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联接件。
技术介绍
结构为开口圆环的孔用弹性挡圈是常用的机械零件,它有规范的设计标准。但在实际生产中,常遇到被挡圈遮挡的零部件外径小于孔径,甚至小于挡圈的内径,使得挡圈不能有效地挡住被挡件。为此人们试图用增加挡圈内外周面之间的宽度来弥补,可是挡圈的宽度增加后,其变形便由弹性变形转化为塑性变形,挡圈失去了弹性导致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地补偿被挡圈遮挡的零部件外径小于孔径同时又能保持其弹性的孔用弹性挡圈。本技术是以现有标准孔用弹性挡圈为基体,在其圆滑的柱形周面上设与之连为一体的径向齿,该径向齿可以是设在内周面上向中心凸起的内径向齿,也可以是设在外周面上向外延伸的外径向齿。上述径向齿的形状可以有多种,如顶面与两侧基本呈垂直的直齿,两侧相交在一起的尖齿、两侧为斜面平顶(或柱面顶)的梯形齿以及半圆齿。上述径向齿的数目可以是1-6个,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它的结构虽简单但很实用,解决了生产中挡圈不能有效地挡住被挡件的实际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挡圈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例1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视图。图4是本技术例2的主视示意图。图5是图4的B-B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的挡圈工作原理示意图中,已有挡圈1的内径大于被挡圈遮挡的零件2外径,使得挡圈不能有效地挡住被挡零件。在图2和图3所示的孔用弹性挡圈的示意图中,在标准孔用弹性挡圈基体3的内周面上,设与之连为一体并向中心凸起3个内径向齿4。在图4图5所示的孔用弹性挡圈的示意图中,在标准孔用弹性挡圈基体3的外周面上,设与之连为一体并向外延伸3个外径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孔用弹性挡圈,它有标准孔用弹性挡圈基体,其特征在于:在基体周面上设与之连为一体的径向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丽霞,马世义,高梅,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液压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