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系统及血管支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92859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架系统及血管支架,该血管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环形单元、以及将所有所述环形单元连接呈管状结构的连接部,所述管状结构包括设有覆膜的第一覆膜段及第二覆膜段、以及对接所述第一覆膜段及所述第二覆膜段的裸露段。该血管支架安装可靠,有利于减少手术前预处理工作及术后调整工作。该支架系统能实现血管支架的可靠安装,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手术时间。

Stent system and vascular s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架系统及血管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架系统及血管支架。
技术介绍
近几年,有学者开始尝试使用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疾病,相关的烟囱、开窗技术开始取得一些效果,其结果令人鼓舞。然而由于主动脉的弓部的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和血流动力学的复杂性,目前的支架系统常需要术前预处理或者术后处理,手术时间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支架系统及血管支架,该血管支架安装可靠,有利于减少手术前预处理工作及术后调整工作,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手术时间。其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血管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环形单元、以及将所有所述环形单元连接呈管状结构的连接部,所述管状结构包括设有覆膜的第一覆膜段及第二覆膜段、以及对接所述第一覆膜段及所述第二覆膜段的裸露段。上述血管支架使用时,将血管支架送入主动脉,第一覆膜段设置于升主动脉,裸露段设置于主动脉的弓部上,且不阻碍主动脉与三根支动脉连通,第二覆膜段设置于降主动脉;由于第一覆膜段及第二覆膜段能覆盖有覆膜,可以利用覆膜用于封堵升主动脉或降主动脉或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上的破口,且形成血管支架的固定结构,即可血管支架的两端固定可靠;此时,裸露段的环形单元间隔设置,自然形成多个通孔(无需进行开窗处理),便于主动脉与主动脉的弓部上三根支动脉连通,易于保持主动脉原有的血流稳定性,且血管支架的两端固定可靠,使得本血管支架安装可靠,有利于减少手术前预处理工作及术后调整工作,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手术时间。此外,有前述分析可知,本申请的血管支架能够适用于升主动脉、降主动脉或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的病变封堵,适用性更强,且无需进行开窗处理。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覆膜段及所述第二覆膜段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裸露段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覆膜连接体或金属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部为金属连接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连接部或/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为金属连接体时,两个相邻所述环形单元的顶部或/和两侧通过所述金属连接体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覆膜段的长度是10mm~90mm,其直径为20~60mm;或/和所述第二覆膜段的长度是10mm~300mm,其直径为10mm~40mm;或/和所述裸露段的长度是40mm~200mm,其直径为10mm~40mm。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支架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血管支架,还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血管支架送入主动脉。该支架系统利用输送装置将对应的血管支架送入主动脉,第一覆膜段设置于升主动脉,裸露段设置于主动脉的弓部上,且不阻碍主动脉与三根支动脉连通,第二覆膜段设置于降主动脉;由于第一覆膜段及第二覆膜段能覆盖有覆膜,可以利用覆膜用于封堵升主动脉或降主动脉或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上的破口,且形成血管支架的固定结构,即可血管支架的两端固定可靠;此时,裸露段的环形单元间隔设置,自然形成多个通孔(无需进行开窗处理),便于主动脉与主动脉的弓部上三根支动脉连通,易于保持主动脉原有的血流稳定性,且血管支架的两端固定可靠,使得本血管支架安装可靠,有利于减少手术前预处理工作及术后调整工作,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手术时间。此外,有前述分析可知,本申请的支架系统能够适用于升主动脉、降主动脉或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的病变封堵,适用性更强,且无需进行开窗处理。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管以及控制机构,所述输送管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管的自由端的导入体、及用于存放所述血管支架的第一管体、以及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管体弯曲,且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与所述导入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控制机构上,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用于释放所述血管支架的第一控制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体弯曲的第二控制部、以及用于推送或抽出所述输送管的第一施力部。由于本输送装置采用了能够弯曲的第一管体及用于控制第一管体进行弯曲的第一控制部,该输送管进入到主动脉的弓部时,第一管体可以进行弯曲,使得血管支架能够顺利、安全的通过弯曲较大的主动脉的弓部,且能够克服现有的输送装置过主动脉的弓部困难或输送血管支架过程中易伤害主动脉的弓部的问题,降低手术风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部包括牵引件及可活动设置的第二施力部,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导入体或/和所述第一管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施力部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施力部可转动设置或可伸缩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件及与所述牵引件一一对应的第二施力部至少为两个,且至少一个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导入体固定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牵引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体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牵引件为牵引绳或牵引链条。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血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血管支架应用于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疾病的治疗时的示意图;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支架系统应用于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疾病的治疗时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输送装置的局部剖视的第二控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输送装置的局部剖视的牵引件与导入体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血管支架,110、支架主体,112、环形单元,114、连接部,120、第一覆膜段,130、第二覆膜段,140、裸露段,142、通孔,200、输送装置,210、输送管,212、导入体,214、第一管体,216、第二管体,220、控制机构,222、第一控制部,224、第二控制部,202、牵引件,204、第二施力部,226、第一施力部,228、后释放结构,300、主动脉,310、升主动脉,320、弓部,330、降主动脉,400、支动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传动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当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是指二者的理想状态是垂直,但是因制造及装配的影响,可以存在一定的垂直误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环形单元、以及将所有所述环形单元连接呈管状结构的连接部,所述管状结构包括设有覆膜的第一覆膜段及第二覆膜段、以及对接所述第一覆膜段及所述第二覆膜段的裸露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环形单元、以及将所有所述环形单元连接呈管状结构的连接部,所述管状结构包括设有覆膜的第一覆膜段及第二覆膜段、以及对接所述第一覆膜段及所述第二覆膜段的裸露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覆膜段及所述第二覆膜段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裸露段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覆膜连接体或金属连接体,所述第二连接部为金属连接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部或/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为金属连接体时,两个相邻所述环形单元的顶部或/和两侧通过所述金属连接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覆膜段的长度是10mm~90mm,其直径为20~60mm;或/和所述第二覆膜段的长度是10mm~300mm,其直径为10mm~40mm;或/和所述裸露段的长度是40mm~200mm,其直径为10mm~40mm。5.一种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血管支架,还包括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将所述血管支架送入主动脉。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宇程李全德苏成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李全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