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旧制动盘压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3418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旧制动盘压装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旧制动盘压装过程中会出现盘位差、盘中心距超差,从而降低旧制动盘压装合格率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将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内外侧摩擦面分别进行平整加工,之后用深度尺测量该旧制动盘内侧摩擦面到内侧盘毂孔端面的距离C并计算出内侧摩擦面磨耗量D,然后在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内侧摩擦面上加装厚度与内侧摩擦面磨耗量D相当的压装垫块,最后将轮对压装机定位杆以旧制动盘摩擦环内侧摩擦面加装有压装垫块的位置进行定位并对旧制动盘进行压装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测量、简单计算、以及加垫的方法,可从根本上解决旧制动盘压装盘位差、盘中心距超差问题,方法简单易操作,加垫压装效率高,可有效保证压装合格率。

A Pressing Method for Old Brake Dis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旧制动盘压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旧制动盘压装方法。
技术介绍
制动盘压装,分为新盘、旧盘压装两种模式。新制动盘按图纸标准制造,盘环是标准值无磨耗,在压装过程中不存在盘位差、轮位差超差问题。旧制动盘压装,因每个制动盘盘环磨耗值不同,在压装过程中,压装机定位杆以盘环磨耗面定位,所以普遍存在盘位差、盘中心距超差问题,目前各大检修厂解决盘位差、盘中心距超差问题的方法大体分为如下2种:一是压装前不采取任何措施,压装后测量盘位差、轮位差值,若超差,则将超差数据输入压装机,压装机通过位移补偿程序分析,计算出左右盘需调整的位移,以确保盘位差、盘中心距合格;二是做一个厚度为110mm(盘环标准厚度为110mm)的卡爪式工装,压装时,固定于盘环外径面。上述两种方法,第一种适用于偶尔出现压装不合格的情况,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盘位差、轮位差超差问题;第二种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盘位差、轮位差超差问题,但其卡爪式工装制作复杂、制作成本高,并且在将卡爪式工装固定于盘环外径面时费时费力,降低旧制动盘压装效率。因此,设计一种旧制动盘压装方法,已解决旧制动盘压装过程中出现盘位差、盘中心距超差问题,成为所属
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旧制动盘压装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旧制动盘压装过程中会出现盘位差、盘中心距超差,从而降低旧制动盘压装合格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旧制动盘压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外侧摩擦面A和内侧摩擦面B分别进行平整加工;步骤2、在旧制动盘摩擦环内外两侧摩擦面平整加工后,用深度尺测量该旧制动盘内侧摩擦面B到内侧盘毂孔端面的距离C,之后根据所述距离C计算出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内侧摩擦面磨耗量D;步骤3、根据所计算出的内侧摩擦面磨耗量D,在所述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内侧摩擦面上加装厚度与内侧摩擦面磨耗量D相当的压装垫块;步骤4、旧制动盘定位压装,先将轮对压装机定位杆以旧制动盘摩擦环内侧摩擦面加装有压装垫块的位置进行定位,定位好后,再对旧制动盘进行压装即可。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1中,对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外侧摩擦面A和内侧摩擦面B进行平整加工时,按0.5mm一个等级进行平整加工,并且该旧制动盘摩擦环在内外两侧摩擦面平整加工后其盘环厚度E≥102mm。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2中,用深度尺测量旧制动盘内侧摩擦面B到内侧盘毂孔端面的距离C时,在旧制动盘内侧摩擦面B上选取靠近盘毂孔位置进行测量。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2中,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出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内侧摩擦面磨耗量D:其中,D为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内侧摩擦面磨耗;C为旧制动盘内侧摩擦面B到内侧盘毂孔端面的距离,通过深度尺测得;F为制动盘盘毂孔长度,其值为150mm;G为制动盘摩擦环标准厚度,其值为110mm。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压装垫块呈片状,采用线切割加工成型,并且加工成型后作磁化处理,具有吸附于铸铁面的磁力,其依靠该磁力吸附在所述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内侧摩擦面上。进一步地,所述压装垫块的厚度δ的规格有三种,分别为0.5mm、1mm和2mm。进一步地,所述压装垫块正反两面的外周由四条边首尾相接而成,其两条侧边相平行,底边分别与两条侧边相垂直,顶边为弧形边;两条侧边的长度均为50mm,底边的长度为100mm,弧形边的R为320mm,底边中点与弧形边中点之间的距离为54mm。进一步地,所述压装垫块表面的粗糙度Ra为6.3μ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测量、简单计算、以及加垫的方法,可从根本上解决旧制动盘压装盘位差、盘中心距超差问题,并且方法简单易操作,加垫压装效率高,可有效保证压装合格率,本专利技术压装垫块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首先将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内外两侧摩擦面进行平整加工,之后用深度尺测量出其内侧摩擦面B到内侧盘毂孔端面的距离C并计算出其内侧摩擦面磨耗量D,然后采用与内侧摩擦面磨耗量D同等厚度的压装垫块加装至旧制动盘摩擦环内侧摩擦面上,最后压装机压装前,轮对压装机定位杆以压装垫块位置进行定位,如此压装后,不会出现盘位差、盘中心距超差问题,并且压装效率高,压装合格率高。本专利技术压装垫块呈片状,结构简单易加工、加工成本,其采用线切割加工成型,表面粗糙度Ra为6.3μm,精度高,具有吸附于铸铁面的磁力,可方便其加装在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内侧摩擦面上,提高压装效率,其厚度δ有三种规格,分别为0.5mm、1mm和2mm,方便根据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实际磨损情况进行选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外侧摩擦面A和内侧摩擦面B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旧制动盘内侧摩擦面B到内侧盘毂孔端面之间的距离C的尺寸测量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制动盘标准摩擦环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压装机压装时压装机定位杆定位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压装机压装完成后旧制动盘盘位差L、以及盘中心距L左和L右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压装垫块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旧制动盘压装方法,采用测量、简单计算、以及加垫的方法,可从根本上解决旧制动盘压装盘位差、盘中心距超差问题,并且方法简单易操作,加垫压装效率高,可有效保证压装合格率,本专利技术压装垫块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外侧摩擦面A和内侧摩擦面B分别进行平整加工,对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外侧摩擦面A和内侧摩擦面B进行平整加工时,按0.5mm一个等级进行平整加工,并且该旧制动盘摩擦环在内外两侧摩擦面平整加工后其盘环厚度E≥102mm。步骤2、在旧制动盘摩擦环内外两侧摩擦面平整加工后,用深度尺测量该旧制动盘内侧摩擦面B到内侧盘毂孔端面的距离C,用深度尺测量旧制动盘内侧摩擦面B到内侧盘毂孔端面的距离C时,在旧制动盘内侧摩擦面B上选取靠近盘毂孔位置进行测量。之后根据所述距离C计算出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内侧摩擦面磨耗量D,内侧摩擦面磨耗量D采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其中,D为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内侧摩擦面磨耗;C为旧制动盘内侧摩擦面B到内侧盘毂孔端面的距离,通过深度尺测得;F为制动盘盘毂孔长度,其值为150mm;G为制动盘摩擦环标准厚度,其值为110mm。步骤3、根据所计算出的内侧摩擦面磨耗量D,在所述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内侧摩擦面上加装厚度与内侧摩擦面磨耗量D相当的压装垫块。所述压装垫块呈片状,其厚度δ的规格有三种,分别为0.5mm、1mm和2mm。所述压装垫块采用线切割加工成型,其表面粗糙度Ra为6.3μm,所述压装垫块加工成型后作磁化处理,具有吸附于铸铁面的磁力,其依靠该磁力吸附在所述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内侧摩擦面上。所述压装垫块正反两面的外周由四条边首尾相接而成,其两条侧边相平行,底边分别与两条侧边相接并相垂直,顶边为弧形边,分别与两条侧边相接;两条侧边的长度均为50mm,底边的长度为100mm,弧形边的R为320mm,底边中点与弧形边中点之间的连线与两侧边相平行,其长度为54mm。本专利技术压装垫块呈片状,结构简单易加工、加工成本,其采用线切割加工成型,表面粗糙度Ra为6.3μm,精度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旧制动盘压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外侧摩擦面A和内侧摩擦面B分别进行平整加工;步骤2、在旧制动盘摩擦环内外两侧摩擦面平整加工后,用深度尺测量该旧制动盘内侧摩擦面B到内侧盘毂孔端面的距离C,之后根据所述距离C计算出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内侧摩擦面磨耗量D;步骤3、根据所计算出的内侧摩擦面磨耗量D,在所述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内侧摩擦面上加装厚度与内侧摩擦面磨耗量D相当的压装垫块;步骤4、旧制动盘定位压装,先将轮对压装机定位杆以旧制动盘摩擦环内侧摩擦面加装有压装垫块的位置进行定位,定位好后,再对旧制动盘进行压装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旧制动盘压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外侧摩擦面A和内侧摩擦面B分别进行平整加工;步骤2、在旧制动盘摩擦环内外两侧摩擦面平整加工后,用深度尺测量该旧制动盘内侧摩擦面B到内侧盘毂孔端面的距离C,之后根据所述距离C计算出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内侧摩擦面磨耗量D;步骤3、根据所计算出的内侧摩擦面磨耗量D,在所述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内侧摩擦面上加装厚度与内侧摩擦面磨耗量D相当的压装垫块;步骤4、旧制动盘定位压装,先将轮对压装机定位杆以旧制动盘摩擦环内侧摩擦面加装有压装垫块的位置进行定位,定位好后,再对旧制动盘进行压装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制动盘压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对旧制动盘摩擦环的外侧摩擦面A和内侧摩擦面B进行平整加工时,按0.5mm一个等级进行平整加工,并且该旧制动盘摩擦环在内外两侧摩擦面平整加工后其盘环厚度E≥102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旧制动盘压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用深度尺测量旧制动盘内侧摩擦面B到内侧盘毂孔端面的距离C时,在旧制动盘内侧摩擦面B上选取靠近盘毂孔位置进行测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姝娟邓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