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693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结构。除了共同形成封闭的截面结构(23)的外板(21)和内板(22)之外,车身结构的每个侧梁还均包括:第一加强件(25),该第一加强件沿前后方向延伸并插设在外板和内板之间并且其下边缘连结到外板和内板的下边缘;第二加强件(26),该第二加强件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面向内侧方向的开放侧的通道构件,第二加强件具有附接到第一加强件的外侧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以及第三加强件(27),该第三加强件在前后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延伸以具有连结到第一加强件的外侧边缘和连结到内板的内侧边缘。

Body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车身下侧部分的结构。
技术介绍
在已知的车身结构中,电池单元位于在车身两侧的下侧部分上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侧梁之间(例如,参见JP2014-226958A)。在这种车身结构中,为了使侧面碰撞时电池单元的变形最小化,与侧梁相关联的车身部分需要能够充分吸收侧面碰撞的冲击载荷。根据JP2006-264476A中公开的提议,每个侧梁均由内板和外板形成,内板和外板彼此连结以形成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由介于在内板和外板之间的第一加强件以及附接到第一加强件的外侧的第二加强件增强。第二加强件由铝合金制成,并且与第一加强件配合限定中空结构。在侧面碰撞时,第二加强件在外板和第一加强件之间经历变形,外板和第一加强件也变形。吸收侧面碰撞的冲击载荷的能力取决于载荷能量吸收能力或第二加强件的变形量。因此,通过限制第二加强件的内侧位移来确保第二加强件以可预测的方式变形是至关重要的。换句话说,需要某种结构将反作用力从内侧传递到第二加强件以抵抗从外侧施加的冲击载荷。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这种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改进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设有一对侧梁,该侧梁具有改进的吸收侧面碰撞冲击载荷能量的能力。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结构(1),该车身结构包括:一对侧梁(2),这一对侧梁沿车身两侧的下侧部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地板(18),该地板具有竖向面对的表面,并沿其各自的侧向边缘附接到所述侧梁的上侧;以及一对侧构件(12),每个侧构件均具有:外侧边缘,该外侧边缘附接到相应侧梁的内侧;以及内侧边缘,该内侧边缘附接到所述地板的下表面,以便与相应的侧梁和所述地板配合形成封闭的截面结构;其中每个侧梁均包括:外板(21),所述外板形成为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面向内侧方向的开放侧的通道构件;内板(22),所述内板形成为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面向外侧方向的开放侧的通道构件,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在其上边缘和下边缘处彼此连结;第一加强件(25),所述第一加强件在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之间限定的空间中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连结到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的所述下边缘的下边缘;第二加强件(26),所述第二加强件形成为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具有面向所述内侧方向的开放侧的通道构件,所述第二加强件具有附接到所述第一加强件的外侧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以及第三加强件(27),所述第三加强件在所述前后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延伸,以具有连结到所述第一加强件的外侧边缘和连结到所述内板的内侧边缘。第二加强件和第一加强件经由第三加强件、内板和侧构件连接到地板,使得在侧面碰撞时,第二加强件和第一加强件能够经由侧构件、内板、第三加强件接收来自地板的反作用力,并且能够以可靠的方式变形。结果,侧梁能够有效地吸收侧面冲击载荷。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强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弯折部(31),所述弯折部向由该第二加强件限定的通道的内部弯折。由此,使得第二加强件以可预测的方式变形,其中弯折部用作变形的起始点,从而能够稳定变形的模式,并且能够最大化吸收的冲击载荷的能量的量。优选地,所述第三加强件的所述外侧边缘和所述第二加强件的所述上边缘经由所述第一加强件彼此横向相对。因此,在侧面碰撞时,第三加强件能够将反作用力有效传递至第二加强件。优选地,所述第三加强件的所述内侧边缘和相应侧构件的所述外侧边缘经由所述内板彼此横向相对。因此,在侧面碰撞时,侧构件能够将反作用力有效传递至第三加强件。优选地,所述车身结构还包括横向延伸并附接到所述地板的下表面的横向构件(13),所述横向构件的两个横向端连结到相应侧构件。因为侧构件附接到横向构件,所以侧构件的内侧位移在侧面碰撞时被最小化,侧构件可以有效地将反作用力传递到内板、第三加强件、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优选地,所述车身结构还包括:电池壳(51),该电池壳位于所述侧梁之间并且在其中接纳电池组;以及一对支架(56),这一对支架将所述电池壳的侧部分连结到相应的内板。因此,内板能够在侧面碰撞时经由支架传递来自电池壳的反作用力。优选地,所述电池壳包括:下壳(52),该下壳具有朝上的开口以及沿着所述开口的周边延伸的凸缘(52B);以及上壳(53),该上壳封闭所述下壳的所述开口并具有连结到所述下壳的所述凸缘的周边,所述下壳的所述凸缘设置在与所述第三加强件的所述内侧边缘相同的高度处。因此,当支架在侧面碰撞时变形并且内板与下壳接触时,第三加强件的内侧边缘被致使经由内板与下凸缘侧向相对。因此,具有相对较高刚度的电池壳的下凸缘可以经由内板有效地将反作用力传递到第三加强件。优选地,每个支架均包括:从所述下壳的所述凸缘向下延伸的竖直壁部(56A);以及从所述竖直壁部的下端沿所述外侧方向延伸以连结到相应内板的下部分的横向壁部(56B)。因此,当支架横向插入电池壳和侧梁之间时,支架的一端能够连结到内板的邻近第一加强件的下端设置的下部分。优选地,每个支架相比所述电池壳均具有较低的对抗横向载荷的刚度。因为支架比下壳更早地变形以吸收冲击载荷的能量,所以能够使下壳的变形最小化。优选地,所述第三加强件设置有多个护条(27D),每个护条均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延伸。因此,第三加强件的刚度能够相对于横向加载增加,从而能够吸收更大量的冲击载荷能量。优选地,所述车身结构还包括门滑动轨道,所述门滑动轨道设置在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之间,并且位于所述第一加强件上方,所述门滑动轨道构造成能滑动地引导滑动门的下端。因此,其中结合有门滑动轨道的侧梁可以具有改进的吸收侧面碰撞载荷能量的能力。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包括一对侧梁,该侧梁具有改进的吸收侧面碰撞冲击载荷能量的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从右侧观察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车身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图2是车身结构的仰视图,图中省略了电池单元及其支架;图3是沿图1的线III-III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1的线IV-IV的剖视图;图5是侧梁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在变形的早期阶段(第一阶段)的类似于图3的剖视图;图7是在变形的中间阶段(第二阶段)的类似于图3的剖视图;图8是在变形的最后阶段(第三阶段)的类似于图3的剖视图;图9是作为对比例给出的车身结构的类似于图8的剖视图;以及图10是示出电池壳相对于与车身结构相撞的物体的位移的变形过程的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根据具体实施方式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在下面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车身的各种部件由诸如钢板之类的金属材料制成。如在以下公开中使用的连接、连结、粘合和附接可以包括各种连接模式,例如焊接、搅拌焊接、紧固(铆钉、螺钉、夹子等)和粘合剂粘合。因为车身关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轴线大致对称,所以在下面的描述中可以仅提及车辆的一侧以避免冗余。如图1中所示,在小型货车的车身结构1的任一下侧部分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侧梁2。侧梁2的前端部分连接到竖直延伸的A柱3的下端,并且侧梁2的相对于前后方向来说的中间部分连接到B柱4的下端,该B柱4也竖直延伸。侧梁2的后端部分连接到C柱5的下端,该C柱5也竖直延伸。前门开口7限定在A柱3和B柱4之间,并且后门开口8限定在B柱4和C柱5之间。前门开口7装配有回转门(图中未示出,并且后门开口8装配有滑动门(图中未示出)。如图2中所示,侧梁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包括:一对侧梁,这一对侧梁沿车身两侧的下侧部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地板,该地板具有竖向面对的表面,并沿其各自的侧向边缘附接到所述侧梁的上侧;以及一对侧构件,每个侧构件均具有:外侧边缘,该外侧边缘附接到相应侧梁的内侧;以及内侧边缘,该内侧边缘附接到所述地板的下表面,以便与相应的侧梁和所述地板配合形成封闭的截面结构;其中每个侧梁均包括:外板,所述外板形成为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面向内侧方向的开放侧的通道构件;内板,所述内板形成为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面向外侧方向的开放侧的通道构件,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在其上边缘和下边缘处彼此连结;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在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之间限定的空间中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连结到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的所述下边缘的下边缘;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形成为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具有面向所述内侧方向的开放侧的通道构件,所述第二加强件具有附接到所述第一加强件的外侧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以及第三加强件,所述第三加强件在所述前后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延伸,以具有连结到所述第一加强件的外侧边缘和连结到所述内板的内侧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15 JP 2018-0248221.一种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包括:一对侧梁,这一对侧梁沿车身两侧的下侧部分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地板,该地板具有竖向面对的表面,并沿其各自的侧向边缘附接到所述侧梁的上侧;以及一对侧构件,每个侧构件均具有:外侧边缘,该外侧边缘附接到相应侧梁的内侧;以及内侧边缘,该内侧边缘附接到所述地板的下表面,以便与相应的侧梁和所述地板配合形成封闭的截面结构;其中每个侧梁均包括:外板,所述外板形成为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面向内侧方向的开放侧的通道构件;内板,所述内板形成为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面向外侧方向的开放侧的通道构件,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在其上边缘和下边缘处彼此连结;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在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之间限定的空间中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连结到所述外板和所述内板的所述下边缘的下边缘;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形成为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具有面向所述内侧方向的开放侧的通道构件,所述第二加强件具有附接到所述第一加强件的外侧的上边缘和下边缘;以及第三加强件,所述第三加强件在所述前后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延伸,以具有连结到所述第一加强件的外侧边缘和连结到所述内板的内侧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加强件设置有至少一个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向由所述第二加强件限定的通道的内部弯折。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中,所述第三加强件的所述外侧边缘和所述第二加强件的所述上边缘经由所述第一加强件彼此横向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隆川辺悟安井健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