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来春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便于装卸型工程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684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工程推车,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便于装卸型工程推车。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高度进行调整、减轻了工作人员负担的用于建筑施工的便于装卸型工程推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便于装卸型工程推车,包括有移动板、大半圆形板、大轴承、大旋转轴、大滚轮、万向轮、车斗、矩形挡板、推拉板、大连接板等;移动板开有大凹槽,移动板的左部开有第一大导向孔,第一大导向孔为前后对称式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便于装卸型工程推车,能够对高度进行调整,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装料,而且采用了推拉式的卸料方式,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A convenient loading and unloading engineering trolley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便于装卸型工程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工程推车,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便于装卸型工程推车。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在建筑施工中经常要用到工程推车对建筑材料进行转运,现有的用于建筑施工的工程推车采用传统的结构,无法对高度进行调整,导致工作人员装料费力,而且传统的翻转卸料的方式,加重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用于建筑施工的工程推车采用传统的结构,无法对高度进行调整,导致工作人员装料费力,而且传统的翻转卸料的方式,加重了工作人员的负担的缺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高度进行调整、减轻了工作人员负担的用于建筑施工的便于装卸型工程推车。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便于装卸型工程推车,包括有移动板、大半圆形板、大轴承、大旋转轴、大滚轮、万向轮、车斗、矩形挡板、推拉板、大连接板、第一大导向杆、第一大弹簧、第二大导向杆、第二大弹簧、大推板、拉线、固定板、第一连接轴、绕线轮、棘轮、棘爪、小旋转轴、小挡杆、小拉簧和连接块,移动板开有大凹槽,移动板的左部开有第一大导向孔,第一大导向孔为前后对称式设置,大凹槽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第一大导向孔之间,移动板的右部开有第二大导向孔,第二大导向孔为前后对称式设置,大凹槽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第二大导向孔之间,移动板底部的右侧连接有大半圆形板,大半圆形板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第二大导向孔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大半圆形板之间,大半圆形板内嵌设有大轴承,大旋转轴的一端与大轴承过盈连接,大旋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大滚轮,大轴承、大旋转轴和大滚轮均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移动板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大滚轮之间,移动板底部的左侧连接有万向轮,大凹槽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万向轮之间,车斗位于大凹槽内,车斗与大凹槽滑动配合,车斗的底部开有排料口,车斗左侧壁的下端开有矩形插槽,矩形挡板位于矩形插槽内,矩形挡板与矩形插槽滑动配合,矩形挡板用于将排料口挡住,矩形挡板的左端连接有推拉板,推拉板位于车斗的左侧,推拉板开有小凹槽,小凹槽位于矩形挡板的上方,车斗的前侧壁上端和后侧壁上端均连接有大连接板,大连接板底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大导向杆,第一大导向杆滑动式位于第一大导向孔内,第一大弹簧套在第一大导向杆上,第一大弹簧位于移动板与大连接板之间,大连接板底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大导向杆,第二大导向杆滑动式位于第二大导向孔内,第二大弹簧套在第二大导向杆上,第二大弹簧位于移动板与大连接板之间,移动板的左侧连接有大推板,大推板开有导线孔,拉线位于车斗的左侧,拉线穿过导线孔,大推板顶部的右侧连接有小固定板,小固定板位于导线孔的左上方,小固定板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第一连接轴与小固定板的右上端转动连接,绕线轮固定套在第一连接轴上,拉线的左上端缠绕在绕线轮上,绕线轮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小固定板之间,第一连接轴的前端连接有棘轮,棘爪位于棘轮的左下方,棘爪与棘轮相配合,棘爪的下端连接有小旋转轴,小旋转轴的后端与小固定板转动连接,小挡杆位于棘爪的右侧,棘爪与小挡杆相接触,小挡杆的后端与小固定板相连接,小挡杆的顶部连接有小拉簧,小拉簧的上端与棘爪的右侧相连接,拉线的右上端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与车斗左侧壁的上端相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连接轴、轴承座、支撑板、小螺杆和旋转轮,第一连接轴的后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的后方,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第二连接轴的上端与第二锥齿轮相连接,轴承座内的轴承与第二连接轴过盈连接,轴承座与小固定板的后侧壁相连接,大推板的右斜侧壁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位于导线孔的右侧,支撑板开有旋转孔,第二连接轴转动式位于旋转孔内,支撑板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小螺杆,小螺杆与第二连接轴相接触,第二连接轴的下端连接有旋转轮。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U形杆、L形板和大螺杆,移动板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均连接有U形杆,移动板的两侧前后对称式设置有L形板,L形板的下端开有大通孔,U形杆位于大通孔内,U形杆与大通孔滑动配合,L形板的上端与大连接板的底部相接触,大连接板的中部螺纹连接有大螺杆,大螺杆与L形板相接触。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有第一弧形板簧、第一楔形卡块、第二弧形板簧和第二楔形卡块,车斗的左侧壁连接有第一弧形板簧和第二弧形板簧,第一弧形板簧和第二弧形板簧均位于小凹槽内,第一弧形板簧位于第二弧形板簧的前方,第一弧形板簧的左端连接有第一楔形卡块,第二弧形板簧的左端连接有第二楔形卡块,第一楔形卡块和第二楔形卡块均位于推拉板的左侧,第一楔形卡块和第二楔形卡块均与推拉板相接触。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通过大滚轮和万向轮进行移动,万向轮能够灵活的进行转向,可以通过大推板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推动,可以对绕线轮进行转动,绕线轮对拉线进行卷绕,绕线轮通过第一连接轴带动棘轮进行转动,棘爪能够将棘轮卡住,并防止棘轮倒转,从而通过拉线带动连接块和车斗向下进行运动,并将车斗向下运动到设定位置,从而降低车斗的高度,便于工作人员将建筑用料装入到车斗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然后将棘爪从棘轮上移开,在第一大弹簧和第二大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车斗向上进行运动,并带动拉线进行移动,同时绕线轮进行反转,并对拉线进行松放,然后将本专利技术移动到需要的位置,然后再对推拉板和矩形挡板向左进行拉动,此时矩形挡板将挡住的排料口打开,即可将车斗内的建筑用料排出,便于对建筑用料进行装卸。此时可以对旋转轮进行转动,旋转轮通过第二连接轴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二锥齿轮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通过第一连接轴带动绕线轮进行转动,便于工作人员对绕线轮进行转动,而且可以通过旋拧小螺杆对第二连接轴进行固定。此时L形板可以将大连接板顶住,并将车斗固定住,防止车斗对第一大弹簧和第二大弹簧压缩过度,同时防止车斗位置过低,影响通过性,同时大螺杆可以将L形板挡住,而且可以对大螺杆进行旋拧,并将大螺杆从L形板上移开,即可对L形板进行翻转,并将L形板与大连接板脱离接触。此时第一楔形卡块和第二楔形卡块将推拉板卡住,防止推拉板晃动,安全可靠,而且可以对第一楔形卡块和第二楔形卡块进行挤压,然后即可对推拉板向左进行拉动,从而将第一楔形卡块和第二楔形卡块置于小凹槽内,便于对推拉板进行拉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便于装卸型工程推车,能够对高度进行调整,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装料,而且采用了推拉式的卸料方式,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进行,移动方便,结构简单,容易生产制造,易于维护维修,生产制造和维护维修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移动板,2:大半圆形板,3:大轴承,4:大旋转轴,5:大滚轮,6:万向轮,7:车斗,8:矩形挡板,9:推拉板,10:大连接板,11:第一大导向杆,12:第一大弹簧,13:第二大导向杆,14:第二大弹簧,15:大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便于装卸型工程推车,包括有移动板(1)、大半圆形板(2)、大轴承(3)、大旋转轴(4)、大滚轮(5)、万向轮(6)和车斗(7),移动板(1)开有大凹槽(101),移动板(1)的左部开有第一大导向孔(102),第一大导向孔(102)为前后对称式设置,大凹槽(101)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第一大导向孔(102)之间,移动板(1)的右部开有第二大导向孔(103),第二大导向孔(103)为前后对称式设置,大凹槽(101)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第二大导向孔(103)之间,移动板(1)底部的右侧连接有大半圆形板(2),大半圆形板(2)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第二大导向孔(103)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大半圆形板(2)之间,大半圆形板(2)内嵌设有大轴承(3),大旋转轴(4)的一端与大轴承(3)过盈连接,大旋转轴(4)的另一端连接有大滚轮(5),大轴承(3)、大旋转轴(4)和大滚轮(5)均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移动板(1)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大滚轮(5)之间,移动板(1)底部的左侧连接有万向轮(6),大凹槽(101)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万向轮(6)之间,车斗(7)位于大凹槽(101)内,车斗(7)与大凹槽(101)滑动配合,车斗(7)的底部开有排料口(701),车斗(7)左侧壁的下端开有矩形插槽(7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矩形挡板(8)、推拉板(9)、大连接板(10)、第一大导向杆(11)、第一大弹簧(12)、第二大导向杆(13)、第二大弹簧(14)、大推板(15)、拉线(16)、固定板、第一连接轴(18)、绕线轮(19)、棘轮(20)、棘爪(21)、小旋转轴(22)、小挡杆(23)、小拉簧(24)和连接块(25),矩形挡板(8)位于矩形插槽(702)内,矩形挡板(8)与矩形插槽(702)滑动配合,矩形挡板(8)用于将排料口(701)挡住,矩形挡板(8)的左端连接有推拉板(9),推拉板(9)位于车斗(7)的左侧,推拉板(9)开有小凹槽(901),小凹槽(901)位于矩形挡板(8)的上方,车斗(7)的前侧壁上端和后侧壁上端均连接有大连接板(10),大连接板(10)底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大导向杆(11),第一大导向杆(11)滑动式位于第一大导向孔(102)内,第一大弹簧(12)套在第一大导向杆(11)上,第一大弹簧(12)位于移动板(1)与大连接板(10)之间,大连接板(10)底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大导向杆(13),第二大导向杆(13)滑动式位于第二大导向孔(103)内,第二大弹簧(14)套在第二大导向杆(13)上,第二大弹簧(14)位于移动板(1)与大连接板(10)之间,移动板(1)的左侧连接有大推板(15),大推板(15)开有导线孔(151),拉线(16)位于车斗(7)的左侧,拉线(16)穿过导线孔(151),大推板(15)顶部的右侧连接有小固定板(17),小固定板(17)位于导线孔(151)的左上方,小固定板(17)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第一连接轴(18)与小固定板(17)的右上端转动连接,绕线轮(19)固定套在第一连接轴(18)上,拉线(16)的左上端缠绕在绕线轮(19)上,绕线轮(19)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小固定板(17)之间,第一连接轴(18)的前端连接有棘轮(20),棘爪(21)位于棘轮(20)的左下方,棘爪(21)与棘轮(20)相配合,棘爪(21)的下端连接有小旋转轴(22),小旋转轴(22)的后端与小固定板(17)转动连接,小挡杆(23)位于棘爪(21)的右侧,棘爪(21)与小挡杆(23)相接触,小挡杆(23)的后端与小固定板(17)相连接,小挡杆(23)的顶部连接有小拉簧(24),小拉簧(24)的上端与棘爪(21)的右侧相连接,拉线(16)的右上端连接有连接块(25),连接块(25)与车斗(7)左侧壁的上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便于装卸型工程推车,包括有移动板(1)、大半圆形板(2)、大轴承(3)、大旋转轴(4)、大滚轮(5)、万向轮(6)和车斗(7),移动板(1)开有大凹槽(101),移动板(1)的左部开有第一大导向孔(102),第一大导向孔(102)为前后对称式设置,大凹槽(101)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第一大导向孔(102)之间,移动板(1)的右部开有第二大导向孔(103),第二大导向孔(103)为前后对称式设置,大凹槽(101)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第二大导向孔(103)之间,移动板(1)底部的右侧连接有大半圆形板(2),大半圆形板(2)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第二大导向孔(103)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大半圆形板(2)之间,大半圆形板(2)内嵌设有大轴承(3),大旋转轴(4)的一端与大轴承(3)过盈连接,大旋转轴(4)的另一端连接有大滚轮(5),大轴承(3)、大旋转轴(4)和大滚轮(5)均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移动板(1)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大滚轮(5)之间,移动板(1)底部的左侧连接有万向轮(6),大凹槽(101)位于前后对称式设置的万向轮(6)之间,车斗(7)位于大凹槽(101)内,车斗(7)与大凹槽(101)滑动配合,车斗(7)的底部开有排料口(701),车斗(7)左侧壁的下端开有矩形插槽(7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矩形挡板(8)、推拉板(9)、大连接板(10)、第一大导向杆(11)、第一大弹簧(12)、第二大导向杆(13)、第二大弹簧(14)、大推板(15)、拉线(16)、固定板、第一连接轴(18)、绕线轮(19)、棘轮(20)、棘爪(21)、小旋转轴(22)、小挡杆(23)、小拉簧(24)和连接块(25),矩形挡板(8)位于矩形插槽(702)内,矩形挡板(8)与矩形插槽(702)滑动配合,矩形挡板(8)用于将排料口(701)挡住,矩形挡板(8)的左端连接有推拉板(9),推拉板(9)位于车斗(7)的左侧,推拉板(9)开有小凹槽(901),小凹槽(901)位于矩形挡板(8)的上方,车斗(7)的前侧壁上端和后侧壁上端均连接有大连接板(10),大连接板(10)底部的左侧连接有第一大导向杆(11),第一大导向杆(11)滑动式位于第一大导向孔(102)内,第一大弹簧(12)套在第一大导向杆(11)上,第一大弹簧(12)位于移动板(1)与大连接板(10)之间,大连接板(10)底部的右侧连接有第二大导向杆(13),第二大导向杆(13)滑动式位于第二大导向孔(103)内,第二大弹簧(14)套在第二大导向杆(13)上,第二大弹簧(14)位于移动板(1)与大连接板(10)之间,移动板(1)的左侧连接有大推板(15),大推板(15)开有导线孔(151),拉线(16)位于车斗(7)的左侧,拉线(16)穿过导线孔(151),大推板(15)顶部的右侧连接有小固定板(17),小固定板(17)位于导线孔(151)的左上方,小固定板(17)为前后对称式设置,第一连接轴(18)与小固定板(17)的右上端转动连接,绕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来春
申请(专利权)人:曾来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