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锂电池减震存放设备,包括减震主机柜、设置于所述减震主机柜内部的控制器组件、电源组件、无线通讯传输单元、报警器以及散热器组件;所述减震主机柜正面设置有用于进行信号显示的信号显示屏以及若干个控制按钮组件,该若干个控制按钮组件处于信号显示屏右侧;减震主机柜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和存储锂电池的锂电池仓;在锂电池仓的左右两侧侧边部位矩阵式排布设置有多个用于起到缓冲作用的第一缓冲机构组件,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缓冲机构组件、第二缓冲机构组件、第三缓冲机构组件可以对锂电池箱体进行全方位的减震,提高产品和设备的安全性能,且本申请的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高。
A New Type of Lithium Battery Shock Absorption Storag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锂电池减震存放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减震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突出的新型锂电池减震存放设备。[
技术介绍
]近些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子类产品有了大幅度的推广和应用,然而,常用的电子类产品一般都采用可充电式锂电池作为能源供给,“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物质进入环境中会造成重金属镍、钴污染(包括砷),氟污染,有机物污染,粉尘和酸碱污染,由于广泛用于当前的各种需要电池供电的产品设备上,其是最具有实用价值的供电电源之一。在锂电池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对锂电池的减震是较为重要的环节,其直接影响到锂电池的使用安全度和使用寿命,然而,目前较为常见的减震措施和减震设备一般都较为简单,应用效果不够突出,使用性能低,且维护成本高,不利于大范围的推广。为了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和实验,从锂电池减震设备的具体结构与功能部分入手进行改进和改善,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应用效果突出的新型锂电池减震存放设备。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锂电池减震存放设备,包括减震主机柜、设置于所述减震主机柜内部的控制器组件、电源组件、用于与外部移动终端进行通讯连接的无线通讯传输单元、用于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报警处理的报警器以及用于对设备运行进行实时散热处理的散热器组件;所述减震主机柜正面设置有用于进行信号显示的信号显示屏以及若干个控制按钮组件,该若干个控制按钮组件处于信号显示屏右侧;所述减震主机柜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和存储锂电池的锂电池仓;所述锂电池仓呈方形体结构,在所述锂电池仓的左右两侧侧边部位矩阵式排布设置有多个用于起到缓冲作用的第一缓冲机构组件;在所述锂电池仓的前后两侧侧边部位矩阵式排布设置有多个用于起到缓冲作用的第二缓冲机构组件;在所述锂电池仓的底部位矩阵式排布设置有多个用于起到缓冲作用的第三缓冲机构组件;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组件、第二缓冲机构组件、第三缓冲机构组件结构相同,且第一缓冲机构组件包括与锂电池仓相连接的连接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基板上的弹性缓冲件;该弹性缓冲件为弹簧体或弹簧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锂电池仓中、用于放置锂电池的锂电池箱体;在所述锂电池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方形体状存放机构,在各存放机构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与锂电池外形匹配的锂电池槽;所述锂电池槽的槽体深度大小范围为3-8cm;在所述各锂电池槽中还设置有用于对锂电池进行限位固定的弹性限位卡片;所述锂电池箱体放置于所述锂电池仓中时,其左右侧面、前后侧面以及底面外侧分别与第一缓冲机构组件、第二缓冲机构组件、第三缓冲机构组件相接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减震主机柜底部四个对角部位的滚轮体;所述各滚轮体包括用于驱动该滚轮体旋转的滚轮驱动马达;所述电源组件、无线通讯传输单元、报警器、散热器组件、信号显示屏、控制按钮组件、滚轮驱动马达与控制器组件电性连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组件、第二缓冲机构组件、第三缓冲机构组件中、用于对锂电池箱体与锂电池仓之间的挤压力进行实时感测的压力传感器组件;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与控制器组件电性连接;各第一缓冲机构组件、第二缓冲机构组件、第三缓冲机构组件中的连接基板底部还设置有可调节各连接基板与锂电池仓壁体之间间距的调节旋钮和微调节器;所述微调节器与控制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讯传输单元包括无线蓝牙单元、2.4G无线通讯单元、无线WiFi传输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锂电池箱体前后侧面、左右侧面、用于对锂电池箱体在锂电池仓中的移动进行锁死限位的极限位移限位块;且在所述锂电池仓中安设有与各极限位移限位块位置对应、与极限位移限位块相接触的固定块;锂电池箱体在锂电池仓中移动时,由各极限位移限位块与固定块接触后避免锂电池箱体与锂电池仓产生碰撞;减震主机柜呈方形体结构,且该减震主机柜的壁体厚度大小范围为4-10cm;在所述减震主机柜的内壁还形成有多个散热材料层,且该散热材料层包括第一散热材料层、第二散热材料层、第三散热材料层与第四散热材料层;所述第一散热材料层为铁板层,第二散热材料层为铝板层,第三散热材料层为热敏胶粘剂层,第四散热材料层为散热膜层;该所述热敏胶粘剂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丙烯酸酯类胶黏剂92份、异氰酸酯类交联剂0.15-0.22份、稀释剂35-41份、环氧类交联剂0.735-11.4份、偶氮化合物5.4-12.34份、松香树脂2.67-13.45份、N-亚硝基化合物5.5-13份、偶联剂0.335-2.123份、粘度为2455-3650cps的丙烯酸酯类的聚合物0.55-1.32份;所述第一散热材料层的厚度范围为0.25-0.42mm、第二散热材料层的厚度范围为0.26-0.41mm、第三散热材料层的厚度范围为0.33-0.45mm、第四散热材料层的厚度范围为0.35-0.47mm;且在所述第一散热材料层上矩阵式开设有若干个方形通气孔,各方形通气孔的孔径大小范围为0.3-1.1mm。优选地,所述电源组件为可充电式锂电池组件;且在所述减震主机柜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实时感测设备运行温度状态的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组件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锂电池箱体外部还一体成型设置有把手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锂电池减震存放设备通过同时设置减震主机柜11、设置于所述减震主机柜11内部的控制器组件、电源组件、用于与外部移动终端进行通讯连接的无线通讯传输单元、用于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报警处理的报警器以及用于对设备运行进行实时散热处理的散热器组件结构,减震主机柜11正面设置用于进行信号显示的信号显示屏111以及若干个控制按钮组件112,该若干个控制按钮组件112处于信号显示屏111右侧,且减震主机柜11内部开设用于放置和存储锂电池的锂电池仓,结合第一缓冲机构组件113、第二缓冲机构组件114、第三缓冲机构组件115的结构组成,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缓冲机构组件113、第二缓冲机构组件114、第三缓冲机构组件115可以对锂电池箱体12进行全方位的减震,提高产品和设备的安全性能,且本申请的结构设计合理,稳定性高。[附图说明]图1和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锂电池减震存放设备的立体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此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锂电池减震存放设备1包括减震主机柜11、设置于所述减震主机柜11内部的控制器组件、电源组件、用于与外部移动终端进行通讯连接的无线通讯传输单元、用于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报警处理的报警器以及用于对设备运行进行实时散热处理的散热器组件;所述减震主机柜11正面设置有用于进行信号显示的信号显示屏111以及若干个控制按钮组件112,该若干个控制按钮组件112处于信号显示屏111右侧;所述减震主机柜11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和存储锂电池的锂电池仓;所述锂电池仓呈方形体结构,在所述锂电池仓的左右两侧侧边部位矩阵式排布设置有多个用于起到缓冲作用的第一缓冲机构组件113;在所述锂电池仓的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锂电池减震存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主机柜、设置于所述减震主机柜内部的控制器组件、电源组件、用于与外部移动终端进行通讯连接的无线通讯传输单元、用于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报警处理的报警器以及用于对设备运行进行实时散热处理的散热器组件;所述减震主机柜正面设置有用于进行信号显示的信号显示屏以及若干个控制按钮组件,该若干个控制按钮组件处于信号显示屏右侧;所述减震主机柜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和存储锂电池的锂电池仓;所述锂电池仓呈方形体结构,在所述锂电池仓的左右两侧侧边部位矩阵式排布设置有多个用于起到缓冲作用的第一缓冲机构组件;在所述锂电池仓的前后两侧侧边部位矩阵式排布设置有多个用于起到缓冲作用的第二缓冲机构组件;在所述锂电池仓的底部位矩阵式排布设置有多个用于起到缓冲作用的第三缓冲机构组件;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组件、第二缓冲机构组件、第三缓冲机构组件结构相同,且第一缓冲机构组件包括与锂电池仓相连接的连接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基板上的弹性缓冲件;该弹性缓冲件为弹簧体或弹簧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锂电池仓中、用于放置锂电池的锂电池箱体;在所述锂电池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方形体状存放机构,在各存放机构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与锂电池外形匹配的锂电池槽;所述锂电池槽的槽体深度大小范围为3‑8cm;在所述各锂电池槽中还设置有用于对锂电池进行限位固定的弹性限位卡片;所述锂电池箱体放置于所述锂电池仓中时,其左右侧面、前后侧面以及底面外侧分别与第一缓冲机构组件、第二缓冲机构组件、第三缓冲机构组件相接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减震主机柜底部四个对角部位的滚轮体;所述各滚轮体包括用于驱动该滚轮体旋转的滚轮驱动马达;所述电源组件、无线通讯传输单元、报警器、散热器组件、信号显示屏、控制按钮组件、滚轮驱动马达与控制器组件电性连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组件、第二缓冲机构组件、第三缓冲机构组件中、用于对锂电池箱体与锂电池仓之间的挤压力进行实时感测的压力传感器组件;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与控制器组件电性连接;各第一缓冲机构组件、第二缓冲机构组件、第三缓冲机构组件中的连接基板底部还设置有可调节各连接基板与锂电池仓壁体之间间距的调节旋钮和微调节器;所述微调节器与控制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无线通讯传输单元包括无线蓝牙单元、2.4G无线通讯单元、无线WiFi传输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锂电池箱体前后侧面、左右侧面、用于对锂电池箱体在锂电池仓中的移动进行锁死限位的极限位移限位块;且在所述锂电池仓中安设有与各极限位移限位块位置对应、与极限位移限位块相接触的固定块;锂电池箱体在锂电池仓中移动时,由各极限位移限位块与固定块接触后避免锂电池箱体与锂电池仓产生碰撞;减震主机柜呈方形体结构,且该减震主机柜的壁体厚度大小范围为4‑10cm;在所述减震主机柜的内壁还形成有多个散热材料层,且该散热材料层包括第一散热材料层、第二散热材料层、第三散热材料层与第四散热材料层;所述第一散热材料层为铁板层,第二散热材料层为铝板层,第三散热材料层为热敏胶粘剂层,第四散热材料层为散热膜层;该所述热敏胶粘剂层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丙烯酸酯类胶黏剂92份、异氰酸酯类交联剂0.15‑0.22份、稀释剂35‑41份、环氧类交联剂0.735‑11.4份、偶氮化合物5.4‑12.34份、松香树脂2.67‑13.45份、N‑亚硝基化合物5.5‑13份、偶联剂0.335‑2.123份、粘度为2455‑3650cps的丙烯酸酯类的聚合物0.55‑1.32份;所述第一散热材料层的厚度范围为0.25‑0.42mm、第二散热材料层的厚度范围为0.26‑0.41mm、第三散热材料层的厚度范围为0.33‑0.45mm、第四散热材料层的厚度范围为0.35‑0.47mm;且在所述第一散热材料层上矩阵式开设有若干个方形通气孔,各方形通气孔的孔径大小范围为0.3‑1.1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锂电池减震存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主机柜、设置于所述减震主机柜内部的控制器组件、电源组件、用于与外部移动终端进行通讯连接的无线通讯传输单元、用于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报警处理的报警器以及用于对设备运行进行实时散热处理的散热器组件;所述减震主机柜正面设置有用于进行信号显示的信号显示屏以及若干个控制按钮组件,该若干个控制按钮组件处于信号显示屏右侧;所述减震主机柜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和存储锂电池的锂电池仓;所述锂电池仓呈方形体结构,在所述锂电池仓的左右两侧侧边部位矩阵式排布设置有多个用于起到缓冲作用的第一缓冲机构组件;在所述锂电池仓的前后两侧侧边部位矩阵式排布设置有多个用于起到缓冲作用的第二缓冲机构组件;在所述锂电池仓的底部位矩阵式排布设置有多个用于起到缓冲作用的第三缓冲机构组件;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组件、第二缓冲机构组件、第三缓冲机构组件结构相同,且第一缓冲机构组件包括与锂电池仓相连接的连接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基板上的弹性缓冲件;该弹性缓冲件为弹簧体或弹簧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锂电池仓中、用于放置锂电池的锂电池箱体;在所述锂电池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方形体状存放机构,在各存放机构上等间距开设有多个与锂电池外形匹配的锂电池槽;所述锂电池槽的槽体深度大小范围为3-8cm;在所述各锂电池槽中还设置有用于对锂电池进行限位固定的弹性限位卡片;所述锂电池箱体放置于所述锂电池仓中时,其左右侧面、前后侧面以及底面外侧分别与第一缓冲机构组件、第二缓冲机构组件、第三缓冲机构组件相接触;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减震主机柜底部四个对角部位的滚轮体;所述各滚轮体包括用于驱动该滚轮体旋转的滚轮驱动马达;所述电源组件、无线通讯传输单元、报警器、散热器组件、信号显示屏、控制按钮组件、滚轮驱动马达与控制器组件电性连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缓冲机构组件、第二缓冲机构组件、第三缓冲机构组件中、用于对锂电池箱体与锂电池仓之间的挤压力进行实时感测的压力传感器组件;所述压力传感器组件与控制器组件电性连接;各第一缓冲机构组件、第二缓冲机构组件、第三缓冲机构组件中的连接基板底部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肖俊,张晋美,
申请(专利权)人:刘肖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