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塑料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631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塑料瓶模具,通过通孔的设置,使把手上的嵌入部通过通孔伸入至吹瓶腔体内部,并突出其表面,进而在吹瓶过程中,瓶胚在膨胀过程中,紧密包裹住嵌入部突出在吹瓶腔体表面的部分,建立紧密稳固的连接关系,与现有的先吹瓶后安装的生产方法不同,这种模具可以在吹瓶过程中实现与嵌入式把手一体成型的目的,提高把手的固定牢靠程度,而且省去了人工或机器嵌入把手的工序,生产效率提高。

A New Type of Plastic Bottle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塑料瓶模具
本技术涉及塑料瓶生产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塑料瓶模具。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用于装水、油等液体装的塑料瓶广泛应用在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极大的方便人们的生活。常见的塑料瓶容量为1公升至5公升不等,甚至有多达10公升的瓶子,但在使用过程中,小容量的塑料瓶可以将其放置在购物袋中携带,但对于5公升或5公升以上的塑料瓶,由于其重量较大,通常在瓶子的侧边设置把手,以方便携带。这种把手的形式有一体式和附加式两种,一体式把手与塑料瓶一体成型,由同一模具制造,但由于其增加了模具的加工难度,成本较高;附加式把手通过在塑料瓶的侧边嵌入把手,即在塑料瓶的成型中设置有用于嵌入把手的嵌入位,成型后,通过人手或机器将把手嵌入其中,这种把手,由于是在塑料瓶成型后嵌入的,嵌入位要留有供把手嵌入的余量,其形状不能与把手的嵌入部完全吻合,导致嵌入的把手固定牢靠程度有限,所能承受的力有限,因此大容量塑料瓶上的把手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新型塑料瓶模具,在吹瓶过程中实现与嵌入式把手一体成型的目的,提高把手的固定牢靠程度。一种新型塑料瓶模具,包括瓶身模和连接瓶身模的瓶底模,瓶身模和瓶底模连接后形成吹瓶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模外侧设置有向内凹陷且形状与把手相配合的用于放置把手的豁口,所述豁口上下均设置有连通吹瓶腔体内部的通孔,所述通孔供把手上下两侧的嵌入部伸入至吹瓶腔体内,且该嵌入部突出于吹瓶腔体表面。优选地,所述瓶身模包括相对设置的左半模和右半模,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均设置有型腔,吹瓶时两者紧密连接,下方形成吹瓶口,上方配合与瓶底模连接,中部两个型腔配合形成吹瓶腔体,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中部外侧均设置有配合形成所述豁口的半豁口和配合形成通孔的通槽。优选地,所述把手的嵌入部突出于腔体表面至少5mm。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塑料瓶模具,通过通孔的设置,使把手上的嵌入部通过通孔伸入至吹瓶腔体内部,并突出其表面,进而在吹瓶过程中,瓶胚在膨胀过程中,紧密包裹住嵌入部突出在吹瓶腔体表面的部分,建立紧密稳固的连接关系,与现有的先吹瓶后安装的生产方法不同,这种模具可以在吹瓶过程中实现与嵌入式把手一体成型的目的,提高把手的固定牢靠程度,而且省去了人工或机器嵌入把手的工序,生产效率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带把手的塑料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把手的机构示意图;图3为生产图1塑料瓶所使用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中:1瓶身、2把手、21安装部、22握持部、23嵌入部、24嵌入位、3内凹腔、4瓶身模、41左半模、42右半模、43型腔、44吹瓶口、5瓶底模、6吹瓶腔体、61突出部、62凸起、7豁口、71半豁口、8通孔、81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带把手的塑料瓶,如图1所示,包括瓶身1,瓶身1上设置有安装把手2的内凹腔3,该把手2的形状具体可以参照图2,包括安装在该内凹腔3内的安装部21以及用于手持的握持部22,其中,安装部21上下两侧均设置一个突出的嵌入部23(实际上该嵌入部为把手中嵌入瓶体表面的部分),瓶身1上内凹腔3上下两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嵌入位24,两侧的嵌入部23分别与同侧的嵌入位24配合以安装固定把手2。但在生产过程中,通常是先将瓶胚吹瓶成型后,再安装把手2,因此为了保证把手2的顺利安装以及防止把手2在安装过程中对瓶身1产生损坏,瓶体上的嵌入位24通常要比把手2上的嵌入部23大,提供把手2安装的余量,其形状不能与把手2的嵌入部23完全吻合,导致嵌入的把手2固定牢靠程度有限,所能承受的力有限,因此瓶身1上的把手2容易脱落。而在生产上述塑料瓶时,所使用的模具为图3所示,包括瓶身模4和瓶底模5所配合形成的吹瓶腔体6,该吹瓶腔体6设置有于中部向内凸出的突出部61以在吹瓶后形成用于安装把手2的内凹腔3,同时该突出部61上下两侧均设置有朝吹瓶腔体6凸出的凸起62,以在吹瓶后形成与把手2上的嵌入部23配合的嵌入位24。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新型塑料瓶模具,如图4和图5,包括瓶身模4和连接瓶身模4的瓶底模5,瓶身模4和瓶底模5连接后形成吹瓶腔体6(关于瓶身模4、瓶底模5的具体设置为本领域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细描述),所述瓶身模4外侧设置有向内凹陷且形状与把手2相配合的用于放置把手2的豁口7,所述豁口7上下均设置有连通吹瓶腔体6内部的通孔8,所述通孔8供把手2上下两侧的嵌入部23伸入至吹瓶腔体6内,且该嵌入部23突出于吹瓶腔体6表面。该新型塑料瓶模具,通过通孔8的设置,使把手2上的嵌入部23通过通孔8伸入至吹瓶腔体6内部,并突出其表面,充当现有模具中的凸起,瓶胚在膨胀过程中,紧密包裹住嵌入部23突出在吹瓶腔体6表面的部分,建立紧密稳固的连接关系,与现有的先吹瓶后安装的生产方法不同,这种模具可以在吹瓶过程中实现与嵌入式把手2一体成型的目的,不用留有安装把手2的余量,和嵌入部23的连接更加紧密稳固,提高把手2的固定牢靠程度,而且省去了人工或机器嵌入把手2的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具体地,所述瓶身模4包括相对设置的左半模41和右半模42,所述左半模41和右半模42均设置有型腔43,吹瓶时两者紧密连接,下方形成吹瓶口44,上方配合与瓶底模5连接,中部两个型腔43配合形成吹瓶腔体6,所述左半模41和右半模42中部外侧均设置有配合形成所述豁口7的半豁口71和配合形成通孔8的通槽81,而且,为了保证瓶身与把手2的连接更加紧密,所述把手2的嵌入部23突出于腔体表面至少5mm,以提供足够多的作用部位,可承受更大的作用力。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塑料瓶模具,包括瓶身模和连接瓶身模的瓶底模,瓶身模和瓶底模连接后形成吹瓶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模外侧设置有向内凹陷且形状与把手相配合的用于放置把手的豁口,所述豁口上下均设置有连通吹瓶腔体内部的通孔,所述通孔供把手上下两侧的嵌入部伸入至吹瓶腔体内,且该嵌入部突出于吹瓶腔体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塑料瓶模具,包括瓶身模和连接瓶身模的瓶底模,瓶身模和瓶底模连接后形成吹瓶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瓶身模外侧设置有向内凹陷且形状与把手相配合的用于放置把手的豁口,所述豁口上下均设置有连通吹瓶腔体内部的通孔,所述通孔供把手上下两侧的嵌入部伸入至吹瓶腔体内,且该嵌入部突出于吹瓶腔体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塑料瓶模具,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全胡银松余长云张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华新恒丰聚酯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