驱体,其需求量也随之显著增加。因此,氢氧化铟的工业制备具有重要意义。制备氢氧化铟的常用方法有溶胶-凝胶法、水/溶剂热法、气相沉积法等等,然而这些方法多存在工艺步骤复杂、条件难以控制、设备要求高等问题,难以实现工业生产。除上述方法外,现有技术中还提出了一种更为简单的碱液制备法,具体的,在分散剂作用下,将碱液(如氨水)与硝酸铟水溶液混合反应,再进行洗涤、干燥和筛分,得到氢氧化铟粉末。然而,上述方法会产生大量硝酸氨母液,洗涤后会产生大量含氮废水,增加了废水处理难度;同时,其必须在分散剂作用下,才能获得小粒度产品,一方面增加了制备成本和操作步骤,另一方面又增加了浆液的中杂质,进而增加了洗涤难度和洗涤耗水量;另外,其制备的氢氧化铟产品均匀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级氢氧化铟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减少硝酸氨母液的产生,降低洗涤难度和废水处理难度;同时,无需分散剂即可获得纳米级别的产品,降低了制备成本、减少了操作步骤,并降低了后处理难度和成本;而且,所得产品粒度小且均匀性较好,无需进行筛分处理。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级氢氧化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向硝酸铟水溶液中通入氨气,得到前驱体浆料;b)对所述前驱体浆料洗涤后,喷雾干燥,得到氢氧化铟粉末。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硝酸铟水溶液中铟的摩尔浓度为0.4~3.0mol/L。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通入氨气至前驱体浆料的pH值为6.5~10。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氨气的通入速率为20~500mL/min。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在20~90℃下,向硝酸铟水溶液中通入氨气。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所述洗涤采用的洗涤剂为去离子水;所述去离子水的电导率<5.0μs/cm。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洗涤至浆料的电导率<20.0μs/cm。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所述洗涤为:采用压滤设备进行循环洗涤。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所述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为150~300℃,出风温度为100~150℃。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在对所述前驱体浆料洗涤前,还包括陈化处理;所述陈化的温度为25~60℃,时间为2~10h。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级氢氧化铟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减少硝酸氨母液的产生,降低洗涤难度和洗涤耗水,同时减少了含氮废水的产生,降低了废水处理难度;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无需分散剂即可获得纳米级别的产品,一方面降低了制备成本、简化了操作步骤,另一方面,减少了浆液中的杂质,进而降低了洗涤难度和洗涤耗水量,即降低了后处理难度和后处理成本;而且,所得产品粒度小且均匀性较好,无需进行筛分处理,简化了制备工序。综上,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既能够简化制备过程、降低成本,又能够降低后处理难度和成本,且产品粒度均一、分散性好,便于实现工业规模化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氢氧化铟产品的纯度可达99.99%,中位粒径D50在0.5μm以下、且粒度均一、分散性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得产品的SEM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得产品的粒径分布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得产品的SEM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得产品的粒径分布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所得产品的SEM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所得产品的粒径分布图;图7为对比例1所得产品的粒径分布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级氢氧化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向硝酸铟水溶液中通入氨气,得到前驱体浆料;b)对所述前驱体浆料洗涤后,喷雾干燥,得到氢氧化铟粉末。按照本专利技术,先向硝酸铟水溶液中通入氨气,得到前驱体浆料。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硝酸铟水溶液的获得方式没有特殊限制,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式获取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硝酸铟固体与水混合,得到硝酸铟水溶液;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将硝酸铟溶液用水稀释,得到硝酸铟水溶液。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硝酸铟水溶液中铟的摩尔浓度优选为0.4~3.0mol/L;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硝酸铟水溶液中铟的摩尔浓度为0.4mol/L、1mol/L、2mol/L、2.5mol/L或3mol/L。本专利技术中,向硝酸铟水溶液中通入氨气时,温度条件优选为20~90℃,由于该反应过程是放热反应,过程中温度会有所上升,使沉淀温度稳定在35~70℃,可通过外加热源调控温度,获得不同粒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温度为25℃、40℃或60℃。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在搅拌条件下通入氨气。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氨气的通入速率优选为20~500mL/min,更优选为20~200mL/min。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氨气通入速率为20mL/min、60mL/min、100mL/min、180mL/min或200mL/min。本专利技术中,在通入氨气的过程中,氨气与硝酸铟水溶液中的硝酸铟反应,不断形成氢氧化铟并逐渐沉淀,反应体系为固-液混合的浆料体系。本专利技术中,通入氨气至浆料的pH为6.5~10,更优选为7~10。以pH作为反应终点指标,使反应终点更易控制,待达到相应pH值后,停止通入氨气,结束反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通入氨气至浆料的pH为7.2、7.5、8.0、9.0或10。在上述反应后,得到前驱体浆料,为氢氧化铟沉淀-液体的混合体系。现有技术中采用氨水法时,发生如下反应:In(NO3)3+3NH3H2O=In(OH)3+3NH4NO3;氨水法通过共沉淀法需要依靠母液作为缓冲液达到稳定反应和减缓反应的目的,需要添加大量硝酸铵母液,导致后续洗涤时消耗大量水,更严重的是,洗涤后产生大量含氮废水,增加了废水处理难度。而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单边加入的方式,氨气通入先形成氨水再进行反应,是一种二级反应,本身即可达到减缓反应的效果,能够减少硝酸氨母液的需求量和产生量,从而克服上述问题,降低了废水处理难度。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氨水法中,反应过程必须在酸胺类分散剂下进行,而本专利技术的反应过程中,无需添加分散剂,一方面降低了原料成本、简化了操作步骤;另一方面,减少了浆液中的杂质,进而降低了洗涤难度和洗涤耗水量,即降低了后处理难度和后处理成本。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反应为二级反应,反应过程更平稳,得到的氢氧化铟颗粒更均匀,产品质量更稳定,更适合工业化生产。按照本专利技术,在得到前驱体浆料后,对所述前驱体浆料洗涤后,喷雾干燥,得到氢氧化铟粉末。本专利技术中,在得到前驱体浆料后,优选先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级氢氧化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向硝酸铟水溶液中通入氨气,得到前驱体浆料;b)对所述前驱体浆料洗涤后,喷雾干燥,得到氢氧化铟粉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级氢氧化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向硝酸铟水溶液中通入氨气,得到前驱体浆料;b)对所述前驱体浆料洗涤后,喷雾干燥,得到氢氧化铟粉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硝酸铟水溶液中铟的摩尔浓度为0.4~3.0mol/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通入氨气至前驱体浆料的pH值为6.5~10。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氨气的通入速率为20~500mL/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在20~90℃下,向硝酸铟水溶液中通入氨气。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凤吾生朱刘何坤鹏张莉兰
申请(专利权)人:先导薄膜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