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找平透水砖及其量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347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找平透水砖量产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透水砖体,所述的透水砖体的包括上下两层,所述的上层砖体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的下层砖体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第一突起和若干第二突起。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自找平透水砖量产设备,包括流转架、布料装置、加压装置和若干砖体模具,砖体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的下模具通过流转平台滑动设置在流转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量产设备能够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砖体通过设置上下两侧,既让透水砖体保证一定的结构强度及其耐磨性,还让透水砖体保持良好的透水性,底部的突起相对于平面更易铺装找平。

A Self-leveling Permeable Brick and Its Produc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找平透水砖及其量产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找平透水砖及其量产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利用建筑垃圾破碎生产再生骨料及再生骨料建筑产品的应用还不够深入,与到欧美、日韩等国家再利用率达90%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急需进一步加大占当前我国建筑垃圾再生骨料较大比例(50-60%)的废碎砖瓦类再生骨料附加值高的新型再生建材产品的开发。目前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态透水砖制作的原材料、集料级配、配合比设计方法、成型方法、透水性能方面还没有系统的研究,从技术上严重制约了再生骨料透水砖的推广应用,透水砖强度不高、耐久性较低、易堵塞、抗冻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建筑垃圾为原料的自找平透水砖,还提供一种自找平透水砖的量产设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透水砖体,所述的透水砖体的包括上下两层,所述的上层砖体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的下层砖体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第一突起和若干第二突起,所述的第一突起的下端面与第二突起的下端面均为平面,第一突起的厚度大于第二突起的厚度,所有第一突起不位于一条直线上,所有第二突起也不位于一条直线上。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自找平透水砖量产设备,用于生产如上述所述的自找平透水砖,包括流转架、布料装置、加压装置和若干砖体模具,砖体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的下模具通过流转平台滑动设置在流转架上,所述的流转平台沿流转架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流转架上且流转平台与流转架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均设置有若干成排成列的模槽,上模具的所有模槽为上下贯通的框体,下模具的所有模槽的内底面上设置有与透水砖的突起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的上模具通过第二驱动装置沿流转架的宽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流转架的边侧,所述的布料装置包括第一布料装置和第二布料装置,定义流转平台的行进方向为前,所述的第一布料装置设置在上模具的后方,所述的加压装置和第二布料装置均位于流转架与上模具对应的边侧,所述的上模具上设置有浇料清刷装置,所述的浇料清刷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模具宽度两侧的两组链轮装置和连接在两组链轮装置上的清刷辊,所述的链轮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长度方向的两个链轮和连接在两个链轮上的链条,所述的其中一个链轮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的清刷辊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链条上且清刷辊的长度方向与上模具的宽度方向,所述的清刷辊的上侧设置有第一刮板,清刷辊的下侧设置有第二刮板,所述的第一刮板的截面为横向的Z字形,Z字形的第一刮板远离清刷辊的端板与中间板铰接且端板与中间板的夹角不超过90度,当清刷辊位于链条的下移动面上时,所述的第二刮板位于的下端与上模具的上表面平齐,当清刷辊位于链条的上移动面上时,所述的第一刮板的下端与上模具的上表面平齐。为了便于设置第二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二驱动装置包括横向驱动装置和纵向驱动装置,当上模具位于纵向驱动装置的下极限位置时,所述的上模具的下端面与下模具的上端面平齐;横向驱动装置包括连接架、螺纹杆和位于螺纹杆两侧的导杆,所述的导杆一端与连接架固定连接,导杆的另一端与转流架滑动连接,所述的螺纹杆的一端与转流架通过螺纹连接,螺纹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的纵向驱动装置包括顶升气缸,所述的顶升气缸的底座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架上,顶升气缸的伸缩端与上模槽固定连接。为了便于设置加压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加压装置包括安装架和设置在安装架上若干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的数量和排列方式与下模具的模槽相匹配,每一个液压缸的伸缩轴上均固定连接有加压板,所述的加压板的形状与下模具的模槽相匹配。为了便于设置第一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流转架上设置有沿流转架长度方向的滑槽和沿流转架长度方向的齿条,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量产设备通过设置两个模具,下模具设置在流转平台上,进行流水线作业,而上模具仅设置有一个,在进行作业时,先对下模具中浇注一种浇料,然后下模具移动至上模具位置处,在上模具移动至下模具的过程中,由于上模具的下端面与下模具的上表面平齐,上模具在移至下模具的过程中会将下模具的框体上的浇料去除,当上模具与下模具对接后再浇注另一种浇料,利用浇料清刷装置能够将滞留在上模具框体上浇料完全不浪费的清刷到上模具的模槽中,最后通过静压后,上模具通过第二驱动装置移除,以备下一次使用,而下模具带动透水砖体进行下一步骤。本专利技术的砖体通过设置上下两层,既让透水砖体保证一定的结构强度及其耐磨性,还让透水砖体保持良好的透水性,底部的突起相对于平面更易铺装找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找平透水砖的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找平透水砖的仰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量产设备的正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量产设备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下模具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下模具每个模槽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图6中A-A剖视示意图;图8为浇料清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浇料清刷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1、上层砖体,2、下层砖体,2-1、第一突起,2-2、第二突起,3、下模具,3-1、模槽,3-2、凹槽,4、流转架,5、流转平台,6、第一布料装置,7、第二布料装置,8、安装架,9、液压缸,10、加压板,11、横向驱动装置,12、纵向驱动装置,13、上模具,14、链轮,15、清刷辊,16、第二刮板,17、第一刮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的自找平透水砖,包括透水砖体,所述的透水砖体的包括上下两层,所述的上层砖体1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的下层砖体2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第一突起2-1和若干第二突起2-2,所述的第一突起2-1的下端面与第二突起2-2的下端面均为平面,第一突起2-1的厚度大于第二突起2-2的厚度,所有第一突起2-1不位于一条直线上,所有第二突起2-2也不位于一条直线上。本实施例的自找平透水砖的上层砖体1采用再生细集料,集料粒径为1-3mm,其结构强度更高,更耐磨,下层砖体2采用再生粗骨料,骨料粒径为5-10mm,其渗水效果更佳。在铺设该透水砖时,下层先铺设一层砂层,而自找平透水砖下端面上的突起相对于平整面更易安装找平,且增加与砂层的接触面积,透水砖体承载能力更强。如图3-图7所示的自找平透水砖量产设备,包括流转架4、布料装置、加压装置和若干砖体模具,砖体模具包括上模具13和下模具3,所述的下模具3通过流转平台5设置在流转架4上,所述的流转平台5沿流转架4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流转架4上且流转平台5与流转架4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的上模具13和下模具3上均设置有若干成排成列的模槽3-1,上模具13的所有模槽为上下贯通的框体,下模具的所有模槽的内底面上设置有与透水砖的突起相匹配的凹槽3-2,所述的上模具13通过第二驱动装置沿流转架4的宽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流转架4的边侧,所述的布料装置包括第一布料装置6和第二布料装置7,定义流转平台5的行进方向为前,所述的第一布料装置6设置在上模具13的后方,所述的加压装置和第二布料装置7均位于流转架4与上模具13对应的边侧,所述的上模具13上设置有浇料清刷装置,所述的浇料清刷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模具13宽度两侧的两组链轮装置和连接在两组链轮装置上的清刷辊15,所述的链轮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长度方向的两个链轮14和连接在两个链轮14上的链条,所述的其中一个链轮14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找平透水砖,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水砖体,所述的透水砖体的包括上下两层,所述的上层砖体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的下层砖体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第一突起和若干第二突起,所述的第一突起的下端面与第二突起的下端面均为平面,第一突起的厚度大于第二突起的厚度,所有第一突起不位于一条直线上,所有第二突起也不位于一条直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找平透水砖,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水砖体,所述的透水砖体的包括上下两层,所述的上层砖体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的下层砖体的下端面设置有若干第一突起和若干第二突起,所述的第一突起的下端面与第二突起的下端面均为平面,第一突起的厚度大于第二突起的厚度,所有第一突起不位于一条直线上,所有第二突起也不位于一条直线上。2.一种自找平透水砖量产设备,用于生产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找平透水砖,其特征在于:包括流转架、布料装置、加压装置和若干砖体模具,砖体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的下模具通过流转平台滑动设置在流转架上,所述的流转平台沿流转架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流转架上且流转平台与流转架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的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均设置有若干成排成列的模槽,上模具的所有模槽为上下贯通的框体,下模具的所有模槽的内底面上设置有与透水砖的突起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的上模具通过第二驱动装置沿流转架的宽度方向滑动设置在流转架的边侧,所述的布料装置包括第一布料装置和第二布料装置,定义流转平台的行进方向为前,所述的第一布料装置设置在上模具的后方,所述的加压装置和第二布料装置均位于流转架与上模具对应的边侧,所述的上模具上设置有浇料清刷装置,所述的浇料清刷装置包括设置在上模具宽度两侧的两组链轮装置和连接在两组链轮装置上的清刷辊,所述的链轮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长度方向的两个链轮和连接在两个链轮上的链条,所述的其中一个链轮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的清刷辊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链条上且清刷辊的长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仁山张伟赵连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