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锥孔的补焊修复方法及修复工装技术

技术编号:2193389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锥孔的补焊修复方法及修复工装,属于机械加工领域。补焊修复方法包括:确定补焊区域,补焊区域为锥孔的内壁上已经进行过补焊操作的区域;对补焊区域进行染色,使得补焊区域沾染上染料;打磨补焊区域,以打磨掉补焊区域沾染的染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避免过渡打磨。

Repair Welding Method and Repair Tool for Cone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锥孔的补焊修复方法及修复工装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锥孔的补焊修复方法及修复工装。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铸造件,受限于铸造技术,在铸造时后其上的锥孔部位容易存在铸造缺陷,例如砂眼、针孔、裂纹等。目前一般会采用补焊的方式对上述铸造缺陷进行修复。由于进行了补焊的区域会高于未进行补焊的区域,所以需要通过砂轮机手工进行打磨,以使得补焊过的区域和未补焊的区域之间的平面度能够符合设计要求。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是人工打磨,所以对打磨的程度不好把握,很容易出现过度打磨的情况,导致设计要求无法得到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锥孔的补焊修复方法及修复工装,可以避免过渡打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锥孔的补焊修复方法,所述补焊修复方法包括:确定补焊区域,所述补焊区域为锥孔的内壁上已经进行过补焊操作的区域;对所述补焊区域进行染色,使得所述补焊区域沾染上染料;打磨所述补焊区域,以打磨掉所述补焊区域沾染的所述染料。可选地,所述补焊修复方法包括:在对所述补焊区域进行染色之前,对所述补焊区域进行粗打磨。可选地,所述对所述补焊区域进行染色,包括:提供修复工装,所述修复工装包括手柄和滚筒,所述滚筒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手柄上;在所述滚筒上涂设所述染料;通过所述修复工装对所述补焊区域进行染色。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修复工装对所述补焊区域进行染色,包括:将所述滚筒与所述锥孔的母线平行布置,并以所述锥孔的中轴为轴周向移动,以对所述补焊区域进行染色。可选地,所述染料为红丹和蓝丹中的任意一种。可选地,所述补焊修复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锥孔的内壁的平面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若所述锥孔的内壁的平面度满足设计要求,则完成所述锥孔的补焊修复;若所述锥孔的内壁的平面度不满足所述设计要求,则对所述补焊区域进行染色,使得所述补焊区域沾染上染料,打磨所述补焊区域,以打磨掉所述补焊区域沾染的所述染料。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锥孔的修复工装,所述修复工装适用于上述的修复方法,所述修复工装包括:手柄、滚筒和定位件,所述手柄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安装臂和握持臂,所述滚筒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安装臂上,所述定位件安装在所述安装臂上远离所述握持臂的一端,所述滚筒夹设在所述定位件和所述握持臂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臂的外壁与所述滚筒的内壁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安装臂的外壁与所述滚筒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0.5mm-1mm。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安装臂螺纹配合。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手柄还包括垂直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固定在所述安装臂的远离所述定位件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臂垂直固定在所述握持臂上,所述第二连接臂和所述安装臂平行布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首先,确定锥孔的内壁上,已经进行过补焊操作的补焊区域;接着,对补焊区域进行染色,使得所述补焊区域沾染上染料;然后,打磨所述补焊区域,以打磨掉所述补焊区域沾染的所述染料。也就是说,由于首先对补焊区域进行了染色,所以不会误打磨到未补焊的区域,提高了打磨的准确度。并且,由于在单次打磨操作的过程中,仅打磨掉了补焊区域所沾染的染料,所以单次打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限制,避免了单次打磨过度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锥孔的补焊修复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锥孔的补焊修复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锥孔的修复工装的剖视图;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1、手柄;11、安装臂;12、握持臂;13、第一连接臂;14、第二连接臂;2、滚筒;3、定位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锥孔的补焊修复方法,如图1所示,该补焊修复方法包括:步骤101:确定补焊区域,补焊区域为锥孔的内壁上已经进行过补焊操作的区域。在实现时,由于经过补焊的区域,其颜色和形状与未经过补焊的区域区别较大,所以可以直接通过肉眼观察的方式,来确定补焊区域。步骤102:对补焊区域进行染色,使得补焊区域沾染上染料。步骤103:打磨补焊区域,以打磨掉补焊区域沾染的染料。在实现时,可以通过砂轮机对补焊区域进行手工打磨,当补焊区域内的部分区域的染料被打磨掉,即不再对该区域进行打磨,以避免打磨过度的情况出现。首先,确定锥孔的内壁上,已经进行过补焊操作的补焊区域;接着,对补焊区域进行染色,使得补焊区域沾染上染料;然后,打磨补焊区域,以打磨掉补焊区域沾染的染料。也就是说,由于首先对补焊区域进行了染色,所以不会误打磨到未补焊的区域,提高了打磨的准确度。并且,由于在单次打磨操作的过程中,仅打磨掉了补焊区域所沾染的染料,所以单次打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限制,避免了单次打磨过度的问题。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用于锥孔的补焊修复方法的流程图,结合图2,在本实施例中,该修复方法包括:步骤201:对锥孔的内壁进行探伤,以得到缺陷区域。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首先,可以通过无损探伤的方式对锥孔的内壁进行探伤,以确定锥孔的内壁上的铸造缺陷。然后,可以通过记号笔将铸造缺陷标记出来,以得到缺陷区域。步骤202:将缺陷区域挖除,以得到待补焊区域。在实现时,可以通过风动铣刀,手工将缺陷区域挖除,从而可以将铸造缺陷挖除。步骤203:检测锥孔的内壁上是否存在缺陷区域,如果不存在,则执行步骤204;如果存在,则再次执行步骤202。在实现时,可以通过步骤201中的方式对锥孔的内壁进行无损探伤,在此不做赘述。步骤204:对待补焊区域进行补焊,以得到补焊区域。在实现时,通过氩弧焊来对待补焊区域进行补焊。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能够对待补焊区域进行良好的补焊,补焊区域的高度应该明显高于未补焊的区域。示例性地,应该通过肉眼即可判断补焊区域的高度高于未补焊的区域。步骤205:确定补焊区域,补焊区域为锥孔的内壁上已经进行过补焊操作的区域。需要说明的是,补焊区域的确定方式,与步骤101中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做赘述。步骤206:对补焊区域进行粗打磨。在实现时,可以通过砂轮机对补焊区域进行手工打磨,以将补焊区域上的氧化部分、焊渣和明显高于未补焊的区域的部分打磨掉,以降低后续步骤的工作量,提高修补效率。步骤207:对补焊区域进行染色,使得补焊区域沾染上染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首先,提供修复工装,修复工装包括手柄和滚筒,滚筒可转动地套装在手柄上。接着,在滚筒上涂设染料。示例性地,染料为红丹和蓝丹中的任意一种,上述两种材料可以很好的在铸造件上进行染色,以提高了修复方法的可靠性和操作便捷性。然后,通过修复工装对补焊区域进行染色。可选地,将滚筒与锥孔的母线平行布置,并以锥孔的中轴为轴周向移动,以对补焊区域进行染色。这样,可以保证对补焊区域进行良好的染色,避免了滚筒误对未补焊的区域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锥孔的补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焊修复方法包括:确定补焊区域,所述补焊区域为锥孔的内壁上已经进行过补焊操作的区域;对所述补焊区域进行染色,使得所述补焊区域沾染上染料;打磨所述补焊区域,以打磨掉所述补焊区域沾染的所述染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锥孔的补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焊修复方法包括:确定补焊区域,所述补焊区域为锥孔的内壁上已经进行过补焊操作的区域;对所述补焊区域进行染色,使得所述补焊区域沾染上染料;打磨所述补焊区域,以打磨掉所述补焊区域沾染的所述染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焊修复方法包括:在对所述补焊区域进行染色之前,对所述补焊区域进行粗打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补焊区域进行染色,包括:提供修复工装,所述修复工装包括手柄和滚筒,所述滚筒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手柄上;在所述滚筒上涂设所述染料;通过所述修复工装对所述补焊区域进行染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修复工装对所述补焊区域进行染色,包括:将所述滚筒与所述锥孔的母线平行布置,并以所述锥孔的中轴为轴周向移动,以对所述补焊区域进行染色。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料为红丹和蓝丹中的任意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焊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焊修复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锥孔的内壁的平面度是否满足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江勇李艳华吴金星赵治国王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