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输油管道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329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底输油管道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设置在海底输油管道的上游近井口处;包含:水下控制模块;进水组件,与水下控制模块通过电路连接,由水下控制模块控制泵取海水;水箱,与进水组件通过管路连接,存储泵取得到的海水;加热组件,设置在水箱内,与水下控制模块通过电路连接,由水下控制模块控制加热水箱内的海水;水质处理组件,与水箱以及海底输油管道通过管路连接,与水下控制模块通过电路连接,对加热后的海水进行化学处理,并由水下控制模块控制将加热且化学处理后的海水注入海底输油管道,对海底输油管道内的沉积物进行清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消除海底输油管道内的沉积物,最大化其输送能力,保障海洋油田生产效率。

Seawater Injection Flow Guarantee System for Submarine Oil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底输油管道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海底输油管道的清洁系统,具体是指一种对海洋油田的海底输油管道实现清洁功能的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属于水下设备维护保障的

技术介绍
从海洋油田井下采出的原油,在经过水下采油树、海底管汇、海底输油管道等水下设备的传输之后,原油温度将逐渐降低至海底海水的环境温度。由于原油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下会逐渐形成积蜡、水合物等,并且在海底输油管的管壁上不断沉积,渐渐就会减小管路内的有效流通面积,并且增加管壁的粗糙度,从而降低管路的原油输送能力。更严重的,甚至会发生完全堵塞管路的情况,进而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目前,对于海底输油管道,一般是在管道外壁上敷设伴热管,伴热管内部设置电缆,并利用电缆通电后在伴热管表面产生热量的方法来加热海底输油管道,从而防止在管道内传输的原油因温度太低而产生附着物的沉积。但是,上述方法需要在海底输油管道的外部预先安装钢管和电缆,然后铺设保温层及混凝土配重层,整体施工工艺复杂、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基于上述,本技术提出一种海底输油管道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底输油管道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消除海底输油管道内的沉积物,最大化海底输油管道的输送能力,保障并提高海洋油田的油气生产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海底输油管道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设置在敷设于海床上的海底输油管道的上游近井口处;包含:水下控制模块;进水组件,与水下控制模块通过电路连接,由水下控制模块控制泵取海水;水箱,与进水组件通过管路连接,存储泵取得到的海水;加热组件,设置在水箱内,与水下控制模块通过电路连接,由水下控制模块控制加热水箱内的海水;水质处理组件,与水箱以及海底输油管道通过管路连接,与水下控制模块通过电路连接,对加热后的海水进行化学处理,并由水下控制模块控制将加热且化学处理后的海水注入海底输油管道,对海底输油管道内的沉积物进行清理。所述的水下控制模块包含:通讯指令模块,通过海底脐带缆与海面控制平台通讯连接,根据接收到的清洗控制信号控制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工作;温度控制模块,与加热组件通过电路连接,根据水箱内存储的海水温度,控制加热组件运行;电源模块,与海面控制平台的电源通过电路连接,提供工作电压。所述的进水组件包含:进水管,进水口连接海水,出水口连接水箱;抽吸泵,设置在进水管上,与通讯指令模块通过电路连接,该通讯指令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清洗控制信号,控制抽吸泵泵取海水。所述的进水组件还包含:滤网罩,设置在进水管的进水口,过滤海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粗过滤器,设置在进水管上,位于抽吸泵与水箱之间,过滤海水中的大颗粒杂质;细过滤器,设置在进水管上,位于粗过滤器与水箱之间,过滤海水中的小颗粒杂质。所述的加热组件包含: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水箱内,与温度控制模块通过电路连接,检测水箱内存储的海水温度并传输至温度控制模块;电热管,设置在水箱内,与温度控制模块通过电路连接,该温度控制模块根据检测到的海水温度,控制电热管启动对海水加热,或停止对海水加热,并将检测到的海水温度通过通讯指令模块传输至海面控制平台。所述的水质处理组件包含:出水管,进水口连接水箱,出水口连接海底输油管道;脱氧剂模块,内置脱氧剂,设置在出水管上,降低海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化学药剂模块,内置防垢剂,设置在出水管上,位于脱氧剂模块与海底输油管道之间,抑制海水注入海底输油管道后与原油反应形成的盐类沉积物;增压泵,设置在出水管上,位于化学药剂模块与海底输油管道之间,且与通讯指令模块通过电路连接,该通讯指令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清洗控制信号,控制增压泵将海水加压注入海底输油管道。所述的海底输油管道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还包含闸阀,设置在出水管的出水口,位于增压泵与海底输油管道之间;该闸阀的液压促动器与通讯指令模块通过电路连接,根据通讯指令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清洗控制信号,控制液压促动器通过液压管线向闸阀提供液压动力输入,控制闸阀打开,向海底输油管道注入海水。所述的海底输油管道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还包含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出水管上,位于增压泵与海底输油管道之间,检测出水管的内部压力。所述的水下控制模块还包含压力监测模块,与压力传感器通过电路连接,接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出水管的内部压力,并通过通讯指令模块传输至海面控制平台。所述的海底输油管道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还包含钢结构外壳,所述的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设置在该钢结构外壳内部。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海底输油管道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在整个海洋油田的服役寿命内,利用加热及化学预处理后的海水对海底输油管道内部进行清理,缓解或消除因原油凝析造成的结蜡、水合物等沉积物,使之重新转化为可流动的油流,确保海底输油管道内的油气流动,恢复并最大化海底输油管道的输送能力,保障并提高海洋油田的油气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海底输油管道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图1,通过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予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海底输油管道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设置在敷设于海床上的海底输油管道11的上游近井口处;包含:水下控制模块50;进水组件,与水下控制模块50通过电路连接,由水下控制模块50控制泵取海水;水箱25,与进水组件通过管路连接,存储泵取得到的海水;加热组件,设置在水箱25内,与水下控制模块50通过电路连接,由水下控制模块50控制加热水箱25内的海水;水质处理组件,与水箱25以及海底输油管道11通过管路连接,与水下控制模块50通过电路连接,对加热后的海水进行化学处理,并由水下控制模块50控制将加热且化学处理后的海水注入海底输油管道11,对海底输油管道11内的沉积物进行清理。所述的海底输油管道11的上游近井口处,具体是指海底输油管道11与海底管汇连接的起始位置,且位于海底管汇的下游。所述的水下控制模块50包含:通讯指令模块,与海面控制平台通讯连接,根据接收到的清洗控制信号控制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工作;温度控制模块,与加热组件通过电路连接,根据水箱25内存储的海水温度,控制加热组件运行;电源模块,与海面控制平台的电源通过电路连接,提供工作电压。其中,所述的通讯指令模块通过海底脐带缆与海面控制平台通讯连接。其中,所述的海面控制平台的电源首先经过海底脐带缆输送至设置在水下的电液分配模块,再经由电飞缆输送至水下控制模块50的电源模块,从而将电源适配提供给本技术的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确保所需的工作电压。所述的进水组件包含:进水管20,进水口连接海水,出水口连接水箱25;抽吸泵22,设置在进水管20上,与水下控制模块50的通讯指令模块通过电路连接,该通讯指令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清洗控制信号,控制抽吸泵22泵取海水。其中,所述的抽吸泵22通过电飞缆连接至水下控制模块50的通讯指令模块和电源模块,并由电源模块提供工作电压。进一步,所述的进水组件还包含:滤网罩21,设置在进水管20的进水口,过滤海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粗过滤器23,设置在进水管20上,位于抽吸泵22与水箱25之间,过滤海水中的大颗粒杂质;细过滤器24,设置在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底输油管道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敷设于海床上的海底输油管道的上游近井口处;包含:水下控制模块;进水组件,与水下控制模块通过电路连接,由水下控制模块控制泵取海水;水箱,与进水组件通过管路连接,存储泵取得到的海水;加热组件,设置在水箱内,与水下控制模块通过电路连接,由水下控制模块控制加热水箱内的海水;水质处理组件,与水箱以及海底输油管道通过管路连接,与水下控制模块通过电路连接,对加热后的海水进行化学处理,并由水下控制模块控制将加热且化学处理后的海水注入海底输油管道,对海底输油管道内的沉积物进行清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底输油管道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敷设于海床上的海底输油管道的上游近井口处;包含:水下控制模块;进水组件,与水下控制模块通过电路连接,由水下控制模块控制泵取海水;水箱,与进水组件通过管路连接,存储泵取得到的海水;加热组件,设置在水箱内,与水下控制模块通过电路连接,由水下控制模块控制加热水箱内的海水;水质处理组件,与水箱以及海底输油管道通过管路连接,与水下控制模块通过电路连接,对加热后的海水进行化学处理,并由水下控制模块控制将加热且化学处理后的海水注入海底输油管道,对海底输油管道内的沉积物进行清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输油管道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下控制模块包含:通讯指令模块,通过海底脐带缆与海面控制平台通讯连接,根据接收到的清洗控制信号控制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工作;温度控制模块,与加热组件通过电路连接,根据水箱内存储的海水温度,控制加热组件运行;电源模块,与海面控制平台的电源通过电路连接,提供工作电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底输油管道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组件包含:进水管,进水口连接海水,出水口连接水箱;抽吸泵,设置在进水管上,与通讯指令模块通过电路连接,该通讯指令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清洗控制信号,控制抽吸泵泵取海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底输油管道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组件还包含:滤网罩,设置在进水管的进水口,过滤海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粗过滤器,设置在进水管上,位于抽吸泵与水箱之间,过滤海水中的大颗粒杂质;细过滤器,设置在进水管上,位于粗过滤器与水箱之间,过滤海水中的小颗粒杂质。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底输油管道海水注入流动保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组件包含: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水箱内,与温度控制模块通过电路连接,检测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小海
申请(专利权)人:美钻深海能源科技研发上海有限公司美钻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