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型聚氨酯发泡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609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柱型聚氨酯发泡生产设备,包括支架、气动装置和模具,气动装置包括电磁阀、调压阀和气缸,模具为圆柱形,由轴向切割成大小一致的上模和下模,下模固定设于支架上,气缸设有两个,并分别设于模具两端,气缸上设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一侧与上模一端固定连接,上模通过支撑杆与下模闭合连接,上模和下模均设有模腔,下模模腔两端分别设有卸料板,卸料板底部与下模模腔底部平齐,卸料板上设有固定槽,卸料板通过固定槽与所述支撑杆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动装置带动上模与下模的闭合,极大的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同时通过气动装置带动卸料板,将模具内的物料取出,提高了物料质量。

A Cylindrical Polyurethane Foam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柱型聚氨酯发泡生产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聚氨酯发泡领域,尤其是一种圆柱型聚氨酯发泡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聚氨酯泡沫的生产工艺是将原料放入发泡模具中进行发泡,使原料在发泡过程中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并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的生产技术。成型后的聚氨酯通过打开模具盖将其取出。现有生产设备都是通过人工将成型后的物料取出,由于模具通常较大或较重,故人工在打开模具时的劳动强度较高,而物料在取出时也极易被破损,故降低了物料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物料质量的圆柱型聚氨酯发泡生产设备。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圆柱型聚氨酯发泡生产设备,包括支架、气动装置和模具,所述气动装置包括电磁阀、调压阀和气缸,所述模具为圆柱形,由轴向切割成大小一致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固定设于支架上,所述气缸设有两个,并分别设于模具两端,所述气缸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一侧与上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模通过支撑杆与下模闭合连接,所述上模和下模均设有模腔,所述下模模腔两端分别设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底部与下模模腔底部平齐,所述卸料板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卸料板通过固定槽与所述支撑杆活动连接。本技术通过将聚氨酯原料注入到下模模腔内,后通过气动装置,带动气缸上设置的支撑杆,向下移动,将上模盖合于下模上,待原料在模具里直接发泡并进行变形,形成圆柱形时,由气动装置带动支撑杆向上移动,将上模打开,继而将下模模腔两端设置的卸料板同时顶出,后由人工将物料取下,其上模和下模通过气动装置打开,极大的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而由卸料板将物料整个取出下模模腔内,减少了物料损坏,提高了物料质量。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上至少设有两根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固定槽相匹配,通过支撑杆上移,后通过固定杆与固定槽相匹配,将卸料板向上顶出下模模腔内,使其卸料板在取出时平稳,不会出现倾斜事故,以确保物料的质量。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顶端至固定杆之间的高度大于上模半径,先通过支撑杆与上模的固定连接,将上模打开,当上模与下模之间的打开距离大于上模半径时,再由固定杆将卸料板顶出,极大的方便了人工将顶出的物料取下,确保了物料的完整性。进一步的,所述下模模腔两端设有凹槽,并与所述卸料板相配合,通过所述凹槽,可将卸料板放置其中,其卸料板与下模模腔可形成一个完好的半圆柱形态,不会影响到原料成型的形状,减少物料上的毛刺。进一步的,所述上模顶部设有自动排气阀,当原料在模具中发泡,发泡时会将模具内的空气由自动排气阀排出,保证其原料成型时的完好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将聚氨酯原料注入到下模模腔内,后通过气动装置,带动气缸上设置的支撑杆,向下移动,使其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上的上模向下移动盖合于下模上,待原料在模具里发泡并进行变形,形成圆柱形时,由气动装置带动支撑杆向上移动,将上模打开,继而由支撑杆设至的固定杆通过固定槽将下模模腔两端设置的卸料板同时顶出,后由人工将物料取下,其上模和下模通过气动装置打开,极大的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而由卸料板将物料整个取出下模模腔内,减少了物料损坏,提高了物料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圆柱型聚氨酯发泡生产设备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圆柱型聚氨酯发泡生产设备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圆柱型聚氨酯发泡生产设备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圆柱型聚氨酯发泡生产设备下模剖视图。如附图所示:1、支架;2、气动装置;3、模具;4、支撑杆;5、卸料板;6、固定杆;7、凹槽;8、自动排气阀;9、模腔;21、气缸;31、上模;32、下模;51、固定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圆柱型聚氨酯发泡生产设备,包括支架1、气动装置2和模具3,所述气动装置2包括电磁阀、调压阀和气缸21,所述模具3为圆柱形,由轴向切割成大小一致的上模31和下模32,所述下模32固定设于支架1上,所述气缸21设有两个,并分别设于模具3两端,所述气缸21上设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顶端一侧与上模3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模31通过支撑杆4与下模32闭合连接,所述上模31和下模32均设有模腔9,所述下模模腔9两端分别设有卸料板5,所述卸料板5底部与下模模腔9底部平齐,所述卸料板5上设有固定槽51,所述卸料板5通过固定槽51与所述支撑杆4活动连接。本技术通过将聚氨酯原料注入到下模模腔9内,后通过气动装置2,带动气缸21上设置的支撑杆4,向下移动,将上模31盖合于下模32上,待原料在模具3里直接发泡并进行变形,形成圆柱形时,由气动装置2带动支撑杆4向上移动,将上模31打开,继而将下模32模腔9两端设置的卸料板5同时顶出,后由人工将物料取下,其上模31和下模32通过气动装置2打开,极大的减少了人工劳动强度,而由卸料板5将物料整个取出下模32模腔9内,减少了物料损坏,提高了物料质量。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支撑杆4上至少设有两根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与所述固定槽51相匹配,通过支撑杆4上移,后通过固定杆6与固定槽51相匹配,将卸料板5向上顶出下模32模腔9内,使其卸料板5在取出时平稳,不会出现倾斜事故,以确保物料的质量。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支撑杆4顶端至固定杆6之间的高度大于上模31半径,先通过支撑杆4与上模31的固定连接,将上模31打开,当上模31与下模32之间的打开距离大于上模31半径时,再由固定杆6将卸料板5顶出,极大的方便了人工将顶出的物料取下,确保了物料的完整性。如图4所示,所述下模32模腔9两端设有凹槽7,并与所述卸料板5相配合,通过所述凹槽7,可将卸料板5放置其中,其卸料板5与下模32模腔9可形成一个完好的半圆柱形态,不会影响到原料成型的形状,减少物料上的毛刺。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上模31顶部设有自动排气阀8,当原料在模具3中发泡,发泡时会将模具3内的空气由自动排气阀8排出,保证其原料成型时的完好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凡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技术;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技术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柱型聚氨酯发泡生产设备,包括支架、气动装置和模具,所述气动装置包括电磁阀、调压阀和气缸,所述模具为圆柱形,由轴向切割成大小一致的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固定设于支架上,所述气缸设有两个,并分别设于模具两端,所述气缸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一侧与上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模通过支撑杆与下模闭合连接,所述上模和下模均设有模腔,所述下模模腔两端分别设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底部与下模模腔底部平齐,所述卸料板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卸料板通过固定槽与所述支撑杆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型聚氨酯发泡生产设备,包括支架、气动装置和模具,所述气动装置包括电磁阀、调压阀和气缸,所述模具为圆柱形,由轴向切割成大小一致的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固定设于支架上,所述气缸设有两个,并分别设于模具两端,所述气缸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一侧与上模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模通过支撑杆与下模闭合连接,所述上模和下模均设有模腔,所述下模模腔两端分别设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底部与下模模腔底部平齐,所述卸料板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卸料板通过固定槽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远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