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鲜食固体食品灭菌装置和鲜食固体食品的瞬时灭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267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鲜食固体食品灭菌装置和鲜食固体食品的瞬时灭菌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一种鲜食固体食品灭菌装置,其包括灭菌腔和传送带;所述灭菌腔为两个依次排列的中空箱体;所述箱体的两端设置开口;所述传送带通过所述开口贯穿两个灭菌腔;所述灭菌腔的内部安装有远红外发热元件;所述灭菌腔包含一个中温灭菌腔和一个高温灭菌腔,灭菌腔温度在100℃~500℃间调控。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灭菌装置对鲜食固体食品进行灭菌,既杀灭了微生物达到食品防腐的效果,又保障了食品的良好感官品质,同时不需要增加过多的设备,便于操作,同时该灭菌方法适用于鲜熟固体食品的灭菌,彻底摆脱防腐剂,让人们吃得方便、安全、健康。

A Sterilization Device for Fresh Solid Food and Instantaneous Sterilization Method for Fresh Solid F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鲜食固体食品灭菌装置和鲜食固体食品的瞬时灭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鲜食固体食品灭菌装置和鲜食固体食品的瞬时灭菌方法。
技术介绍
食品中丰富的营养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食品的腐败变质与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紧密相关。目前食品的杀菌方法有物理杀菌技术和化学药物法。化学灭菌技术存在药剂残留和食品安全隐患,而物理加热杀菌技术更为健康安全和环保,因此,食品的热杀菌技术应用相对更广泛。液体食品的杀菌设备和技术已经成熟,通过直接加热或间接加热等形式对液体食品进行灭菌,如超高温灭菌技术、巴氏杀菌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和设备无法应用到固体食品中。目前,已报道的固体食品的杀菌技术有高温长时灭菌和高温高压灭菌法。高温灭菌法多数都是应用高温水、蒸汽为加热介质,如一些罐头食品通过采用高温(110℃-121℃)长时间(>10min)的灭菌方法,使食品达到商业无菌的要求。但是对于已熟化和热敏性高的固体食品来说,如果采用高温长时灭菌,一方面高强度热处理不仅使食品产生了蒸煮味,色泽、质构和营养物质均遭到破坏;另一方面需要蒸汽发生装置和其他辅助设备,一次投资成本高,工艺复杂,技术难度较大。新型的超高温超高压技术,采用水或油为介质,将物料在压力600~700MPa,100℃条件下保持数秒至数分钟,从而达到灭菌的效果。但是由于该技术需要配备超高压设备,投资较高,同时高压处理对产品的形状产生一定影响,而且以油为介质,存在油侵染食品和包装不易清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鲜食固体食品灭菌装置,所述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灭菌操作简便,能够实现彻底灭菌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鲜食固体食品的瞬时灭菌方法,采用该方法对鲜食固体食品不仅能够实现彻底灭菌的目的而且保障了食品的良好感官品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鲜食固体食品灭菌装置,包括灭菌腔和传送带;所述灭菌腔包括依次排列的中温灭菌腔和高温灭菌腔;所述中温灭菌腔内温度在100℃~120℃之间调节,所述高温灭菌腔内的温度在200℃~500℃之间调节;所述灭菌腔为中空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两端设置开口;所述传送带通过所述开口贯穿两个灭菌腔;所述灭菌腔的内部安装有远红外发热元件。优选的,所述灭菌腔的内腔高度为29.5~30.5cm,所述灭菌腔的内腔的宽端为39.5~40.5cm;所述灭菌腔的外部高度为49.5~50.5cm,所述灭菌腔的外部宽度为59.5~60.5cm,所述灭菌腔的长度为6.3~7.3m。优选的,所述灭菌腔的材质为耐热强度高、导热性能较好的不锈钢,厚度为1mm。优选的,所述灭菌腔的内部安装远红外发热元件分别在灭菌腔的上顶面、下底面和平行于所述传送带的两侧壁上分别安装2个远红外发热元件。优选的,所述远红外发热元件包括远红外发热管;所述远红外发热管的直径为2cm,所述远红外发热管的功率为1000W。优选的,所述远红外发热管的发射远红外的波长为10~14μm。优选的,所述传送带和远红外发热元件之间的直线距离为10~15cm。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所述灭菌装置对鲜食固体食品瞬时灭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调节灭菌装置中温灭菌腔的温度在100℃~120℃,高温灭菌腔温度200℃~500℃,将鲜食固体食品置于传送带上,调节所述传送带的转速使所述鲜食固体食品在灭菌腔的时间为1~30s。优选的,所述鲜食固体食品包括鲜食面条、馒头、包子和粽子等。优选的,控制鲜食固体食品在灭菌腔的时间的方法包括以下4种程序:传送带的速度0.10m/s,设置杀菌温度200℃;传送带的速度0.15m/s,设置杀菌温度220℃;传送带的速度0.20m/s,设置杀菌温度250℃;传送带的速度0.30m/s,设置杀菌温度38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所述灭菌装置对鲜食固体食品瞬时灭菌的方法,将鲜食固体食品进行瞬间(1~30s)被加热到180℃~250℃,在高温短时间内将食品物料中的霉菌、酵母菌、细菌、病毒、芽孢等全部杀灭。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灭菌方法在超过常规n倍的高温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不会影响食品的风味和形状,不影响食品包装的使用。经实验证明:杀菌后的鲜食全麦面条和全麦馒头,经过微生物扩大培养,产品微生物零残留,产品达到无菌状态。通过理化分析对比鲜食全麦面条和全麦馒头产品灭菌前后营养成分损失情况,结果表明灭菌前后营养成分含量基本不变,该灭菌技术为高温瞬时工艺,对产品中的营养成分影响很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灭菌方法既杀灭了微生物达到食品防腐的效果,又保障了食品的良好感官品质,同时不需要增加过多的设备,便于操作。本专利技术技术适用于鲜熟固体食品的灭菌,彻底摆脱防腐剂,让人们吃得方便、安全、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鲜食固体食品灭菌装置示意图;其中1金属不锈钢输送带;2第一操作台;3中温箱(100℃~120℃);4第二操作台;5高温箱(200℃~500℃);6传送带速度控制器;7中温灭菌控制器;8高温灭菌箱控制器;9微循环风控制器;10电压控制器;11照明装置。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鲜食固体食品灭菌装置,包括灭菌腔和传送带;所述灭菌腔包括依次排列的中温灭菌腔和高温灭菌腔;所述中温灭菌腔内温度在100℃~120℃之间调节,所述高温灭菌腔内的温度在200℃~500℃之间调节;所述灭菌腔为中空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两端设置开口;所述传送带通过所述开口贯穿整个灭菌腔;所述灭菌腔的内部安装有远红外发热元件。在本专利技术中,一个鲜食固体食品灭菌装置包括依次排列的1个中温灭菌腔和1个高温灭菌腔。中温灭菌腔内温度在100℃~120℃之间调节,高温灭菌腔内温度在200℃~500℃之间调节,已包装好的鲜食固体食品首先进入中温灭菌腔内预热到100℃,然后进入高温灭菌腔内完成高温瞬时灭菌过程。所述两个灭菌腔可以共用一个传送带。如图1所示,两个灭菌腔按照前后顺序置于同一条传送带上,在每个灭菌腔沿传送带来的方向分别形成第一操作台和第二操作台,方便待灭菌鲜食固体食品放置准备。在经过灭菌腔后,得到的灭菌鲜食固体食品装箱。所述灭菌腔的规格不做特殊限制,使鲜食固体食品在180℃~250℃,灭菌1~30s时间即可,可以根据该条件设置灭菌的温度和灭菌腔的长度、宽度以及传送带的传动速度。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灭菌腔的内腔高度为29.5~30.5cm,所述灭菌腔的内腔的宽端为39.5~40.5cm;所述灭菌腔的外部高度为49.5~50.5cm,所述灭菌腔的外部宽度为59.5~60.5cm,所述灭菌腔的长度为6.3~7.3m,更优选为所述灭菌腔的内腔高度为30cm,所述灭菌腔的内腔的宽端为40cm;所述灭菌腔的外部高度为50cm,所述灭菌腔的外部宽度为60cm,所述灭菌腔的长度为6.8m。所述灭菌腔的材质优选为耐热强度高、导热性能较好的不锈钢,厚度为1mm。由于灭菌腔存在一定的厚度,灭菌腔有夹层,夹层厚度为10~12cm,材质为具有阻燃、隔热、耐热性强的岩棉。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灭菌腔的内部优选在灭菌腔的上顶面、下底面和平行于所述传送带的两侧壁上分别安装2个远红外发热元件。所述远红外发热元件的种类不做特殊限制,采用本领域所熟知的能发射10~14μm、温度达到500℃的远红外的元件即可。所述远红外发热元件优选包括远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鲜食固体食品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菌腔和传送带;所述灭菌腔包括依次排列的中温灭菌腔和高温灭菌腔;所述中温灭菌腔内温度在100℃~120℃之间调节,所述高温灭菌腔内的温度在200℃~500℃之间调节;所述灭菌腔为中空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两端设置开口;所述传送带通过所述开口贯穿两个灭菌腔;所述灭菌腔的内部安装有远红外发热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鲜食固体食品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菌腔和传送带;所述灭菌腔包括依次排列的中温灭菌腔和高温灭菌腔;所述中温灭菌腔内温度在100℃~120℃之间调节,所述高温灭菌腔内的温度在200℃~500℃之间调节;所述灭菌腔为中空的箱体;所述箱体的两端设置开口;所述传送带通过所述开口贯穿两个灭菌腔;所述灭菌腔的内部安装有远红外发热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腔的内腔高度为29.5~30.5cm,所述灭菌腔的内腔的宽端为39.5~40.5cm;所述灭菌腔的外部高度为49.5~50.5cm,所述灭菌腔的外部宽度为59.5~60.5cm,所述灭菌腔的长度为6.3~7.3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腔的材质为不锈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腔的内部安装远红外发热元件分别在灭菌腔的上顶面、下底面和平行于所述传送带的两侧壁上分别安装2个远红外发热元件。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灭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发热元件包括远红外发热管;所述远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霞边中子刘敬科赵巍张佳丽李少辉刘莹莹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石家庄绿特石磨面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