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科用多功能饮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290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科用多功能饮用装置,包括盖体、瓶体、底座和出药口,所述底座的正面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USB接口、LED显示屏和操作按钮,所述底座的内部左至右依次安装有蓄电池和单片机,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瓶体,且瓶体的一侧安装有出药口,所述瓶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横向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该中医科用多功能饮用装置采用水龙头式结构倒出中药,不易洒落,可对药液中的药渣进行过滤阻挡,可精确定量服用,并且服用间隔过长时,可搅拌药液,避免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沉淀。

A Multifunctional Drinking Devi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科用多功能饮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饮用
,具体为一种中医科用多功能饮用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治疗疾病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服用中药大多必须经过煎制,然后再倒入器皿中服用,目前,医院里大多采用碗和汤勺为患者服用中药,使用过程中,倒入中药不方便,容易洒落,服用不方便,且容易造成浪费;没有专门的过滤装置,汤内容易带有药渣,影响服用;另外,很多时候需要采用分服法,即将一日一剂中药,分2-3次等量分服,此时用碗来饮用时,只能靠估计,无法实现准确定量饮用,并且由于服用间隔时间过长,药液产生沉淀,不容易充分发挥药效,既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又不利于患者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科用多功能饮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采用碗和汤勺倒中药时容易洒落,药液内容易带有药渣,分服时无法精确定量,并且服用时间间隔过长时,药液中的中药成分产生沉淀,不易充分发挥药效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科用多功能饮用装置,包括盖体、瓶体、底座和出药口,所述底座的正面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USB接口、LED显示屏和操作按钮,所述底座的内部左至右依次安装有蓄电池和单片机,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瓶体,且瓶体的一侧安装有出药口,所述瓶体的正面安装有观察窗,且观察窗上安装有刻度条,所述瓶体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横向安装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加热管,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部安装有微型电机,且微型电机的输出端竖向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第二支撑板,所述转轴上竖向均匀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瓶体内部的下表面安装有水压传感器,所述瓶体的顶端安装有盖体。优选的,所述出药口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上均设置有通孔。优选的,所述瓶体的正面安装有观察窗,观察窗上安装有刻度条。优选的,所述出药口内部靠近瓶体的一端安装有过滤网。优选的,所述USB接口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操作按钮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微型电机、操作按钮、LED显示屏、加热管、水压传感器、单片机和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微型电机、LED显示屏和加热管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分别与流量控制阀、水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中医科用多功能饮用装置采用水龙头式结构倒出中药,不易洒落,可对药液中的药渣进行过滤阻挡,可精确定量服用,并且服用间隔过长时,可搅拌药液,避免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沉淀;(1)设置有微型电机、搅拌叶片和转轴,在服用间隔过长时,可搅拌药液,避免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沉淀,使药效可以发挥充分;(2)设置有流量控制阀和水压传感器,测定杯中药液重量,并在出液时控制出液量,以精确定量进行服用;(3)设置有加热管,对药液进行加热,避免服用间隔过长时,药液温度过低,从而影响药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出药口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中:1-盖体;2-微型电机;3-观察窗;4-刻度条;5-瓶体;6-底座;7-操作按钮;8-LED显示屏;9-USB接口;10-出药口;11-流量控制阀;12-第二支撑板;13-搅拌叶片;14-第一支撑板;15-加热管;16-水压传感器;17-单片机;18-蓄电池;19-温度传感器;20-转轴;21-通孔;22-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中医科用多功能饮用装置,包括盖体1、瓶体5、底座6和出药口10,底座6的正面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USB接口9、LED显示屏8和操作按钮7,底座6的内部左至右依次安装有蓄电池18和单片机17,该单片机17的型号可为HT66F018,底座6的上表面安装有瓶体5,且瓶体5的一侧安装有出药口10,出药口10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11,该流量控制阀11的型号可为600X,出药口10内部靠近瓶体5的一端安装有过滤网22,阻挡了药渣进入服用的药液中,瓶体5的正面安装有观察窗3,且观察窗3上安装有刻度条4,便于医务人员对瓶中的药液量进行观察,瓶体5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横向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2,第二支撑板12和第一支撑板14上均设置有通孔21,使药液在搅拌时更易进入搅拌区,第二支撑板12的下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9和加热管15,该温度传感器15型号可为CWDZ11,对药液进行加热,避免服用间隔过长时,药液温度过低,从而影响药效,第一支撑板14的内部安装有微型电机2,且微型电机2的输出端竖向安装有转轴20,转轴20远离第一支撑板14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第二支撑板12,转轴20上竖向均匀安装有搅拌叶片13,在服用间隔过长时,可搅拌药液,避免药液中的中药成分发生沉淀,使药效可以发挥充分,瓶体5内部的下表面安装有水压传感器16,该水压传感器16的型号可为MBS1900,配合流量控制阀11,测定杯中药液重量,并在出液时控制出液量,以精确定量进行服用,瓶体5的顶端安装有盖体1,USB接口9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8的输入端电连接,操作按钮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17的输入端电连接,蓄电池18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微型电机2、操作按钮7、LED显示屏8、加热管15、水压传感器16、单片机17和温度传感器19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1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微型电机2、LED显示屏8和加热管15的输入端电连接,单片机17的输入端分别与流量控制阀11、水压传感器16和温度传感器1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工作原理:使用前,先将装置外接电源,通过USB接口9对蓄电池18进行充电,当充电完成时,将外接电源拔去,以使装置可以正常工作;医务人员首先顺时针拧下盖体1,然后将熬制好的药液倒入装置中,接着逆时针拧上盖体1,避免了空气中的灰尘对药液产生二次污染,此时的药液温度一般过高,水压传感器16检查到药液重量,温度传感器19检测到药液温度,然后将数据传输给单片机17,这些数据显示在LED显示屏8上,避免了过热的药液对病人产生不良作用,医务人员也可通过操作按钮7设定分服次数。然后单片机17计算出每次应服用的药液量;当药液温度降低后,医务人员可通过出药口10上的开关,将药液从出药口10中放出,流量控制阀11对流出的药液量进行控制,当到达应服用的药液量时,流量控制阀11阻断了出药口10中流动的药液,使流出的药液量为应服用的药液量,并且出药口10中的过滤网22阻挡了药渣进入服用的药液中;在分次服用时,由于间隔时间过长,药液温度会降低,此时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操作按钮7设定温度和启动搅拌功能,单片机17发送信号给微型电机2和加热管15,在微型电机2开始工作时,微型电机2进行旋转,带动转轴20旋转,从而带动搅拌叶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科用多功能饮用装置,包括盖体(1)、瓶体(5)、底座(6)和出药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正面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USB接口(9)、LED显示屏(8)和操作按钮(7),所述底座(6)的内部左至右依次安装有蓄电池(18)和单片机(17),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安装有瓶体(5),且瓶体(5)的一侧安装有出药口(10),所述瓶体(5)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横向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2),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下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9)和加热管(15),所述第一支撑板(14)的内部安装有微型电机(2),且微型电机(2)的输出端竖向安装有转轴(20),所述转轴(20)远离第一支撑板(14)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第二支撑板(12),所述转轴(20)上竖向均匀安装有搅拌叶片(13),所述瓶体(5)内部的下表面安装有水压传感器(16),所述瓶体(5)的顶端安装有盖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科用多功能饮用装置,包括盖体(1)、瓶体(5)、底座(6)和出药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正面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USB接口(9)、LED显示屏(8)和操作按钮(7),所述底座(6)的内部左至右依次安装有蓄电池(18)和单片机(17),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安装有瓶体(5),且瓶体(5)的一侧安装有出药口(10),所述瓶体(5)的内部从上至下依次横向安装有第一支撑板(14)和第二支撑板(12),所述第二支撑板(12)的下表面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9)和加热管(15),所述第一支撑板(14)的内部安装有微型电机(2),且微型电机(2)的输出端竖向安装有转轴(20),所述转轴(20)远离第一支撑板(14)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第二支撑板(12),所述转轴(20)上竖向均匀安装有搅拌叶片(13),所述瓶体(5)内部的下表面安装有水压传感器(16),所述瓶体(5)的顶端安装有盖体(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科用多功能饮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药口(10)上安装有流量控制阀(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
申请(专利权)人:宁化宽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