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戊唑醇和咪鲜胺的农药组合物,由重量比为33:367~233:167的戊唑醇和咪鲜胺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菌剂戊唑醇和咪鲜胺按照一定比例复配后,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与现有的药剂稻瘟灵等相比,能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和降低农药成本,有利于延缓病害抗性的产生,农药残留低,药效稳定,不易产生抗药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农药助剂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农药活性成分抗紫外线的能力,减少农药活性成分的遇光而分解,延缓了农药在施用过程中分解的速度和半衰期,提高了药效,延长了药剂的持效期,减少农药向植物内的渗透,减少农药残留,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
A pesticid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ebuconazole and prochloraz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戊唑醇和咪鲜胺的农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具体是一种含戊唑醇和咪鲜胺的农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戊唑醇,英文通用名为:tebuconazole,是一种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戊唑醇对病菌的作用机制为抑制其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去甲基化,使得病菌无法形成细胞膜,从而杀死病菌。戊唑醇主要用于重要经济作物的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的高效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治禾谷类作物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及种传轮斑病及水稻纹枯病等。戊唑醇,英文通用名为:tebuconazole,是一种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戊唑醇对病菌的作用机制为抑制其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去甲基化,使得病菌无法形成细胞膜,从而杀死病菌。常规使用防治瓜果蔬菜炭疽病、叶斑病,还可防治、水稻稻瘟病、水稻恶苗病、油菜炭疽病和菌核病。水稻稻瘟病长期以稻瘟灵、三环唑药剂进行防治,导致病菌抗性增大,药效降低。将不同农药的有效成分组合制成农药,是目前开发和研制新农药以及防治农业上抗性病菌的一种有效和快捷的方式。不同品种的农药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能够明显提高实际防治效果,降低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大大地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速度,是综合防治病害的重要手段。因此农药的研究方向主要以如何选择不用农药复配使得达到增效的效果是目前国内外对农药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国内外尚未有关于戊唑醇和咪鲜胺的相关报道。目前,农药制剂施用后由于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大方面影响而使其活性成分在环境中发生严重降解,其中光化学降解过程是农药非生物降解的主要形式,农药光解对农药的药效发挥有重大影响。因自然界太阳光中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紫外光主要有UV-A(波长范围在320-400nm之间)和UV-B(波长范围在290-320nm之间)。现有技术中防止光敏性农药光解的途径主要是在制剂配方中添加UV-A紫外吸收剂和UV-B紫外吸收剂,这样农药制剂在储运过程中,对光敏感的农药光解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农药制剂在施用过程中防治效果却不十分理想。因此,研究能有效缓解农药活性成份在储存或施用过程中因光解过快失效的问题,延长光敏性农药活性成份的半衰期,提高农药活性成分的利用效率是农药产品开发的研究重点。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戊唑醇和咪鲜胺的农药组合物。本方案是基于戊唑醇和咪鲜胺的特性进一步研究,在试验过程发现含戊唑醇和咪鲜胺复配农药对稻瘟病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能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和降低农药成本,有利于延缓病害抗性的产生,且本专利技术还对该产品的助剂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提高农药的药效和延缓农药的紫外光分解速度。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含戊唑醇和咪鲜胺的农药组合物,包括重量比为33:367~233:167的戊唑醇和咪鲜胺。优选的,所述戊唑醇和咪鲜胺的重量比为167:233。所述农药组合物和农药制剂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杀菌剂,其中农药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0-45%。所述杀菌剂制成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乳油、可湿性粉剂和颗粒剂。所述农药组合物制成微乳剂各组分的原料重量配比为:戊唑醇10-15%、咪鲜胺20-3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10%、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5-10%、蓖麻油聚氧乙烯醚3-5%、季戊四醇硬脂酸酯1-3%、三甲苯5-10%、环己酮5-10%,抗分解剂0.5-1.5%,余量为水。所述农药组合物制成水乳剂各组分的原料重量配比为:戊唑醇10-15%、咪鲜胺20-3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5%、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1-3%、蓖麻油聚氧乙烯醚0.5-1.5%、季戊四醇硬脂酸酯0.5-1.5%、三甲苯10-15%、环己酮10-15%,抗分解剂0.5-1.5%,余量为水。所述农药组合物制成悬浮剂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戊唑醇10-15%、咪鲜胺20-30%、蓖麻油酸酯硫酸钠3-5%、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1-2%、聚丙烯酸钠0.5-1.5%、椰油酸二乙醇酰胺1-2%、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0.5-1%、三异丙醇胺3-5%、植酸0.1-0.5%,抗分解剂0.5-1.5%,余量为水。所述农药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戊唑醇10-15%、咪鲜胺20-30%、聚丙烯酰胺2-4%、蓖麻油酸酯硫酸钠1-3%、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0.5-1%、聚丙烯酸钠0.5-1%、椰油酸二乙醇酰胺1-2%、白炭黑1-3%,抗分解剂1-2%,余量为高岭土。所述农药组合物制成颗粒剂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戊唑醇10-15%、咪鲜胺20-30%、丙烯酸树脂8-12%、松香树脂3-5%、聚丙烯酰胺3-5%、蓖麻油酸酯硫酸钠1-3%、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0.5-1%、椰油酸二乙醇酰胺1-2%、白炭黑1-3%、高岭土10-15%,抗分解剂0.5-1.5%,余量为土球。所述抗分解剂由2,4-二羟基二苯甲酮、2,3-二羟基萘-6-磺酸钠和2-(2H-苯并三唑-2)-4,6-二(1-甲基-1-苯基乙基)苯酚组成。所述抗分解剂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2,4-二羟基二苯甲酮50-70%、2,3-二羟基萘-6-磺酸钠20-40%和2-(2H-苯并三唑-2)-4,6-二(1-甲基-1-苯基乙基)5-15%苯酚组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农药组合物不仅限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剂型,还可制成多种剂型,如水分散粒剂、超低容量液剂、悬浮剂、可溶性液剂、可溶性粉剂、拌种剂、种衣剂、干悬浮剂、颗粒剂或缓释剂等各种农药可接受的剂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制剂在防治水稻稻瘟病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菌剂戊唑醇和咪鲜胺按照复配后,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在配比为33:367~233:167范围内在防治稻瘟病的室内毒力测试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其中配比为167:233增效效果最为显著;与现有的药剂稻瘟灵等相比,能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和降低农药成本,有利于延缓病害抗性的产生,农药残留低,药效稳定,不易产生抗药剂。2、本专利技术还对农药助剂进行了优化,可增加农药持效期、增加药效,减少农药向植物内的渗透,减少农药残留,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3、本专利技术加入2,4-二羟基二苯甲酮、2,3-二羟基萘-6-磺酸钠和2-(2H-苯并三唑-2)-4,6-二(1-甲基-1-苯基乙基)苯酚组成的抗分解剂,提高了农药活性成分抗紫外线的能力,减少农药活性成分的遇光而分解,延缓了农药在施用过程中分解的速度和半衰期,提高了药效,延长了药剂的持效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及其应用。实施例140%戊唑醇·咪鲜胺微乳剂戊唑醇13.3%、咪鲜胺26.7%、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5%、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季戊四醇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戊唑醇和咪鲜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重量比为33:367~233:167的戊唑醇和咪鲜胺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戊唑醇和咪鲜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重量比为33:367~233:167的戊唑醇和咪鲜胺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戊唑醇和咪鲜胺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组合物和农药制剂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杀菌剂,其中农药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0-45%;所述杀菌剂制成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乳油、可湿性粉剂和颗粒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戊唑醇和咪鲜胺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微乳剂各组分的原料重量配比为:戊唑醇10-15%、咪鲜胺20-3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10%、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5-10%、蓖麻油聚氧乙烯醚3-5%、季戊四醇硬脂酸酯1-3%、三甲苯5-10%、环己酮5-10%,抗分解剂0.5-1.5%,余量为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戊唑醇和咪鲜胺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水乳剂各组分的原料重量配比为:戊唑醇10-15%、咪鲜胺20-30%、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5%、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1-3%、蓖麻油聚氧乙烯醚0.5-1.5%、季戊四醇硬脂酸酯0.5-1.5%、三甲苯10-15%、环己酮10-15%,抗分解剂0.5-1.5%,余量为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含戊唑醇和咪鲜胺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悬浮剂各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戊唑醇10-15%、咪鲜胺20-30%、蓖麻油酸酯硫酸钠3-5%、壬基酚聚氧化乙烯醚1-2%、聚丙烯酸钠0.5-1.5%、椰油酸二乙醇酰胺1-2%、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0.5-1%、三异丙醇胺3-5%、植酸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昀,李匀曦,李苏珊,韦尚江,刘伍逵,韦晨添,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众创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