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采集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28485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将单电源供电转换成双电源给元器件供电的肌电采集电路。它包括信号拾取电路、陷波电路、信号跟随电路、高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电源电路和逻辑输出电路,所述信号拾取电路、陷波电路、信号跟随电路、高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和逻辑输出电路依次连接,所述电源电路连接至信号拾取电路、信号跟随电路和逻辑输出电路。该肌电采集电路采用两路差分信号、一路参考采集放大肌肉电信号,且两路差分电极分布在参考电极的两侧,成直线分布,采集肌电信号的同时,将原始肌电信号进行放大。

EMG Acquisition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肌电采集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子电路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将单电源供电转换成双电源给元器件供电的肌电采集电路。
技术介绍
肌电信号(EMG)是众多肌纤维中运动单元动作电位(MUAP)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叠加。表面肌电信号(SEMG)是浅层肌肉EMG和神经干上电活动在皮肤表面的综合效应,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神经肌肉的活动;相对于针电极EMG,SEMG在测量上具有非侵入性、无创伤、操作简单等优点。因而,SEMG在临床医学、人机功效学、康复医学以及体育科学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传统的肌电采集电路一般采用单电源供电,导致缺失一半肌电信号特征;而传统双电源肌电采集电路一般由2个电源组成双电源供电电路,电源差异导致引入较多的干扰信号不利于肌电信号采集提取。传统的肌电采集电路大多采用单独的集成放大器作为信号处理核心芯片,由于温度、布线等因素导致信号产生更大的温漂效应,不利于肌电信号采集提取。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肌电采集电路,该肌电采集电路采用两路差分信号、一路参考采集放大肌肉电信号,且两路差分电极分布在参考电极的两侧,成直线分布,采集肌电信号的同时,将原始肌电信号进行放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肌电采集电路,它包括信号拾取电路、陷波电路、信号跟随电路、高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电源电路和逻辑输出电路,所述信号拾取电路、陷波电路、信号跟随电路、高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和逻辑输出电路依次连接,所述电源电路连接至信号拾取电路、信号跟随电路和逻辑输出电路。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电源电路包括第十四电容C14、升压芯片U3、第一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七电阻R27、第十电容C10、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六电阻R26、第十三电容C13和第十六电容C16,所述升压芯片U3的第一管脚和第五管脚之间串接第一电感L1,第五管脚与第四管脚相连,第二管脚和第四管脚之间串接第十四电容C14,第三管脚和第二管脚之间串接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接升压芯片U3的第一管脚,负极经第二十电阻R20接升压芯片U3的第三管脚,第十电容C10一端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另一端接升压芯片U3的第二管脚,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接第一二极管D1负极,正极接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接升压芯片U3的第二管脚,负极接地,第二十一电阻R21和第十三电容C13并联后一端接第一二极管D1负极,另一端接地,第二十六电阻R26和第十六电容C16并联后一端接升压芯片U3的第二管脚,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为电压VCC端,升压芯片U3的第二管脚为电压VEE端。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信号拾取电路包括第一电极J1、第二电极J2、第三电极J3、第四电阻R4、第八电阻R8、第三电容C3、放大器U1A、放大器U1B、放大器U1D、第三电阻R3、第五电阻R5、第九电阻R9、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五电阻R15、第一电容C1和第五电容C5,所述第一电极J1经过第四电阻R4接放大器U1D的第一输入端,放大器U1D的第二输入端经第三电阻R3接其输出端,所述第三电极J3经第八电阻R8接放大器U1B的第一输入端,其第二输入端经第九电阻R9接其输出端,放大器U1D的第一输入端与放大器U1B的第一输入端之间串接第三电容C3,放大器U1D的第二输入端与放大器U1B的第二输入端之间串接第五电阻R5;放大器U1D的输出端经第一电阻R1接放大器U1A的第二输入端,放大器U1B的输出端经第十二电阻R12接放大器U1A的第一输入端,第二电极J2经第十五电阻R15接放大器U1A的第一输入端,放大器U1A的第二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串接第二电阻R2,放大器U1A的电源正极接电压VCC端,放大器U1A的电源负极接电压VEE端,放大器U1A的电源正极经第一电容C1接地,放大器U1A的电源负极经第五电容C5接地,放大器U1A的输出端接陷波电路。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陷波电路包括第二电容C2、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放大器U1C、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和第九电容C9,所述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七电容C7、第六电容C6依次串联闭环,第六电阻R6和第六电容C6的公共端接陷波电路的输出端,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的公共端经第二电容C2接地,第七电阻R7和第七电容C7的公共端接放大器U1C的第一输入端,第六电容C6和第七电容C7的公共端依次经第十三电阻R13、第十一电阻R11、第十电阻R10接放大器U1C的第二输入端,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的公共端经第九电容C9和第十四电阻R14接地,所述放大器U1C的输出端接信号跟随电路。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信号跟随电路包括放大器U2A、第四电容C4和第八电容C8,所述放大器U2A的第二输入端接陷波电路的输出端,第一输入端接输出端,放大器U2A的电源正极接电压VCC端,电源负极接电压VEE端,放大器U2A的电源正极经第四电容C4接地,放大器U2A的电源负极经第八电容C8接地,放大器U2A的输出端接高通滤波电路。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高通滤波电路包括放大器U2B、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二十五电阻R25和第二十八电阻R28,所述放大器U1B的第二输入端经第十六电阻R16接地,第二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串接第十七电阻R17,放大器U1B的第一输入端经第二十五电阻R25接地,信号跟随电路的输出端经串联的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二电容C12接放大器U2B的第一输入端,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二电容C12的公共端经第二十八电阻R28接放大器U2B的输出端,放大器U2B的输出端接低通滤波电路。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低通滤波电路包括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放大器U2C、第十五电容C15和第十七电容C17,所述放大器U2C的第一输入端经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二电阻R22接高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第二十三电阻R23和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公共端经第十七电容C17接放大器U2C的输出端,放大器U2C的第一输出端经第十五电容C15接地,第二输入端经第十八电阻R18接地,第二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串接第十九电阻R19,放大器U2C的输出端接逻辑输出电路。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逻辑输出电路包括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二十九电阻R29、第三十四电阻R34、第三十五电阻R35、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二三极管Q2、第三十六电阻R36、第三十二电阻R32、第一三极管Q1、第三十三电阻R33、第三十七电阻R37、放大器U2D和第三十电阻R30,所述第五二极管D5正极接低通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负极经第三十四电阻R34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二二极管Q2的基极经并联的第三十五电阻R35和第十八电容C18接地,第四二极管D4负极接第五二极管D5正极,正极经第二十九电阻R29接电压VC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肌电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信号拾取电路、陷波电路、信号跟随电路、高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电源电路和逻辑输出电路,所述信号拾取电路、陷波电路、信号跟随电路、高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和逻辑输出电路依次连接,所述电源电路连接至信号拾取电路、信号跟随电路和逻辑输出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肌电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信号拾取电路、陷波电路、信号跟随电路、高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电源电路和逻辑输出电路,所述信号拾取电路、陷波电路、信号跟随电路、高通滤波电路、低通滤波电路和逻辑输出电路依次连接,所述电源电路连接至信号拾取电路、信号跟随电路和逻辑输出电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电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十四电容C14、升压芯片U3、第一电感L1、第一二极管D1、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七电阻R27、第十电容C10、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二十一电阻R21、第二十六电阻R26、第十三电容C13和第十六电容C16,所述升压芯片U3的第一管脚和第五管脚之间串接第一电感L1,第五管脚与第四管脚相连,第二管脚和第四管脚之间串接第十四电容C14,第三管脚和第二管脚之间串接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接升压芯片U3的第一管脚,负极经第二十电阻R20接升压芯片U3的第三管脚,第十电容C10一端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另一端接升压芯片U3的第二管脚,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接第一二极管D1负极,正极接地,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接升压芯片U3的第二管脚,负极接地,第二十一电阻R21和第十三电容C13并联后一端接第一二极管D1负极,另一端接地,第二十六电阻R26和第十六电容C16并联后一端接升压芯片U3的第二管脚,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为电压VCC端,升压芯片U3的第二管脚为电压VEE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肌电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拾取电路包括第一电极J1、第二电极J2、第三电极J3、第四电阻R4、第八电阻R8、第三电容C3、放大器U1A、放大器U1B、放大器U1D、第三电阻R3、第五电阻R5、第九电阻R9、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五电阻R15、第一电容C1和第五电容C5,所述第一电极J1经过第四电阻R4接放大器U1D的第一输入端,放大器U1D的第二输入端经第三电阻R3接其输出端,所述第三电极J3经第八电阻R8接放大器U1B的第一输入端,其第二输入端经第九电阻R9接其输出端,放大器U1D的第一输入端与放大器U1B的第一输入端之间串接第三电容C3,放大器U1D的第二输入端与放大器U1B的第二输入端之间串接第五电阻R5;放大器U1D的输出端经第一电阻R1接放大器U1A的第二输入端,放大器U1B的输出端经第十二电阻R12接放大器U1A的第一输入端,第二电极J2经第十五电阻R15接放大器U1A的第一输入端,放大器U1A的第二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串接第二电阻R2,放大器U1A的电源正极接电压VCC端,放大器U1A的电源负极接电压VEE端,放大器U1A的电源正极经第一电容C1接地,放大器U1A的电源负极经第五电容C5接地,放大器U1A的输出端接陷波电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电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陷波电路包括第二电容C2、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放大器U1C、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和第九电容C9,所述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七电容C7、第六电容C6依次串联闭环,第六电阻R6和第六电容C6的公共端接陷波电路的输出端,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的公共端经第二电容C2接地,第七电阻R7和第七电容C7的公共端接放大器U1C的第一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钟段峰姜佩东王春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四点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