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述东专利>正文

一种稻蛙+野生菌的高效种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92608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4 10:43
一种稻蛙+野生菌的高效种养方法,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的稻米农药化学残留高,废稻草处理方法不环保、不方便、经济效益不高等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在稻田四周设置围沟,围沟周围设置有食槽,食槽上方设置有遮阳挡雨篷,选用优质、矮杆、抗逆性优的黑、红、白、绿、紫五彩稻米秧苗,育种、插秧,水稻秧苗移栽后1~15天,在稻田中央装一盏200瓦的诱蛾灯,并沿食槽在食槽上方30cm处装诱蛾灯带;安装诱蛾灯后2~8天,在稻田中放养青蛙;将20亩稻田收割后的五彩稻稻草,就地铺设在1亩稻田上,在稻草上种植野生菌,野生菌的繁殖将加速稻草的腐烂,野生菌采收以后,稻草进一步腐烂,成为有机肥,将20亩稻田划分成20块轮流种植,改善田地土质。

A High Efficient Breeding Method of Rice Frog+Wild Bacter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稻蛙+野生菌的高效种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稻蛙+野生菌的高效种养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食品的意识不断增强。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新的种植模式正逐渐成为热点。近年来,稻鱼共存、稻虾共存、稻鸭共存等新兴农业发展迅速,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新型的种养技术更是层出不穷。本专利技术创新了稻田养蛙的方法,同时利用冬季闲置时间使用稻草种植野生菌,造就了新一代的循环农业。稻蛙共存,稻田为青蛙提供生长环境和食物,青蛙粪便为水稻提供养份,水稻收割后的稻草为野生菌提供营养,经过菌丝腐化后的稻草改土还田,作为来年种植水稻的基肥,是一个全新的循环生态系统,同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的非常便利,杜绝稻米使用农药,养殖青蛙,以天然的害虫为食料,既可以处理废稻草,又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还可以改善田地土质、增加田土肥性、绿色环保的稻蛙+野生菌的高效种养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翻耕稻田,在稻田四周设置围沟,围沟周围设置有食槽,食槽上方设置有遮阳挡雨篷,选用优质、矮杆、抗逆性优的黑、红、白、绿、紫五彩稻米秧苗,育种、插秧,水稻秧苗移栽后1~15天,在稻田中央装一盏200瓦的诱蛾灯,并沿食槽在食槽上方30cm处装诱蛾灯带;安装诱蛾灯后2~8天,在稻田中放养青蛙,诱蛾灯捕杀的害虫作为青蛙的食料投入食槽中;青蛙、五彩稻分别收成后,将20亩稻田收割后的五彩稻稻草,就地铺设在1亩稻田上,在稻草上种植野生菌,野生菌的繁殖将加速稻草的腐烂,野生菌采收以后,稻草进一步腐烂,成为有机肥,将20亩稻田划分成20块轮流种植,增强土壤肥性,改善田地土质。优选生长发育期为128-135天的五彩稻品种,在分蘖期撒施包括生石灰、草木灰的混合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pH值大于6、小于7.2,以降低禾苗对镉的吸收,在始穂期喷洒含硒(Se)的叶面肥,以使禾苗特别是幼穗增加对硒的吸收,以便生产出富硒大米,并可以抑制稻谷对镉的吸收。所述野生菌为赤松茸。围沟深60cm左右,宽80cm左右,保持围沟蓄水。青蛙按每亩6-8万只幼蛙投放,稻田上方设置有罩网,防止鸟食青蛙;稻田四周设置有围护栏,围护栏采用石棉瓦,防止老鼠和蛇类食蛙动物进入,同时防止饲养的青蛙逃离稻田。在稻草上种植野生菌的具体步骤包括:(1)备收20亩的稻草,将20亩稻田等分为20块,就地选择1块田地铺设稻草。(2)将稻草按排铺设在田地上,铺设厚度为12-20cm,向田中注水浸泡20-28小时,稻草吸收水分后,稻草层厚度降为8-12cm,排干田地中的余水。(3)将铺设好稻草的田块分成若干厢,每厢宽度为80-100cm,将每厢均匀分成4-5排,在每排中间的稻草上播撒菌种,菌种播种时,厢与厢之间留30-40cm作为滤水沟或人行过道,不撒播菌种。(4)播撒了菌种的稻草作为下层稻草,未播撒菌种的稻草作为上层稻草。取上层稻草覆盖在下层稻草上,上层稻草覆盖厚度为10-15cm。(5)用覆土机掘取田地中原铺设上层稻草部位的泥土覆盖在移动后的上层稻草上,泥土覆盖厚度为3-5cm厚度,从而形成野生菌培植垛。(6)覆土后,盖稻草3cm左右,起遮阳保湿的作用。所述上层稻草和下层稻草隔排交错设置,便于就近将上层稻草铺设在下层稻草上,也便于就近取泥覆盖在上层稻草上,形成野生菌培植垛。必要时给野生菌培植垛浇水。野生菌的生长周期为45-60天。所述野生菌的适宜繁殖生长温度为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五彩水稻与蛙+野生菌的模式,充分的利用了空间以及农民和农田的空闲时间,极大的增加了农田亩效益,同时解决了稻草焚烧问题,使废弃稻草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养殖以害虫为食料的青蛙,减少使用农药和饲料,生产出高品质的五彩稻米和青蛙,五彩稻米收割以后,在废稻草上种植野生菌,加速废稻草的腐蚀,有效还田,使废稻草在下次水稻耕种前,完全腐蚀成为有机肥增强田地肥性。轮流种植不同田块,可防止田地板结和杂草生长。所述方法绿色环保,不需要特定场所,不需要运输成本,投入少,效益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翻耕稻田,在稻田四周设置围沟,围沟周围设置有食槽,食槽上方设置有遮阳挡雨篷,选用优质、矮杆、抗逆性优的黑、红、白、绿、紫五彩稻米秧苗,育种、插秧,水稻秧苗移栽后1~15天,在稻田中央装一盏200瓦的诱蛾灯,并沿食槽在食槽上方30cm处装诱蛾灯带;安装诱蛾灯后2~8天,在稻田中放养青蛙,诱蛾灯捕杀的害虫作为青蛙的食料投入食槽中;青蛙、五彩稻分别收成后,将20亩稻田收割后的五彩稻稻草,就地铺设在1亩稻田上,在稻草上种植野生菌,野生菌的繁殖将加速稻草的腐烂,野生菌采收以后,稻草进一步腐烂,成为有机肥,将20亩稻田划分成20块轮流种植,增强土壤肥性,改善田地土质。实施例2,优选生长发育期为128-135天的五彩稻品种,在分蘖期撒施包括生石灰、草木灰的混合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pH值大于6、小于7.2,以降低禾苗对镉的吸收,在始穂期喷洒含硒(Se)的叶面肥,以使禾苗特别是幼穗增加对硒的吸收,以便生产出富硒大米,并可以抑制稻谷对镉的吸收。其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所述野生菌为赤松茸,赤松茸,又名皱环盖菇、酒红球盖菇,俗称益肾菇、粗腿蘑,是生长在赤松树木根部,与树根共生的一种野生食用菌,朵大,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具有色美、味鲜、嫩滑、爽脆、口感好、营养丰富等特点。其余同上述实施例。实施例4,围沟深60cm左右,宽80cm左右,保持围沟蓄水。其余同上述实施例。实施例5,青蛙按每亩6-8万只幼蛙投放,稻田上方设置有罩网,防止鸟食青蛙;稻田四周设置有围护栏,围护栏采用石棉瓦,防止老鼠和蛇食蛙动物进入,同时防止饲养的青蛙逃离稻田。其余同上述实施例。实施例6,在稻草上种植野生菌的具体步骤包括:(1)备收20亩的稻草,将20亩稻田等分为20块,就地选择1块田地铺设稻草。(2)将稻草按排铺设在田地上,铺设厚度为12-20cm,向田中注水浸泡20-28小时,稻草吸收水分后,稻草层厚度降为8-12cm,排干田地中的余水。(3)将铺设好稻草的田块分成若干厢,每厢宽度为80-100cm,将每厢均匀分成4-5排,在每排中间的稻草上播撒菌种,菌种播种时,厢与厢之间留30-40cm作为滤水沟或人行过道,不撒播菌种,可以及时排除过多的水分,并方便种植人员随时查看各处菌种生长情况。(4)播撒了菌种的稻草作为下层稻草,未播撒菌种的稻草作为上层稻草。取上层稻草覆盖在下层稻草上,上层稻草覆盖厚度为10-15cm,覆盖上层稻草可以保温保湿,有利于菌种的繁殖生长。(5)用覆土机掘取田地中原铺设上层稻草部位的泥土覆盖在移动后的上层稻草上,泥土覆盖厚度为3-5cm厚度,从而形成野生菌培植垛。泥土可以减少稻草水分流失,并为菌种繁殖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菌种可以种在下层稻草上,也可以盖好泥土后10cm间距钻孔12cm深,种菌。(6)覆土后,盖稻草3cm左右,起遮阳保湿的作用。其余同上述实施例。实施例7,所述上层稻草和下层稻草隔排交错设置,便于就近将上层稻草铺设在下层稻草上,也便于就近取泥覆盖在上层稻草上,形成野生菌培植垛,减少劳动强度。其余同上述实施例。实施例8,要经常注意培植垛的湿度情况,必要时给野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蛙+野生菌的高效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翻耕稻田,在稻田四周设置围沟,围沟周围设置有食槽,食槽上方设置有遮阳挡雨篷,选用优质、矮杆、抗逆性优的黑、红、白、绿、紫五彩稻米秧苗,育种、插秧,水稻秧苗移栽后1~15天,在稻田中央装一盏200瓦的诱蛾灯,并沿食槽在食槽上方30cm处装诱蛾灯带;安装诱蛾灯后2~8天,在稻田中放养青蛙,诱蛾灯捕杀的害虫作为青蛙的食料投入食槽中;青蛙、五彩稻分别收成后,将20亩稻田收割后的五彩稻稻草,就地铺设在1亩稻田上,在稻草上种植野生菌,野生菌的繁殖将加速稻草的腐烂,野生菌采收以后,稻草进一步腐烂,成为有机肥,将20亩稻田划分成20块轮流种植,增强土壤肥性,改善田地土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蛙+野生菌的高效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翻耕稻田,在稻田四周设置围沟,围沟周围设置有食槽,食槽上方设置有遮阳挡雨篷,选用优质、矮杆、抗逆性优的黑、红、白、绿、紫五彩稻米秧苗,育种、插秧,水稻秧苗移栽后1~15天,在稻田中央装一盏200瓦的诱蛾灯,并沿食槽在食槽上方30cm处装诱蛾灯带;安装诱蛾灯后2~8天,在稻田中放养青蛙,诱蛾灯捕杀的害虫作为青蛙的食料投入食槽中;青蛙、五彩稻分别收成后,将20亩稻田收割后的五彩稻稻草,就地铺设在1亩稻田上,在稻草上种植野生菌,野生菌的繁殖将加速稻草的腐烂,野生菌采收以后,稻草进一步腐烂,成为有机肥,将20亩稻田划分成20块轮流种植,增强土壤肥性,改善田地土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蛙+野生菌的高效种养方法,其特征是在于,优选生长发育期为128-135天的五彩稻品种,在分蘖期撒施包括生石灰、草木灰的混合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pH值大于6、小于7.2,以降低禾苗对镉的吸收,在始穂期喷洒含硒(Se)的叶面肥,以使禾苗特别是幼穗增加对硒的吸收,以便生产出富硒大米,并可以抑制稻谷对镉的吸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蛙+野生菌的高效种养方法,其特征是在于,所述野生菌为赤松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蛙+野生菌的高效种养方法,其特征是在于,围沟深60cm左右,宽80cm左右,保持围沟蓄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蛙+野生菌的高效种养方法,其特征是在于,青蛙按每亩6-8万只幼蛙投放,稻田上方设置有罩网,防止鸟食青蛙;稻田四周设置有围护栏,围护栏采用石棉瓦,防止老鼠和蛇类食蛙动物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述东
申请(专利权)人:邓述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